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知道哪些植物的根可以做根雕
干密度大於或等於800kg/m³的可以做根雕,比如胡桃木,櫻桃木,榆木,柚木。
❷ 根雕製作過程詳細講解
我國是一個文化大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所以我國特有的傳統藝術有很多,根雕就是其中一種。根雕其實就是以樹根或者是樹身、樹瘤等作為原材料,在這基礎上進行工藝處理。通過創造者的想法不同,可以創作出人物、動物或者是器物,用於收藏和觀賞。有人問小編具體的根雕是如何製作的,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根雕製作過程。

根雕製作過程詳細講解
一、採集根材。
根雕貴在自然,好的根材並不是隨處可見。山崖,山林,河畔甚至老百姓的柴堆,都是有一定天然造型的原料。
二、去皮清污。
去皮的方法有兩種:鮮剝法和浸泡法。鮮剝法是將樹根用水洗凈後露天放置2-3天,讓根部水分蒸發一些,然後用刀從斷口處撬起剝除樹皮。浸泡法適用於放置時間較長的乾枯根料,其方法是將根料浸入水中數天,直至可剝除為止。小心不要損傷根材和破壞紋理。
三、構思造型。
先不要急於動手雕刻,應根據生活經驗,仔細琢磨,觀察其造型。
四、雕刻成型。
構思好後,就可動手加工,裁截掉多餘的根須,斷面用火澆加工成自然洞穴,凸面加工成瘤狀,達到自然美的效果。要以抽象、誇張、朦朧的形象體現樹根的天然形象。有些根料殘缺不全時,可選用同一質地的根料進行拼接,手法要精巧,不要留痕跡。
五、打磨。
用粗砂布將根料打磨一遍,將傷口痕跡磨平,再用細砂布拋光,使表面光亮可鑒。用砂布打磨時用力要均勻,避免破壞它原有的色澤和紋理。六、上色。上色的原料是清漆,反復在根材上塗3遍即可,實用根雕工藝品如花盆架、電視架等,可上調和漆,使其古色古香。最後一段工序是命名。好的根雕作品配上好的名字,可為其增值不少。
根雕藝術保養
1、防止根雕作品陽光下直接照射更忌陽光長期照射,過強的光照會使作品顏色褪化,表面蠟層熔化,漆膜老化而脫落,甚至出現材質開裂等現象。
2、防止根雕作品在過陰暗潮濕環境中存放,濕度過高,易滋生黴菌和病蟲害,造成霉變、蟲蛀、產生腐爛空洞現象。根雕作品一般不宜水洗,更忌水中浸泡,注意空氣流通。
3、防止化學物質腐蝕性的東西接觸根雕作品,以免發生化學反應,引起根雕表面保護膜毀壞或起殼等現象。
4、在室內擺放的位置應遠離門口、窗口、風口等空氣流動較強的部位,更不要受到陽光強烈直射。不宜放置於明火、火牆、火炕、火爐的附近。冬季不要擺放在暖氣附近,切忌室內溫度過高。
5、不宜放置在極潮濕或者極乾燥的室內——在很潮濕的環境里,部分木雕工藝品就會長「毛」。例如綠檀工藝品就會吐出銀白色的絲出來。太乾燥的環境,木雕工藝品有的可能會部分出現開裂的現象。
6、要保持表面清潔。因其完全暴露在外,易沾灰塵,尤其是雕刻部分,更易積灰,而灰塵中帶有種種氧化物及雜物,要及時將它清除掉,否則就會造成工藝品表面受腐蝕。
7、日常可用含蠟質的或含油脂的純棉毛巾揩擦。建議半年打一次蠟,然後再用干棉布去油拋光。注意不宜用帶水的毛巾擦拭。
8、避免創傷。在收藏中要盡量避免撞擊與碰擊,尤其是金屬器具的碰撞。特別是透雕部位,應該要重點保護。
9、防蛀防蟲。蟲害多為各種蛀木蟲和白蟻。收藏愛好者可採用化學防蛀法,如放置樟腦丸,或者可以用平時噴蚊子用的噴霧劑對准有蛀蟲的部位噴幾次。
看過之後相信大家對於根雕這種藝術的製作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了。其實製作並不難,只是想法和創意很難。要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根雕藝術,才是有最高的欣賞價值的。大家都說藝術無價,藝術品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它的創新力,所以根雕作為一種藝術品,在市面上大多可以售賣到很高的價格,所以也有很多人願意從事這一行業。
以上就是有關根雕製作過程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❸ 如何鑒賞崖柏根雕藝術
中國根雕了解到,這兩年,崖柏木根雕藝術品在收藏界聲名赫赫,崖柏由於形態天然奇妙、肌理自然美麗,以及油性和硬度都非常適合製作根雕,一直以來都是根雕材料的上上之選,穩坐著根雕界的第一把交椅。雖然很多人知道崖柏根雕很好,兼具觀賞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但卻不知應該如何鑒賞崖柏根雕藝術,中國根雕今天整理分享關於如何鑒賞崖柏根雕藝術!
