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小腿骨圖片大全圖片
擴展閱讀
搜索養父的圖片 2025-07-18 19:43:00
拿著手機圖片素材 2025-07-18 19:12:32
貌美如花的圖片由哪些 2025-07-18 19:07:31

小腿骨圖片大全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7-21 13:31:51

A. 髕骨是什麼位置

髕骨俗稱膝蓋骨,是股四頭肌肌腱中形成的一塊籽骨,也是全身最大的籽骨。

髕骨的特點:

呈扁粟狀,位於皮下,容易摸到,該骨上寬為底,尖向下,前面粗糙,後面光滑;能上、下、左、右移動,對膝關節起保護作用髕骨後面光滑覆有軟骨與股骨髕面相接,前面粗糙,有股四頭肌肌腱通過。

(1)小腿骨圖片大全圖片擴展閱讀:

髕骨生物學特點表現:

髕骨伸膝裝置的中間結構,能夠把股四頭肌產生的拉力傳向髕腱;髕骨增加對膝關節屈伸軸點的杠桿力臂,使股四頭肌的力矩增大。

髕骨位置表淺,外力直接打擊可造成粉碎性骨折;間接暴力而引起橫形骨折。在髕骨骨折時,受股四頭肌的牽拉,骨折端容易產生移位。髕骨骨折屬關節內骨折。

B. 人體206塊骨的名稱及部位

206塊骨具體如下:

1.顱骨29塊,分腦顱骨、面顱骨和聽小骨。

(1)腦顱骨6種:額、頂、顳、蝶、篩、枕,共8塊。

(2)面顱骨9種:上頜、下頜、下鼻甲、淚、犁、舌、顴、鼻、齶,共15塊。

(3)聽小骨6塊。

2.軀干骨51塊,分胸骨、肋骨和椎骨。

(1)胸骨1塊。

(2)肋骨24塊。

(3)椎骨5種: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1塊、尾錐塊1塊,共26塊。

3.四肢骨126塊,分上肢帶骨、自由上肢骨、下肢帶骨和自由下肢骨。

(1)上肢帶骨2種:肩胛骨2塊、鎖骨2塊,共4塊。

(2)自由上肢骨6種:肱骨2塊、橈骨2塊、尺骨2塊、腕骨16塊、掌骨10塊、指骨28塊,共60塊。

(3)下肢帶骨:坐骨2、恥骨2,共4塊。

(4)自由下肢骨:股骨2、脛骨2、腓骨2、跗骨14、跖骨10、趾骨28,共58塊。


(2)小腿骨圖片大全圖片擴展閱讀:

人體骨骼的作用

(1) 支持作用:人體不同的骨骼通過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連成一個整體,對身體起支撐作用。假如人類沒有骨骼,那隻能是癱在地上的一堆軟組織,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 保護作用:人類的骨骼如同一個框架,保護著人體重要的臟器,使其盡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擾」和損傷。例如顱骨保護著大腦組織,脊柱和肋骨保護著心臟、肺,骨盆骨骼保護著膀胱、子宮等,沒有骨骼的保護,外來的沖擊、打擊很容易使內臟器官受損傷。

(3) 運動功能:骨骼與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協同,共同完成人的運動功能。骨骼提供運動必須的支撐,肌肉、肌腱提供運動的動力,韌帶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穩定性,使運動得以連續的進行下去。

(4) 代謝功能:骨骼與人體的代謝關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鈣、磷及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是體內無機鹽代謝的參與者和調節者。骨骼還參與人體內分泌的調節,影響體內激素的分泌和代謝,還與體內電解質平衡有關。

(5)造血功能:骨骼的造血功能主要表現在人的幼年時期,骨髓腔內含有大量的造血細胞,這些細胞參與血液的形成。人到成年後,部分松質骨內仍存在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

C. 豬筒骨是哪個部位

豬筒骨是豬腿骨。

比較好的筒骨,應該是後腿的腿骨,因為這里的骨頭比較粗。 骨中的骨髓含有很多骨膠原,除了可以美容,還可以促進傷口癒合,增強體質。豬大骨一般就是指豬羊牛的膝蓋骨,包含大腿骨和小腿骨,也叫棒骨、腔骨、棒子骨或筒骨,這類骨骼里邊帶有豐富多彩的骨髓,是用於熬湯的常見食物。

