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農村豬舍建設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ps風景圖片素材 2025-08-08 09:44:07

農村豬舍建設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5-11 00:57:24

❶ 在農田裡怎樣建造一個最簡單最便宜的豬舍

肉豬生長的適宜的環境氣溫是16-22℃。豬舍選建座北朝南、背風向陽的地方,做到冬暖夏涼老灶,以減少飼料「肚皮外消耗」。目前比較經濟的保溫措施是塑料防寒大棚,圈內多加墊草,冬季保持在0℃以上。夏季搭涼棚,撒涼水,防止中暑,圈舍內要清潔衛生,並使豬吃、睡、便分開定位,減少飼料損失。

在農村建造豬舍時,就注意以下幾點:

1、忌選擇場址不當

有的神含行地方建養豬場,出於方便參觀學習的想法,將豬場緊靠公路建造。這主要有兩點不利,一是因公路白天黑夜人流、車流、物流太頻繁,豬場易發生傳染病。二是雜訊太大,豬整天不得安寧,對豬生長不利。

2、忌豬舍配置不佳

安排豬舍時要考慮豬群生產需要。公豬舍應建在豬場的上風區,既與母豬舍相鄰,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哺乳母豬舍、妊娠母豬舍、育成豬舍、後備游嘩豬舍要建在距離豬場大門口稍近一些的地方,以便於運輸。

3、忌豬舍密度過大

有些養豬戶為了節省土地、減少投入,豬舍簡陋、密集、不能科學合理地進行設計和布局,致使豬的飼養密度較大,易造成環境污染及豬群間相互感染。豬舍之間的距離至少8m以上,中間可種植果樹、林木夏季遮蔭。

4、忌建築模式單

母豬舍、公豬舍、肥豬舍模式都有各自的具體要求,不能都建一個樣。比如,母豬舍需設護仔間,而其它豬舍就不需要。公豬舍牆壁需堅固些,圍牆需高些等。所以,養什麼豬,就要建什麼豬舍才行。

5、忌建豬舍無窗戶
有的豬場豬舍一個窗戶也沒有,有的雖有窗戶,但窗戶太小、太少,夏天不利舍內通風降溫。一般情況下,能節養10頭育肥豬的豬舍,後牆需留60~70cm的窗戶4個、兩山頭50~70cm窗戶兩個。

❷ 小型豬舍怎麼建最好

豬舍建設最好和激改方法如下:

1、應建在離城區、居民點、交通干線等較遠的地方。

建設豬舍注意事項:

1、選址

豬舍選址非常重要,要綜合考慮豬群運動區、沖洗豬區、病豬隔離區、飼料貯存和日常辦公等空間。豬舍面積過小、密度過大會導致豬群應激,影響正常生長。另外在安裝豬舍設備時,應綜合豬群分群、搬遷等。

2、飲水

飲水系統不合理,造成豬群飲水困難,從而引發採食量下降或減少。我們不但要保證飲水嘴足夠豬群飲用,還可以將飲水器設置兩個高度,同時保證水壓和管路暢通。

3、採光

豬舍最合理的朝向無疑是坐南朝北了,窗戶鉛鬧大小亦要合理,以保證豬群的日常光照。

4、通風

豬舍需保證通風,以及時排出有害氣體,散發熱量,保證病菌不易滋生。

❸ 誰有養豬用的建設圖我要圖加詳細資料

豬舍建築情況
一、 豬舍建築的指導思想
1、 有利於發揮作用、節約勞力、提高效率。
2、 節省占志面積,提高豬密度。
大棚式豬舍每隻佔地1.2-1.4平方米(包括飼喂通道,糞尿溝等),節約佔地面積約213-214。每頭豬佔地0.8-0.9平方米,節約佔地75-85%。
3、 有利於各類豬只生長發育
合理的豬舍設計,應該為豬只創造良好的氣候環境,其中包括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等。
由於密閉、容放豬只多等原因,冬季舍溫能比室外高14-16℃,可保持5℃以上。夏季由於通風,淋 等措施,舍溫可保持在30℃以下。因此設計豬舍時應當根據各類豬生長發育中對環境的要求,盡量改善舍內的氣候環境。

