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子點病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歐款沙發圖片大全 2025-08-29 12:02:17
人在囧途圖片大全 2025-08-29 12:00:52
電腦鍵盤插口在哪圖片 2025-08-29 11:55:03

子點病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1-25 15:23:19

❶ 李樹紅點病的症狀有哪些

李樹紅點病是李樹重要病害之一,在東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四川、雲南及貴州等地均有分布,以東北分布最廣。部分地區發生嚴重,常引起李樹早期落葉,對產量影響較大。

【症狀】

李紅點病危害葉片和果實。葉片發病初期,產生橙黃色、稍隆起近圓形的病斑,發病與未發病部位界限明顯。病斑擴大後,顏色逐漸加深,發病部位葉肉變厚,隆起,其上產生許多深紅色小粒點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至秋末,病葉變為紅黑色,正面凹陷,背面凸起,使葉片捲曲,並生生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的子座。發病嚴重時葉片上密布病斑,微隆起,邊緣不明顯,後期變為黑紅色,其上散生很多深紅色小粒點。病果多畸形,易脫落。

【病原】

病原有性階段為李疔菌[Polystigmarubrum(Pers.)DC.],屬子囊菌門真菌;無性階段為紅疔座霉[Polystigminarubra(Desm.)Sacc.]。

【發病規律】

子囊殼在葉片枯死後才完全成熟,病菌以子囊殼在病葉上越冬。翌年李子開花末期,子囊破裂,散發出大量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風雨傳播。

【發病因素】

春季低溫多雨,夏季高溫多雨,高濕,植株枝葉過度茂密,通風透光差,果園管理粗放,樹勢較弱發病嚴重。

❷ 李紅點病是什麼

Polystigma rubrum(Pers,)DC.

症狀

李紅點病為害葉和果實。葉子染病,葉面發生赤黃色近圓形病斑,邊緣清晰,稍微隆起,以後隨著病斑組織中病菌子座的發育,病斑顏色逐漸加深,病部漸趨肥厚。病斑上密布深紅色小點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在發病初期,葉形無明顯變化,到秋末,病葉稍彎曲。染病嚴重時,病斑密布,病葉變黃,早期脫落。

果實染病,果面發生赤黃色稍隆起的病斑,上面產生深紅色小點粒。病果生長不良,常畸形,並常早期脫落。

病原菌(圖1-47)

圖1-47 李紅點病病菌

1.分生孢子器 2.分生孢子 3.子囊 4.子囊孢子

無性階段為Polystigmina ubra(Desm.)Sacc.。分生孢子器埋生於子座中,球形,具孔口,器壁紅色,橫徑106—418μm。分生孢子線狀,彎曲,無色,單胞,長35.2—59.2μm。子囊殼埋生,孔口外露,球形,壁薄,186—240×120—150μm。子囊棍棒狀,43.1—61.7×5.4—8.1μm,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單胞,無色,橢圓形,5.4×10.8μm。

發生規律

病菌以子囊殼在病葉上越冬,至翌春開花末期,子囊孢子飛散,在展葉盛期至9月間陸續侵染為害。雨季發病最盛。

防治方法

1.消滅侵染源

清除園中病葉病果,這是一項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2.噴葯保護

在開花末期及葉芽抽發期,噴灑1∶2∶200式波爾多液。

3.排澇

排水不良的果園,應注意排水。

❸ 蘋果樹常見的病蟲害圖片大全

平果樹常見的病蟲害圖片有腐爛病,干枝病,根留病,炭疸病,白粉病,輪紋病,早期還有落葉病,銹果病等十多種病蟲害,它也跟人類一樣,隨著樹齡的增長,一些病蟲、害逐步出現了,要早發現,早防治,延長平果樹的壽命。

❹ 養金魚疑似白點病,求鑒定以及解決方法,附圖,目前魚這種狀況該怎麼辦,下面有具體說明!

打粉病(俗稱白衣病)
[發病原因] 這是由於嗜酸卵甲藻侵入魚體而引起的—種疾病。

[症狀] 病魚早期出現不像以往搶食,食慾減退,精神呆滯,腹鰭不暢,很少游動,似乎伯冷,常集聚在池(缸)角落裡,體表黏液增加,背鰭、尾鰭和腹鰭先後現白色小點,粗看與白點病類似。繼之,白點逐步延長到尾柄、身體兩側,頭部及鰓內等處,最後白點相接堆疊,周身好似穿了一層白衣的樣子,故得名。最後,魚體逐步消瘦呼吸受阻導致死亡。

[發病季節] 一般在早春和秋、冬季節好發生。

[防治方法]
(1)提高池水的酸鹼度其方法是取0.5一l克生石灰,溶於50千克水中充分攪拌,待充分溶解沉澱後將溶液傾瀉全池(缸),使池(缸)中的酸鹼度調理到pH為8右右。
(2)成魚可用2%一3%的食鹽水塗洗全身,清水過洗後入干凈嫩綠水靜養,隔天1次,數次即可見效。
(3)早期處理在發覺魚病早期,可把金魚養在嫩綠水中按每12.5千克水中投放青黴素40萬一80萬或慶大黴素8萬一16萬等抗菌素葯物,停食或少食,多曬太陽殺菌也有一定療效。

