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讓子彈飛》觀後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讓子彈飛》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讓子彈飛》觀後感1
看完這部影片後,我想到的是一部叫《無恥混蛋》的外國影片。《讓子彈飛》與這部影片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讓子彈飛》更具有中國特色,對中國人的人性描述和刻畫更多些。
片中的湯師爺就是大多數中國人的一個模型,膽怯,欺軟怕硬,貪財,妥協,逃避,順從,但是他善良,分得清善惡。這是在我身邊常常能夠見到的小人物。
有時候,能夠在報紙上,或是在電視的新聞里看到,當有人遇見危險,路人常常冷漠相對,沒有人願意出手相助。這就反映了人們矮小的心理。他們不願幫忙,並非出自於他們落井下石的惡意,而是怕給自己惹上麻煩。湯師爺就是這種沒有安全感,沒有能量的一個代表,當然,也談不上擔當。因此,在師爺最後死的時候,他對張麻子說,「你斗但是黃四爺」。但師爺卻個性的善良,在生命的最後,要求張麻子「不好回鵝城」。
那裡面的鵝城,我不知道,意圖是否是在說明,那個城裡的百姓都是任人宰割的。
其中反映中國人從眾心理的,就是在張麻子攻黃四爺的碉堡的時候,張麻子當眾砍掉了黃四爺替身的頭,大家才一哄去了黃家。真的'黃四爺沒有死,而大家仍然是成功的攻下了黃家的碉堡。這說明,在對待惡霸的時候,不是大家沒有潛質將他打翻,卻是正因大家膽怯。
我個人最喜愛的片段是,關於張麻子身世的那一段。張麻子叫張牧子,是跟隨將軍打仗出身的戰士。正因軍閥割據,自己不願委身於人,因此落草為寇。人們以為是土匪就不能是張牧子,理所應當的是張麻子,張麻子臉上不就應是干凈的,他就就應是滿臉的麻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總要順從一些,莫須有的東西呢?
《讓子彈飛》觀後感2
不記得這是第幾次觀看電影《讓子彈飛》了,但今晚才有了些「品」的感覺。
一、人物塑造
這部電影幾乎每一個人物都各具特色,無論主角配角,還是大人物小人物,個個稜角分明、身懷「絕」技!當然塑造得最精彩的還數張麻子、黃四郎、湯師爺三人。張麻子,本名張牧之,講武堂出身,護國運動失敗後,落草為寇,有勇有謀,俠肝義膽,善惡分明。黃四郎,為鵝城當地惡霸,豢養了一批打手,欺壓百姓,勒索民財。湯師父,即馬邦德,新任縣長,招搖撞騙,貪財愛命,又擅長見風使舵,拍馬溜須。
二、情節起伏
這真是一個好看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一環扣一環。正如劇中台詞「我坐著火車,吃著火禍,唱著歌,卻突然遇到麻匪,成了階下囚。」正象這個開頭,故事就在突變中演繹開來。張麻子假扮縣長、馬邦德謊稱湯師父,真真假假中,率隊走馬上任鵝城。武狀元打人、小六子剖腹、鴻門宴斗勇、真假土匪發錢搶錢、縣衙門鬥智、湯師爺被炸死、張麻子回師鵝城、黃四郎自取炸死……只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三、語言奧妙
影片中充滿中國人特有的幽默和語言表達技巧。文言文與現代文交錯,中文與西文兼用。如初到鵝城,張麻子說:「來者不善啊」,湯師爺卻說:「你才是來者」。鴻門宴中,黃四郎說:「dorIer」,湯師父卻說:「談刀干什麼?」影片最後,張麻子對黃四郎說:「錢對我不重要,你對我也不重要,沒有你,對我很重要!」漢語言的奧妙,在這部影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部電影的編劇和導演,都是講故事高手!特別是對語言的駕馭,登峰造極,堪稱絕佳!這恐怕也是師父選它做為「辯才無礙」教具的原因吧!感恩恩師的匠心獨具!南無阿彌陀佛!
