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昆明彌勒有什麼好玩的
錦屏山風景區(原彌勒公園)位於彌勒縣城西北方昆河公路旁,距縣城10公里。錦屏山山形獨特,鍾靈毓秀,氣勢磅礴,像一道巨大的屏風呵護著美麗的峨山甸水,山寺綠蔭環抱,幽靜寧人,山腰紅牆黃瓦處是彌勒寺,流霞飛雲,煙青裊裊,香火不斷。景區內有大佛、大運、大雄、大智四院之宏闊,彌勒強巴相、彌勒思維相、彌勒仙光相、彌勒布袋相、彌勒天冠相之絕,遂成「彌勒道場」之大寺。其中的彌勒大佛(彌勒布袋相)高19.9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布袋僧像彌勒坐佛。金碧輝煌的彌勒大佛和氣勢恢弘的古建築而聞名省內外,被謄為「佛教勝地」「彌勒道場」。門票30元/人。湖泉生態園位於縣城西區2公里處。景區構思新穎,氣勢恢弘湖泉生態園,是集住宿、會議、餐飲、游樂於一體的大型開放式公園。園內湖光雲影,水天一色,人工湖、假山群、人造沙灘、露天溫泉浴場星羅棋布,如詩如畫。面對湖光山色,邊泡澡邊欣賞彌勒的夜景。園內共有北園景區、南園景區、火龍潭景區、銀沙灘娛樂區、白沙溝餐飲娛樂區、黃金谷休閑渡假區6個景區。園中可泡天然露天溫泉,30元/人,節假日為45元/人。白龍洞是滇南一帶規模宏大的溶洞群中頗有壯觀的省級風景名勝旅遊區。洞穴分為上下兩層,全長2500米,自然形成40多個廳堂。洞中有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水、洞中有樹,正所謂「步步有景景景奇」,洋洋大千世界無所不包,被專家學者譽為「溶洞精品博物館」。景區自1989年開發成旅遊景點以來,經過人工對天工的補充,人力與地力的銜接,山似青龍騰空舞,洞若仙女下凡來,使人有處世外之清逸,而無塵俗之煩躁,盡情飽覽之後,定會產生飄飄欲仙的清靈感受。門票30元/人。紅河卷煙廠是全國有名的花園式工廠和現代化企業。位於彌勒縣城的東北邊,323國道從旁邊穿過,是一座現代化的花園式工廠。內設游泳池、保齡球館、檯球室、網球場、乒乓球室、健身室、閱覽室、舞廳、音樂酒吧、棋牌室等,設施高檔齊全,能充分滿足遊客的各種娛樂休閑需求。還有現代化的卷煙生產線,遊客可以領略到世界先進的卷煙生產工藝、自動物流和幽美的廠區環境等。按照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的要求,紅河卷煙廠合理地設計了由接待中心、生產車間、生活區花園、俱樂部、慶來公園組成的參觀線。參觀費:不足20人的,參觀費全體100元;20 人或20人以上的,30元/人的參觀費。雲南紅酒庄位於昆河公路旁,距離縣城14公里處。酒庄擁有2萬畝玫瑰蜜、赤霞珠、法國野等世界知名優質釀酒葡萄品種種植基地,酒庄貫穿了以葡萄酒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旅遊,其中最具特色的四大勝景「萬畝葡萄、十里村煙、映月雙碧、聽風白屋」及四大體驗「剪燭品酒、開懷嘗鮮、田園放歌、荷鋤為農」非常吸引人。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作為旅遊項目開發的酒庄,免費參觀和品酒。孫髯翁墓位於彌勒縣城西大街。墓圓形石砌,徑6米,碑鐫「古滇名士孫髯翁先生之墓」。孫髯,字髯翁,號頤庵,昆明人。自幼聰穎,才氣超群,自號「萬樹梅花一布衣」。在文禁森嚴的雍乾之際,把感慨融鑄於一百八十字大觀樓長聯中,一時轟動詩壇,是我國楹聯文庫中的一顆明珠。虹溪石牌坊位於彌勒縣虹溪鎮東門街中段。青石建造,東西向,佔地面積64平方米,建於清光緒二十六(1900年)。三重檐四柱三間,柱腳石墩有八個石獅子相對而立。坊頭正中有一塊鏤空的石龍盤抱的直匾,上書「聖旨旌表」,下面橫書「三代一品封典」的石匾。坊台基東西兩面各有垂帶式踏道七級,兩邊直柱上有三副對聯。坊系虹溪王熾請通海名匠建造,王熾是當時雲南富商之一,曾捐巨資效忠清廷,故受清廷敕封。王熾對地方也曾有過一些善舉,有「樂善好施」的鄉評。
㈡ 雲南彌勒旅遊攻略必去景點
雲南彌勒旅遊攻略必去景點有:
1、彌勒錦屏山風景區
錦屏山又名翠屏山,山雖不高,但山形獨特,鍾靈毓秀,錦屏瀉玉;氣勢磅礴,泉流山半。粗看像一道巨大的屏風,呵護著美麗富饒的峨山甸水,細看則像一尊神工造化的彌勒大佛,結跏趺坐,護佑眾生,在這與佛同名的彌勒縣,儼然一座名副其實的彌勒佛山。
㈢ 雲南彌勒景點
位於彌勒縣城西南一公里處,佔地三千餘畝,湖面面積一千七百餘畝,園內建有酒店、沙灘、茶樓、游泳館、溫泉浴場等休閑設施,並有豐富多彩的水上娛樂項目。這里群山環抱、綠樹成蔭,沿岸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相當適合散步、晨跑、騎單車、湖上泛舟,晚上前往碼頭酒吧喝點扎啤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東風韻出自彌勒當地藝術家羅旭(畢業於中央美院)之手,有人說它是中國最丑建築,也有人說它是中國的「高迪」(高迪設計了巴塞羅那很多時尚前衛的城市建築),總之仁者見仁。萬花筒建築群是主要打卡地,去了的幾乎都覺得太出片了。
「雲南紅」葡萄酒是繼「紅塔山」後的又一紅。紅酒庄園是以葡萄觀光為主,集旅遊、餐飲、娛樂、住宿、接待為一體,融商務、休閑、自然、品質於一身的一家綜合體。可參觀葡萄種植基地,可品嘗紅酒。