❺ 請問這個是甲魚的白點病還是白斑病附圖片

那是甲魚苗最常見的也是最致命的----白點病。現在冬眠了治療也沒用。來年開春天氣回暖時再治。先放干水,用5克/立方水高錳酸鉀潑,5分鍾後再蓄回原來水位,第二天再用1/2000食鹽加1/2000小蘇打潑。連潑5天。
要多曬曬太陽.別老在水裡呆著,這樣也利於補鈣,能長的快點.多洗龜缸用些鹽水,這病不是一下能好了的.可以用點土黴素等,但不建議.

❻ 桔子皮上面有黑斑黑點是不是得了什麼病

可能是得了柑橘黑點病。
柑橘黑點病,又稱沙皮病,褐色蒂腐病,屬有性世代子囊菌綱。 性狀:染病果實及枝葉出現沙粒小黑點,非常粗糙。幼果得病後,出現小黑點,其周圍組織隆起呈灰褐色,單個病果上的病斑極多,密度低時,會形成上千個點分布在果皮表面,嚴重時,病斑聚集成泥塊狀,隨之果實生長發育病斑上會有裂痕。果實在後期感染時,仍然出現小黑點或泥塊狀,但黑點下及周圍不凸起,且黑點較小。葉片的上下兩面均會被感染,病狀為密集或分散的小黑點,黑點密集處的葉片組織易黃化,並提早落葉。侵染幼嫩的枝條時,也會出現黑點,雖然不能侵染成熟和健康的枝條,但能侵入枯枝,尤其是新枯枝條被侵入蔓延後,會形成大量的小黑點,此為黑點病再度侵染繁殖源。

❼ 被蜱蟲咬後是什麼樣子有圖最好

黑痣樣:被叮咬處就像突然長了一個黑痣,蜱蟲的前肢和口器咬住病人皮膚,叮在皮膚上不鬆口,甚至叮入真皮和皮下組織去,只露一個黑色的尾部在皮膚外邊,看上去就像長了一顆黑痣,而被蚊蟲叮咬後是沒有的。

明顯的紅腫:蜱蟲會咬噬皮膚和吞噬血液,皮表細胞和皮屑,所以蜱蟲叮咬的周圍會出現紅腫,也就是說病人叮咬處炎症會比較重,同時病人會伴隨有痛感、癢感或者沒有感覺。

(7)子點病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防止被蜱蟲叮咬的方法

1、每年的6月至11月為蜱蟲最活躍的時期,由於蜱蟲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中,外出遊玩時最好在暴露的皮膚上噴塗驅蚊液,穿著緊口、淺色、光滑的長袖衣服,可防止蜱的附著或叮咬。

2、近些年來,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在這些動物的身上,特別是耳朵里、腳趾間和耳朵外沿,時常也能看到蜱蟲的身影。因此,要避免受到蜱蟲的叮咬,要注意對寵物進行及時清潔,或者盡量與寵物保持距離。

3、當從可能有蜱出沒的地方回家後,換掉所有的衣服,立即洗澡,並在洗澡的時候特別注意自己的頭皮、耳後、頸部、腋窩、腘部、手腕、腹股溝這些有皮膚褶皺的地方,是否有蜱蟲。



❽ 柑橘脂點黃斑病的病原形態特徵有哪些

柑橘脂點黃斑病屬子囊菌亞門球腔菌屬真菌。子囊殼產於腐爛病葉的兩面,叢生,近球形,黑褐色,有孔口。子囊倒棍棒形或長卵形,成束著生於子囊殼基部,大小31.2~33.8μm×4.7~6μm。子囊孢子8個,雙列,無色,長卵形,雙胞,一端鈍,一端略尖,大小10.4~15.6μm×2.6~3.4μm。無性階段:①分生孢子梗直立,近圓柱形,0~4隔,初無色,後為黃褐色,頂端無色或淺色,頂端或亞頂端有孢子著生疤痕2~6個,梗長13~20.8μm×2.6~3.9μm。分生孢子圓柱形,少數倒棍棒形,直或彎曲,無色至淡黃褐色,有瘤狀突起,0~9分隔,單生,偶2~3個鏈生,孢子基部具明顯臍,大小17~52μm×2.3~2.9μm。

②分生孢子器球形,直徑21~96μm。分生孢子橢圓形,單胞,無色,大小2~5μm×1.5~2μm。在分生孢子器孔口周圍,叢生分生孢子梗,其上生鞭狀或倒棍棒狀的分生孢子,淡黃色,具1~7分隔,大小為20~45μm×2.5~3.5μm。病菌生長溫度為10~35℃,適宜溫度為25~30℃。

1.分生孢子器2.著生於分生孢子器內的分生孢子3.著生於分生孢子器孔口周圍的分生孢子4.子囊果、子囊及子囊孢子5.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