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婆婆小吃四五六散文
婆婆是個嬌弱精細的女人,每頓飯的飯桌上都會有一個自家做的醬菜,家人都喜歡婆婆做的小吃。
一:豆瓣醬
冬天還沒有封凍的時候,婆婆會把黃豆放在鍋里煮熟,煮熟後的豆粒放在一個泥盆子里發酵,不幾天煮熟的豆粒就會吐出一些粘絲,慢慢地豆粒會變顏色,時間不長,豆粒全部變黑,婆婆說可以放到太陽底下晾曬了。這時我會聯想到蠕動的蠶寶寶,似乎這些黑黑的豆粒也會動,要不怎麼會吐絲呢。
這個時候的天氣還是溫和的,雖沒有秋天的涼爽,但是最適合晾曬東西。我幫婆婆把發酵好的豆粒曬在我家東屋的屋頂上,婆婆早在屋頂鋪好一大塊尼龍袋子,豆粒倒入時,黏糊糊的,我用手攤攤。我家的東屋西屋都是平頂,有什麼需要晾曬的,都放在這上面。記得大伯哥剛買大哥大時,信號不好,每次打電話都看見大伯哥急匆匆跑上屋頂,然後發現他一邊拿著像半頭磚似的大哥大,一邊高呼:聽到了嗎,聽到了嗎?我在屋頂下直納悶,這是方便呢還是不方便呢?
每隔幾個小時,婆婆會上屋頂翻動一下豆粒,豆粒在婆婆的翻動下,很快會脫離,最後變成獨立的自個兒。南牆下的梧桐樹葉片掉光了,偶有細小的枝條落到豆粒上,婆婆回小心地揀出。有時還會有黑喜鵲飛來,用鼻子聞聞,味道不怎麼滴吧,翅膀一扇就飛走了。
曬乾的豆粒婆婆裝入一個干凈的紙袋,告訴我來年春天做豆瓣醬吃。
老百姓最怕春深呀,青黃不接,這時候沒錢買菜吃,過去家家戶戶做豆瓣醬。婆婆一邊紮好紙袋,一邊把紙袋放入飯廚。母親沒做過,我想學一下婆婆的手藝。
正月里吃的東西多,等出了正月,婆婆就准備做豆瓣醬了。婆婆說這時的青蘿卜經過冬天的收藏,那種蘿卜特有的怪味消失了,無論包餃子還是做豆瓣醬都是最好的時候。
我和婆婆把從地窖里拿出的蘿卜洗凈切成好看的方塊,先把曬好的豆粒放在一個大口盆里,上面倒入青蘿卜,蔥姜花椒大料鹽熬水趁熱倒入,盆子上蓋好蓋子,不要動它,放置一晚上,發酵一天就可以吃了。
蘿卜在豆粒的發酵下,慢慢地半個方塊像燒熟了似的,用牙一咬有種軟軟的感覺。早上,婆婆早起做好小米粥,桌子上端上一碗黑綠相間的豆瓣醬,筷子一動,只有一個感覺,鮮辣辣的感覺。這頓飯一家人吃地香汗淋漓,特別是我,多吃了一個饅頭,我還計劃減肥呢。
後來我學會了做豆瓣醬,但多數是婆婆冬天給我們發酵好豆粒再捎到我們的家中,我只在春天做現成的豆瓣醬。在林家村時,酒桌上我用豆瓣醬招待我的一個詩友,詩友吃完一碗還要一碗,他說這是他吃過的最好吃的豆瓣醬,多少年後在諸城相聚,他說最懷念的就是在我家吃過的豆瓣醬。