「可邑」在阿細語中的意思是「吉祥如意的地方」。小鎮隱匿在森林之中,空氣質量很好。在這里,彝族傳統民居、民族文化和古樸的民風民俗保存比較完整。走進可邑古村,感悟阿細人(彝族的一個分支)古老淳樸的民族風情,感受古樸的阿細民族文化。
位於寨門入口左側原始森林之中,密枝仙境群山環抱,林層染綠,鬱郁蔥蔥,空氣清新,身臨其境,心曠神怡,美不勝收,對歌台、觀景亭、相思橋等全程2公里讓人探尋其間、流連忘返。
位於進入可邑古村道路的右側山頂,18.2×7.2×17米高的巨大威猛石虎、傲視遠方、守衛山寨,寬大的基座四周雕刻著虎的圖騰傳說。虎,被國人視為百獸之王,是力量和威嚴的象徵。千百年來,被彝族先民敬奉為原始圖騰,成為吉祥與幸福的象徵。
位於可邑古村中,在可邑彝族博物館參觀豐富多彩的阿細先民生產生活器具和民俗娛樂用品,可邑彝族博物館將我們帶入彝族阿細人的歷史之中,感受多樣文化,在了解歷史的同時,也欣賞到原汁原味的阿細風情。
太平湖森林公園因太平水庫而命名,太平水庫於1950年由抗日名將張沖帶領民眾修建而成。水域面積13000畝,容量約8600萬立方。它表現的是山野旅遊文化,就是俗稱的逛山文化。
出景區的話在裡面是打不到滴滴的,聯系工作人員,他們會提供一個計程車的號碼,然後才會有車子來接。
這里有京派、徽派、晉派、川西派、江南派、閩南派等6大派系中國傳統建築博覽群,配套1700多畝商業街區,按照清代蘇州宮廷畫家徐揚《盛世滋生圖》中描繪的江南美景,邀請業內頂級的蘇州園林設計施工團隊打造。隨處可見的磚瓦、漏窗、飛檐、門樓等細節無不精雕細琢,既有隨意的飄逸,又不失古鎮的溫柔這里被稱為「雲南的小巴厘島」、「彌勒最美的溫泉」,深處於國家4A級景區湖泉生態園內,一面臨水,一面靠山,茂密的森林將其包圍覆蓋,遠離城市喧囂。
這里被稱為「雲南的小巴厘島」、「彌勒最美的溫泉」,深處國家4A級景區湖泉生態園內,一面臨水,一面靠山,茂密的森林將其包圍覆蓋,遠離城市喧囂。
園內有26個大小泡池,分布錯落於山中,紅酒浴、玫瑰浴、各種瓜果葯浴...色彩斑斕、各有特色。
一側還有吃喝玩樂一體的室內水療,一張門票就能通玩兩園,幾十種的玩樂項目,足夠歡樂上一整天。
㈣ 紅河彌勒旅遊景點
在到紅河彌勒進行遊玩之前需要了解相關的景點,那麼都有哪些好的景點呢?下面是我分享給大家的紅河彌勒十大旅遊景點,歡迎閱讀。
紅河彌勒旅遊景點
1、可邑民族文化生態旅遊村
可邑民族文化生態旅遊村位於雲南省紅河州彌勒縣城北方,距彌勒縣城21千米,距石林風景區40千米,轄區面積32平方千米,海拔1930千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內奇峰異石林立,樹木繁密,山巒疊嶂,森林覆蓋率達80%。可邑村不僅是阿細跳月發源地,還是阿細創業史詩《阿細先基》最盛行的地方之一,是彝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阿細跳月、阿細祭火、阿細鬥牛、阿細摔跤是可邑村旅遊特色活動項目,古老純朴的阿細婚俗、民風民俗和自然優美的生態環境,能使遊客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可邑民俗文化生態村,意為吉祥之地。位於雲南省東南部的紅河州彌勒縣城北端,地處東經10305,,北緯2402,。可邑村距省府132公里,距昆河公路5千米,轄區面積32平方千米,海拔1780米,屬於封閉型岩溶發育的高山地區,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峰異石與多種植被相處共生,山林面積1920畝,森林覆蓋率達80%。可邑村1564畝耕地被嶙峋亂石分割得零零碎碎,人畜飲水靠家庭水窖,主要經濟收入靠種煙和核桃為主,這里聚居著彝族阿細支系188戶718人,2011年旅遊收入150萬元,接待遊客25000人次。2011年人均收入5800元。
可邑座落在靠西、南、北的斜坡上,掩映在核桃、香椿樹中,四面青山環抱,鳥語花香,空氣新鮮,風景宜人。可邑村是阿細歌舞「阿細跳月」發源地之一,也是阿細創業史詩《阿細先基》盛行的地方之一,也是民俗傳統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寨,同時也是雲南省最早開展反蔣武裝斗爭的根據地之一。
一、可邑烽火台
烽火台是阿細人用來傳遞信息的。古時阿細人多於戰爭和匪患,為確保信息的傳遞,在視線極好的各村各寨的山頂上都建造了許多烽火台,硝煙散盡,保存下來的烽火台已成為旅遊的景點。可邑村烽火台有三座,每相隔一里就有一座,狼煙再起,鼓聲陣陣,烽火台傳遞的卻是尊貴的客人到來的信息,表示尊貴的客人已到來,請寨子的人們殺雞宰羊,准備美酒,載歌載舞,歡迎遠方來的客人。
二、可邑寨門
古時候,阿細人為防止匪患、野獸、瘟疫入侵,村村寨寨都建有城牆,可邑村也建了城牆,共有3道寨門,現保留下了今天我們大家所看到的這一道,成為迎賓門。可邑村在這里舉行隆重的儀式,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四方賓客。入寨有三道儀式,一是跨過用清香樹葉(阿細人認為清香樹葉能驅鬼避邪)點燃的「火塘」,表示清除來客身上的污穢;二是喝一口用玉米釀制的農家包穀酒,表示去除客人身上的睏乏;三是載歌載舞歡迎客人的到來,表示來客已成為彝家的一員,可以乾乾凈凈地進入寨子了。
三、密枝林
