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蜜蜂主要分為幾種
蜜蜂在動物界中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蜜蜂總科、蜜蜂科、蜜蜂屬。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營社會性生活;後足脛節上沒有距;泌臘築造雙面具有六角形巢房的巢脾;巢脾的方向與地面垂直。
20世紀60~70年代,我國曾從澳大利亞、銀好美國、義大利分別引進澳意、美意和原意三個義大利品系,但由於保種措施不完善、已全部被混雜。20世紀80年代,我國又從義大利、美國和澳大利亞分別引進了以上三個義大利蜂品系。 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引進的卡尼鄂拉蜂是我國引進的又一重要西方蜜蜂品種。
❷ 蜜蜂的種類有哪些
蜜蜂的種類:
1、大蜜蜂
大蜜蜂是體型較大的一種蜜蜂,在我國雲南南部、廣西南部和海南等地均有分布,因單脾成排而常被稱為排蜂,又因築巢於懸崖峭壁上而常被稱為岩蜂,性較兇猛且有群居習性,同一岩壁或大樹上有數群甚至上百群蜂,巢脾上部和兩側為貯蜜區,下部為繁殖區,每群蜂一年可產蜂蜜約50~80斤。
❸ 蜂的種類圖片和名稱
1、蜜蜂是蜜蜂科蜜蜂屬中9種昆蟲的統稱,常見的有中華蜜蜂和義大利蜜蜂等。2、胡蜂是胡蜂科上萬種昆蟲的統稱,它們腰細且尾部帶有螯針。3、熊蜂是蜜蜂科熊蜂屬昆蟲的統稱,它們身體粗壯,長有黑、黃、各色相間的長毛。4、姬蜂是姬蜂科獨棲性昆蟲的統稱,姬蜂寄生在其它昆蟲體上,對防治農業害蟲有著重要作用。
一、蜜蜂
1、蜜蜂是蜜蜂科蜜蜂屬中9種昆蟲的統稱,其重要的特徵是可以採集花蜜和花粉,將花蜜釀成蜂蜜。
2、最常見的是東方蜜蜂中的中華蜜蜂和西方蜜蜂中的義大利蜜蜂、卡尼鄂拉蜂、歐洲黑蜂等物種,其它的還有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蘇威拉西蜂、綠奴蜂等蜜蜂品種。
二、胡蜂
1、胡蜂又稱為馬蜂,是胡蜂科上萬種昆蟲的統稱,其品種的重要特徵是腰部很細並且尾部有帶毒的螯針。
2、胡蜂在蜂巢遇到攻擊或不友善的干擾時,蜂群會集合起來攻擊,幾乎每年都有胡蜂蟄人致死的消息。
2、胡蜂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稱謂,如虎頭蜂、地雷鋒、雞籠蜂、人頭蜂、牛角蜂等等。
三、熊蜂
1、熊蜂是蜜蜂科熊蜂屬幾百種社會性昆蟲的統稱,它的特點是身體粗壯,全身長有濃密的黑色、黃色或各色相間的長毛。
2、熊蜂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只有南極洲和大洋洲沒有它的活動蹤跡。
3、熊蜂營巢和蜂群結構於蜜蜂極其相似,都是以植物的花粉及花蜜為食,它主要類型有重黃熊蜂、短頭熊蜂、圖擬熊蜂等。
四、姬蜂
1、姬蜂是姬蜂科數萬種獨棲性昆蟲的統稱,所有姬蜂都是寄生在其它昆蟲體上生活。
2、廣黑點瘤姬蜂主要寄生稻苞蟲、稻縱卷葉螟、棉小造橋蟲等害蟲身上,舞毒蛾黑瘤姬蜂主要寄生赤松毛蟲、舞毒蛾、黃斑卷蛾等昆蟲身上。
3、因為其生活特性,姬蜂在控制農業害蟲上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五、繭蜂
1、繭蜂是繭蜂科數百種寄生性昆蟲的統稱,其重要特徵是雌蜂在宿主幼蟲或卵中產卵且幼蟲化蛹前一直寄生於宿主體內。
