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衙鎮的介紹
大衙鎮原為茂名市電白區下轄的一個鄉鎮,位於電白區中部偏西,與觀珠鎮、林頭鎮、旦場鎮、麻崗鎮等相鄰。該鎮以出產荔枝而出氏姿嫌名,擁有成片的荔枝山。2003年12月,因縮減行政系統,和原林頭鎮合並為現在的林殲手頭鎮,為電白區冊橘下轄鎮級單位。
❷ 茂名市電白縣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7年9月,茂名市電白區下轄2個街道、20個鎮、3個虛擬鎮:
1、街道:南海街道、高地街道;
2、鎮:水東鎮、沙院鎮、小良鎮、七逕鎮、坡心鎮、林頭鎮、霞洞鎮、黃嶺鎮、那霍鎮、沙琅鎮、羅坑鎮、觀珠鎮、望夫鎮、馬踏鎮、嶺門鎮、麻崗鎮、旦場鎮、樹仔鎮、電城鎮、博賀鎮;
3、虛擬鎮:廣東省曙光農場、廣東省水豐農場、陳村鎮。
(2)電白區有多少個鎮圖片擴展閱讀:
電白區,廣東核拍圓省賀賣茂名市市轄區,位於廣東西南沿海,北靠高州、陽春,東連陽西,西接茂南區、吳川,南臨南海。2014年4月18日掛牌成立,由原電白縣和茂名市茂港區合並而成。電白區是茂名市轄區內唯一的一個沿海縣級行政區。
電白區南部沿海,中、北部為內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主要包含沙琅江流域及望夫河流域,盛產荔枝、龍眼、花生、海鮮,水東芥菜等,有全國水產品百強縣和水果總產量百強縣之稱 。電白區的旅遊資源有中國第一灘、羅坑改塌水庫、錦蓋山、放雞島等。
電白區交通方便、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是粵西南的重要門戶。電白區成立前,電白縣即被評為中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
❸ 電白區的區劃
區劃沿革
現電白區的區域是在明成化年間遷治神電衛後大致確立下來的。
明代,電白縣行政區劃稱鄉、都、村,鄉與里、都與圖並列同級。全縣計有5鄉(里)、14都(圖)、182小培悔擾鄉。
清代電白縣的行政區劃為堡、村制,堡、閘、屯同級;全縣至道光年間,經合並後的72堡(閘、屯)分別由典史和沙琅巡檢司管轄。其中典史管轄44堡;沙琅巡檢司管轄18堡、8閘、2屯。同時,境內南部沿海還設有電茂鹽場、博茂鹽場。
光緒末年(1906年),改設區鄉,全縣分為6個區:保寧鄉上區、下區;得善鄉上區、下區;下博鄉上區、下區。
民國初期的行政區劃沿襲清制。民國23年(1934年),全縣設置9區55鄉1鎮(一鎮為電城鎮)。鹽場仍為電茂場、博茂場。
民國26年(1937年)至民國30年(1941年)期間,電白9區合並為3區,一、二、三區並為第一區,四、五、七區並為第二區,六、八、九區並為第三區。除第二區的望坡鄉改為望夫鄉外,其他鄉名不變,鄉下設置保、甲。全縣計分3區、56鄉(鎮)、791保、7527甲。
電茂、博茂兩鹽場合並為電博鹽場,轄電茂 、博茂兩分署,13場務所。
1941年至1949年,全縣鄉鎮區域調整為3區46鄉,鄉分甲、乙兩等。
1949年電白縣解放後,全縣劃為 6個區36個大鄉、173個小鄉配旦。第一區設址電城,包括電城、馬踏、大榜、爵山;第二區設址樹仔,包括樹仔、麻崗、博賀、紅花;第三區設址水東,包括水東、南海、沙院、七逕、潭阪、旦場;第四區設址羊角,包括羊角、大同、林頭,第五區設址觀珠,包括觀珠、大衙、望夫。第六區設址沙琅,包括沙琅、那霍、黃嶺、霞洞。
1950年,小鄉改設行政村,全縣為6區36個鄉193個行政村,3669條自然村。
1953年3月,全縣進行區鄉調整,由原6區36鄉劃為14個區、1個區級鎮和179個小鄉、3個鄉級鎮。區級鎮為水東鎮;鄉級鎮為電城鎮、博賀鎮、沙琅鎮。區分為前猛:一區馬踏,二區電城,三區麻崗,四區博賀,五區旦場,六區下里,七區沙院,八區七逕,九區羊角,十區林頭,十一區霞洞,十二區觀珠,十三區沙浪,十四區那霍。
時,縣內設7個墾殖場。
1955年3月,電白墾殖場改稱國營曙光墾殖場,設4個作業區。
1957年2月3日,縣委決定,撤銷區一級編制,將原來的179個小鄉,並為 63 個中鄉,原水東鎮、電城鎮、博賀鎮、沙琅鎮等4個鎮建制不變。
1957年末,全縣置水東鎮、博賀鎮等2個鎮,再將63個中鄉合並為28個大鄉。
時,電白鹽場轄王巷、西麻、雙登、三甲等4個工區。
