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幼兒畫龍舟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煙花棒圖片高清壁紙 2025-07-12 18:44:30
哪個圖片格式可以編輯 2025-07-12 18:42:25
綠色打底圖片素材 2025-07-12 18:39:58

幼兒畫龍舟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8-09 16:56:43

1. 賽龍舟簡筆畫怎麼畫 賽龍舟的簡筆畫步驟圖解教程

導讀:繪畫創作中像音樂,舞蹈一樣,都能傳達自己內在的情感。快樂、悲傷、憤怒等情感都可以通過繪畫來傳達。使看到這幅畫的人感同身受。如果您的孩子有繪畫方面的興趣不妨先來學習一下簡筆畫,一個點一個圈,構成一幅畫。我們就從賽龍舟的簡筆畫開始吧,以下是我帶來的簡筆畫步驟圖解教程,快點來看看可愛的賽龍舟怎麼畫。

賽龍舟簡筆畫怎麼畫 賽龍舟的簡筆畫步驟圖解教程

1、首先我們畫出龍舟的頭部跟船身,再畫水紋。

2、接著給龍頭畫上五官,畫上牙齒增加生機感。再畫龍尾的和部分羽毛。

3、再畫船上的兩只開心的粽子。

4、給龍舟全身上色金黃色,頭冠點綴一些紅色。

5、再給粽子葉塗上綠色,最後給水紋塗上青色就好了。

2. 龍舟簡筆畫圖片大全 步驟 簡單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在我國南方以及北方近著河湖的城市在端午節都會賽龍舟。所謂龍舟就是做成龍的形狀或畫著龍的形狀的船,如果講究的話龍舟的龍頭可以做得非常的豪華好看。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賽龍舟還成為了比賽項目。
龍舟簡筆畫圖片大全 步驟 簡單 之步驟示例

我們第一步要把龍舟的頭部畫出來,用一個方形代替,畫出兩個角在頭部上方,把頭發也給畫在兩側,用波浪線即可,在中間畫上眼睛和眉毛,下方畫上鬍子和嘴巴。接下來我們畫一個船型在頭部的下方,畫一個頌枯火焰形狀在船的尾部,再畫兩個三角形的粽子在船的中間。在第二個粽子前放一個擊鼓,畫一個棒槌是被雙手正閉舉起的,把一根劃船的船槳畫在第一個粽子上。緊接著我們就要給兩個粽子都畫上五官,盡量畫得可愛一些,然後把鬍子畫在龍頭的兩側,是翹起來的哦,記得加上一些紋路於船身。接下舉櫻裂來就來到塗色部分,龍頭和船身是橙色的,毛發、船尾、棒槌擊鼓、領子是紅色的,船身腹部是黃色的,粽子的下半部分是綠色的。
龍舟簡筆畫圖片大全 步驟 簡單 步驟1 龍舟簡筆畫圖片大全 步驟 簡單 步驟2 龍舟簡筆畫圖片大全 步驟 簡單 步驟3 龍舟簡筆畫圖片大全 步驟 簡單 步驟4 龍舟簡筆畫圖片大全 步驟 簡單 步驟5 龍舟簡筆畫圖片大全 步驟 簡單 步驟6 往右滑動查看更多步驟 相關內容 龍舟簡筆畫塗色 龍舟簡筆畫 賽龍舟簡筆畫 龍舟圖片簡筆畫彩色 賽龍舟簡筆畫 簡單 洪園 龍舟簡筆畫 兒童龍舟簡筆畫 元宵節龍舟簡筆畫 龍舟簡筆畫圖片大全 步驟 簡單 龍舟簡筆畫 兒童畫

3. 龍舟怎麼畫圖片

1、首先畫出龍舟的頭部各部位,包括龍眼、龍角、龍的胡須等。

知識拓展: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視,它最早起源是江浙地區吳越民族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豎坦中猜纖絕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

4. 賽龍舟的簡筆畫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習俗,也是漢族在端午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方很流行,在北方也有劃旱龍舟的習慣。下面為大家分享了有關賽龍舟的簡筆畫,歡迎欣賞!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1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2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3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4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5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6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7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8