2、例如球絨繭蜂主要寄生在菜粉蝶和粉紋夜蛾的幼蟲體內,天蛾絨繭蜂則主要寄生於煙草天蛾和番茄天蛾的幼蟲體內。
3、因為其生活特性,繭蜂跟姬蜂一樣,對控制農業害蟲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六、赤眼蜂
1、赤眼蜂是赤眼蜂科數千種獨棲性昆蟲的統稱,其特徵是單眼和復眼都為紅色,也以此來命名。
2、赤眼蜂的成蟲產卵在寄主的卵內並採食卵黃,它的寄主有玉米螟、黏蟲、條螟、棉鈴蟲、斜紋夜蛾、地老虎等害蟲。
3、玉米螟赤眼蜂可預防玉米螟、棉鈴蟲、煙青蟲等危害玉米、水稻、棉花等農作物的害蟲。
七、寄生蜂
1、寄生蜂是赤眼蜂科、金小蜂科、姬蜂科、小蜂科等數萬種寄生性昆蟲的統稱,所有寄生蜂都靠寄生在其它昆蟲體上生活。
2、蜘蛛姬蜂一般以蜘蛛網上的蜘蛛為寄主,赤眼蜂一般以玉米螟、黏蟲、棉鈴蟲等害蟲的卵為寄主,黑青小蜂一般以棉紅鈴蟲、玉米螟等害蟲為寄主。
八、木蜂
1、木蜂是蜜蜂科木蜂屬所有種類的統稱,其大多數種類都在木結構中築巢,因此而得名。
2、木蜂的外貌很像蜜蜂,大木蜂的體型較為粗壯,一般呈現黑色或藍紫色且有金屬光澤。木蜂以顯花植物的花粉及花蜜為食,主要種類有中華木蜂、窗木蜂、尖足木蜂、竹木蜂、黃黑木蜂、藍胸木蜂等。
❹ 蜜蜂各個成員負責什麼
蜜蜂是一種會飛行的社會性昆蟲,採食花粉和花蜜並釀造蜂蜜。其細胞中有旺盛的鐵沉積現象,也是唯一在細胞中有鐵礦物沉積現象的真核生物。
除越冬蟄伏期外,工蜂在正常情況下的壽命約為5個星期左右,前期(幼年蜂和青年蜂)擔任巢內工作,稱為內勤蜂;後期(壯年蜂和老年蜂)擔任巢外工作,稱為外勤蜂。
❺ 蜜蜂種類有哪些
中華蜜蜂、義大利蜜蜂、卡尼鄂拉蜜蜂、歐洲黑蜂。
世界上有35一40種蜜蜂,屬於東方蜜蜂種的有10種左右,屬於西方蜜蜂種的有25一30種;其中歐洲類型的有9種,非洲類型的有15種左右,中近東類型有4一5種。
世界公認經濟價值最高的四個蜜蜂品種都出自歐洲它們是歐洲黑蜂、義大利蜂、卡尼鄂拉蜂(又譯喀尼阿蘭蜂)和高加索蜂。
目前飼養較多的蜜蜂有:中華蜜蜂,俗稱中蜂,這種蜜蜂的主要產品是蜂蜜,其它蜂產品種類很少,但在一般的山區飼養較為容易。另一類是義大利蜂,俗稱意蜂。
主要是舞蹈,最典型的是圓舞和擺尾舞。舞者是採集蜂中的偵察蜂,舞台是巢內與地面垂直的巢脾。偵察蜂跳什麼舞根據所探查到的蜜源的方向與距離不同而選定。
如果偵察蜂在離蜂巢100米之內的地方發現了蜜源則跳圓舞,整個過程是這樣的:當偵察蜂帶著在那裡採集的花蜜回到巢內後,先是在巢脾上安靜地呆一會兒,然後把花蜜慢慢地吐出來,掛在嘴邊,由周圍的同伴用喙把其吸走。接著偵察蜂便跳起圓舞,一會兒向左轉圈,一會兒向右轉圈,但軌跡總是圓的。對於蜜源的質量,是通過跳舞的激情來表示的,即花蜜越多越甜,就跳得越起勁。
❻ 蜜蜂有幾種
蜜蜂主要分為三種,蜂王、工蜂和雄峰。蜂王是整個蜂群的領導者,專職產卵,負責整個蜜蜂種群的繁衍任務,且一個蜂群中只有一個蜂王,工蜂擔任著採集食物、建造蜂巢和喂養雛蜂的工作,雄峰則需要與蜂王交配,繁殖後代,但是在交配後就會死亡。
蜜蜂有幾種類型
1、蜂王
蜜蜂是一種社會性比較明顯的群居昆蟲,其中擔任領導地位和種群核心的就是蜂王。蜂王是整個蜂群中最重要的部分,專職著生產的任務,負責生下後代,有時一天能夠產卵自身兩倍的重量,因此要以蜂王漿為主食補充營養。
2、工蜂
工蜂是整個蜜蜂族群中數量最並數含大的蜜蜂種類,在1-3天左右時負責保溫孵卵,清理產卵房,而3-6天大的時候負責飼育培養幼蟲,將花粉和蜂蜜進行調節,6-12天的之後開始照顧蜂王,18天之後就開始負責采蜜、采水、加固蜂巢和包圍蜂巢。