1958年9月17日,全縣實現人民公社化,共組建7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前進(水東)、紅旗(電城)、紅星(麻崗)、衛星(坡心)、金星(羊角)、躍進(觀珠)、東風(沙琅)。
1958年12月,小良(原茂名縣肇祥鄉)從茂名縣「火箭人民公社」分出,劃入電白縣,與覃巴(吳川縣劃入)、沙院組建「八一」人民公社。時,人民公社實行軍事編制,全縣計8個人民公社,69個營,450個連,4500個排。
1959年2月至10月,析前進人民公社設水東鎮、南海2個人民公社;析紅旗人民公社設馬踏、電城、爵山、大榜4個人民公社;析紅星人民公社設麻崗、旦場、博賀鎮3個人民公社;析衛星人民公社設坡心、七逕2個人民公社;析金星人民公社設羊角、林頭2個人民公社;析躍進人民公社設霞洞、觀珠2個人民公社;析東風人民公社設沙琅、望夫、那霍3個人民公社和羅坑綜合農場;析「八一」人民公社設小良、沙院2個人民公社。10月,從電城、麻崗人民公社中分設樹仔人民公社。全縣計21個人民公社和羅坑綜合農場。
1961年6月恢復區級建制,全縣設6個區。一區電城,轄電城、爵山、大榜、馬踏、龍灣等5個人民公社;二區麻崗,轄麻崗、樹仔、博賀、旦場等4個人民公社;三區水東,轄水東、陳村、南海、沙院、小良、七逕等6個人民公社;五區觀珠,轄觀珠、霞洞、下嶺(石頂改)、大衙、佛仔樓等5個人民公社;六區沙琅,轄沙琅、黃嶺、望夫、羅坑、那霍等5個人民公社。全縣計30個人民公社,566個大隊,7786個生產隊。
1963年2月至3月,撤銷區級建制,部分人民公社進行調整。龍灣人民公社並入馬踏人民公社,譚蓮人民公社並入坡心人民公社,大同人民公社並入羊角人民公社,下嶺(石頂)人民公社並入霞洞人民公社,佛仔樓人民公社並入觀珠人民公社。全縣共有25個人民公社。
1965年9月,撤銷水東鎮人民公社,設水東鎮建制;撤銷博賀鎮人民公社,設博賀鎮和博賀人民公社。全縣設2個鎮,24個人民公社。
1968年11月,析電城人民公社設電城鎮。至此,全縣置水東、電城、博賀等3個鎮和馬踏、爵山、大榜、電城、博賀、樹仔、麻崗、旦場、陳村、南海、沙院、小良、七逕、坡心、羊角、林頭、霞洞、大衙、觀珠、沙琅、黃嶺、望夫、那霍、羅坑等24個人民公社,轄366個大隊,14個居委會,7322個生產隊。
1979年,縣城城區面積擴大到2.1平方公里。
1983年12月20日,實行政社分權,恢復區鄉建制,撤銷24個人民公社,設置24區(其中「大榜」改稱「嶺門」),371個鄉、5117個村民委員會;恢復羊角、沙琅為鄉級鎮,水東、電城、博賀3個區級鎮及其所轄的14個居委會建制不變,水東鎮的上排、羅屋、城嶺3個大隊合並為附城管區,電城鎮的城關大隊改為城關管區,博賀鎮的博美大隊改為博美管區。
1986年11月17日至1987年4月10日,全縣撤區建鄉鎮。撤銷24個區、371個鄉和羊角、沙琅2個鄉級鎮,設置21個鎮和陳村、望夫2個鄉;原水東、電城、博賀3個鎮建制不變。原電城區的行政區域並入電城鎮。原小鄉建制改設村民委員會,全縣設377個村民委員會,40個居民委員會,9個漁業管區(社)。
1988年3月和 5月,陳村鄉、望夫鄉又先後撤鄉建鎮。
1989年10月,村民委員會改稱管理區。
1990年,全縣劃分為馬踏、爵山、嶺門、電城、博賀、龍山、樹仔、麻崗、旦場、陳村、水東、南海(1992年茂名市在南海鎮設立茂名市水東經濟開發區,管轄面積47平方公里)、沙院、小良、七逕、坡心、羊角、林頭、霞洞、大衙、觀珠、沙琅、黃嶺、望夫、那霍、羅坑等26個鎮,380個管理區,42個居民委員會,10個漁業管區,4615個自然村。
1992年,縣城城區面積擴大到8.5平方公里。
1995年11月,經廣東省民政廳批准,將17平方公里的陳村鎮撤銷並入水東鎮。
1999年1月,全縣撤銷管理區,改設村(居)委會,全縣設立村委會375個,居委會37個。至2000年,全縣有村委會383個,居委會41個;縣城水東城區面積擴大到14.6平方公里,總人口13.6萬多人。
2000年,電白縣轄25個鎮:水東鎮(含陳村)、馬踏鎮、嶺門鎮、爵山鎮、電城鎮、樹仔鎮、麻崗鎮、博賀鎮、龍山鎮、旦場鎮、南海鎮、沙院鎮、小良鎮、七逕鎮、坡心鎮、羊角鎮、林頭鎮、大衙鎮、霞洞鎮、觀珠鎮、沙琅鎮、黃嶺鎮、望夫鎮、羅坑鎮、那霍鎮;其中陳村鎮建制雖仍保留,但僅為虛擬鎮。
2001年1月22日,從電白縣析置茂港區。一直到2002年8月為止,電白縣轄19個鎮:水東(含陳村)、林頭、霞洞、黃嶺、那霍、沙琅、羅坑、大衙、觀珠、望夫、馬踏、嶺門、麻崗、旦場、樹仔、電城、爵山、博賀、龍山;茂港區轄6個鎮(羊角、坡心、七逕、小良、沙院、南海)。