二:韭菜合子
悶熱的夏天,一家人吃飯少,婆婆就會變著花樣改換家人的口味,每天看到婆婆忙碌的身影,我一向對飯食沒有研究,就感到內疚。
公爹每頓飯都要喝幾口,距離很遠就聞到他身上有一股酒氣,有時我也和他開玩笑,我說爹你一輩子喝了幾大缸酒了。婆婆就說他早被酒泡透了,兩眼因為喝酒而變得渾濁的公爹慢悠悠地說,那一天你們看到我不喝酒了,就給我准備後事吧,酒就是我的命。
每頓飯桌上的醬菜也是為了照顧公爹的口味,婆婆才精心製作的。他們之間的感情就是在爭吵和漫罵中日復一日的存在著。
夏天的韭菜長得高,像一個失去理智的散發女人,春天的韭菜和秋天的韭菜都可以炒著吃,唯獨夏天的韭,如果不管理就會糜爛在地里。我家菜園子里的蔬菜在婆婆的精心照料下,無論哪個季節都是汪正鮮葉的。午飯後,婆婆的身影晃動在菜園里,她說上午割韭不好,露水大,韭根容易見水後爛掉。
割韭也有學問,婆婆用韭菜刀子在高出韭根兩公分處,慢慢地把韭菜割到籃子里。然後用韭刀劃劃割過的韭菜地,用土埋埋韭根,擔心晚上下雨淋爛了韭根。下午的菜園子在滾熱氣流的包圍下,濃濃的韭香在小小的空間里彌漫著,婆婆頭上的白發濕透了,花布衫也濕了一大片。
婆婆就在大門外的青石板上坐下來,看到婆婆割韭回來了,鄰居的大嫂就走過來,和婆婆一起摘韭菜。他們一邊摘韭菜,一邊東家長西家短地閑聊,我在家我會把婆婆摘好的韭菜洗干凈,婆婆等大嫂走了回家來,開始和面,婆婆的麵食技術也是一流的,她說做韭菜盒子最重要的.就是面要和得松軟,她把和好的面用手一抄給我看,面像要從她的掌心淌下來,流水一般。
面和好後要再醒一會。韭菜婆婆用刀磨成細段,炒好的雞蛋拌碎,如果有蝦米或者蝦皮,也用刀磨碎摻入。最後倒入花生油和鹽,婆婆說要最後放鹽,做出的韭菜合子鮮香。
婆婆的手把那軟軟的面團那麼一撕一扯,用擀麵杖輕輕一放,韭菜餡放到擀好的面片上,用手順時針一糾,一層麻花鼻子就出現在面團上,再用手掌心用力一壓,然後婆婆把壓好的韭菜合子甩到燒熱的餅鰲子上,吃啦啦,合子里的油因為加熱發出的爆響。一會,婆婆用鏟子給韭菜合子翻個身,一層翠黃的噶扎結在韭菜合子的一面,等婆婆再翻另一面時,也是翠黃色。做好的韭菜合子要趁熱吃,最好和稀飯搭配著吃。婆婆會用香菜、辣椒、蔥和鹹菜絲泡製一個混搭小鹹菜。韭菜合子、鹹菜絲、稀飯、又是一頓飽餐。
三:芝麻餅
懷女兒的時候,我反應厲害。那時我在教書,村裡的醫生是我的一個叔公,把我老公一頓批評,說侄媳婦的脈如此弱,她怎麼拿得動粉筆?