阿細人,從原始到現代均傳說自己的先祖是遠古時祖母與龍0所生,故而有祭龍即祭祖先的活動。人們都認定於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二至初三日各村寨的龍神即祖先都集中到自己的密枝山林內,每年初二至初三日,村主(村長)帶畢摩和全村相關人員到密枝山,由畢摩主持進行祭祀活動,共同祈求龍神(祖先)當年賜給全村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四季平安。
密枝節是阿細人對人類萬物生存繁衍的追溯,是對生殖繁育崇拜的一項活動。
每年的密枝節前,就要在村中選定一位威望較高的長者做神主,被選中的人要提前三天凈身(洗澡、不與女人同床)等。農歷二月二日這天,被派為代表的男子們從村子裡牽著山羊,端著裝在器皿中的五穀、酒等祭祀用品,進入密枝林。在一棵高大的神樹下,神主肅穆地坐在地上。幾位長者畢恭畢敬地把供品擺放在神主前,祭祀的人們在神樹前肅穆地佇立,由畢摩演唱祭祀歌,等畢摩唱畢,把拉去的山羊宰殺後取出-和其它的祭品一同供在神樹下,眾人向神樹、神主磕頭。
祭祀儀式結束後,一群天真可愛的小男娃娃密枝里鑽出來,一個個打扮成小羊羔模樣唱著:「刀給、弦給、吃吃嘎嘎挖給,塘邊青蛙背著跑,灶頭蟑螂成雙對,地里螞蚱尾對尾,半夜老貓叫不停……」邊唱邊往村中跑去,到了村中,這一些小羊羔就邊唱邊挨家挨戶討白酒水喝,意為給小羊羔喝水,在寨子中央的打穀場上,神主家的親屬給小羊羔分乾巴,舀糯米粥。意思是在種神的庇佑下,牲畜興旺人發展。等到所有儀式結束後,眾人們在密枝林邊的空地上生火做飯菜共進晚餐。到夜深人靜的時候,神主要在村子中一家一戶去送五穀種,小娃娃們隨後跟著唱一些有關生殖方面的兒歌。
四、阿細跳月的由來
有一個美妙動人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阿細人居住的地方發生了特大火災,漫山遍野烈火熊熊,阿細的家園眼看就要被烈火吞沒,阿細人青年阿者毅然率眾用樹枝撲打野火,為了不被火星燙到腳,人們不由自主的喊著「阿嘖、阿嘖嘖」,邊喊邊跳邊打火。打了三天三夜,野火終於撲滅。阿細人欣喜若狂,為了慶賀滅火的喜悅,男人們把樹枝抱在胸前,女人們拍著巴掌,男女排成兩排跳了起來,一直跳到月亮出來,經過演變,阿細跳月從此產生。現在的男女青年也通常用阿細跳月的形式表達彼此的愛慕之情。
新中國成立後,共產黨十分重視、關懷和支持「阿細跳月」,使之走出山門、走出省門、走出國門,到波蘭、朝鮮、俄羅斯、泰國、馬來西亞、美國、日本、奧地利及香港、澳門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1986年美國樂壇把「阿細跳月」列為世界十大著名樂曲之一,並在白宮中休時播放「阿細跳月」。
五、生活場景圖
阿細人民的生產生活豐富多彩,富有詩情畫意,在這里就介紹幾個跟日常生活有關的場景。
1.在阿細地區,每年的五、六月份,山上、地里都會生長一中野生食用菌——雞樅,那剛出土的雞樅鮮嫩、肥美,是阿細人家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圖上的場景就是彝族阿細人在挖雞樅。
2.阿細人是聰明、智慧的民族,家中生產生活用具基本是就地取材,自己製作。圖上表現的,就是阿細人用當地的水冬瓜樹製作挑水用的木桶。
3.有句俗語說「靠山吃山」,阿細山區有豐富的資源,圖上反映的是阿細人正在採食野生馬蜂。
4.圖上反映的是阿細婦女在農忙空餘之閑,用一種叫做「響篾」的樂器演奏阿細山歌,表達生活幸福、懷念年輕時代的情感。
5.《阿細先基》是阿細人的口傳創世史詩,反映了阿細人民的創世歷程、談情說愛、婚喪嫁娶等,圖為兩位老者正在吟唱阿細先基。通過吟唱使阿細先基得以代代相傳。
6.由於阿細山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頭多地快小,不適宜機械化作業,聰明的阿細人就利用牛來耕田種地。圖為阿細人用牛和自製的犁耙在耕地播種。
7.竹子在阿細地區隨處可見,勤勞的阿細人用竹子來編制各種生產生活容器,用來搬運、盛裝糧食等東西。圖為阿細人正在編制背籮。
8.以前,阿細地區生產生活水平較低,各種生活用具缺乏,以至人們只能用自製的家什來勞作。圖為阿細人正在自製鐮刀來理發。
9.阿細婦女聰慧、善良,心靈手巧,善於用五顏六色的刺綉來點綴、裝扮自己,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她們的服飾上到處展現著自己手工刺綉的花鳥及各種象徵性的圖案。圖為阿細婦女正在刺綉。
六、屋檐圖案
阿細人屋檐牆面上會根據各家的喜好繪制蝙蝠、老虎、大三弦、牛角等圖案,表示圖騰崇拜,保佑一家老小四季平安之意思。
七、阿細人崇拜虎
阿細人一直十分崇拜虎,認為虎是獸中之王,勇猛無比,能征服一切,所以把老虎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視自己為虎的民族,意思是自己也象老虎一樣勇猛無比,同時虎能保護自己的平安,因而稱自己為:「倮倮」,「倮」就是彝族語「虎」的發音和意思。
八、阿細婚俗
阿細青年男女,年到十七八歲就自由戀愛選擇婚姻大事。阿細男女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沒有媒婆,不需介紹。一般有四種相互認識的機會:通常在「阿細跳月」時相互認識;二是唱《先基》時相互抒發感情表達戀情相識;第三是在生產生活中認識;第四是在摔跤、趕集等各種-場上相識。