2002年8月26日,茂港區南海鎮被撤銷,同時成立茂港區南海街道(2003年8月16日正式掛牌成立)和高地街道(2003年9月4日正式掛牌成立)。
2003年12月,電白縣行政區劃變更如下 :
(1)撤銷龍山鎮、博賀鎮,合並設立新的博賀鎮。調整後,博賀鎮共有5個居委會、5個漁委會和10個村委會,總面積49.5平方千米,總人口63293人。博賀鎮政府駐原博賀鎮政府駐地;
(2)撤銷爵山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電城鎮。調整後,電城鎮共有5個居委會和28個村委會,總面積109平方千米,總人口135708人,電城鎮政府駐原電城鎮政府駐地;
(3)撤銷大衙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林頭鎮。調整後,林頭鎮共有2個居委會和33個村委會,總面積146平方千米,總人口125695人,林頭鎮政府駐原林頭鎮政府駐地。
2010年底,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茂名高新區)獲批成立 ;2011年,當時的七逕鎮被納入管理范圍,但其不屬於行政區劃單位,名義上,該鎮仍屬於茂港區。
2012年,廣東茂名濱海新區成立,起步階段管轄電城鎮、博賀鎮,但廣東茂名濱海新區不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縣級行政區劃,名義上,該兩鎮仍屬於電白縣。
2013年7月5日,廣東茂名水東灣新城成立,其規劃范圍為:北至港城路,西至工業大道,南至南海,東至王村,面積約168平方公里。范圍內包含重點開發區和協調發展區,重點開發區包括陳村—旦場、南海—高地兩個重點開發區,面積合計約98平方公里,重點開發區以外屬協調發展區,面積約70平方公里。
區劃詳情
電白區政府駐水東鎮。下轄2個街道、21個鎮、3個虛擬鎮: 街道:南海街道、高地街道; 鎮:水東鎮、沙院鎮、小良鎮、七逕鎮、坡心鎮、羊角鎮、林頭鎮、霞洞鎮、黃嶺鎮、那霍鎮、沙琅鎮、羅坑鎮、觀珠鎮、望夫鎮、馬踏鎮、嶺門鎮、麻崗鎮、旦場鎮、樹仔鎮、電城鎮、博賀鎮; 虛擬鎮:廣東省曙光農場、廣東省水豐農場、陳村鎮。 全區設350個村民委員會,56個社區居委員會,5個漁委會(博賀),4600多個自然村。
註:截至2014年8月,電城鎮、博賀鎮兩鎮僅名義上由茂名市電白區管轄,實際上由廣東茂名濱海新區管轄 ;七逕鎮僅名義上歸茂名市電白區管轄,實際上由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茂名高新區)管轄 。
❹ 廣東電白有幾個鎮是什麼名
截止至2018年12月,電白區政府下轄20個鎮。
分別是:水東鎮、沙院鎮、小良鎮、七逕鎮、坡心鎮、林頭鎮、霞洞鎮、黃嶺鎮、那霍鎮、沙琅鎮、羅坑鎮、觀珠鎮、望夫鎮、馬踏鎮、嶺門鎮、麻崗鎮、旦場鎮、樹仔鎮、電城鎮、博賀鎮。
還有2個街道、3個虛擬鎮:
1、街道:南海街道、高地街道;
2、虛擬鎮:廣東省曙光農場、廣東省水豐農場、陳村鎮。
(4)電白區有多少個鎮圖片擴展閱讀:
自2003年電白縣行政區劃變更:
2003年12月,電白縣行政區劃變更:撤銷龍山鎮、博賀鎮,合並設立肢檔做新的博賀鎮;撤銷爵山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電城鎮;撤銷大衙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林頭鎮。
2010年底,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茂名高新區)獲批成立;2011年,當時的七逕鎮被納入管理范圍,但其不屬於行政區劃單位,名義上,該鎮仍屬於茂港區。
2012年,廣東茂名濱海新區成立,起步階段管轄電城鎮、博賀鎮,但廣東茂名濱海新區不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縣級行政區劃,名義上,該兩鎮仍屬於電白縣。
2013年7月5日,廣東茂名水東灣新城成立,其規劃范圍為:歷衡北至港城路,西至工業大道,南至南海,東至王村,面積約168平方公里。范圍內包含重點開發區和協調發展區,重點開發區包括陳村—旦場、南海—高地兩蠢掘個重點開發區,面積合計約98平方公里,重點開發區以外屬協調發展區,面積約70平方公里。
2017年9月,羊角鎮劃屬茂南區。