中午放學,走在路上,我就為吃中午飯發愁,我是吃什麼吐什麼呀。那種難受滋味幾乎要把五臟吐出來,吐到最後就是吐膽汁,嘴裡像嚼了黃連。
從學校到家也就二百米吧,我卻像長途跋涉,渾身沒勁,走幾步路就有點頭暈,王淑蘭是我的學生,她說老師你病了吧,你的臉像跌散了的蛋黃。
還沒走到家門口,一股從沒有聞到的甜香味就鑽進我的鼻孔,這股香味像一根拉開的彈簧,引導著我的食慾,我想吃東西,這是自從懷孕後我的第一次良好反應。
大黃狗看到我走進家門,親切地跟在我的身後,還獻殷勤地用嘴巴舔舔我的褲腳,那隻被婆婆喂養得超重的狸貓懶懶的躺在天井裡,那片竹子隨風晃動著,竹葉上飛過一隻黃鸝,叫聲很優美。
下班了,先去炕上躺躺,娘給你做芝麻餅吃。婆婆正忙得滿頭大汗。
當門里的面板上有婆婆和好的面團,鍋里婆婆正在炒芝麻和花生米,那股好聞的香味就是從鍋里發出來的。我回屋放下背包,趕緊幫婆婆燒火。
婆婆說讓我回屋休息,我說今天精神很好,我想看婆婆怎麼做芝麻餅,這些都是我的親娘沒有做過的。婆婆一邊炒芝麻一邊告訴了我一個故事。公爹就大公爹和公爹兄弟兩個,老婆婆和公爹一起過。一次,大公婆在家煮餃子被老婆婆遇到了,但是大公婆不孝順,不想給老婆婆吃,就猛勁燒火,但就是不敞鍋,老婆婆也知道她家煮的餃子,就有意不離開。等老婆婆離開後,大公婆撈出的水餃就不是餃子而是稠面湯了。
回到家的老婆婆很傷心,說如果是我包了餃子恨不得連湯給他們吃,為什麼她會那麼狠心,寧願把餃子悶壞,也不給我吃呢。婆婆聽了老婆婆的話也難過,就想改善一下生活讓老婆婆高興,但是家中沒錢割肉包餃子呀。婆婆發現了家中的破飯廚里有一些芝麻粒和小半碗花生,婆婆就把他們炒熟,研碎,和好面給老婆婆烙芝麻餅,沒想到婆婆烙出的芝麻餅老婆婆吃了後,說比餃子好吃多了。
以後,婆婆就經常做芝麻餅給老婆婆吃。後來,老婆婆年紀大了,大公婆不養她,也是婆婆一個人照顧的。最後,老婆婆病重,最想吃的就是婆婆烙得芝麻餅,婆婆擔心老婆婆牙口不好,就用雞蛋加花生油和面,一點水也不用,這樣烙出的芝麻餅又香又脆,入嘴就化。
聽婆婆娓娓道來我家的老故事,猛然醒悟吃也是一種道德。
婆婆把炒好的芝麻和花生用擀麵杖碾碎,花生去皮,碾好的芝麻和花生用白糖一拌,盛在一個大碗里。面婆婆早和好了,也是用雞蛋和花生油和的。我擀麵,婆婆包,包法和韭菜盒子一樣,唯一的區別它是韭菜餡,它是芝麻餡。芝麻餅一入鍋,因為是雞蛋和油的混合物,立時會有一層甜香味浮在我家的小屋上空,油黃色的芝麻餅一會就好了。還沒有起鍋,我就拿起一個塞到嘴裡,真好吃,我一口氣吃了三個,婆婆高興地皺紋都展開了。
我就知道你肯定愛吃這東西,這幾天我就琢磨怎麼才會讓你的味覺蘇醒呢。
聽了婆婆的話,我不僅感激芝麻餅喚醒了我一個多月來喪失的味覺,更感激我的婆婆讓我懂得孝道是個什麼道理。
四:蔥子菜
秋末,柿子樹上結滿了一串串黃色的燈籠,我家的大石榴也笑歪了嘴,公爹開始去河溝里收割益母膏草,以備冬天取暖用。婆婆說公爹年輕時農活不會干,場塆里堆垛和揚場都是婆婆的拿手好戲,婆婆甩甩自己的毛藍褂子說,但凡手中好活的女人都是被懶惰的男人逼出來的,你不幹他不幹,這個家還怎麼過呀,總要有一個人去乾的,這個去乾的人就是命累的那個了。
