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你真好』作文提綱怎麼寫
有你真好,首先要明白這個「你」所代表的意思,然後再進行針對性的協作才是一篇不錯的好文章。再列舉這個「你」好在哪裡,然後再寫出自己從這個「你」身上獲得哪些進步即可。
《有你,真好》寫作指導:
一、審題
本次習作題目是「有你,真好」。這是一句讓人感到溫暖的話,通過幾件感觸比較深刻的事,讓自己由衷地發出感嘆:「有你,真好!」
二、選材
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想一想,看到「有你,真好」這句話時,你想到了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老師、同學、環衛工阿姨、快遞員叔叔、服務員阿姨、警察叔叔……),哪些具體的事例可以體現他「真好」。然後選擇典型的事例來表現他「慎鄭真好」。
三、構思,簡要列出習作提綱
1、看到「有你,真好」這句話,你想到了誰?
這是幫助我們確定寫作對象,認識這么多人,總有一個你最想對他表達這一情感的人,有他在,你會覺得溫暖幸福。
2、為什麼覺得有他「真好」?
這是要寫出「真好」的原因,一方面是他的性格讓我覺得好,另一方面是他和我有一些互動的精彩故事。
3、哪件事或哪幾件事讓你感觸比較深?
前面是導火索,這里進入了重點。打個比方,一束煙花好不好看,就看爆炸那一刻。只有把他和我的故事寫好了,才能真正讓別人覺得「有你,真好」,感受到真心真情,而滑孝滑不是客套話。
4、當時的場景是怎樣的?
在人和事之外,要學會用場景去烘托情緒,讓這種感動的味道更濃。
我們以《媽媽,有你真好》為例,簡要列出作文提綱。
開頭:直入主題,簡潔明了。(略寫)
中間:選取幾件媽媽關心、愛護「我」的事情,寫出媽媽對「我」的愛;(詳寫)
結尾:表達對媽媽的愛。(略寫)
第四步:表達
1、幾件事情不能互相矛盾。人物的性格、品質等在幾件事情中要和諧、統一。
2、概括交代和具體描寫相結合。在一篇文章中要用幾件事情寫一個人,不可能將每一件事情詳細敘述,因此一般採用概括交代和具體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例,再具體記敘一兩件事,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3、通過對比的方法寫一個人。一般有三種,第一種是同一個人前後對比,說明變化;第二種是對一個人的認識前後對比,說明這個人的品質;第三種是一個人與另外的人對比,突出歌頌其中一方,比如《有的人》。
(1)阿姨您女兒多少錢圖片擴展閱讀
第一,形式可以靈活。總的來說,作文提綱沒有固定的格式和統一的要求,項目和詳略的程度可依材料的特點、表達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而定。一般地講:初學作文時,作文提綱宜細不宜粗;隨著構思、信臘布局水平的不斷提高,作文提綱就可以寫得簡單些。
第二,要認真推敲、修改。列出提綱後,要對整個構思做全面的推敲:選材是否切題?立意是否明確、深刻?對選擇的材料還需要進一步做哪些取捨?材料的組織安排是否嚴密、合理,能否突出中心?推敲後,做出必要的修改。自己滿意了,才可以動筆行文。
第三,一定要先列提綱後作文。制定作文提綱完全是寫給自己看的,是為自己寫好這篇文章服務的。它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有的同學對列提綱的目的認識不清,認為提綱可有可無,甚至覺得老師要求列提綱是「多事」,於是,為了應付老師,竟然先寫作文後「補寫」作文提綱。這實在是本末倒置、自欺欺人之舉。
第四,務必要養成「不列提綱不作文」的習慣。常見一些同學作文之前不列提綱,見到題目思考片刻便提筆行文,寫寫想想,想想寫寫,腳踏西瓜皮,滑到哪裡是哪裡,有的甚至都已寫了一半又撕掉重寫。結果,既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又嚴重影響了作文的質量。這其中的主要緣故就是沒有養成認真構思、布局的習慣,尤其沒有養成「不列提綱不作文」的習慣。
作文時,有了提綱的約束,按「計劃」行事,寫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氣呵成,寫出的文章就容易達到「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等要求;反之就會層次不清,詳略不當,丟三落四。因此,列提綱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質量的一種重要方法。
這就提示同學們:要作文,先列提綱;不列提綱不作文。平時要這樣,考試或參加作文競賽更要這樣。要重視從五年級第二學期開始,練習不打草稿、依照作文提綱直接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