❺ 廣東省陽西縣有多少個鎮分別是什麼
截止2019年有8個:織篢鎮、程村鎮、上洋鎮、沙扒鎮、儒洞鎮、新圩鎮、塘口吵缺鎮、溪頭鎮。
1、織篢鎮
織篢鎮隸屬於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地處粵西中部,位於東經111.7 0°,北緯21 .6 0°,是陽西縣城所在地,成為陽西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該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山海兼優。
是一個農、林、牧、副、漁五業並舉的農業大鎮, 已建成二大養殖基地、二大海養基地、四大蔬菜基地、 四條水果長廊,特色農業頗具規模。
2、程村鎮
程村鎮位於廣東省陽西縣東部,東面臨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夏天冬季多吹東北風,夏季酷暑,冬天無嚴寒,陽光雨量充足,草木常青,四季花開。
該鎮的經濟以海洋漁業、中葯材生產、水果生產、糧食生產、石材生產、畜牧業、農業龍頭企業為主。其中最著名的程村蚝馳名中外,肉鮮嫩、甜美。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3、上洋鎮
上洋鎮隸屬於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位於陽西縣東南部,背山面海,交通便利,區位優勢較為明顯。該鎮自然資料豐富,種植業、頃寬漁業發展較好,是陽西縣較大的半農半漁鄉鎮之一。在有關部門的帶領下,該鎮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4、儒洞鎮
儒洞鎮隸屬於廣東省陽西縣,於陽西縣西南部,與電白縣隔河相望,有「陽西縣西大門」之稱。該鎮農業資源豐富,水果業、水產業、畜牧業等發展良好,除此之外,該鎮還大力升乎辯發展香芋、蔬菜等特色作物。
5、塘口鎮
塘口鎮位於廣東省開平市中部,距市區9公里,北接馬崗、沙塘鎮,西與恩平市沙湖鎮接壤。面積73.5平方公里,轄3個居委會和18個村委會,190條自然村,人口3.21萬多人。華僑、港澳台同胞4萬多人,分布在世界58個國家和地區,是著名的華僑之鄉、碉樓之鄉和曲藝之鄉。
❻ 廣州茂名市一共都有哪幾個縣和哪幾個鎮分別是什麼
截至2017年,廣州茂名市一共有87個鎮,沒有縣,有3個縣級市。
截至2017年,茂名市轄2個市轄區(茂南區數拆、電白區)、代管3個縣級市(高州市、信宜市、化州市)。
1、茂南源陪區管轄8個街道、9個鎮,分別是:城南街道、紅旗街道、河西街道、河東街道、露天礦街道、新華街道、官渡街道、站前街道、金塘鎮、公館鎮、新坡鎮、鎮盛鎮、鰲頭鎮、袂花鎮、高山鎮、山閣鎮、羊角鎮;共轄133個村委會和85個居委會(不含羊角鎮)。
2、茂名市電白區行政區劃包括:南海街道、高地街道2街道;馬踏鎮、嶺門鎮、坡心鎮、七逕鎮(2012年10月該鎮以茂名石化產業園「園鎮融合」的形式成立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高新區)、
樹仔鎮、沙院鎮、麻崗鎮、旦場鎮、小良鎮、霞洞鎮、觀珠鎮、沙琅鎮、黃嶺鎮、望夫鎮、羅坑鎮、那霍鎮、水東鎮、博賀鎮、陳村鎮、林頭鎮、電城鎮21個鎮。
3、高州市包括潘州街道、山美街道、寶光街道、石仔嶺街道、金山街道 潘州街道、謝雞鎮、新垌鎮、雲潭鎮、根子鎮、分界鎮、泗水鎮、石鼓鎮、鎮江鎮、沙田鎮、石鼓鎮、長坡鎮、
平山鎮、深鎮鎮、古丁雹畢蠢鎮、馬貴鎮、大坡鎮、曹江鎮、長坡鎮、荷塘鎮、南塘鎮、石板鎮、荷花鎮、潭頭鎮、大井鎮、東岸鎮。
4、信宜市包括19個鎮:東鎮街道、鎮隆鎮、池洞鎮、北界鎮、水口鎮、硃砂鎮、貴子鎮、懷鄉鎮、丁堡鎮、金垌鎮、洪冠鎮、平塘鎮、思賀鎮、白石鎮、錢排鎮、新寶鎮、合水鎮、大成鎮、茶山鎮 。
5、化州市下轄5街道17鎮開發區7農場,河西街道、東山街道、下郭街道、南盛街道、石灣街道、長岐鎮、同慶鎮、楊梅鎮、良光鎮、笪橋鎮、麗崗鎮、新安鎮、官橋鎮、林塵鎮、合江鎮、
那務鎮、 播揚鎮、寶圩鎮、平定鎮、文樓鎮、江湖鎮、中垌鎮、鑒江開發區、新時代農場、新華農場、和平農場、紅陽農場、紅峰農場、建設農場、石灘農場。
(6)電白區有多少個鎮圖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茂名市的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茂名縣先後屬南路、高雷、粵西、湛江專區(行政區)所轄。