阿細青年男女結婚手續極為簡便,不要彩禮、不送嫁妝,不請客擺酒宴,婚禮儀式很大部分是在勞動中進行。雙方中意之後,即約定時間結婚。結婚那天,女方自帶勞動工具來到兩村交界上等候,男方就去把她領回來,一到家,男的說:「爸爸媽媽,我領媳婦回來了」。女的說:「爸爸媽媽,我做媳婦來了」。經一天的勞動能檢驗出女方能否吃苦儉朴,若有毛病即撤銷婚約;中意了,第二天男方回女方家,進門頭一件大事是挑水。如果女方父母同意這門親事,就讓挑水的未來女婿進家,把水倒入水缸里。如果不同意就不讓倒入缸中。從男方到女方回門的這天,不論離家多遠,吃過晚飯,當晚一定要回到家中。在回家的路上,新媳婦將事先找好的柴禾背好,男子扛著一把斧頭及木柴,待天色夜幕降臨時到家中。這就是所謂「一背燒柴表忠心,一擔清水定終身」內涵所在。
九、驅火妖
阿細人從古至今都傳說著:在遠古的時候,世上無火,人們凍得渾身發抖,手腳麻木,只有擁在一起取暖;有一個叫「木鄧」的人,卻騎在一棵朽木上,用一根木棍不停地在朽木上鑽動,鑽了三天三夜,身體暖和了,朽木也鑽出火星,以此世上便有了火。火給人們帶來了溫暖、光明和希望。但是,火中還有部分火妖,火妖會燒毀房屋、燒掉森林資源,給人們帶來許多災難,因此,要將火妖趕走。每年的二月至三月根據本村的氣候情況決定比較適應的一天,由村長帶畢摩和全村相關人員進行驅趕火妖活動,即由畢摩念經鑽木取火,取出的火星為「新火」,把火妖分出來由兩人抬著走,村裡的青年男女,用多種顏料繪面紋身,裝扮成各種怪獸,並用棕葉、棕片、樹葉等等遮住下身,一些人手抓牛糞、馬糞、灶灰,一些人手持木刀、木棍、木叉等器具,將火妖趕出村外不會危害村民財產和森林資源的,同時,亦是警示人們安全用火。
十、阿細祭火
阿細「祭火」,是彌勒彝族阿細人獨特的原始宗教文化。相傳,在那古老的年代,雷擊出「火」被風雨熄滅,阿細先民鑽木取火,農歷二月初三鑽出火星再次帶來歡樂與溫暖。為此,彝族阿細人把「火」當萬物之神力進行崇拜,並把農歷二月初三定為「火」的生命日,舉行盛大的「跳火神、迎新火」等祭祀狂歡活動。
活動前夕,家家戶戶,屋內屋外,村裡村外清掃干凈,准備迎接四方客,已出嫁的姑娘請回娘家挑水、背柴備辦節日事宜。入夜,各家邀客圍聚火塘邊,主人用瓜籽、花生和玉米甜白酒招待,敘友情,談家常,話遠景,火花飛濺笑聲不斷。祭火事宜就在這歡樂喜悅的氣氛中商定。
龍是阿細人的「君主」。先有「龍」後出「火」、「龍」和「火」都給阿細人帶來不少恩惠。「龍」管天,祭龍必求風調雨順,祭火前一天(二月初二)就是祭龍的日子。凌晨,村長張羅村民,抬上祭品和活豬,到了密枝山,松毛鋪滿龍樹腳,擺好供品,宰豬念經,焚香跪拜祈禱。祭畢,就在密枝山上吃頓祖先飯,宴席高潮,眾人吆喝歡呼助興,同歡共飲,舉杯祝願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四季平安。
二月初三,就是「祭火」的日子。黎明到來,家庭主婦早起盛裝,用煮好的糖雞蛋,粑粑絲款待客人。年青小伙、姑娘打扮一新,備好祭火用品,熄滅家中的舊火。全村操辦一場豐盛的中餐款待遠方的客人。松毛鋪街道,設長龍宴,不分主次隨心共飲同歡,喜慶吉日。
下午三時許,在畢摩經師的帶領下,由精壯的男子們,抬著早已備好的「火神」到龍樹腳,用木桿作杵,在事先鑿好的干栗樹洞內,不斷地勁力碾鑽,直至鑽出火星,裝入盆內,祭火隊伍邊吹牛角號邊大聲地喊著,「火神來了,大家來取火種啦……喲……喲!」,二人壯男抬著火種,刀棒(棍)開路護送進村,在吆喝聲中穿街而過,繞村而行,把村屋四周的「邪氣」統統驅逐門外,把新火置於早已熄滅的火塘內,加薪燃起常年不滅。
下午五時許,村裡的男子集中到一個避人耳目的地方,喬裝打扮,用五色斑闌的塗料,精繪紋身,有的男扮女裝,有的扮成面目猙獰恐怖的怪獸魔王,大多用棕皮、樹葉、地板藤遮掩下身,小男孩則一絲不掛-精繪「小雞雞」。裝飾畢,祭火隊伍,由畢摩領頭,抬著火種用「驅鬼符」開道,怪獸魔王手持彩刀木劍簇擁在「火神」周圍,沿街狂吆喝亂跳,以怪誕詼諧的鬼腦和變形誇張的動作,逗起圍觀者捧腹大笑。斑斕躍動的五色人,護著「火神」至村中,畢摩將「火神」燃起篝火。
當暮色蒼茫,夜暮降臨的時候,在熊熊燃燒的篝火四周,早已涌滿了圍觀的人們,情不自禁,手舞足蹈的五色人,狂歡亂叫,在此起彼落的歡呼聲中,跳火堆,過火欄,闖火陣等做丑湊興表演無奇不有。五色人繞篝火而起舞,圍神靈而崇拜,在這盛大的節目之夜,熊熊燃燒的金色火光,映明了山野,撩動了人們的熱情,小夥子們如顛似狂地彈,姑娘們如痴如醉地跳,人人踴躍,個個參與,傾泄著對火、對土地、對祖先的崇拜與親昵。
「祭火」這獨具魅力的狂歡節是彌勒西山阿細人保存得較為完整的火文化,2006年省政府已把阿細山寨紅萬村公布為「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區」。
2、湖泉生態園
湖泉生態園佔地面積達2000畝,是彌勒縣城市建設和旅遊總規中「一廊、一區、三帶、三園」結構中的第一園,總體規劃共有7個水面、5個景區。7個水面水域面積達1300餘畝,蓄水200餘萬立方米,生態覆蓋面積達90%。其功能除增加空氣濕度、提高城市綠化率、提升城市空氣質量外,還形成了近似天然環境,供人們休閑、娛樂的最佳場所,這也是近年來彌勒基礎設施建設向生態環保轉變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彌勒人自己打造出來的一件的佳作。整個園區湖光山色,綠草茵茵,樹木成林,景色宜人,園區內人來車往,特別是「銀沙灘」一帶遊人如織,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園中有天然溫泉,池子不深不淺,人仰面躺下剛好,最適合「泡」,遊人可享受真正意義上的閉目養神,悠然自得。在這里,或趟著溫泉,或悠然躺卧,或讀一本好書,或品一杯雲南紅,冥想中,感受彌勒佛祖的頓悟……