二、 豬舍的氣候環境調節
豬舍的氣候環境包括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等。
這些因素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響和制約,綜合形成豬舍的氣候環境。例如當舍內水氣含量一定時,舍溫越高,則相對濕度越低。通風可以排出水汽,降低舍內濕度,但同時也使熱量散失,降低了舍溫。
豬舍的氣候環境對豬只的作用,也是由這些氣象因素,對豬只產生綜合影響。例如,在冬自衛隊一定的低溫情況下,濕度高和通風量大,都會使豬只更加寒冷,而在夏季一定的高溫情況下,加大通風能使豬感到涼爽,溫度高卻造成悶熱,豬更加難以忍受高溫。由此可見,豬舍的氣溫調節,必須綜合考慮這些氣候因素,以創造有利於豬只生長發育的氣候環境。
1、 溫度:是氣象諸因素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對豬隻影響也最大。豬與大家畜相比,單位體重的體表面積大,被毛稀疏。散熱相對也較大,同時豬只體矮,受地面附近氣溫影響較大,因此,豬只的抗寒能力較差。此外由於豬的皮下脂肪較厚,汗腺不發達,體熱不易散發,所以較為怕熱。豬只對溫度的要求,因品種、年齡、體重、營養狀況等不同而不同。

豬舍的溫度可供設計時參考。(℃)
公豬舍 哺乳母豬舍 幼豬舍 妊娠,後備及肥豬舍
適宜溫度 6-8 12-14 8-12 8-10
最低溫度 2 8 6 2

哺乳豬的最適溫度(℃)
日齡 最適溫度
出生3日以內 28-30
4-7日齡 25-28
8-30日齡 22-28
31-45日齡 18-20
豬舍溫度的高低取決於舍內熱的來源和散失。在我取暖設備的情況下,熱的來源主要是豬體散發的熱和日光照射獲得的熱。熱的散失途徑很多,其大小要取決於豬舍的結構,材料,通風設備和管理情況等。
由此可見,在冬季保溫防寒的主要方法是最大飢早限度地增加庫存豬體發散的熱和獲得的日光熱,盡量減少熱的散失。這就要適當地增加室豬密度,縮小豬舍容積,合理設計採光和通風設備,提高屋頂和牆壁的保溫性能,及時維修門窗,控制門窗開啟等。特別須要注意的豬床導熱性能。加為豬的很大一部分熱量由地面偉起,如果豬床傳熱性太強,即使舍溫不太冷,豬也感到不舒適。
冬季應採暖設備,在夏季降溫防暑主要方法是加大通風,給豬進行淋浴,以增加熱的散失,同時要綠化遮蔭,覆蓋天窗,搭涼棚或設遮陽板。酌情適當減少容豬頭數。以減少舍內熱的來源。對於肥豬舍來說,夏季的防暑降溫工作比較重要。一般用冷水來降溫,效果良好,也較經濟。
2、濕度:是指舍內空氣中含水量的多少,一般以相對濕度表示豬只適宜的濕度范圍為65-68%,在任何情況下,濕度過高地豬都是不利的,不僅可以加劇高溫或低溫對豬的不良影響,而且往往造成皮膚病,關節炎、呼吸系統病等。舍內溫度過大,是目前無採暖設備答孝的豬舍的主要問題。防止舍內濕度過大的主要措施是:盡量減少水汽來源。例題設置通風裝置,在設計施工方面,要保持豬床間糞溝有1-3%的坡度,並嚴格做到地面平整,防止積水;盡量提高屋頂和清肢稿牆壁的保溫性能,以減少水汽凝結。
3、通風換氣:豬舍由於豬只密度大,豬舍容積小而密閉,通風換氣在任何季節都是需要的。它關繫到舍內的溫度和空氣衛生狀況。
豬所需的冬季最小換氣率為每百公斤注重每分鍾0.14-0.28米3,夏季最大換氣率為每公斤注重每分鍾0.7-1.4米3。
如果全舍豬的總重量已知,乘以換氣率即可得所需的總換氣量,全密閉豬舍的換氣完全依靠排見扇,可以選用排風扇。一般以用通風窗自然、排風結合機械排風為宜,這樣實際計算換氣量時就十分復雜,一般以保持空氣衛生狀況為指標為進行通風換氣。
4、採光:光照對豬有促進新陳代謝,骨骼生長和殺菌消毒等作用。冬季光照能提高豬舍溫度,降低舍內溫度,各類豬只對光照需要量也不同,對於仔豬和幼豬來說,日光在非全價營養情況下是生長發育的必要條件,成年公豬和成年母豬也需要適當的自然光照。而40kg以上的育肥豬對光照要求就低,一般採用自然光照的豬舍比較好,因此,豬舍建築時要根據各類豬採用不同採光面積。也要採取減少冬季夜間窗戶散熱和夏季透入直射陽光的措施。
豬舍空氣衛生指標