3、雄蜂
雄蜂在整個蜜蜂種群中所擔任的角色是最單純的絕笑,它們不負責哺育後代、不負責修補蜂巢、不負責採集食物,每天只待在蜂巢中生活,等到繁殖期到了的時候成群結隊的在空中追逐蜂王,最後的勝者就會和蜂王交配,然後死去。
4、注意事項
無論是雄蜂還是工畢汪蜂,在族群中都有著比較大的數量作為支撐,因此死去一些並不會動搖蜂群的根本,但如果蜂王意外死亡的話,在1個星期之內蜂群都不會有新的蜜蜂出產,工蜂會喂養出一個新的蜂王,讓其繼續維持種群。
❼ 蜜蜂家族是怎麼分工的
蜜蜂家族的工種分為:蜂王、雄峰、工蜂。根據不同的工種,所承擔的職責不同:
1、蜂王
蜂王的社會分工就是專職產卵,肩負著繁衍後代的社會重任。它的身體發展得很健壯,大腹便便,體重是工蜂的兩倍,失去了「女性」身材的苗條。在產卵期間,蜂王每天都要讓工蜂飼喂蜂王漿,以促進快速代謝保持旺盛的產卵能力。
中華蜜蜂的蜂王1天可產700到800粒卵,不過最多的要比這高出1倍,那是義大利蜜蜂的蜂王,可達1500到2000粒,從重量上來看,每天所產均卵差不多是自身體重的兩倍 。
2、雄蜂
只是與蜂王交配。,雄蜂是由未受精卵發育而來的蜂群內的雄性「公民」,每天過著不勞而獲的日子,其存在的唯一作用是與蜂王交配。不過,雄蜂當發揮了這一作用,就要獻出其寶貴的生命。從這一點上說,雄蜂要履行社會分工的責任,是以生命為代價的。
這要從履責的全過程說起,每到交配季節,性成熟的雄蜂便會自動地聚集在某地空中飛舞,目的是招引處女王。一旦處女王出現,所有的雄蜂便追逐而去,經過一番爭奪,最終獲得交配權的就僅有一隻,誰的個頭最大、體格最健壯,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與蜂王進行交配,全過程均在空中。交配一旦結束,雄蜂便因生殖器官被全部拉了下來而嘩握立刻死亡。
3、工蜂
社會分工最多,任務最重。可以說,除了蜂王與雄蜂各自的任務外,蜂群內的其他所有工作都由工蜂承擔。工蜂是雌性器官發育不全者,但它的許多結構特化得更適應工作的需要,比如其前腸中的嗦囊特化為蜜囊,以便貯存花蜜。
工蜂要釀造1千克蜂蜜,需要採集10千克花蜜。來來回回總共要飛行32萬千米,這個路程大約相當於繞地球8圈。工蜂一出生就開始工作,分工是按照日齡的增長而改變的。通常情況下,工蜂1~3日齡時,負責保溫孵卵,清理產卵房。
3~6日齡時轉為飼喂大幼蟲,調劑花粉與蜂蜜;6~12日齡時改為分泌蜂王漿,飼喂小幼蟲和、蜂王;12~18日齡時又更換為泌蠟造脾,清理蜂箱;18日齡之後,其任務就是採集花蜜、水分、花粉、蜂膠及巢門防衛。
(7)蜜蜂有多少種圖片各自分工是什麼擴展閱讀:
工蜂的生活環境特性:
1、溫度
工蜂屬變溫動物,溫度影響工蜂的泌蜜。因此,在同樣的蜜源條件下,溫度不同,工蜂出勤也不同,特別是氣溫變化大的情況下影響尤甚。然而由成千上萬只蜜蜂組成的蜂群,具有恆溫動物所特有的調節體溫的能力。
工蜂數量越多,巢內溫度越穩定,並能夠保持在適溫34-35℃的范圍內,溫度太高或太低均不利於其發育和繁殖。夏季蜂王每日的產卵量往往超過1500粒,新蜂的羽化數大大超過老蜂的死亡數,工蜂的數量逐漸增多,蜂群發展到高峰。
2、光照的影響
日照能刺激工蜂出動,採集季節為一年的長日照季節,蜂箱宜放陰涼處,巢門朝南。工蜂具有趨光性,蜂場夜間應處在黑暗的環境中,不應戚好放在光源充足的場所,以免引起工蜂出巢撲打,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信息交換特性