3、彌勒白龍洞風景名勝區
彌勒白龍洞風景名勝區位於雲南省彌勒縣境內西南虹溪鎮,白龍洞距彌勒縣城28公里,白龍洞風景區1993年公布為雲南省第二批省級風景名勝區,2001年被評定為國家AA級旅景區。隨著彌勒縣旅遊業的發展,憑著白龍洞獨天特厚的自然資源和白龍洞人堅持不解的努力,一步步的在打造國家AAAA級景區。
白龍洞喀斯特地貌發育精美,屬峽谷型疊層溶洞。它是雲南溶洞中鍾乳石最多,最精美的溶洞之一,很多鍾乳石的形成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見的。洞內鍾乳石類型幾乎包括世界各類洞穴近30種類的沉積無特徵,發育於距今2.25億年的三疊紀白去質石灰岩中,主要地質成因是乳白色次生碳酸鈣、碳酸鎂的堆積、沉積物。洞內的石鍾乳,單復體共生,有滲滴水流形成的石筍,石塔、石柱;有片狀水流形成的石梯田、邊石盆;有濺滴水流形成的石瘤、石珊瑚;有管狀水流形開的石幔、石簾和飛濺水流形成的石花、石葡萄。類型繁多,造型奇特。洞中四絕「龍壁浮雕」、「彎筍奇石」、「靈芝斜塔」、「海底世界」為世所罕見,具有很高的科研考察、旅遊觀賞價值。
白龍洞分上下兩層,全長2500米,有南宮、北官、瑤池仙境、海底世界等四大景區、10多個廳堂,100多個景點,洞中有洞,洞中見天,奇景疊出,步步有景。南宮以雄偉高大的石幟、石幔為特點,有「取經路上」、「犀牛望月」等景點。北宮以造型奇持的龍嶙狀浮雕、龍往、石幔見長。瑤池世界以「島嶼羅列」、「幽谷小溪」、「碧水蓮花」等景點取勝。海底世界:為石花、石珊瑚、石葡萄、石珍珠等,更顯奇異。
4、紅河卷煙廠
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雲南省東南部,地處素稱紅河州「北大門」的彌勒縣城;北距省會昆明 143 公里,南至州府蒙自 140 公里;通往東南亞的 326 國道經彌勒縣城縱貫全州南北抵國家級開放口岸河口;紅河州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北回歸線穿越中部,具有得天獨厚的烤煙生產自然條件,有 「 烤煙之鄉 」 的美譽,擁有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和良好的區位、交通優勢。
紅河卷煙廠於 1985 年籌建, 1987 年試產, 1988 年正式取得國家煙草生產經營許可證,並上劃雲南省煙草公司,現企業法定代表人畢鳳林,現有在崗員工 1029 人,平均年齡 33 歲,資產總額 98.73 億元,是國內裝備配套、技術先進的卷煙企業之一。目前,集團年生產能力達到 160 萬箱, 日創稅金上千萬元,人均實物勞動生產率居行業前列,且連續 12 年實現了產銷規模和效益的同步增長。
1993 年起,紅河卷煙廠實現單品牌生產,是全國唯一隻生產單一品牌的煙草工業企業。目前形成一個品牌(紅河), 15 個品種,兼顧高、中、低檔次,滿足不同層次消費需求的品種結構。 「 紅河 」 品牌 深受消費者喜愛,先後被評為「全國名優卷煙」、「中國最具競爭力的民族品牌」、「中國名牌產品」、「中國十大夢想品牌」等。 2007 年品牌產量 161.5 萬箱,品牌銷售收入 160.2 億元,實現稅利 99.8 億元。
紅河卷煙廠創業之初,工廠生產水平低下,產品質次價低、入市困難, 1991年前連年虧損。企業處於極度困難乃至困境之中, 1992 至 1993 年兩年間,通過整合品牌,實現了全嘴單品牌生產,產品質量有所提升,同時企業確立了 「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發展理念,系統實施了原料、技改、人才、管理、名牌「五項工程」,重視技術發展,完成了從拿來主義到局部創新,進而到以企業為主體的全面技術創新,多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新型實用技術獲國家專利。 1992 年扭虧為盈, 1993 年起對企業內部的各種資源多次重組、定位; 1997 年始企業轉入全面的軟體建設發展階段,優化人力資源配置,進入以人本管理為主體的智力時代; 1998 年開始為實現企業高度的信息自動化啟動 CIMS 信息系統工程。經過紅煙人的艱苦探索和努力,逐步建立了市場化程度極高的有效運行機制,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滿足市場需求、解決勞動就業、拉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地方經濟建設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5、湖泉溫泉
湖泉溫泉水屬重碳酸鈣型天然溫泉水,水質清澈透明、軟滑柔順,含有硫、鈷、硼、錳、碘、鋰、鍶、鐵、鋅、銅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水溫中等,舒適度較佳。
整個生態溫泉由3大天然泡池及12個特色泡池組成。沿山勢而上,隱匿樹海之中。清晨或是寒冷的冬季,池內散發出的煙霧把整個群山都籠罩了,山中有景,景中有池,近似人間仙境。