《讓子彈飛》觀後感3
看完這部影片後,我想到的是一部叫《無恥混蛋》的外國影片。《讓子彈飛》與這部影片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讓子彈飛》更具有中國特色,對中國人的人性描寫和刻畫更多些。
片中的湯師爺就是大多數中國人的一個模型,膽怯,欺軟怕硬,貪財,妥協,逃避,順從,但是他善良,分得清善惡。這是在我身邊常常能夠見到的小人物。
有時候,能夠在報紙上,或是在電視的新聞里看到,當有人遇見危險,路人常常冷漠相對,沒有人願意出手相助。這就反映了人們矮小的心理。他們不願幫忙,並非出自於他們落井下石的惡意,而是怕給自己惹上麻煩。湯師爺就是這種沒有安全感,沒有能量的一個代表,當然,也談不上擔當。所以,在師爺最後死的時候,他對張麻子說,「你斗不過黃四爺」。但師爺卻特別的善良,在生命的最後,要求張麻子「不要回鵝城」。
這裡面的鵝城,我不知道,意圖是否是在說明,那個城裡的百姓都是任人宰割的。
其中反映中國人從眾心理的,就是在張麻子攻黃四爺的碉堡的時候,張麻子當眾砍掉了黃四爺替身的頭,大家才一哄去了黃家。真的黃四爺沒有死,而大家仍然是成功的攻下了黃家的碉堡。這說明,在對待惡霸的時候,不是大家沒有能力將他打翻,卻是因為大家膽怯。
我個人最喜歡的片段是,關於張麻子身世的那一段。張麻子叫張牧子,是跟隨將軍打仗出身的戰士。因為軍閥割據,自己不願委身於人,所以落草為寇。人們以為是土匪就不能是張牧子,理所應當的是張麻子,張麻子臉上不應該是干凈的,他就應該是滿臉的麻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總要順從一些,莫須有的東西呢?
『貳』 《讓子彈飛》中,湯師爺死前說騙了張麻子兩件事,你覺得是哪兩件
當馬邦德帶著老婆坐著火車吃著火鍋唱著歌去當縣長時候本不該遇見土匪的,但是他卻遇見了土匪了,還是土匪中的霸主張麻子!為了保住小命馬邦德長只好說自己是師爺還改了姓為湯,以後我們就叫他師爺吧,因為我也說不清他究竟是馬縣長還是湯師爺還是馬縣長冒充了湯師爺,有人為了金錢美 女冒充國家幹部,但是姜文今天給我們上了一課,為了小命要自甘墮落。只好委曲求全從縣長自降身份為師爺了。
當了師爺後,自己的「老婆」卻背土匪搶去當了壓寨夫人,為了報復土匪頭子張麻子他把自己要上任的地方說成了鵝城,鵝城還真不愧為鵝城,城牆門口前面還是個淺淺的水灘,除了鵝喜歡之外估計也只有鴨子喜歡這樣的進城方式了!一個土匪大戰地頭蛇的故事就在這個地方展開了,不知道是不是有趕鴨子上架的意思。
發生在鵝城的第一個故事就是老六的開膛取粉,這個故事應該是金庸的小說里最先出來的,原著是《雪山飛狐》中的一個地方惡霸丟了一隻鵝說是鄰居孩子偷來吃了,後來孩子的母親在眾鄉親面前把小孩的肚子切開,來證明自己的清白!故事雖說很老套了,但是依然很震撼人心。
第二個故事就是鴻門宴,黃四爺因為小劉之死請縣長也就是張麻子去赴宴,在宴席上黃四爺給縣長夫人送了2顆寶石,回來的路上被師爺給順走了。但是很快有被張麻子給拿了回去。
後來和師爺的老情人和8歲大成熟兒子來找他要錢,張麻子很仗義,就把那2個寶石直接給這對奇怪的母子了,可是母子兩個人出門還沒走多遠就被一臉麻子的假麻子給劫了了,按假麻子的原話:那個高的(8歲的成熟兒子)被截斷了比那個矮的還矮,那個矮的被嚇死了!師爺以此為借口卷了銀子駕了馬車跑路,結果被美國1910年製造的地雷給炸成了2段,張麻子從銀子堆里拋出了師爺的臉後,師爺給我們留下了這2個難題。