1958年5月12日,成立茂名市政籌備處,同年5月23日改為茂名工礦區城市籌備處,同年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礦區市。
1959年3月22日, 國務院決定設立茂名市(縣級)。
1975年升格為地級市,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轄電白、高州、信宜、化州四縣。1985年,成立茂名市茂南區(茂南,因地處原茂名縣之南而得名)。
1992年10月在原電白縣南海鎮的基礎上,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設立茂名市水東經濟開發試驗區。
1993年至1995年三年中,高州、化州、信宜三縣先後撤縣建市,三市皆為縣級市,由茂名市代管。
2014年,國務院批准同意廣東省調整茂名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茂港區和電白縣合並設立電白區。至此,茂名市轄茂南、電白兩區,代管高州、信宜、化州三個縣級市。
❼ 茂名有多少個鎮
茂名市轄2個市轄區(茂南區、電白區)、代管3個縣級市(高州市、信宜市、化州市)共有87個鎮:
一、茂南區管轄9個鎮,分別是:金塘鎮、公館鎮、新坡鎮、鎮盛鎮、鰲頭鎮、袂花鎮、高山鎮、山閣鎮、羊角鎮
二、電白區20個鎮,分別是:水東鎮、沙院鎮、小良鎮、七逕鎮、坡心鎮、林頭鎮、霞洞鎮、黃嶺鎮、那霍鎮、沙琅鎮、羅坑鎮、觀珠鎮、望夫鎮、馬踏鎮、嶺門鎮、麻崗鎮、旦場鎮、樹仔鎮、電城鎮、博賀鎮
三、高州市27個鎮,分別是:謝雞鎮、新垌鎮、雲潭鎮、根子鎮、分界鎮、泗水鎮、石鼓鎮、鎮江鎮、沙田鎮、長坡鎮、平山鎮、深鎮鎮、古丁鎮、馬貴鎮、大坡鎮、曹江鎮、荷塘鎮、南塘鎮、石板鎮、荷花鎮、潭頭鎮、大井鎮、東岸鎮
四、信宜全市18個鎮,分別是:東鎮鎮、鎮隆鎮、水口鎮、北界鎮 、金垌鎮、池洞鎮、硃砂鎮、貴子鎮、懷鄉鎮、洪冠鎮 、茶山鎮、丁堡鎮 、白石鎮、大成鎮 、錢排鎮、合水鎮 、平塘鎮、新寶鎮 、思賀鎮
五、化州市17個鎮,分別長岐鎮、同慶鎮、楊梅鎮、良光鎮、笪橋鎮、麗崗鎮、新安鎮、官橋鎮、林塵鎮、合江鎮、那務鎮、 播揚鎮、寶圩鎮、平定鎮、文樓鎮、江湖鎮、中垌鎮豎橋
(7)電白區有多少個鎮圖片擴展閱讀
茂名市,廣仿慧東省轄地級市,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粵西組團式中心城市,南中國美麗濱海城市,中國北部灣城市群規劃重要節點城市。
茂名市位於中國南海之濱,地理坐標為東經110°19『-111°41』,北緯21°22『-22°42』。東毗陽江,西臨湛江,北連雲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南臨南海。東北距廣州362公里,西南距湛江121公里。全市陸地總面積11427平方公里 ,約佔全省陸地面積的6.4%。
茂南區是廣東省茂名市轄區,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的粵西地區,因地處原茂名縣(今主體分屬高州市、茂南區)之南部而得名。地處於東經110°44′—110°58′和北緯21°32′- 21°49′之間,東毗電白,南鄰吳川,西接化州,北連高州。
該區共管轄8個街道、9個鎮(2017年9月羊角鎮劃入,另增設城南街道),共轄133個村委會和85個居委會(不含羊角鎮),區域總面積達526平方公里(不含羊角鎮)。截至2011年底,茂南區有33個民族成分,8千多少數民族人口
電白區,廣東省茂名市市轄區,位於廣東西南沿海,北靠高州、陽春,東連陽西,西接茂南區、吳川,南臨南海。2014年4月18日掛牌成立,由原電白縣和茂名市茂港區合並而成。電白區是茂名市轄區內唯一的一個沿海縣級行政區,其沿海地區是廣東茂名濱海新區(以電城、博賀兩鎮為起步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七逕鎮則被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茂名高新區,屬於濱海新區規劃的一部分)管轄;南海街道等屬於水東灣新城范圍。