婆婆過日子會精打細算,鋤地的速度誰也比不過,再苦的日子孩子們也是吃了上頓有下頓,還頓頓讓孩子們吃得有滋有味。要過冬了,公爹忙著建白菜窖子收藏白菜和大蔥,大蔥的身子還處於翠綠時期,婆婆會把嫩的蔥葉子摘下來,只留下蔥本和老葉子。剛收到家的花生米上鍋煮熟煮爛,蔥葉子切成小段,花生米放在底部,撒適當的食鹽和花椒味精,用筷子攪拌一下,清淡的蔥子菜就做好了。
晚上,婆婆會把南瓜切成一個個小方塊,放鍋里煮熟,把麵粉攪成一個個很細小的面粒,熬一鍋香甜的南瓜粥。婆婆會用少許的麵粉摻入玉米面蒸一鍋玉米餅子,香噴噴的玉米餅子,清淡的蔥子菜,香甜的南瓜粥,全家人一頓飽吃。也許像母親說的我們這些庄戶孩子就是草包肚子,吃慣了粗茶淡飯,一旦有機會去大飯店吃一頓海參鮑魚,不僅有暴珍美食的罪惡感,肚子還餓得咕咕叫,窮汗肚子就是窮吃,富吃了就會不適應,不適應胃和心就會不舒坦。特別是心,竟有被移民的感覺。
五:辣菜
剛入冬天,辣菜就上市了。
婆婆和一些嬸娘三五成群地轉悠在集市上,有挎提籃的、有挎小筐的,那種自己編制的提籃籃底有圓形的,有方形的,上層會夾雜一層別樣的顏色,提籃看起來就是一件很實用的工藝品了。鄰家二嫂的提籃編制的最好,我一直喜歡她編制的那種小而小的圓形提籃,有一次我回家她送我一個,回到家我把一些買來的布花編織在提籃里,很精緻的花籃斜吊在鞋櫃上方,每次回家抬起頭就看到提籃,家鄉的影子就閃現在自己的腦海里。
故鄉,像極了一個編制的提籃,我的心情,我的牽掛,我的懷念就綻放在它小小的空間里。
辣菜分為兩種,一種叫笨辣菜,一種叫洋辣菜。婆婆告訴我只有笨辣菜才可以做辣菜,做出的辣菜即辣又鮮。洋辣菜可以腌制,婆婆腌制的辣菜疙瘩也好吃,她會先把洗凈的辣菜疙瘩塞滿鹹菜缸,缸最好是那種泥缸,婆婆會把煮水餃的水依次倒入鹹菜缸,加入陳年的醬片還有炒好的花生米子,年底腌制的鹹菜就可以吃了,那是一個脆!輕輕用手抄出一個鹹菜,黃中帶亮。開春,細細的鹹菜絲,細細的辣椒絲,瘦肉爆鍋,公爹的小酒喝地吃啦吃啦的。
做辣菜要選那種個頭大,齊整的那種,婆婆一次就買回家一袋子,留作吃一個冬天的。選一兩個放在外邊,其他的婆婆會在大門外的土堆上挖一個深孔,把辣菜埋進去,隨吃隨挖,每次都是新鮮的。
婆婆做辣菜有講究,一般是晚飯後做,這樣第二天早上就可以食用。洗干凈的辣菜先切片,再切成比筷子稍細一點的形狀。鍋里放少許的油,放入辣菜翻炒,大約六成熟,放入切好的蘿卜絲,一般一整個蘿卜的數量。蘿卜絲用鏟子一拌,立即裝入壇子或者小盆,熱量不能散發,頂層用蘿卜片蓋嚴。如果喜歡吃辣,可以放一小把去皮的花生米。
早晨,婆婆會熬地瓜粥,就是地瓜和大米熬成的粥,白胖胖的饅頭,辣得出汗的辣菜,如果感冒了,一筷子辣菜吃下去,鼻子立時順溜了。
六:花生糖
俗話說過了臘月二十三,大年一天近一天。小年非比尋常,婆婆說告訴那些遠離家鄉的人應該思謀著回家了。
蒸年糕、做豆腐、掃塵、買年貨,家家忙的不亦樂乎。小年這天公爹早早地去集市上買來了軟棗、柿餅還有蜜食。我和孩子們還是喜歡吃婆婆做的花生糖。
