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桂圓,荔枝,龍眼有啥區別
龍眼(桂圓)--保健養生的佳品 桂圓亦稱龍眼,性溫味甘,益心脾,補氣血;具有良好有滋養補益作用,可用於心脾虛損、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驚悸、眩暈等症。 還可治療病後體弱或腦力衰退。婦女在產後調補也很適宜。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食品以荔枝為貴,而資益則龍眼為良"。對桂圓倍加推崇。 據葯理研究證實,龍眼含葡萄糖、蔗糖和維生素A、B等多種營養素,其中含有較多的是蛋白、脂肪和多種礦物質。 這些營養素對人體都是十分必需的。特別對於勞心之人,耗傷心脾氣血,更為有效。 服法如下: 1、 每晚睡前吃10個桂圓,可養心安神,治療心悸失眠。 2、 龍眼30個取肉,紅色棗10枚撕破,用粳米100克,煮粥2碗,加適量紅糖,早晚各吃1碗。可補脾生血,養心增智,老年人尢宜。 3、 每晨用龍眼10枚取肉,煮荷包蛋2個,加適量白糖,空腹吃。補脾養心,生血益氣。 4、 龍眼肉200克,加高梁白酒500毫升,泡1個月。每晚臨睡時飲15毫升,可恢復疲勞安神定志。 荔枝屬濕熱之品,民間有「一顆荔枝三把火」之說。因此如果正在長青春痘、生瘡、傷風感冒或有急性炎症時,就不適宜吃荔枝,否則會加重病症,身體虛寒、胃寒的則適宜 多吃。如果連續多日大量地食用鮮荔枝,不少人往往會產生頭暈、心慌、臉色蒼白、易飢餓、出冷汗等症狀,嚴重者還會抽搐、呼吸不規則、脈搏細弱,甚至突然昏迷等類似低血糖的病理表現,這就是荔枝急性中毒,也叫荔枝病。那麼如何對付荔枝病呢? 喜歡吃荔枝但又怕燥熱的人,在吃荔枝的同時,可多喝鹽水,也可用20-30g生地煲瘦肉或豬骨湯喝,或與蜜棗一起煲水喝,這都可以預防荔枝病。 「生地鹽水」防荔枝上火的「秘法」:生地50克,煎水1公斤(滾一滾即可),再加入適量鹽(夠咸,但能喝下為標准),涼後放冰箱備用。吃荔枝時,先喝小半碗「生地鹽水」,再留備小半碗吃完荔枝後喝。或把脫了殼的荔枝肉沾浸「生地鹽水」再吃
麻煩採納,謝謝!
B. 桂圓是什麼樣子的
大家應該都吃過龍眼吧,這種水果說起來和我們平時吃的荔枝是非常的相似,跟姐妹差不多,不過相對於荔枝來說,龍眼的吃法可就比較多了,比如曬干之後就變成了我們最熟悉的桂圓,不僅能夠食用,還具有治療疾病的功效,桂圓本身的味道也不錯,那麼桂圓圖片大全是什麼樣子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桂圓圖片大全
桂圓圖片大全及功效
桂圓肉安神,治失眠、健忘、驚悸。古人很推崇桂圓的營養價值,有許多本草書都介紹了本品的滋養和保健作用。早在漢朝時期,桂圓就已作為葯用,桂圓的糖分含量很高,且含有能被人體直接吸收的萄萄糖,體弱貧血,年老體衰,久病體虛,經常吃些桂圓很有補益;婦女產後,桂圓也是重要的調補食品。桂圓具有益氣養血,健脾補心的功效,故有「果中神品」之稱。《神農本草經》記載:桂圓肉有治療「五臟邪氣,安志厭食」的功效,稱「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桂圓肉以廈門東錦果林場吉錦鳳梨穗桂圓肉為上品。
桂圓肉味甘性溫,歸心、脾經,適用於心脾兩虛證及氣血兩虛證患者。中醫認為心主血脈與神志,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有關。脾為後天氣血生化之源,提供全身的營養。如果人們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可導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狀。桂圓肉甘溫滋補,入心脾兩經,功善補益心脾,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膩,不壅氣,實為補心健脾之佳品。久病體虛或老年體衰者,常有氣血不足之證,而表現為面色蒼白或萎黃,倦怠乏力,心悸氣短等症,桂圓肉既補心脾,又益氣血,甘甜平和,有較好療效。
桂圓肉能夠抑制脂質過氧化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能降脂護心、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桂圓肉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細胞,降血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強機體素質的作用。
C. 為什麼說一顆桂圓三味葯,補氣血比人參都要好
大家好,我是「不負美食好時光」的紫蘇,為什麼說一顆桂圓三味葯,補氣血比人參都要好?
這是一個關於桂圓的功效問題。
桂圓,就是曬干後的龍眼。龍眼,與櫻桃差不多大,是中國獨有的果樹。
好啦,今天先聊到這兒吧。本回答文字原創,圖片取自於網路。
想要知道更多有趣實用的營養美味,快來關注「不負美食好時光」吧,歡迎留言探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