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粽子有哪些種類
粽子的種類有北京粽子、河北白洋淀粽子、廣東粽子、四川辣粽、陝西粽子、蘇州粽子、海南粽子。
1、北京粽子: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用果脯為餡。
2、河北白洋淀粽子:白洋淀的粽子葉不同於南方用的箬葉,而是用淀上蘆葦做的。白洋淀的葦葉面寬,葉子柔嫩,拉力卻很強,非常適合包粽子。
將江米、紅棗包進蒸煮過的葦葉中,裹成三角形,再用馬連草或皮條草扎牢,放入鍋里煮熟。這樣製成的粽子帶著蘆葦葉所獨有的香氣,口味清新甜糯,風味極佳。
3、廣東粽子:廣東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個頭較小,外形別致。鹹肉粽是廣東最常見的粽子,內有鹹蛋黃、香菇、肥豬肉等。
4、四川辣粽: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辣粽的經典搭配是臘肉、臘香腸,也有人搭配熏魚。煮熟的辣粽香辣適口,獨具特色。
5、陝西粽子:陝西地區流行吃蜂蜜涼粽子,蜂蜜涼粽子與別的粽子不同,既不包陷,也不使用粽葉,全用糯米製成,形似菱角,白瑩如玉,清涼解暑。
6、蘇州粽子:蘇州粽子呈長而細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具有配料講究、製作精細等特色。
7、海南粽子:海南粽子由芭蕉葉包成,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肉、臘肉等。粽子香濃淡兼有,味葷素俱備,令食者胃口大開。
⑵ 粽子的形狀有哪幾種越多越好
粽子的形狀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七種。
由於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其中比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是廣東粽子,廣東粽子形狀有金字塔型、條形與三角錐形等。品種主要有鹹肉粽、梘水粽、豆沙粽等,其中鹹肉粽最受歡迎。鹹肉粽主要用糯米、五花肉和綠豆,有的還會加入鹹蛋黃、冬菇、蝦米、瑤柱、栗子、花生等調配為餡,口味咸鮮香,風味更佳。
(2)粽子一共有多少種圖片擴展閱讀
哥斯大黎加的粽子哥斯大黎加的粽子用一種經過特別加工、帶有黏性的玉米粉為主料,配以雞肉、牛肉、胡蘿卜、土豆、橄欖、辣椒等。有的還澆上牛肉汁,然後用新鮮的香蕉葉包成扁方形。
菲律賓的粽子菲律賓的粽子有點特殊,習慣裹成長條形,味道倒和中國江浙一帶的粽子差不多,而且他們在過聖誕節時,把粽子當成不可缺少的食品。
拉丁美洲的粽子拉丁美洲也流行一種類似粽子的食品,這大概要起源於印第安人的傳統食品,他們用香蕉葉包粽子,主料是玉米粉和菜豆,吃起來味道很香。
關於它還有一個傳說:400多年前,西班牙殖民者統治了拉美大部分地區,印第安人被迫外出服勞役,婦女們為此把煮熟的玉米粉和菜豆用香蕉葉包起來,作為干糧讓親人帶上路。久而久之,就成了他們的傳統。
⑶ 粽子有幾種口味
粽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而且各地的風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兩種。甜味
有白水粽、赤豆粽、蠶豆粽、棗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豬油粽、棗泥豬油粽等。鹹味
有豬肉粽、火腿粽、香腸粽、蝦仁粽、肉丁粽等,但以豬肉粽較多。另外還有南國風味的什
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還有一頭甜一頭咸、一粽兩味的「雙拼粽」。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異彩紛呈。
粽子又稱「角黍」、「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漢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
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亦傳播甚遠。日本、越南以及華人聚居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