花生婆婆挑那種圓潤飽滿的,白天就炒熟搓掉了花生衣,用擀麵杖碾得一小塊一小塊的,放在簸簱里。等我們吃過晚飯,公爹喝過小酒把嘴巴子一抹,我立即沏好茶水遞過去,老爺子滋個樣的看起了電視,嘴裡還說,又要看你娘的手藝了,你娘這手藝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你們也跟著學學,以後自己做著吃。
我說,爹,你怎麼什麼也不會呀。
誰說我什麼也不會,我會殺豬,不過我現在洗手不幹了。公爹年輕時在食品站殺過豬。
你想金盆洗手,沒那麼容易吧,死後還是要下地獄的。我跟公爹開玩笑。
烏鴉嘴,什麼死不死的,小過年的。老公就差點給我一耳刮子了,狠狠地剜了我一眼。我趕緊下炕幫婆婆燒火。
婆婆讓我把碾碎的花生簸一下,看看有沒有花生衣子,並讓我找好擀麵杖。婆婆還告訴我要燒細火,只能用麥稈草燒,火要勻要慢。水開後,婆婆倒入鍋中一斤紅糖,大約五分鍾後,婆婆用筷子頂輕輕地沾水,看到一根細絲長長地拉起,婆婆讓我把花生倒入鍋中,婆婆開始快速翻炒,並且急速地把翻炒好成餅子似的花生倒入面板中,並且迅速地用擀麵杖攆成薄薄地一大塊,然後麻利地把大塊花生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花生糖。
婆婆一連串的動作像一個操練熟悉的士兵,這些動作是一氣呵成的,看得我眼都直了。等供養完灶王爺爺,我和孩子們就搶著吃婆婆做的花生糖,又脆又甜又酥,女兒說比超市賣的好吃多了,兒子戲說要為婆婆申請專利,公爹說,說起專利,屬於老百姓的東西多了去了,你申請過得來嗎?
我不稀罕什麼專利,只要老百姓有飯吃,風調雨順,比什麼專利都實用。婆婆的話越來越中聽了。
❷ 《營盤鎮警事》何雨桐誰演的,多少歲
中文名:王笛
國籍:中國
籍貫:浙江麗水
民族 :漢
出生日期:4月19日
電影作品
2010愛情搭錯車 秦軒
2010足球少年 王笛
2009情人節的流星雨 劉鑫
2009建國大業 文藝兵
電視劇作品
2012當家的男人 石榴
2012蘭陵王 皇後
2012X女特工 羅逸菲
2011大秦帝國3 姬狐
2011營盤鎮警事 何雨桐
2011畢有財 何美
2011國門英雄 魏晴
2011風華正茂 王淑蘭
2010火力少年王3 郭麗
2010下海 陳志華
2010大秦帝國2 姬狐
2010完美丈夫 張寧
2009醫者仁心 林秀
2009聊齋3之梅女 顧淑蘭
2009手機 小蘇老師
❸ 全國有多少叫王淑蘭的
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庫 顯示:
全國共有 68960 個王淑蘭
祝你好運。
各省分布情況詳見:
❹ 1990年毛遠志逝世,丈夫整理遺物發現一封殘信,讀後讓人潸然淚下
1990年9月,毛主席的侄女毛遠志因病逝世,終年68歲。丈夫曹全夫和毛遠志一生伉儷情深,走過風風雨雨幾十年時光,此時心中也是異常悲痛。
他沉默著一點一點的收拾著妻子的遺物,忽然從毛遠志的遺物中,曹全夫看到了一封之前從未見過的書信,邊角微微翹起的黃色證明了這封信已經在這里放了許久了。
曹全夫打開來看了看,卻發現這是一封不完整的信,信尾的署名讓曹全夫心頭一震,心中僅剩的內容更是讓他忍不住落下淚來。
那麼這封信中究竟寫了什麼?信的署名又是誰的呢?
