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如何健康飲水
一、不要晨起不喝水
真正重要的水是早上起來的第一杯水,這個中老年人更應該注意。經過一個晚上的新陳代謝,體內的垃圾都重新沖洗了一遍,喝一杯水可以降低血液粘度,促進血液的循環。早上,這杯水是最重要的——它可以稱為救命水,溫白開水就可以。
二、不要喝冰水
喜歡早上起來就喝一杯冰水的人,事實上,它是非常不科學的。飲用冰水會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縮,刺激胃腸道,影響消化,加速胃腸蠕動,甚至會引起腸痙攣,導致腹痛和腹瀉。
三、不要常喝飲水機的水
飲水機出現水質良好,實際上有很嚴重的「二次污染」。當把飲水機的開關打開時,會聽到「咕嚕」這樣的聲音,桶里就會冒出一串氣泡,這表示空氣已經進入了水桶內,灰塵和微生物也會被帶入。
桶裝飲水機內的冷熱水膽3個月不洗就會大量繁殖細菌,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所以最好一月清洗一次,夏天兩周就要清洗一次,由於辦公室飲水機的頻繁使用,它們必須更頻繁地清洗。
文丨圖圖爸爸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想要孩子的身體保持健康,那麼水分肯定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很多家長都十分注重讓孩子補水,無論是去學校,還是去參加活動等,都會讓孩子抱上一個水杯。
本來,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很好的,能夠讓孩子隨時補充水分,但是,如果孩子在不恰當的時間點喝水,那麼就可能會引起一些意料之外的狀況。
孩子喝水知多少
喝水雖然好,但是總不能讓孩子一直喝水,無休止的喝水同樣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所以,作為家長,就需要知道孩子每天到底需要多少水分。
通常來說,嬰兒前期(6個月內)是不宜飲水的,這段時間飲水,可能會導致嬰兒水中毒。
嬰兒後期(6個月~1歲),就可以開始喝水了,日總攝入水量為900毫升,要注意,這是包含食物中水分的,並不是單純補水的量。
幼兒前期(1歲~2歲)的日總攝入水量為1.3升,同樣包含食物中的水分。幼兒後期(2歲~3歲)日飲水量在650毫升左右,學齡前階段日飲水量在750毫升左右,學齡期的孩子,飲水量需在800毫升以上。
根據自身年齡的增長,和自身身體的實際發育狀態,適量地調整飲水量。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C. 科學科普探究:人為什麼要喝水圖片
人為什麼要喝水
水對於人體非常重要,它可以參與生命運動、排除有害毒素、幫助新陳代謝、維持有氧呼吸等等。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寶塔里明確規定人每天需要喝1500-1700毫升的水當然不是一下子就得喝這么多而是這一天之內喝完
D. 究竟一天喝多少水合適
其實人體一天需要喝多少水是並不固定的,主要是人體一天到底缺乏多少水,這樣來根據自身身體情況進行相備態凱應地補充,才會比較合適一點。因為人體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運作,需要根據自身身體情況而給予適當地調節補充,這樣人體的水分才會保持得比較平衡仿喚一點。
所以人體是不固定需要補充多少水分的,各人可根據自身身體情況閉卜,適當地進行調節改變。隨著身體的喜好進行適當地補充就可以。這樣身體才能如魚得水,保持水分平衡。
E. 100ml的水大概有多少需要有對比圖片。
一般售價2元的礦泉水容量是555ml,100ml就是一瓶礦泉水的1/5不到。大概就是下圖這么點:
中瓶礦泉水圖片參考:
毫升是一個容積單位,跟立方厘米對應,容積單位的主單位是升(L)。
常用換算:
1L=1000mL
,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1000毫升=1立方分米。
F. 女子喝4升「水中毒」,「八杯水」的說法正確嗎
【何謂水中毒】
水中毒是一種因為人體攝取了過量水分而產生脫水低鈉症的中毒征狀。雖然水中毒致死的機會非常低,但仍然是有可能發生的。人體腎臟的持續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鍾16毫升,一但攝取水分的速度超過了這個標准,過剩的水分會使細胞膨漲,從而引起脫水低鈉症。當飲用過量水分時,血液內的電解質因為被水分排出體外而降至低於安全水分的濃度,影響到腦部的運作,可能會致命。
【水中毒的具體原因 如下】:
飲水過多或靜脈輸入葡萄糖過多(如低滲性脫水時濫用不含鈉的液體),尤其在心、腎功能較差的病人及腎稀釋尿液功能較差的小嬰兒。此外,在大手術後,機體處於應激狀態,體內抗利尿激素分泌本來過多,尿量減少,此時若大量輸液,亦可致水中毒。又如先天性巨結腸患兒,用大量清水洗腸後,大量水分由腸壁吸收入血循環而導致水中毒。
營養不良,由於血漿蛋白過低,血鈉過低,造成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水由細胞外液進入細胞內液,造成有效循環量減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尿量減少,造成水瀦留。