【湯泉葯用】
中華葯浴——溫泉入葯始見於《本草拾遺》,謂之「溫湯」。根據入葯成分不同,各有美容養顏、補氣活血、舒經活絡等功效;
茉莉花浴——茉莉花入浴向來是日本湯池的經典做法,可以活躍體內元氣,調理臟腑、疏通經絡,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從而達到防病強身的作用;
牛奶浴——牛奶入浴除了能保濕,還能起到緊膚、收斂的作用。睡前浸泡還會讓身心放鬆,促進睡眠,對於多汗症也具有相當良好的功效,還能改善躁鬱、失眠等症狀;
薰衣草浴——薰衣草溫泉不僅氣息芬芳,還有安定怡神的保健功效,對於女人,它迷人的芬芳帶給您一種溫馨的享受;對於男人,它健康的功效帶給您一種尊貴的體驗。
6、彌勒佛
彌勒佛位於雲南昆明東南方向140公里處的紅河州彌勒縣錦屏山頂上。來到雲南省紅河州彌勒縣錦屏山風景區,順登1999石梯,便可觀看彌勒錦屏山風景區的百年古樹、干年梯田,游至山頂,便看到一尊高聳入雲、笑口慈開、金光燦爛的巨大笑佛-彌勒佛。雲南省紅河州彌勒縣彌勒笑佛由雲南北就千禧龍文化交流公司房雨德設計,整尊彌勒佛由水泥鋼筋鑄成,外層鍍24K金,在陽光下金光閃閃。雲南省紅河州彌勒縣彌勒笑佛長99.1米,寬24米,高19.99米,在海內外絕無僅有,雲南省紅河州彌勒縣彌勒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笑佛。
彌勒佛亦稱笑佛、歡喜佛,同時人們也將彌勒佛視為幸運的象徵,所以又稱其為幸運佛。
游覽名寺古剎,人們常會看到長長耳垂、圓圓大肚、手持布袋、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彌勒笑佛整天樂呵呵地在迎接四方遊客。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展開豐富的想像,在笑佛的「笑」字上大做文章,寫下了許多語言詼諧、諷喻深刻、妙趣橫生、含蓄幽默、富有哲理的楹聯。現擷取幾例,配圖片數幅,以饗讀者。
旅遊安全注意事項
1、搭乘飛機時,應注意飛行安全,扣好安全帶,不帶危險或易燃品,不在飛機升降期間使用手提行動電話等相關電子用品。
2、貴重物品請放置酒店保險箱,如隨身攜帶,注意保管,切勿離手。
3、出入酒店房間請隨手關門,勿將衣物披在燈上或在床上抽煙,聽到火警鈴響,請由緊急出口迅速離開,切勿搭乘電梯。
4、搭乘快艇,漂流木筏,參加水上活動,請按規定穿著救生衣,並遵照工作人員的指導。
5、海邊戲水,請勿超越安全警戒線,不熟悉水性者,切勿獨自下水。
6、行程中或自由活動時若見有刺激性活動項目,身體狀況不佳者請勿參加。患有心臟病、肺病、哮喘病、高血壓者切忌從事水上、高空活動。
7、搭車時請勿任意更換座位,頭、手勿伸出窗外,上下車時請注意來車方向以免發生危險
8、搭乘纜車時,請依序上下,聽從工作人員指揮。
9、行走雪地、陡峭山路,請小心謹慎。
10、團體旅行時不可擅自脫隊,單獨離隊,請徵得全陪導游同意,並隨身攜帶當地所住宿飯店位址、電話,以免發生意外。
11、抵達景區游覽前,緊記導游交代的集中地點、時間、所乘游覽巴士車號。萬一脫團,請於集中地點等候導游返回尋找。
12、外出旅行,注意身體健康,切勿吃生食、生海鮮、已剝皮的水果,光顧路邊無牌照攤檔暴飲暴食,多喝開水,多吃蔬果類,少抽煙,少喝酒。
13、夜間或自由活動時間自行外出,請告知全陪導游或團友,應特別注意安全。
14、切勿在公共場所露財,購物時也勿當眾清數鈔票。
15、每次退房前,請檢查您所攜帶的行李物品,特別注意您的證件和貴重財物。
㈤ 彌勒的景點有哪些
1 彌勒錦屏山風景區
錦屏山風景區坐落在彌勒城北10公里處風景如畫的錦屏山上。彌勒市與笑佛彌勒同名,世人都稱贊彌勒是塊吉祥的福地,素有滇南福地之稱。山中綠蔭環抱,幽靜宜人,山腰紅牆黃瓦處便是彌勒寺。
市名彌勒、寺名彌勒、佛名彌勒、山似彌勒。彌勒寺擁有宏闊的三大院:大雄院、大智院、大運院;並於各個院中供奉著絕致的五大彌勒佛相:彌勒強巴相、彌勒思維相、彌勒仙光相、彌勒布袋相、彌勒天冠相,是聞名遐邇的「彌勒道場」之一。
2 彌勒湖泉生態園
湖泉生態園佔地面積達2000畝,是彌勒縣城市建設和旅遊總規中「一廊、一區、三帶、三園」結構中的第一園,總體規劃共有7個水面、5個景區。7個水面水域面積達1300餘畝,蓄水200餘萬立方米,生態覆蓋面積達90%。其功能除增加空氣濕度、提高城市綠化率、提升城市空氣質量外,還形成了近似天然環境,供人們休閑、娛樂的最佳場所,這也是近年來彌勒基礎設施建設向生態環保轉變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彌勒人自己打造出來的一件的佳作。整個園區湖光山色,綠草茵茵,樹木成林,景色宜人,園區內人來車往,特別是「銀沙灘」一帶遊人如織,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㈥ 彌勒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彌勒好玩的景點推薦
1、錦屏山風景區(原彌勒公園):位於彌勒縣城西北方昆河公路旁,距縣城10公里。錦屏山山形獨特,鍾靈毓秀,氣勢磅礴,像一道巨大的屏風呵護著美麗的峨山甸水,山寺綠蔭環抱,幽靜寧人,山腰紅牆黃瓦處是彌勒寺。
2、白龍洞風景區:為國家2A級景區。距離彌勒縣城30公里,是滇南一帶規模宏大的溶洞群中頗有壯觀的省級風景名勝旅遊區。