「 岸英…… 」
曹全夫沒想到,這個1951年就已經停留在朝鮮戰場上的名字,竟然會以這樣的方式再次出現在自己面前。
這封信寫於1949年12月27日,彼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毛遠志和曹全夫兩個人從中央進入北平之後,就跟隨四野南下,在南昌安定了下來。
對姐姐萬分想念的毛岸英又不知道姐姐在哪個部隊中,只好寫了一封新年賀信,拜託林彪交給了毛遠志姐姐。
這便是這封殘信的由來。
但毛遠志和毛岸英之間的相識卻不是從1949年才開始的,他們的友誼是從出生就已經開始了。
毛岸英和毛遠志於1922年先後在長沙的湘雅醫院出生,毛遠志生日是5月5日,而毛岸英則是10月24日。
兩個年紀一樣大的孩子,從小就有著相似的遭遇。
毛岸英的母親楊開慧在1930年就為了偉大的革命事業英勇就義,他和弟弟毛岸青從小就生活困苦,為了尋找父親曾流落上海街頭,在上海街頭打零工,在垃圾堆里找飯吃,生活的異常艱苦。
毛遠志的生活和毛岸英相比也是不遑多讓。
她是毛澤民和王淑蘭唯一的女兒,但是她的腦海中並沒有多少關於父親的印象,因為毛澤民早在1921年就跟隨毛澤東參加革命去了 。
在毛遠志年幼的時候,只回過兩次家,最後一次還是在毛遠志5歲的時候,為了秋收起義籌措糧餉才回家住了三天時間。
雖然不記得父親的樣子,也不記得父親的聲音,但是毛遠志清晰地記得印象中那個穿著白色的土布短衫、肩上挑著一個沉重的擔子的高大的身軀。
三天時間轉瞬即逝,離開家的時候,父親扛著一擔糧食消失在了家門前的小道上,這是毛澤民留給毛遠志最後的印象。
從這之後,毛遠志便沒了父親的消息。
大革命失敗之後,王淑蘭為了躲避追殺,只好帶著毛遠志東躲西藏,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她和媽媽曾經被國民黨抓進過監獄,為了養家糊口,她到地主家中打過工,給別人做過童養媳,甚至在街上賣過報紙,只要是能養活自己的工作,毛遠志從來都不會拒絕。
這樣的生活磨練了毛遠志極其堅韌的意志。
16歲那年,王淑蘭為了完成組織的任務,不忍心孩子繼續跟著自己過這種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生活,便想方設法聯繫上了毛澤東,將毛遠志送到了革命聖地延安。
這原本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卻也成了毛遠志一生的遺憾之一。
初到延安的第一天,毛澤東便專門派人接她到鳳凰山吃飯,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陣仗的毛遠志感到既興奮又有些害羞,尤其是看到伯伯之後,更是低著頭不敢說話。
毛主席看出來了小姑娘的拘謹,笑著招呼她坐在自己旁邊,問起她家中的情況以及之前的學習狀況。
毛遠志感受到伯父身上的溫暖之後,逐漸打開了話匣子,說了不少家中的趣事,讓毛主席欣喜不已。
沒過多久,毛遠志便問出了一個讓毛主席都愣了一下的問題:「 伯伯,怎麼沒有見到我爸爸呢? 」
聽到毛遠志略微有些失落的聲音,主席這才想起來,遠志已經很久沒有見過父親了。
但不湊巧的是,毛澤民前不久剛剛離開這里,毛主席輕輕拍了拍毛遠志的肩膀:「你 爸爸去了很遠很遠的新疆工作了,離開延安已經快3個月了,不過沒關系,既然你已經來了延安,遲早會見到你爸爸的。 」
此時的毛遠志心中卻是十分失落,眼眶中的淚水懸而未落,毛主席看著她委屈的樣子,也是一陣心疼,急忙拉開話題,又同她講起了家鄉的事情。
在毛主席的安慰下,毛遠志這才慢慢打開了心結。
此後在毛主席的安排下,毛遠志在延安度過了八年時間,這段時間她總喜歡圍繞在毛主席身邊,和他探討一些學習或者是生活上的問題。
在這里毛遠志不僅學到了之前從未接觸過的知識,還結識了男朋友曹全夫。
盡管這八年來毛遠志並沒有如願見到父親,但好在在伯父毛澤東身上,毛遠志感受到了父親般的疼愛。
1941年毛遠志憑借自己的努力加入共產黨之後,還順路去看望了伯父,將這個好消息親自告訴了他。
她希望有一天也能夠將這個好消息親自告訴父親,讓父親看到自己的成長,可讓她沒想到的是,八年時間她等來的確實父親犧牲的消息。