肺炎、嚴重感染、休克及腦部疾患,此時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造成水瀦水中毒
急性腎功能衰竭,少尿期,即便正常入量也能造成水中毒。
在淡水中溺水。
精神因素精神緊張、劇痛和各種急性應激狀態(如大手術、外傷等)。
腫瘤。
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受到某種不明的精神分裂症葯物的影響而飲用過量的水分。這種葯物的副作用會影響到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病人覺得口渴而不斷飲水。
體內水分過多,首先是細胞外液容量過多,呈低滲狀態,水從細胞外向細胞內轉移。故水中毒為細胞內、外液容量均增大,但體液分布的比例仍正常(即細胞內液佔2/3,細胞外液佔1/3)。在輕、中度水中毒,組織間液中貯存的水分尚不足以引起可凹性水腫或肺水腫,臨床表現不明顯,可被忽視,但仍可發展為顱壓增高等。
【我們給予建議】
看尿液顏色判斷何時補水
任主任提醒,喝水也要因人而喝。正常人可通過尿液顏色來判斷何時補水:正常的尿液呈淡黃色,顏色太深就應該補水。
此外,喝水還應該因人而異。急性腎炎、腎功能衰竭的患者不宜過多喝水,感冒發燒時要比平時多喝一些水。
【這樣喝水更健康】
喝溫不喝涼 喝涼水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從而使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收縮,引起胃腸不適甚至腹瀉。而過燙的水進入食道,易破壞食道黏膜,誘發食道癌。因此,喝水最適宜的溫度是10℃~30℃。
喝淡不喝甜 天熱時應喝些淡鹽水補充鈉,自製綠豆湯、檸檬水等不僅消暑降溫,還能補充維生素等多種營養,各種甜飲料高糖、高能量,營養素也比較單調,並不推薦大量飲用,更不能用來代替白開水。
慢喝不快喝 快速大量喝水會迅速稀釋血液,增加心臟負擔,也容易把大量空氣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脹。正確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裡,分幾次徐徐咽下,這樣才能充分滋潤口腔和喉嚨,有效緩解口渴。
早喝不晚喝 當出現口渴心煩或乏力頭疼等狀況時,說明機體細胞已經開始脫水,此時再喝水已經是「被動飲水」。久而久之,人體就會長期處於一種潛在的缺水狀態,不利於正常代謝。因此喝水跟吃飯一樣,也需要定時,變被動飲水為主動飲水,在感覺到「口渴」之前喝水。
喝水也「吃」水 黃瓜、西瓜、番茄等果蔬中的水分比起普通的水,更容易進入細胞。因此在喝水的同時,也要「吃」水。水果蔬菜還富含各種抗氧化劑、多種礦物質及重要的B族維生素等,對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衰老、抵禦疾病都大有好處。
G. 人的一天中喝多少水是對身體有益處的
您好
比較正確的喝水方式是每天白天的時候要喝大概1500到2000毫升的水,然後早起和睡前兩個時候都可以適當喝一杯水。這樣可以很大程度遠離便秘,還有一定的幾率防止癌症。
不過,喝水量也可根據自身的情況改變,不一定是「8杯水」,例如在環境方面,如果在空調房間內,人體丟失水分會比較多,這時應該適當地多喝水。如果是在正常室溫,大概在20-25攝氏度的環境下,沒有進行大量的運動,沒有排汗,並且沒有感覺到口渴則不需要多喝水。
2
因為這種情況之下,大量地喝水反而造成腎臟、心血管等負擔。然後喝水看個體化,以及代謝指數等,例如本身個子比較龐大的人,即使每天坐在辦公室,也需要多喝水,這主要是維持正常的代謝功能。因此,每個人具體的喝水量是有差別的,盡量維持在1500到2000毫升范圍左右即可。
如果想要更好的排毒效果,也可以在白開水裡面加點料,例如菊花泡水,菊花可以清熱解毒、能夠緩解咽喉腫痛,還有防治風熱感冒的作用,經常喝可降火,緩解眼睛疲勞,還有寧神靜思的效用,適合經常對著電腦的上班。
3
還有玫瑰花泡水,玫瑰花不僅有排毒作用,還有美膚功能,調節內分泌,長期喝對皮膚好,可以減少黑頭,還可以調理女性月經不調。
以及薄荷泡水,薄荷可以健胃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經常喝可以改善面部痘痘,以及幫助排除體內的廢物毒素。最後直接把新鮮的蔬菜或水果。例如苦瓜、胡蘿卜、芹菜、橙子、蘋果等等榨成蔬果汁喝,也有一定的補水排毒效果。
H. 我們平時喝一口水大概是多少毫升
水有很多好處,可以促進代謝,最明顯的排除毒素,防止血栓、便秘、痛風,但是喝水也要科學的喝,一天不要喝得太多,如果偏多會給心功能和腎功能增加負擔,一般提倡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單獨喝水應該是1.5升到2升。喝水還分主動喝水和被動喝水,很多人喝水是被動喝水,感覺口渴了再喝水,最好是時不時喝兩口水(在15毫升左右一小口)。但是有些人要注意不要喝太多水,第一是腎功能不好的人,因為腎功能不好排尿作用差,不能及時排尿,在體內瀦留會出現問題。再有是心功能不好的人,運送水的能力降低,喝太多增加心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