二氧化碳 硫化氫 氨 細菌
0.15% 10ppm 20ppm 35萬/米3
註:ppm為百萬分之一。
三、 豬舍設計中的幾個問題:
豬舍設計中牽涉的參數很復雜,現在目前建築豬舍(以自然採光,自然通風為主)遇到的幾個有關問題簡述如下:
1、 採光窗的設計:主要考慮各類豬對光照的要求和豬舍內溫度,哺乳母豬,公豬和豬舍應具有充足的光照,而肥豬舍的光照可以少一些,冬季舍內直射陽光光照面積大,可以提高氣溫而夏季要盡量減少舍內的直射陽光,以利降溫,同時採光窗容易散熱,對於冬季夜間的保溫問題應予考慮。
除以上因素外,在設計採光窗時,主要依據的參數是太陽的高度角(即太陽光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因為只有正確計算出太陽高度角和窗戶位置的關系後,才能使陽光照射在預定的豬床位置。太陽的高度角取決於各地的緯度和不同季節的日期和赤緯(太陽光線與赤道面的夾角)。全年各節氣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公式如下:
太陽高度角=90度-地理緯度+赤緯
確定角窗位置主要是確定南窗上沿的位置。
一般從糞尿溝底算起高90厘米,以防豬從開著的窗口跳出或破壞窗戶。確定南窗上沿的位置,可以用兩種方法:
A作圈法:先按比例准確繪制豬舍剖面圖,然後在南排豬床上確定需要南窗上沿光線照射的點1,再由1點按正午太陽高度角引線,1點的引線與南牆外皮的交點即南窗上沿的位置。
B計演算法:確定南窗上沿位置還可以用以下計算公式:
A=B•tgh
A——南窗上沿位置的垂直高度
B——南窗上沿光線投射點至外牆皮的水平距離
Tgh——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正切值

2、 通風系統的設計
3、 容豬密度和豬舍容積:
提高冬季舍溫,節約建築面積,豬舍的容積決定豬舍的高度,通道地坪至天花板的豬舍高度,不低於2.5-3米,豬舍的容積應當因地制宜。
4、 豬床結構
豬床指豬躺卧的地面,地面材料的導熱性對豬的影響較大。
豬床必須保持乾燥,這個問題除依靠調教豬只不亂尿外,不應使豬床向糞尿溝方向保持一定的坡度。
豬床的坡度以1-3%為宜。各種地面最好有防水層,因潮濕的水泥地面熱量損失為乾燥水泥地面的兩倍,豬床表面應當平整,不留坑潔和尖利的碎石,但又不要抹得太光滑,以免豬打滑。
5、 清除糞快活系統:消除糞尿系統由糞尿溝和貯糞池組成。
一般糞溝寬度為80厘米,溝深在12-14厘米。
使用水沖清糞尿時,溝向貯糞池方向應有0.5-0.6%的坡度。