回到故事中,在去剿匪的路上,師爺主動交代了自己不是鵝城縣長的錯誤,那麼就是說她的老情人和私生子時不知道這件事情的,所以要找他也不會來鵝城找他,但是他的老情人和8歲成熟兒子在他本不該在的鵝城找到了他,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師爺在撒謊,那麼我們也就能想到他找了2個人來冒充自己的情人和兒子,8歲的兒子不好找,只好找個成熟的人來演了,越是離奇的事情越有真實感,很快取得了張麻子的信任,並且拿到了寶石。所以這是一件事情。
那麼還有一件事情是什麼呢?我們繼續回到故事,黃四爺說自己買了6個縣長,但是他再本事也不能分身去6個地方當縣令。還是在師爺死的時候說自己的掛在說上的屁股兜里還有5個委任狀,要張麻子隨便去個地方也不要去鵝城,還說張麻子斗不過黃老四。
看似因為與張麻子有一夜*情,所以臨死吐真言。問題是他為什麼這么了解黃老四,他都不是鵝城的縣令,為了讓張麻子倒霉才說自己是鵝城的縣令?他怎麼知道鵝城有一個很厲害的黃老四呢?他憑什麼對黃老四這么有信心,一定能叫打劫自己的張麻子死在黃老四的手裡,所以原因只有一個原因,他和黃老四不但很熟而且是上下級關系。黃老四為了賺錢就賣了6個縣令,自己坐鎮在鵝城,其他5個縣令可以叫自己手下去當。所以師爺屁股兜裏海有5個委任狀也就不奇怪了。
那麼故事就是這樣的,黃老四買了6個縣令自己在鵝城,馬邦德被他委派到其他地方去上任,結果在路上殺出個張麻子,馬邦德無奈之下只好先把張麻子騙到自己老上司黃老四的鵝城,想借刀殺人,但是誰知道那麼不巧李鬼碰到了李逵,找回來個不是好惹得主,所以他們就臨時改變主意,利用張麻子騙取劉都統的另外兩條腿的錢,結果故事完全是黃老四和師爺一手策劃出來的。本來能在鴻門宴後殺掉張麻子,結果張麻子酒後亂性睡了師爺,本來該張麻子抱著馬夫人一起死的,結果成了馬夫人獨自一人命赴黃泉。
正因為師爺的通風報信,黃老四才得到張麻子和那婦人睡一起的情報,所以安排了一起有預謀的殺雞取暖卵的事件,但是狡猾的張麻子知道師爺是通風報信的,所以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和師爺在一起,結果就有了:你是要殺我還是要睡我的經典對白!
師爺知道自己通風報信後馬夫人和張麻子必死,但是他為什麼要借刀殺自己的老婆呢?因為一個被帶了綠帽的男人最恨的不是那個給自己帶綠帽的男人,而是更狠自己的老婆,所以借刀殺老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張麻子只不過是順帶被要被幹掉的一個而已。
所以至始至終完全是師爺導演了一出好戲,後來自己的被炸後不要張麻子回鵝城,只是一種激將法,他看見了真麻子殺假麻子的手段後覺得,張麻子是能為自己報仇的人,因為他和黃老四一夥的,但是黃老四並沒有告訴他關於那個美國1910造的地雷的事情,在自己覺得能卷了銀子遠走高飛的時候命送黃泉,臨死還不忘借刀殺人。
所以整個故事就是師爺3個借刀殺人的故事
第一個是借黃老四之手殺張麻子
第二個是借黃老四之手殺馬夫人
第三個是借張麻子之手殺黃老四
那麼第二件事情就是自己當了二五仔,而覺得愧對張麻子。
『叄』 讓子彈飛中師爺最後說的騙張麻子兩件事是什麼
這個問題我也在想,剛把所有片段都串聯在一起仔細想了想,我覺得事實真相應該是這樣的。馬邦德與黃四郎勾結,打算在剿匪途中將張牧之幹掉。記得那另外5張委任狀嗎?那個不在乎誰是縣長的縣長夫人把錢都給馬邦德買官了,也就是康城的那個縣令(後來馬靈機一動騙張去了鵝城),那麼在鵝城那種環境和時局下,馬邦德還能找誰搞來5張委任狀?只能找黃。還記得中間有一段「大哥,你是了解我的」嗎。在那之後,馬邦德作憤怒狀離席。張牧之當時就跟弟兄們說了句話:有問題。然後立即問馬這兩天見了誰,是否跟黃吃了飯等等,這些都是伏筆。