1945年8月15日,隨著日本裕仁天皇的聲音在廣播中一遍遍響起,八年艱苦的抗日戰爭也宣告結束。
毛遠志一直在等待著遠在新疆工作的父親能夠趁此機會回來看看自己,重溫父女親情。
但是她左等右等也沒等來關於毛澤民的半點消息,憑借敏銳的直覺,毛遠志意識到父親或許已經出事了,但沒有確切的消息之前,毛遠志寧願相信這只是自己的胡思亂想。
10月11日,在歷經了40多天的重慶談判後,毛主席終於虎口脫險,從重慶回到了延安。
一直記掛著伯父的毛遠志第一時間就帶著自己的男朋友曹全夫跑到棗園去看望伯父。
盡管曹全夫已經不是第一次見毛主席了,但是身為毛主席侄女的男朋友,曹全夫緊張的手心還是出了一層汗。
當時和毛遠志一同前往的還有毛主席的老部下余建新,他也是很久沒有見過主席了,便想趁著這個機會看望一下主席。
當他們幾個人說著話走進棗園中時,卻看到了早已經准備好的滿桌子的菜,原來毛主席早知道他們要來,特意讓炊事員多准備了一些飯菜來款待他們。
在主席親切的問候聲中,他們幾個人團團落座,和主席說著自己最近在延安的情況。
這期間毛主席關心侄女的婚事,便向曹全夫多問了幾句家裡的情況,在了解到曹全夫此前曾在太行八路軍總部擔任過軍事參謀之後,毛主席不僅露出贊賞的目光,還順手給他加了一大塊扣肉,笑著說道:「 好,是個有志氣的孩子,以後可要對我們伢子好一些喲。 」
說完,幾個人就笑作一團,毛遠志則是羞紅了臉。
正當幾個人沉浸在一片其樂融融的氣氛中時,余建新忽然想起了什麼一樣,在口袋中摸索了幾秒,拿出了一張皺巴巴的照片。
照片上不是別人,正是毛遠志的父親毛澤民。
余建新將照片遞給毛主席,問道:「 澤民同志已經好長時間沒有消息了,也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了,我們可都記掛著他呢。 」
余建新話音未落,毛主席面上的表情忽然沉了下來,眼角也沒有了笑意,他微微張了張嘴,似乎有句話噎在了嘴邊,但看著毛遠志期待的眼神,主席還是極其悲痛的說道:「 澤民已經犧牲了。 」
一時間,毛遠志就像是被雷擊中了一樣,怔怔地看著伯父,沒有說話。誰能想到等了八年等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
毛主席眼角泛紅,起身回到了自己的窯洞中,毛遠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捂著臉跑到窯洞中,失聲痛哭起來。曹全夫看著毛遠志這幅悲痛的樣子也是心如刀絞,他只能守在窯洞門口,默默地守著毛遠志。
好在毛遠志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姑娘,哭了一段時間之後,毛遠志就從這種難以復加的悲痛中緩了過來。
她擦乾眼淚,整理了一下頭發,然後走進了毛主席的辦公室中:「伯伯,你放心吧,我沒事,我會堅強起來的,我想爸爸也不願意看到我現在這個樣子。」
此時毛主席眼眶也是通紅通紅的,看著毛遠志堅強的樣子,他輕輕拍了拍毛遠志的肩膀,無聲地點了點頭。
很快,聚會結束了,毛遠志和曹全夫已經報了名,要前去東北創建新區,這是他們共同的理想,所以這頓飯也算是一頓告別飯。
臨走那天,毛主席特意讓秘書將自己最喜歡的那匹棕色的老馬牽了過來,遞到了毛遠志手中:「 此去路途遙遠,你們一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年輕人去闖一闖、鍛煉鍛煉也好,但是一定要記住一點,無論在哪裡,都要和當地的群眾講團結,為人民服務才能樹新風。 」
毛主席一路將他們送到窯洞外的平壩下坡處,目送他們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才轉身回去。
後來毛遠志和曹全夫結婚之時,毛主席還專門給他們寄了一封信祝賀他們新婚之喜,毛遠志原本想將主席的信留下來,可是這一路上他們要經過大片的國統區,帶著這封信不太安全。
因此萬般無奈之下,毛遠志只好將信截成了兩半,只留下了帶有自己名字上半截的一封殘信。
1946年,在張家口工作了一年時間的毛遠志准備跟隨部隊撤往阜平,原來一年前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沒能到達東北,只能轉到了別的地方工作。
