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瀘定橋13根鐵鏈一萬多鐵環重達40噸,當時是怎麼建造的
說起瀘定橋,我們的腦海中,肯定會想起紅軍長征中,所發生的飛奪瀘定橋事件,此事對我黨的意義深遠,可以說要是當時沒拿下瀘定橋,也許那場戰役,打得會更加艱難。
眾所周知,瀘定橋是一座險橋,它主體由十三根鐵索勾連而成,九根中間鋪了木板,作為橋底讓人經過,兩邊各一鐵鏈作為扶手,四周皆是危險重重,並且腳下是湍急的河流,若是不小心掉下去,那鐵定命就沒了。那麼有個問題就出現在我們的腦海,如此危險的鐵索橋,在三百年前,在條件極其惡劣,以及技術落後的情況下,究竟是怎麼建造起來的呢?
之後與瀘定橋有關的歷史事件也不少,除了我們以上所說的紅軍飛奪瀘定橋之外,在太平天國時期,石達開曾經在渡河邊上,帶著三萬多的將士與清兵展開交鋒,時間長達一個多月,但由於沒及時趕到瀘定橋,從而被清兵所圍困,最終導致全軍覆沒。
經過了兩代戰爭的洗禮,瀘定橋依舊完好如初,也不得不再次感嘆,建造者的膽大與心細,要知道古代可沒有那麼多建造機械,全部靠智慧與人力填堆,一個不注意就會喪命於江河之中,可以說一點差錯都不能有,也是因為他們的用心,才讓我們看到了瀘定橋的不容易。
❷ 瀘定橋13根鐵鏈一萬多個鐵環40噸,在三百年多前究竟是如何建造的
300年前,聰明勇敢的中國人只用13條鐵鏈就建成了瀘定橋,不畏大渡河的波濤。總共使用了一萬多個鐵環,重達40噸。冰冷的鐵鏈在秋日的余暉中閃著寒光,讓人不禁好奇,當年瀘定橋是怎麼建成的?看到它在冷颼颼的河風中搖來搖去,讓人更加好奇。為什麼到目前為止這么強?瀘定橋是一座橫跨大渡河的電纜橋,也被稱為大渡橋。它是中國四川省瀘定縣風景區的主要景觀文物。因奪取瀘定橋的戰爭故事而聞名中外。
以上的回答,是我個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