然後就是剿匪,出發前黃以5張委任狀換張的人頭,馬接了,他也不得不接,他是整部影片里最懂得自我保護的一個角色。不過馬邦德雖然為人勢利,牆頭草,可還算有些人情味(從他抱著縣長夫人大哭可看出一二,在那時那個女人對他其實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錢都已經給了他,哭是出於真心)。看得出他對張還是有些情誼的(打算說心裡話那段就是證明),或是出於真心欣賞,或是出於可以利用。於是在路上,他自動掏出那5張委任狀給張看,還勸說張放棄斗爭,去享榮華富貴,但被強調要主持公平的張斷然拒絕。然後就是遇匪遭襲,抓到匪首後馬得知山西來的老婆兒子被綁,立即駕車去追。然後馬的屁股就掛在了樹上。於是到這里分析結束,馬邦德臨終前說騙了張牧之的兩件事總結如下:
1、馬邦德駕車離去的真實目的其實是想攜款私逃(車里有大量銀子,馬被炸後就埋在錢堆里),因為張沒死,他回去鵝城黃四郎也不會放過他。到時候張牧之再知道自己收了黃四郎的賄賂,那他便是同時與兩大勢力為敵了,絕對的死無葬身之地,所以必須溜之大吉。只不過沒想到中了黃四郎設下的用來對付張的地雷,關於這個地雷黃肯定是不會告訴馬的。
2、馬邦德收了黃的賄賂,5張委任狀,可能還有其他好處,要除掉張。他臨終前不是說讓張答應他,不要回鵝城嗎?因為在他混跡官場多年的思維來看,掌錢者就掌握著power,這一點上張是無法跟黃比的。雖然張的確非比尋常,但在馬的潛意識里應該還是認定張是斗不過黃的。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所以他才會勸張一走了之。
做就做到底吧,我順便給換個第一人稱:
1、(可能性1)其實我山西的老婆孩子是我特地安排過來騙你錢的。(可能性2)其實我剛剛不是去追老婆孩子,我本是想捲款跑路的,沒想到倒是替你踩中了黃四郎的圈套。
2、那5張委任狀,和其他諸多好處,全是黃四郎給我的,讓我找機會除掉你。答應我,你就別回鵝城了。。。。。。
『肆』 讓子彈飛最後,火車上,那個人影是誰啊白衣服帶著白帽子湯師爺黃四爺
留的懸念
專訪里有說,版權賣給好萊塢的子彈,是子彈2。不過是翻拍...不知道會不會加些戲,或者說片子會更長一點...!?
子彈的續集就叫子彈3了,是為了跟好萊塢版的區分開,所以直接叫3。
危笑說師爺沒死,被救起來一起去上海,不過變成身殘志堅了。續集里師爺不再牆頭草,因為變成殘疾,反而意志堅定了... 他還說,黃四爺也沒死。
聽了他這么說,反而更加迷惑了。他說,看了3就明白了...
好期待子彈3...
『伍』 讓子彈飛有啥特殊含義么 我有點沒看懂。
額。。貌似沒有吧,不就是賀歲么
下面是另一個知道問題的回答,你可以看看,有點多
一、一些有趣的細節
才華橫溢的導演往往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會有相當多很個人的喜好和知識領域,並會把它用在自己的電影里。本次姜文一如從前一樣,在電影里融入了很多的個人志趣。
馬拉火車
很多人看到片頭馬拉的火車可能覺得很奇怪。其實最早的鐵路跑的都是這種車。鐵軌最早是給馬車設計的,特別是礦區有很多馬拉的煤車在軌道上跑。後來才有了蒸汽機車。
當然在1920年的中國用馬拉的火車還是比較奇怪的,這里一來是配合情節,二來營造一種奇異感,三來馬在視覺上自由、奔放、有沖擊力,也是姜文想給予本片的風格。
說點題外話,中國無論拍古裝片還是現代片,用的馬種基本都是國外的體育用馬。中國馬個頭都比較矮小,皮毛也沒有那麼好,有時候看起來覺得很穿越。不過拍電影么,也是合理的。
鐵血十八星旗
這面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本片中大量出現。其中紅色與黑色代表血與鐵,黃色代表炎黃子孫,九個角指禹貢九州,內外十八個圓點指當時漢族居住的內地十八省(當時東北和內蒙漢人還不算多)。它最早是武昌起義的旗幟。
後來袁世凱加入以後方針從「驅除韃虜」變成「五族共和」,加之領土超出了原本18省建國的計劃,這個旗就只作為陸軍旗。