高州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屬省轄茂名市代管縣級市,東連陽春市、電白縣,南接茂南區、茂港區,北鄰信宜市,西南與化州市、西北與廣西北流市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6′46″~110°22′45″備纖答,北緯21°42′34″~22°18′49″。東西最大距離79公里,南北最大距離65公里。全市總面積3276.4平方公里。
信宜市,古稱梁德縣、懷德縣、南扶州、竇州,廣東省茂名市代管縣級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東與陽春市相接、南與高州市交界,西同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容縣、岑溪毗鄰,北與羅定市接壤,全市總面積3101.7平方公里,下轄19個鎮(街道辦)384個村居委會,市政府駐東鎮街道辦。2010年戶籍人口140萬,有旅居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53萬多人,是廣東重點僑鄉、粵西最大的僑鄉。境內道路交通網路發達,207國道、省道352線以及洛湛鐵路越境而過。
化州市,廣東省茂名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鑒江中游,介於東經110°21′至 110°45′、北緯21°29′至22°13′之間,北與廣西北流縣交界,南與廣東省吳川市接壤,東與高州市和茂名市茂南區相連,西與廣西陸川縣及廣東省廉江市毗鄰。境內主要語言有粵語次方言化州話和客家語次方言涯話兩種。化州是中國著名的南菜北運基地之一,有「中國化橘紅之鄉」的美譽。
❽ 廣東省茂名市茂港區下屬鎮有哪些
茂港區被撤銷前,轄2個街道、5個鎮:南海街道、高地街道、羊角鎮、坡心鎮、七徑鎮、小良鎮、沙院鎮。其中,南海街道、高地街道委託廣東茂名茂港經濟開發區管理。區人民政府駐南海街道。
南海街道辦事處
地址:海濱二路附近
茂港區,已舉神於2014年初被撤銷;被撤銷前,是茂名市市轄區之一。位於廣東省茂名市區東南部,東與電白縣(2013年被撤銷前)交界,南瀕南海,北臨高州,西與茂南區和吳川市接壤。羊角鎮的南香、石曹等村委會與茂名正雀虧市中心區毗鄰,緊靠油城八、九等路。茂港區自然資源豐富,盛產荔枝、龍眼、香蕉等嶺南佳果,礦產資源主要有油頁岩、高嶺土、鋯英砂等;交通便利,三茂鐵路、廣湛高速公路、高水一級公路貫穿全區,國家對外開放一類口岸茂名港位於區內;以白沙、綠林、藍天、碧海為基調的「中國第一灘」是省級旅遊度假區,農歲姿業生態游、工業觀光游獨具特色。
❾ 廣東省高州市有多少個鎮
截至2019年,廣東茂名高州有23個鎮:謝雞鎮、新垌鎮、雲潭鎮、根子鎮、分界鎮、泗水鎮、石鼓鎮、鎮江鎮、沙田鎮、長坡鎮、平山鎮、深鎮鎮、古丁鎮、馬貴鎮、大坡鎮、曹江鎮、荷塘鎮、南塘鎮、石板鎮、荷花鎮、潭頭鎮、大井鎮、東岸鎮。
1、謝雞鎮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東南部,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屬季風暖濕氣候,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全鎮總面積103.2平方公里,下轄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59317人,其中農業人口56181人,占總人口的94%;農村勞動力32119人,占總人口的54%。
2、新垌鎮地處高州市東部,該鎮特產豐富,盛產荔枝、茶葉等,素有「茶果之鄉」美譽。與此同時,該鎮大力發展工業,強化教育產業,取得不少喜人成就。全鎮國民經濟實力雄厚,多次榮獲「高州市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十強鎮」稱號。
3、雲潭鎮是廣東省高州市東部邊陲門戶鎮,是革命老區。雲潭鎮距高州城區40公里,東、南面分別與電白縣那霍、黃嶺鎮接壤,東北面緊靠陽春市。全鎮80多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孕育著4萬多群眾。