❹ 農村養豬怎樣建豬舍

農村養豬怎樣建豬舍具體如下:

1、選擇在地勢高燥、避風向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面平坦而稍有緩坡、地下水在2米以下的地段建豬舍。豬舍一般要有4-6米寬、長為8-20米左右,豬舍最好是呈東西走向,坐北朝南,冬暖夏涼,這樣豬舍的採光度也會相對較好。

2、豬舍布局時要包括管理區、生產生活區、生產區、隔離區。豬舍地面是豬活動、採食、躺卧和排糞的地方則兄搜,要求保溫、堅實、不透水,孫歷平整防滑。

3、豬圈一般是25平方米左右即可,每個豬圈需要用磚修建或者用鐵欄桿隔開,這樣塵困方便管理。豬圈一般呈一定的坡度,並且修建糞尿溝,這樣方便糞尿排出、方便清理豬圈。

4、配備食槽和水槽,食槽的大小需要根據飼養量的多少來進行設計,一般情況下每個食槽大概是2米長、10厘米深,間隔30厘米左右。食槽和水槽分別建在豬圈的兩旁,方便管理。

5、養豬場的需要修建專門的糞便池,用來處理養豬場中的糞便和食物殘渣等。

農村豬舍養豬一般沒有數量的限制。其它限制:豬場場址應選擇遠離人群聚集區、其他畜禽生產區500米以上;遠離肉聯廠、屠宰場、化工廠等污染源3000米以上;與其它養殖場距離2000米以上;禁止在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建設豬場。

❺ 農村小型養豬舍圖片

圖片如下


(5)農村豬舍建設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豬戶在設計豬舍時,雖然本著以簡單最省錢的理念設計小型豬舍建造圖片,但在設計豬舍的選址是要充分考慮豬舍的排污與環保,豬舍朝向以坐北朝南偏東15-30度角最理想。

一定要預先設計好肉肥豬的各種特發處理空間,做好消毒的隔離帶。如果是南方豬舍,還必須考慮南方在夏天太陽光的紫外線直照下,豬舍內的溫度與春季多雨的悶熱鬧氣溫。如果是北方豬舍,就必須北方極冷氣溫,設計好豬舍防凍系統,以保證豬捨生長環境!


❻ 豬圈怎麼設計造價較低,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呢

在我國農業和農村地區,養豬業和種植業是同等重要的產業,對保證肉食品的安全供應起著重要作用,也是農村經濟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你知道如何設計農村小型養豬場嗎?地形要整齊開闊,充分利用場地,合理安排建築物,減少施工前清理場地的工作量。歲旦要求乾燥、南方、平坦或緩坡。糞便和尿液最好通過附近的農田、果園、漁塘等自然消化。是一種良好的肥料。防止環境污染。交通要方便,可以給生活生產、工人和產品銷售等帶來困難,否則。應遠離城區、居民區、交通要道等處建設。水、電方便、便宜。

小型豬舍建設豬舍建設:屋頂。要求防潮、保溫、通風。地面。豬床應溫暖、乾燥、粗糙。飼喂通道不應光滑,不要求地面溫暖。漏縫地板可分為全漏縫和部分漏縫兩種。縫隙限制在5毫米以內,以便對育肥豬實行乾洗或不沖洗的方法飼養。豬舍。分為種豬欄、妊娠豬欄、分娩豬欄、保育豬欄、生長豬欄、育肥豬欄和養殖欄。有成套的設備可供購買。鋼-控豬圈和鋼筋混凝土預製件較好,便於通風,佔地少。牆體。華北、西北地區可採用一磚半厚的牆體,東北地區採用二磚厚,其他地區一磚厚。門。雙排門:寬度不小於1.5米,高約2米;單排門:要求寬度不小於1米,高1.8-2米。