1920年這面旗除了陸軍以外應該很少有用。大概姜文很偏愛這面很有民族主義風格的旗幟。
蔡鍔和小鳳仙
這個故事估計大家都知道,這里就貼兩句二人的對話
小鳳仙說:「現在舉國萎靡,無可救葯,天下滔滔,國將不國,貴在哪裡?美在哪裡?才在哪裡?我所以獨獨看重你,是因為你有英雄氣概。」
蔡松坡故作不解地問:「何以見得?」
小鳳仙道:「我仔細看你的樣子,外似歡娛,內懷郁結。我雖女流之輩,倘蒙你不棄,或可為你解憂,休把我看成青樓賤物!」
姜文是很喜歡英雄人物,有英雄主義情懷的人,電影里人物說「追隨松坡將軍」,「變成小鳳仙」,應該是在表達自己。
開平碉樓
片中的鵝城在廣東江門開平取景。江門是著名僑鄉,早年美國加州的鐵路基本都是江門人修的。後來這幫人賺了錢回到家鄉就修了這個中西合璧,防澇防匪的碉樓。
介錯
日本切腹都會有介錯人,自裁的人切腹後非常痛苦,就由自裁者熟悉而信任的劍道高手在身後將其斬首,以縮短其痛苦,這就叫介錯。
艷陽樓
戲本,又名《拿高登》,高俅之子高登仗勢欺人,作威作福,被水滸好漢子弟殺於其居所艷陽樓。
二、姜文一貫的幾個主題的第三次表現
姜文到現在一共拍了四部電影,風格都各不相同。如果用文學流派來分析,《陽光燦爛的日子》是意識流,《鬼子來了》是現實主義,《太陽照常升起》是魔幻現實主義,到了《讓子彈飛》就比較荒誕派。但是扣去比較特殊的《鬼子來了》是為全體中國人拍的,其他三部其實都是在講姜文自己(某種程度上這可以構成一個自傳體三部曲,事實上看了子彈以後我從「太陽」中讀出來了不少3年前沒讀出來的東西),因而有很多共同的主題。這里說說我感觸比較深的幾個。
英雄主義
在姜文的世界觀里,英雄是第一位的。英雄改變社會,英雄創造歷史。最大的悲哀就是沒有英雄。
所以張麻子拿了錢還不夠,他還要除掉黃四郎,給百姓一個公平,給鵝城一個太平。
姜文年少時嚮往英雄,成年後用英雄要求自己。在他的電影里,英雄能夠做出常人所不能做出的事兒。英雄一定被濃墨重彩所渲染。但姜文宣揚英雄主義的時候,他又很清楚英雄主義的弱點,所以夏雨在砸過人磚頭以後,需要為大規模群架負責。六子剖腹取涼粉,要以生命為代價。
只有當你清楚一件事物的弱點時,你才可以說你真正愛它。愛一個女子時是,愛一個國家時也是。
雄性沖動
本質上來講,英雄主義其實完全是一種雄性性沖動。但是這里要講的是更直接的沖動。比如打架和性沖動。姜文沒有宣揚這些東西,但你看的出他認為這些東西是肯定要有的,不然就沒有了男人氣概。
不過這次有所不同的是,姜文沒有把這部分東西交給自己的角色(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夏雨的角色也是姜文自己的一個化身)去承擔,而是很大程度上放在了廖凡所扮演的老三身上,原因後面講到「克制」的時候會說。
對女性的迷戀
姜文影片中主角對女性的迷戀,一部分是基於性沖動的,一部分不是,是被一種純粹的美和自己內心理想完美映射的吸引。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到《太陽照常升起》再到《讓子彈飛》,前面一種的成分越來越少,後面一種的成分越來越多。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鏡頭會對准寧靜豐滿的胸,大腿和腳,從偷窺直到強暴。可是到了《讓子彈飛》,張麻子對花姐(周韻飾)的迷戀,只剩下淡淡的一條線,含蓄得甚至讓很多人到了結尾張麻子給花姐送槍時,會覺得突兀。鏡頭的焦點也相應地變成了臉,笑容,和眼睛。
全片有三處比較專注地描寫了張麻子對花姐的迷戀,除了最後的分別,一處是在進城初見時,花姐在領頭擂鼓,張麻子的眼神和望遠鏡的鏡頭的移動說明了問題(姜文是真的喜歡用望遠鏡來表現影像,它在他全部四部片子中都大量出現,這次尤其多);另一處是花姐雙槍一槍指自己一槍指張麻子要當土匪,同樣是姜文的眼神,還有雖然低緩卻充滿了感情的配樂。