龍舟的發展

南北朝的《荊楚歲時記》最早記載有龍舟競渡,說五月初五這天舉行竟渡。明朝以後,這種習俗尤其盛行,不僅宮廷舉行競渡,民間各地也都紛紛舉行競渡,其場面頗為壯觀。有關龍舟的起源,據說目的是為了祭弔屈原。其實,從紅山文化遺址發掘出來的龍形玉器,就可知我國原始先民對龍的認識是一種馬頭蛇身、無角無須、無鱗無足的動物。傳說原始人能在山口或山槽處用石頭壘壩,砌成山凼,引龍進入捕捉後進行馴養,作為水上交通工具。但這種做法十分冒險,於是人們就用獨木剜製成小舟來代替龍。到了戰國時期,《穆天子傳》和屈原的《東君》,才將舟正名為「龍舟」。從這種傳說中可以看出龍舟也是同屈原有關。

龍舟一般十餘丈長,可乘十餘名水手。有的龍舟船頭設一喊號子的指揮,也有的船上擺置鼓鈸樂器。號炮一響,鼓鈸齊鳴,眾水手在鑼鼓號子的指揮下,動作整齊化一,奮力劃槳。兩岸觀眾歡呼吶喊,擊鼓放炮,為本方的水手加油助威。賽龍舟是一種極富競爭性的集體比賽,它在端午佳節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喜慶作用,所以從古至今,一經延續下來了。

時至今日,全國各地有許多龍舟競渡活動,以汨羅江畔的最為代表。人們扶老攜幼,身著節日盛裝,點蠟燭先到屈子廟朝拜,再抬龍頭祭廟。祭祀完畢,開始龍舟比賽。

賽龍舟是端午節一項最受歡迎、最熱鬧的民俗活動。關於賽龍舟的由來說法很多。紀念屈原是其主要傳說。傳統的.賽龍舟分四個程序:游江、招魂、競渡、回舟。其中招魂最為感人。每年的端午期間,在屈原故里都會舉行盛大的賽龍舟活動,鄉親們非常看重龍舟竟渡,而且對奪標尤為重視,素有「寧願荒廢一年田,不願輸掉一年船」之說。

奪標歸來的龍舟,不僅能使村名大振,而且還會給劃船的人帶來一年的豐收和幸福。那麼為什麼船頭要裝飾龍頭呢?

傳說用有龍頭的船運載食物投入江中祭祀屈原,水中的怪物見是龍王派來的,就不敢吞吃食物了。近年來,賽龍舟已由民間的紀念活動。發展成全民游樂活動和體育競技活動,並成為了世界性的比賽項目。另外,苗族在五月十五還有大端陽節,也是為了紀念屈原而開展的劃船競賽的娛樂活動。

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中也同樣有龍舟競渡的習俗,因民族習俗不同,舉行的時間各異。

歷史上最大的龍舟

由於龍崇拜的產生,人們把壁畫、圖卷的龍舟形象通過再創造,在船頭裝上龍頭,船身和橈、櫓等畫上龍紋,船尾配上龍(鳳)尾,使龍的特徵與船舟進行了完美的結合,成為現代意義上的龍舟。正史《隋書·煬帝紀》亦載:(大業元年三月)庚申·遣黃門侍郎王弘,上儀同於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龍舟,鳳艒(小船),黃龍,赤艦,樓船等數萬艘。八月壬寅,上御龍舟,幸江都。……舳艫(指首尾銜接的船隻)相接,二百餘里。因此古代最大的龍舟是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下揚州時乘坐的龍舟。司馬光《資治通鑒》寫隋煬帝的龍舟時,引用了《大業雜記》的材料:長200尺,寬50尺,高45尺,上下四層,中間兩層,共有房間120間,全部用金玉裝飾,龍頭鳳尾,僅纖夫就動用1080人。有詩曰:

至尊號命等風雷,萬只龍舟一字開。莫道有才能治國,須知亡國亦由才。

當時楊廣游揚州時,其挽船者所作哀歌《隋煬帝時挽舟者歌》:

我兒征遼東,餓死青山下。今我挽龍舟,又困隋堤道。方今天下飢,路糧無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煙草。悲損門內妻,望斷吾家老。安得義男兒,焚此無主屍。引其孤魂回,負其白骨歸。

而隋煬帝卻坐在龍舟上悠哉游哉,並以《泛龍舟》為題吟詩作樂:

舳艫千里泛歸舟,言旋舊鎮下揚州。借向揚州在何處,淮南江北海西頭。六轡聊停御百丈,暫罷開山歌棹謳。詎似江東掌間地,獨自稱言鑒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