綠化對改善環境起著重要作用,冬季可降低75-80%的風速,夏季可降低10-20%的溫度,場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可降低25-80%。在豬場綠化方面,冬季可在豬場區域的上風口種植5-10米寬的防風林,在其他方向和每個豬場區域種植3-5米寬的隔離林,在道路兩蠢凱側種植行道樹,在其他空地種植樹木和草。豬場的位置也很重要。應遠離居民區,生產區和生活區必須分開,這樣才能便於管理,不受生活區影響。

❼ 豬舍有幾種建法怎麼建

農村豬圈建法有很多種,通常以這三類為主:大棚式的豬圈,開放式的豬圈,封閉式的豬圈。

1、大棚式的豬圈,主要是以大棚和塑料的構造成的,豬圈是以外面的太陽光的光照來增加豬圈裡面的溫度,在比較寒冷的地方,通常會是以這種方式來養豬,比如北方最常見,通常這種投資不是很多,效果也比較理想,這先把豬圈大概的框架架起來,用塑料搭在頂部。

2、開放式的豬圈,建法更為簡單,圍一些木欄就行了,非常節約成本和材料,通常這種採光是比較好的,也容易排除有害氣體,但也有一些缺點,由於豬圈不是封閉的,所以豬圈裡面的溫度是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不怎麼好控制,這種尤其在北方是非常寒冷,非常不適合養殖,通常這種豬圈會在比較溫暖的地方才會有。

3、封閉式的豬圈,通常會以單列封閉式、雙列封閉式和多列封閉式的形式來建設,通常它的建設方法是,排一到幾排的豬欄,在每排欄桿前面可以設走廊構造簡單,走廊與走廊中間就是豬圈,通常這種採光比較好,通風和防潮的效果也很好,適合溫差不大並且冬季不是很冷的地方。

在農村建豬圈,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來決定怎麼去建,像當地冬季是比較寒冷的,通常這種豬圈是適合封閉式,和大棚式的建法,如果當地的冬季並不是很冷,這三種方法都是可以的。

(7)農村豬舍建設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1.豬場場址選擇:

場址選擇應根據豬場的性質、規模和任務,考慮場地的地形、地勢、水源、土壤、當地氣候等自然條件,同時考慮飼料及能源供應、交通運輸、產品銷售、與周圍工廠、居民點及其他畜禽場的距離、當地農業生產、豬場糞污處理能力等社會條件。

2.地形地勢:

豬場地形要求開闊整齊,有足夠大的面積。豬場生產區面積一般可按繁殖母豬每頭45~50㎡或上市商品育肥豬3~4㎡考慮。豬場地勢要求較高、乾燥、平坦、背風向陽、有緩坡。地勢低窪的場地易積水潮濕,夏季通風不良,空氣悶熱,易滋生蚊蠅和微生物,而冬季則陰冷。有緩坡的場地易排水,但坡度以不大於25°為宜,以免造成場內運輸不良。

3.水源水質:

豬場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質良好,便於取用和進行衛生防護,並易於凈化和消毒。

4.建築物布局:

豬場建築物的布局在於正確安排各種建築物的位置、朝向、間距。布局是需要考慮各建築物間的功能關系、衛生防疫、通風、採光、防火、節約用地等。生產區各豬舍的位置需要考慮配種、轉群等聯系方便,種豬和仔豬應置於上風向和地勢高的地方。

妊娠豬舍、分娩豬舍應放在較好的位置,分娩豬舍要靠近妊娠豬舍,又要接近仔豬培育舍。育成豬舍靠近肥育豬舍,肥育豬舍設在下風向。商品豬置於離場門或圍牆近處,圍牆內設裝豬台。

5.豬舍建設:

自然通風的豬圈跨度不宜超過12米,屋檐高度不低於3米,採用水簾風機通風的豬舍長度不宜超過60米而寬度可不限,舍內高度不宜太高,以吊頂高為2.5米為好,以免影響通風。牆壁、屋頂注意隔熱防寒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