烹飪:

全部的豬大骨常有一個骨髓腔,里邊帶有豐富多彩的骨髓。用豬大骨熬湯的情況下,需要把豬大骨從正中間斬成每段,那樣才可以讓骨髓在熬湯的全過程中,漸漸地融進鮮美的湯里一起,進而讓湯的味兒更美味,營養成分更豐富。

用冷水把骨頭先泡一個小時,中間換幾次水,把血水泡出去,或者是做的時候首先以冷水下鍋,大火燒開後撈起,這一遍,主要是為了去除骨頭中的血水並殺滅寄生蟲,撈起後,鍋內重新換冷水。

D. 小腿骨示意圖


圖片

E. 腿的各個部位的名字

人的下肢自腹股溝區往下到足底大體可以分為大腿,膝關節,小腿,踝關節和足部等幾部分,其中膝關節的後面又稱為腘窩,內有腘動,靜脈及神經通過。

雙下肢約占人體表面積的百分之四十六,其解剖層次為皮膚,皮下,筋膜,肌層,骨頭,軟組織內有血管神經走行。



(5)小腿骨圖片大全圖片擴展閱讀

人類下肢的功能主要是支持軀體、承受體重和行走,因而,下肢骨一般均比上肢骨粗大、笨重。下肢骨包括髖骨、股骨、髕骨、脛骨、腓骨和足骨。

髖骨是不規則扁骨,上份扁闊,中份窄後,下份有一大孔稱閉孔。髖骨由髂骨、恥骨和坐骨融合而成。

股骨位於大腿內,是人體最長最粗最結實的長骨,其長度約為身高的1/4,分為一體和兩端。

髕骨略呈三角形,底朝上,尖朝下,前面粗糙,後面光滑有關節面,與股骨髕面相關節,是人體內最大的籽骨,位於膝關節前方,股四頭肌腱包於其前面並向下延續為髕韌帶。

脛骨是三棱形粗大的長骨,位於小腿內側,對支持體重起主要作用,分為一體和兩端。上端粗大,形成與股骨內、外側髁相對應的內側髁和外側髁,其上有關節面,兩髁之間有向上的髁間隆起。

腓骨細長,位於小腿的後外側,不承受體重,主要作為小腿肌的附著部位,可分一體和兩端。

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

F. 脛骨哪些結構體表摸不到

脛骨位於小腿內側,對支持體重起重要作用,它分為上下兩端和一體,上端與體移行處有一粗糙的隆起稱為脛骨粗隆,是明顯的體表標志。建議:一般脛骨前方可以觸摸到,其餘地方有肌肉組織的覆蓋,是摸不到的。

脛骨位於小腿內側,上端膨大向兩側突出,形成內側髁和外側髁,兩髁上面各有上關節面與股骨相關節,其間的隆起稱作髁間隆起。脛骨上端的隆起稱為脛骨粗隆,下端稍膨大內下有一突起稱為踝。腓骨細長,位於脛骨外後方,分一體兩端,上端稍膨大稱腓骨頭,下端膨大形成外踝。

(6)小腿骨圖片大全圖片擴展閱讀;

脛骨骨幹是典型管狀骨影,兩緣皮質明顯,內有骨髓腔。下端稍為膨大,其下關節面與距骨相對應構成踝關節。下端內側的向下突出為內踝影,它也參與踝關節的構成。脛骨下端之外面與腓骨下端重疊,有時見韌帶連結的間隙影。脛骨下端骨小梁清晰,有時也見骺線。

G. 小腿迎面骨邊的肌肉是什麼

小腿前側骨上的肌肉主要有脛骨前肌。後側主要有比目魚肌肉和腓腸肌等肌肉。脛骨前肌起自脛骨外側面,肌腱向下經伸肌上、下支持帶的深面,止於內側楔骨內側面和第1跖骨底。作用為伸踝關節(背屈)、使足內翻。受腓深神經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