3、可邑民族文化生態旅遊村:位於雲南省紅河州彌勒縣城北方。
4、東風韻:網紅打卡聖地,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環境堪稱攝影的天堂,同時也是薰衣草基地,合適的季節到此絕對不虛此行。
5、湖泉生態園:大型的人工湖,可以說彌勒旅遊的發展離不開人工湖的建造,沿岸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相當適合散步、晨跑,晚上前往碼頭酒吧喝點扎啤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6、紅河水鄉:同為人工湖,有著江南一般的仿古建築,每周六晚上的水舞秀也是相當震撼,同時紅河水鄉也將成為新的商業中心,彌勒美食大多聚集於此,可以說是吃貨們的必選之地。
7、甸溪河:甸溪河可以說是彌勒的母河,甸溪河的改造也為甸溪河增添了許多色彩,沿岸幾十公里的自行車跑道吸引著無數騎行愛好者,欣賞著自然風光優哉游哉的騎著自行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㈦ 彌勒市旅遊必去景點
彌勒市旅遊必去景點如下:
1、東風韻景區。稱為滇中的普羅旺斯,景區被葡萄園、薰衣草基地所包圍,位於紅河哈尼族彝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湖東公路。始建於2014年,景區包括生態農、藝術文化、休閑度假養生等多種產業,有薰衣草庄園、葡萄酒庄園、藝術家莊園、玫瑰庄園和百合庄園等等,是一個高端的養生度假、農業現代旅遊綜合體。
㈧ 雲南彌勒旅遊攻略必去景點
攻略:
1、玩
來到彌勒,八大景區,四個特色小鎮,都是感受彌勒風情的好去處。
湖泉生態園位於彌勒市西南,是一座佔地三千餘畝的自然生態寶園,群山環繞、樹木林立、花草叢生、波光粼粼,如一顆顆打磨過後的鑽石,散落在湖畔、半島、丘陵、小溪間;「青山清水親湖泉」,在這里,自然是唯一的主題。
集酒店、餐飲、溫泉一體的生態園,園里樹木花林、山石島嶼、小橋流水相輔而成,既有紅豆杉、香樟等樹種,又有白鷺、黑天鵝等鳥類;初春至此,便收獲一番「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的絕色美景。
可邑小鎮,位於彌勒市西三鎮中西部,距市區21公里,可乘旅遊大巴專線或乘坐公交前往;森林覆蓋率高達80%,擁有五大景區:寨門景區、密枝山景區、虎嘯山林景區、古村景區和新村景區。
可邑小鎮是可邑先民留下的傳統物質文化,土黃的房屋牆壁上畫著阿細跳月不同年齡段的舞蹈動作。
彝族傳統民居、質朴的民風民俗保存比較完整;較為古老的房屋被改造為當地的村寨服務中心,在民族博物館了解彝族阿細文化,在可邑民族餐廳享用「彝家八大碗「的特色餐飲,入住依山而建的森林度假酒店、帳篷酒店,與自然親近相處,遠離喧囂,都別有一番味道。
不僅可以縱覽湖泉生態園的全景,還能去到半山溫泉池泡一下溫泉,舒緩身心。湖泉天邑會所是別墅酒店的代表,四種房型,風格各不相同,露天游泳池和泡池,24小時管家私人服務,彰顯出一種典雅奢華的氣勢。
㈨ 彌勒旅遊必去十大景點
彌勒旅遊必去十大景點:
1、彌勒湖泉溫泉酒店
彌勒湖泉溫泉酒店是雲南紅河投資有限公司酒店公司旗下的一家按5星標准投資興建的集住宿、會議、餐飲、游樂等為一體的綜合型酒店,溫泉酒店位於湖泉生態園區內,依山伴水、草木蔥郁、空氣清新、逸氣逼人。
紅河彌勒湖泉酒店與其他酒店所不同的是湖泉酒店的客房、餐飲、游樂、會議中心、高爾夫等設施分而建之,使得酒店不再孤立而顯大氣,並與園區自然景色渾然一體,使您更加接近大自然。
2、彌勒半山溫泉度假村
距離昆明2小時車程。湖泉酒店半山溫泉位於彌勒縣城西區,半山溫泉在山頂別有特色的風景和泡池。這里的12個泡池都各具特色,「登高臨水」「飛閣流丹」「湖林玉露」「仰賞飛雲」「舒眠泉韻」等具有詩情畫意的池名,更是把人與自然有機和諧的結合在一起。
清晨或是寒冷的冬季,池內散發出的煙霧把整個群山都籠罩了,近似人間仙境。茉莉花、牛奶、檸檬等不同的瑤池更是讓你的肌膚得到充分的水分和營養。
3、紅河彌勒可邑旅遊小鎮景區
可邑小鎮位於彌勒縣西三鎮可邑村,「可邑」在阿細語中的意思是「吉祥如意的地方」。小鎮隱匿在森林之中,空氣質量很好,這里是了解彝族文化的好地方。彝族阿細人會在景區的門口舉行歡迎儀式,有樂器演奏和舞蹈表演,遇到了的遊客可以駐足觀看。
遊客可以去可邑彝族博物館了解有關彝族的文字、圖片和物品資料,還可以去阿細跳月廣場觀賞「阿細跳月」歌舞表演,全方面感受彝族文化。
4、紅河彌勒湖泉生態園
湖泉生態園,位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溫泉路,是彌勒市民的公園,也是遊客感受彌勒、認識彌勒的大觀園,有「一座酒店半個城,半個城市是溫泉」之美譽。
景區佔地3000餘畝,湖面面積1700餘畝,融入了「以綠為骨,以湖為媒,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內涵,園內飛瀑流泉,碧水白沙,整體設計構思新穎、氣勢恢宏,花草樹木、山石島嶼、小橋流水相輔相成,是200餘種植物和多種水鳥的安居樂土。
5、彌勒寺
彌勒寺位於彌勒市城北10公里的錦屏山腰,寺廟周圍森林密布,林蔭流翠,寺前出一清泉,泉水瀉玉。一面八米高,二十米寬的石砌長壁上寫有草書「飛雲流霞」四個大字。