工蜂在社會生活中形成了一個可以適應生存、解決問題的信息交換系統。整個蜂群為了生存和發展,能夠有條不紊、協調一致地進行活動。
工蜂長期生活在黑暗的蜂巢中,除依靠接觸、聲音、舞蹈進行通訊聯絡外,很多信息是通過化學物質傳遞的。信息素是昆蟲的外分泌腺分泌到體外的化學物質,通高蘆鉛過個體間的接觸或空氣傳播。
作用於同種的其他個體,引起特定的行為或生理反應,所以又稱為外激素。同種個體間傳遞的信息素,對它們說來是一種特殊「語言」,接受的個體能了解其中含有的信息密碼,從而產生有利於群體的行為或生理反應。
❽ 蜜蜂分為幾種
9種:西方蜜蜂、小蜜蜂、大蜜蜂、東方蜜蜂、黑小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綠努蜂、蘇拉威西蜂。
一、東方蜜蜂(學名:Apis ceranaFabricius)Fabricius於在1793年發現並定名的, 主要分布於南亞及東亞,是世界上現已發現的9個蜂種之一。原產地在東方、簡稱東蜂,是蜜蜂屬中型體中等的一個品種,分布於亞洲的中國、伊朗、日本、朝鮮等多個國家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
二、綠努蜂(Apis nuluensis Tingek)為蜜蜂屬中型體中等的一種,發現於馬來西亞的沙巴州綠努山區,在中國廣州地區也有發現。工蜂體色較深、多為暗黑色,又稱「黑色蜜蜂」。 綠努蜂生活在海拔1700m以上的山區,穴居,在樹洞里營造復脾蜂巢,可馴養為飼養蜂種。
三、小蜜蜂(Apis florea Fabricius,1787)是昆蟲綱,蜜蜂屬中小型的一種,常營巢於草叢或灌木叢中,故雲南俗稱之為小草蜂。
四、黑大蜜蜂,Apis laboriosa(Smith,1871)是蜜蜂科蜜蜂屬最大的一種蜜蜂。由於主產區在喜馬拉雅周圍的雪山下,岩棲,故俗名又稱為喜馬拉雅排蜂。工蜂腹部體細長,腹部全為黑褐色;頭長寬相等;唇基及額均稍隆起,其上的刻點粗細不均勻。
雄蜂復眼大,頂端相接,褐色;觸角鞭節黑色;胸部及腹部均黑色,無紅褐色斑紋。主要采訪杜鵑科等植物,每年可獵取蜂蜜20一40千克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五、黑小蜜蜂,Apis andreniformis(Smith,1858),蜜蜂科蜜蜂屬的一種昆蟲。一般在海拔1,000m以下的次生稀樹草坡的小喬木上營單一巢脾的蜂巢,一般離地2.5-3.5m。巢脾固定在樹枝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蜜蜂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東方蜜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綠努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蜜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黑大蜜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黑小蜜蜂
❾ 蜜蜂的種類及圖片
不知名的幺蛾子,不是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