4、根子鎮地處茂名市茂南區東北部,高州市東南部,北亞熱帶,屬丘陵地帶。該鎮盛產荔枝,馳名千里,是「國家白糖罌。白臘荔枝生產基地」.「國家荔枝標准化示範敬培區」,被譽為中國荔枝第一鎮、中國荔枝之鄉,2014年又評上廣東特色新一代「嶺南魅力名鎮」。
5、分界鎮地處茂名市茂南區北部,高州市東南部,距離茂名15公里,包茂高速和汕湛高速交匯,並在鎮內分別設有出入口(汕湛高速茂名段分界北出入口,包茂高速茂名段設有分界出入口),交通區位條件優越。全鎮總面積60.6平方公里,轄12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總人口5.1萬人。
6、泗水鎮隸屬於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位於高州市東南部,東接根子鎮,南鄰分界鎮,西連金山街道、山美街道,北靠謝雞鎮,距高州市區15公里。轄12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
7、石鼓鎮隸屬於廣東省高州市,地處高州市西南部,207國道、廣(西)茂(名)公路、汕湛高速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總面積155.2平方公里,轄29個村委會和3個居委會,350多條自然村。
8、具有「粵西陶都」之稱的鎮江鎮地處廣東省高州市西南部,東鄰石鼓鎮,南接石鼓祥山片,西毗化州市北部,北與沙田鎮相連,是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是高州市重點發展鎮。縣道632線經鎮江直通石鼓與國道207線相連,距高州市城區23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
9、沙田鎮地處廣東省高州市西部,總面積98.8平方公里。東與寶光街道接壤,南與石鼓鎮相鄰,西北通往化州及廣西。總人口43000人,轄13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
10、長坡鎮位於廣東省高州市東北部,總面積242.3平方公里,轄33個村委會和2個居委會,總人口91870人(2011年數據)。
11、平山鎮是廣東省高州市下轄的一個鎮。位於高州市的東北部,瀕臨高州水庫,受水庫氣候的調節,自然條件獨特而優越,冬暖夏涼,雨水充沛。全鎮總面積144.8平方公里,轄15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人口4.2萬人。
12、深鎮鎮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東北部,全鎮總面積103平方公里,轄1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24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1萬人,有山地面積9660公頃,耕地面積650公頃。
13、古丁鎮位於高州市東北部,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27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8800多人。全鎮總面積112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積13.8萬畝,農用地面積2.1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1萬畝,可供開發水力資源達15000千瓦,花崗岩、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儲藏非常豐富。
14、馬貴鎮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北部山區,東與陽春市雙窖鎮相鄰,北與信宜市錢排鎮亮源唯、合水鎮接壤,西與古丁鎮、南與大坡鎮相連,處於三市交界地帶,過境公路有省道羅水線、三馬線和縣道長馬線,交通便利。 全鎮總面積15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萬畝,林地面積17.35萬畝。