1.意境:鑒賞崖柏根雕的第一點,就是意境。意境不僅要考究保留其自然美,還要體現其形式美,即既要保存美,又要在此基礎上升華美。三分刀工七分自然,拿捏要得當。掌握著傳統手工藝的老師傅在拿到崖柏根的時候,腦子里就已經在依據根的形狀尋思著怎麼打造最符合這塊根的藝術形象,盡量維持崖柏根最自然本真的形。最考驗老師傅的,就是如何把面前這塊大自然孕育的神奇之寶變得既耐看,又有韻味。
2.形態:鑒賞崖柏的根雕第二點,就是形態。崖柏在其成長過程中,歷經了數以萬計的大自然的磨練,其雖千奇百態,卻是大自然有意無意地雕飾而成,所以其形態不管是粗看還是細看,都值得慢慢鑒賞。粗看,崖柏或有蜿蜒直上者,或有盤旋迴轉者,或是粗團錦簇者,再是折疊飄逸者,也有四方伸展者等等;細看,崖柏表面紋理或成雲紋、或成雀眼、或成留疤、或成黑線、或成水波紋、或成陰陽紋或是火焰紋等,一個根雕作品上有多種紋理,也是值得鑒賞的。
3.雕工:鑒賞崖柏根雕的第三點,就是雕工。這考驗的就是創作者的功力了。在上手雕刻的時候,除了要完美再現原有設計,上手時更是要注意細微,一不小心大意了,都有可能影響崖柏根雕的審美。走刀流暢、不滯於物,是創作根雕精品的基礎。
4.色澤:鑒賞崖柏的第四點,就是色澤。崖柏經過加工打磨後,大致會呈現紅白兩色。紅色是枯死後的崖柏,白色是還在生長的崖柏。以觀賞價值來說,一般紅白雙色纏繞的崖柏根雕作品鑒賞性更高。
5.特色:鑒賞崖柏的第五點,就是特色。崖柏樹瘤較為稀少,滿樹瘤更是少見且珍貴,樹瘤也有紅白兩種,也有紅白相伴而生的情況。根包石是根雕作品中難得的藝術品。所謂根包石,是樹根在成長過程中,由於緊貼岩石生長,最終將石頭包住,從而形成有石有根的形態。因其盤根錯節的造型,奇特而微妙,自古以來就頗受文人雅士的贊許。在今天看來,自然而成的根包石仍自成一景,價值程度也居高不下。通過根藝達到符合市場審美標準的崖柏根包石,也一直都受到熱捧。其樹根包石的形態,更是有抱勢,抓住勢頭、抱住好運、時來運轉等美好的寓意。
齊白石老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妙就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種描述用在鑒賞崖柏根雕上再恰當不過了。崖柏根雕的藝術魅力就在於「似與不似」之間,而創作者要抓住這種感覺進行設計創作,其實並非一件易事。但若是能權衡得好,那麼崖柏根雕的「似」就是實的,能給觀賞者帶來愉悅感,同時產生共鳴;崖柏根雕的「不似」就是虛的,又能給予觀賞者一種無限的想像,想像即有無限的可能,能引起觀賞者的興趣與參與。崖柏根雕講究天人合一,意在刀先。即要充分考慮各種可能影響作品的因素,在創作前已經有了一個明顯的思路。總而言之,崖柏根雕作品是一種難得的藝術品,極富魅力,
追求藝術創作的同時保留了自然美,給予人無限的想像,也符合人們當前對於回歸自然的追求。
❹ 根雕藝術有哪些類型
樹根藝術造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實用根雕,如茶幾、桌、椅、花架、煙茶盒、筆筒等;一種是陳列根雕,如飛禽走獸、山水人物等造型,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一個根雕花架、配上較好的盆、景,三位一體的景緻高貴典雅。根雕之所以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因為它自然天成,野趣橫生、集粗礦、質朴、秀氣、玲瓏於一身。單獨陳列或組合陳列,都會給環境增光添彩,讓人賞心悅目。
❺ 氣勢恢宏的根雕,你看過多少
根雕,是一種雕刻方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一,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
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根雕工藝講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為在根雕創作中,應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來表現藝術形象,輔助性進行人工處理修飾,因此,根雕又被稱為「根的藝術」或「根藝」。
❻ 藏有一根雕長330cm寬146cm高97cm像櫻子木,尋懂行的人給鑒定一下,有人說是金絲楠的,也有人說是黃花梨。
都不是,秋子木仿楠木。 擺著玩吧,沒有太高價值的,
❼ 什麼顏色的荔枝根雕好看
酒紅色。
荔枝木墩子酒紅色的好看,做成根雕典雅大方美觀。
根雕,是一種雕刻方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一,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