這里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的「彌勒寺」匾額,這里是滇東南佛教勝地之一,常年廟會不斷,尤以正月初九最盛;這里的泉水清瑩潔凈,相傳初生嬰兒用該泉水洗滌即健康聰靈,故稱為「佛泉」。登彌勒寺迴廊遠眺,整個彌勒壩盡收眼底。
6、南詔鐵柱
南詔鐵柱位於雲南彌渡縣城,西北6千米太花鄉廟前村(古稱鐵柱邑)原鐵柱廟內。鐵柱廟,史稱鐵柱宮或鐵柱觀,由山門、前院、後院三部分組成,佔地5541平方米,建築面積1542平方米。鐵柱立於前院正殿中央。
南詔鐵柱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一帶在古代是勃弄川白崖賧。勃弄川就是現在的彌渡壩子。清代以後,因避諱白字,改白崖為紅崖,古代的白崖賧比現在的紅岩鄉范圍要廣。
7、熊慶來故居
熊慶來故居,位於彌勒縣朋普鎮慶來村,距縣城46公里熊慶來故居始建於清代末期,佔地1055平方米。坐西面東,有大小四院,磚木結構,硬山頂建築,為當地民房樣式。有正房、廂房、書房、客廳等。熊慶來(1893—1969年),字迪之,幼名竹生,著名數學家和教育家。
1907年入雲南高等學堂,1913年赴比利時、法國留學,獲法國國家理科博士學位。曾執教於南京東南大學、雲南大學、清華大學等。1949年去巴黎研究數學。1957年回國,任第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函數論研究室主任。
8、紅河彌勒湖溫泉水世界
紅河彌勒湖溫泉水世界坐落於彌勒國際溫泉度假區,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是西南地區比較大的水主題樂園,以「新、奇、家庭化」為核心游樂理念,注重「驚險刺激」和「合家游樂」元素的兼容並蓄,是一座充滿異域風情的水主題樂園。
擁有全國佔比較大的「兒童游樂區」,以及「超級大喇叭」「大水環」、「霹靂旋風球」、「巨型水寨」、「彩虹滑道」等眾多親水游樂項目。
9、彌勒東風韻景區
東風韻景區始建於2014年,整個景區涵蓋生態農業、藝術文化、休閑度假養生等多種產業,包括薰衣草庄園、葡萄酒庄園、藝術家莊園、玫瑰庄園、百合庄園、森林公園、湖濱濕地、靜謐溪谷、農副旅遊產品加工基地等,是一個集高端休閑養生度假於一體的現代農業旅遊綜合體。
10、彌勒錦屏山景區
錦屏山坐落於中國西南邊陲七彩雲南之彌勒市,這里不僅山清水秀、叢林蒼翠、鳥語花香,而且佛緣殊勝,是雲南東南最為著名的佛教勝地,素有「彌勒福地,人傑地靈」的美譽。
景區內以彌勒寺為核心,有宏闊的三大院:大雄院、大智院、大運院;沿著1999級台階登上山頂,是高19.99米的「彌勒大佛」,為景區標志景觀。錦屏山風景區風景,百花爭艷、古樓亭閣與翠綠叢林互相輝映,繪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彌勒湖泉溫泉酒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錦屏山風景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彌勒湖泉生態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熊慶來故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詔鐵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彌勒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可邑小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湖泉半山溫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彌勒湖泉溫泉酒店
㈩ 彌勒市旅遊必去景點
如下:
1、東風韻景區始建於2014年,整個景區涵蓋生態農業、藝術文化、休閑度假養生等多種產業。
包括薰衣草庄園(薰衣草主題公園和薰衣草服務展示中心)、葡萄酒庄園、藝術家莊園、玫瑰庄園、百合庄園、森林公園、湖濱濕地、靜謐溪谷、農副旅遊產品加工基地等,是一個集高端休閑養生度假於一體的國家 AAAA級現代農業旅遊綜合體。
2、雲南紅酒庄坐落在彌勒東風農場萬畝葡萄園中。
高大恢宏的發酵罐及南天第一窖展示著紅酒神秘佳釀;優雅的酒庄文化館及熱情的彝族舞蹈演繹著浪漫美酒情懷;風景秀麗的酒莊客棧及彌勒唯一的歌舞伴餐宴會廳為您帶來別樣體驗,雲南紅「法邑基督聖恩教堂」讓您感受教堂的聖潔及教堂婚禮的浪漫。
介紹
太平湖森林公園位於七彩雲南的滇南福地——紅河州彌勒市,佔地面積42平方公里,因環太平水庫建設而得名(太平水庫於1950年由抗日名將張沖帶領民眾修建而成)。
森林植被密集,負氧離子濃度高,是一座集觀光、旅遊、度假、娛樂、會議、賽事、養生為一體的「生態化、智能化、國際化」世界級高原森林健康度假公園。
公園規劃為特色森林木屋小鎮、愛情主題文化公園、大地藝術景觀公園、高原體育運動訓練基地、高原特色農林示範基地、高原特色苗木花卉生產基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濱湖濕地水上休閑娛樂中心等八大功能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