15、大坡鎮位於廣東省高州市東北部,距高州市區60公里,東部與陽春市相鄰,南部與電白縣那霍鎮接壤;西部與長坡鎮交接;北部與平山鎮、馬貴鎮毗鄰。總面積236.1平方公里,是高州市轄區面積最大的鎮,轄格蒼、朋情、坑塘等25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7.6萬人。
16、曹江鎮位於裂仔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中部,南與高州市區接壤,截止至2004年底,總面積120.6平方公里,2008年有人口7.3萬人,轄23個村委會 和1個居委會。
17、荷塘鎮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西部,東連寶光街道,南靠沙田鎮、鎮江鎮、北與南塘鎮、石板鎮為鄰,西接化州市那務鎮。全鎮共有33000人,轄12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全鎮總面積116平方公里,新建水泥公路縱橫東西南北,貫通全境。
18、南塘鎮隸屬於廣東省高州市,位於高州市西北部,交通順利。全鎮總面積143.8平方公里,總人口5.23萬。該鎮經濟發展良好,農業、工業發展迅速,連接幾年被評為「高州市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十強鎮」之一。
19、石板鎮是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的中心鄉鎮之一,位於花溪區行政中心西面,距貴陽市中心20公里,距花溪區中心8公里。轄13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45個自然村寨。總人口達22583人。
20、荷花鎮是高州市西北部的一個邊陲鎮,面積103.8平方公里,轄18個村委會和一個居委會,總人口4.95萬。
21、潭頭鎮地處高州市西北部,距高州城區40公里,是一個邊遠的山區革命老區,與信宜市鎮隆鎮接壤。
22、大井鎮,位於廣東省高州市西北部,毗鄰東岸、曹江、南塘、石板、潭頭等鎮,207國道、省道「井岸線」貫穿中心鎮規劃區全境,交通四通八達。鑒江及東岸江二水交匯,美景天成。
23、東岸鎮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北部,與信宜市鎮隆、大成等鎮相接。全鎮土地總面積達260.4平方公里,截止至2004年,該鎮下轄27個村委會和2個居委會,總人口89000多人。
(9)電白區有多少個鎮圖片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高州市的建制區劃沿革
新中國成立後,茂名縣先後隸屬南路專區、高雷專區、粵西行政區、湛江專區。
1958年5月12日,(在茂南地區)成立茂名市政籌備處。23日改為茂名工礦區城市籌備處。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礦區市。
1958年9~10月,將茂名縣南部的原公館鄉和袂花鄉、鰲頭鄉的部分地域劃入茂名市;將原小良鄉劃入電白縣;將原石鼓鄉的南盛、鰲頭鄉的蘭石和龍首鄉劃入化州縣。同年11月,茂名縣與信宜縣合並為茂信縣,12月茂信縣定名稱高州縣。
1961年4月,高州縣分高州、信宜兩縣,高州縣隸屬湛江專區。
1983年,實行市帶縣制,高州縣隸屬茂名市。
1987年,根據群眾的要求和上級批准,將高州縣分界公社的山閣、燒酒、霞池、黃傑、祿村、合益、金塘嶺、福居等八個大隊劃歸茂名市,成立山閣公社,現為山閣鎮。
1993年6月,撤縣設市,高州縣改為高州市,由茂名市代管。同年12月正式舉行撤縣建市掛牌儀式。
❿ 沙琅鎮的介紹
沙琅鎮(Shāláng Zhèn)為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轄山睜鎮,位於電白區北半部中心地帶,東與望夫鎮、羅坑鎮交界,北接那霍鎮,西連黃嶺鎮、霞洞鎮,南鄰觀珠鎮。沙琅距電白、陽西縣縣城和拆碼茂名、高州、陽春市市區分別在50公里左右,城鎮中心區功能較為突出,是電白區北部商貿文化中心,又是聯結電白中北旅唯哪部8個鎮及茂南區、陽春、陽江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優越,並且自然資源豐富,為電白區一個舉足輕重的「中心鎮」,在茂名地區享有重要威望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