就這樣,他們夫妻再次轉到了阜平縣城南庄工作,並有了愛情的結晶—— 曹志衛 。
平時他們工作繁忙的時候,就會將孩子暫時放在老鄉家中。
毛遠志萬萬沒想到,在這里工作了兩年時間後,竟然會遇到弟弟毛岸英等人,而他們兩人的重逢也頗具戲劇性。
當時照看孩子的老鄉忽然帶信給毛遠志說孩子病了,讓她趕緊回來看看。
毛遠志也是急得火急火燎的,當即騎著馬往老鄉家裡趕,路上碰到熟人連打招呼的時間都沒有。
剛剛走到西柏坡中央駐地時,毛遠志忽然聽到有人在大喊自己的名字。
這讓她感到有些意外,難道是哪位老鄉找自己有什麼急事?她停下來一看,竟然是弟弟毛岸英在後面追趕自己,原來不久前毛岸英也剛剛被調到這邊工作。
兩人久別重逢,都是抑制不住的高興。可是毛遠志心中惦記著病重的孩子,寒暄了兩句便准備離去。
毛岸英知道小外甥生病之後,心中也是十分焦急,他囑咐道:「 你快去吧,姐,有什麼事就給我捎信,到時候我去幫你。 」
毛遠志應了一聲就騎馬飛奔離去,盪起地面上厚厚的一層灰塵。
到了老鄉家中的時候,曹志衛已經不省人事,生命垂危,而村子裡既沒有醫生也沒有葯,到最近的醫院還要十幾里地,毛遠志幾乎要急哭了。
這時候她忽然想起了毛岸英,便急忙託人給毛岸英帶了一封信。
後來在毛岸英的幫助下,曹志衛才脫離了危險,毛遠志心中對毛岸英也是十分感激。
新中國成立後,毛遠志和丈夫因工作需要轉移到了南昌,但是她和毛岸英依舊有著書信往來。
可惜的是,朝鮮戰爭爆發後,毛岸英主動請纓前往前線作戰,被炮火擊中,不幸犧牲。
毛遠志得知這個消息後,哭得幾乎暈厥過去,為了紀念毛岸英,毛遠志便將他的書信收藏起來留做念想,一直到1990年離世,才被曹全夫從遺物中翻了出來。
信中內容如下:
❺ 1999年8月5日出生的王淑蘭,我要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寬恕了他人就是放過了自己,被人家傷害了,可以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一定不要做違法的事情,一定不要沖動,南無寶上佛
❻ 1988年全國總工會優秀工會工作者一共有多少名
1988年4月26日,湖北省總工會在東湖賓館南山客舍禮堂舉行命名授獎大會。代表全國總工會向獲得「全國先進集體」的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等4個單位,頒發「五一」勞動獎狀;向獲得「全國先進個人」的王淑蘭等48位同志,頒發「五一」勞動獎章。與此同時,湖北省人民政府作出決定,授予王淑蘭等4名同志「湖北省特等勞動模範」稱號,授予張壽榮等146名同志「湖北省勞動模範」稱號,並分別頒發獎章和證書。
中共湖北省委、省顧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省紀委、省軍區領導同志郭振乾、趙富林、劉惠農、徐鵬航、胡恆山、王崇文、李潔清、伍愉凝等出席了大會;出席大會的還有省委宣傳部、省經委、省財辦、省勞動人事廳、省財政廳、省總工會、團省委的負責同志。參加命名授獎大會的有全國先進集體的代表和全國先進個人共計52人。
省總工會主席常俊德主持授獎大會。省總工會副主席游先勝宣讀《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頒發1988年「五一」勞動獎章、「五一」勞動獎狀的決定》和湖北省受全總表彰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名單,省政府秘書長伍愉凝宣讀《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命名表彰省職工特等勞動模範、勞動模範的決定》。副省長徐鵬航在授獎大會上講話。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特等勞動模範王淑蘭、張宗和在會上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