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牛胸口與牛肋條怎麼區分
牛胸口指的是牛脖子下面,牛前胸的一個部位;牛胸口肉是在牛的胸前、腿部軟骨兩側部位的肉。胸口肉是類似豬皮膠的物質,它的脂肪含量並不高,看到的黃中帶白部分並不是脂肪,而是牛胸口的一種軟組織,吃起來不會有肥膩的感覺,而且Q彈有韌勁。
澳洲牛肉分割
⑵ 牛的部位分解圖和吃法
牛的部位分解圖和吃法如下:
1、牛頸肉:肉質干實,肉紋較亂;適宜制餡或煨湯,做牛肉丸不錯。
牛頸肉,又稱「脖頭」、「脖子」,位於牛頭後部。牛頸肉由於運動得多,所以肉粗且硬,顏色血紅,帶些筋,其硬度僅次於牛的小腿肉,為牛身上肉質第二硬的,爽滑而有嚼勁。適用於「紅酒燉牛頸肉」這類需要小火熬煮引出鮮味的燉煮料理或湯品。
牛蹄牛蹄中除了有豐富的營養之外還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能增強細胞生理代謝,延緩皮膚的衰老,使皮膚更有彈性。吃牛蹄還可以強筋壯骨,有助於生長發育,脂肪含量很低,所以無論吃再多也是不會長胖。牛蹄可鹵可燒可燉,非常美味。
⑶ 牛肋條和牛腩的區別
牛身上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叫作牛腩,它是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是一種統稱。按照這個說法的話,牛腩包含牛肋條,切成條狀的牛肋條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
此外,在裡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裡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
牛腱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種,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一般用來鹵,不適合燉湯,更不適合紅燒。
所以牛腩這個家族還是蠻龐大的~
但是一般人還是會把牛腩和牛肋條區分開來,因為牛肋條價格會高於普通牛腩,這可能是和他的位置有關,牛肋條是肋骨間的排骨肉, 帶有脆彈肉筋,肥瘦比約2:8,肋條油花受熱後與肉筋融為一體,汁多味美,嫩中帶韌,煎,烤,燉煮都行,口感十分豐富。
牛肋條
藍色圈起來的部分,肋骨間剝離出來就是肋條,細分為肩胛肋條、牛肋條,靠前的是肩胛肋條,靠後的是牛肋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