在《太陽照常升起》和《讓子彈飛》裡面,周韻雖然戲份都不多,但是都做了最為用心的處理。姜文鏡頭下的周韻,不像人間應有的女子。她出現的時候,帶著笑容,和說「我也想跟你們一起去發錢,聽他們笑」的聲音,就像你原本以為只存在於內心理想深處的人,突然真的就出現在你面前。她是那麼的遠,遠到不可及,卻又是那麼的近,近到就在你心裡。
一個男人得有多愛他的妻子,才會這樣的去拍她。
浪漫主義
這里的浪漫主義指的是藝術流派。盡管幾部片子敘事流派各不相同,但是除了《鬼子來了》以外,影像的表現都有很突出的浪漫主義色彩,以強烈的情感作為美學經驗的來源。體現在鏡頭上,就是在靜態場景的構圖(經常鏡頭上方恰恰少一塊頭皮)和動態場景的運鏡上都非常隨性。這造成一種非常濃烈的效果。
理想
在姜文的電影里,理想有時是一種很虛很模糊的東西。張麻子的理想是打土豪分田地,張麻子的理想卻又不是打土豪分田地。張麻子的理想是什麼?恐怕他自己也說不清楚。理想在內心最深處,在遠處的青山和夕陽里。你知道它在那兒,卻永遠不知道如何去追尋它。可是當碉樓已破黃四郎已擒,你們抽著煙聊著天的時候,你就明白它依然在那兒等著你。
三、讓子彈飛里的姜文
克制
張麻子開始是受師爺勸告沒有當場殺掉胡萬給六子報仇,後來是在碉樓主動讓弟兄們撤,姜文在裡面扮演的人物變得越來越克制。這其實也就是姜文在學著克制自己。也許可以理解為姜文在「太陽」失敗以後的一種反思和內省。
可是成熟了以後,也就無法再那麼快意恩仇。所以剿匪之後,姜文騎著馬的背影,是悵然的。
政治隱喻
在葛優扮演的師爺死後,劇情突然離開了勉強算安分守己的商業片節奏,進入了一種癲狂之中,講了一個有關革命的寓言。這里說說我讀到的故事。
錢鋪在街道上,卻沒有百姓敢拿,晚上偷偷拿了,白天黃四郎開馬車出來收,又全部交還。張麻子再把槍彈鋪在街道上,同樣是晚上偷偷拿了,第二天黃四郎開馬車來收被張麻子把馬打死。可是當張麻子在街上振臂一呼號召大家去進攻黃四郎時,卻沒人響應,他們等著看誰能贏。直到張麻子抓了黃四郎回來,他們又一擁而上,跑到黃府搶東西,順民轉眼間變成了暴民。武舉人平日里幫著黃四郎欺壓百姓,這個時候他卻沖的最猛。整治黃四郎,他也最狠。
有人批評姜文還在宣揚「打土豪分田地」這一套價值觀,其實就算姜文跟張麻子一樣,信奉結果公平,鼓動群眾鬧革命,他也把這個事件中各方的真實情況反映出來了。所以不同的人,可以從他的作品中讀到不同的觀點。這是姜文談政治的高明之處。
就像鬼子來了,很多人說是在批判國民劣根性,可是我看完的時候,卻是幾為我的民族落淚。
首尾的呼應和對比
本片的首尾幾乎是完美的對應。翱翔的鷹,長亭外古道邊的歌聲,鐵道,馬拉火車,有節奏感而激動人心的音樂。
然而,開始的時候,是一群土匪要劫車,恣意江湖,鬥志昂揚。結尾卻是物是人非。仇雖然已經報了,但人死無法復生;目標雖然實現了,但是理想卻依然遙不可及;弟兄們都走了,還帶著自己深愛的人。張麻子一代豪傑,此刻卻只剩鐵軌,青山,夕陽,和背影。
本片表面來看是個喜劇,但其實卻是悲劇。
姜文的日本情結
影片中多處表現出姜文的日本情結:送六子留洋,先說的是東洋;黃四郎要跟張麻子玩自裁;黛玉和晴雯本是紅樓人物,卻組成日本名。
其實作為一個具有民族主義思想,並很看重男性氣概和尊嚴的人,會欣賞日本文化是正常的。我懷疑姜文參觀靖國神社其實並不是因為對記者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回答,而是出於姜文對於武士道精神的認同。
四、說說電影技法
關於表演
這次主要角色中有6個人出彩,葛優,廖凡,姜武,劉嘉玲,周韻,還有不知道演員名字的老五。
葛優至關重要,如果最終的票房能如我所料拿到4億甚至更多的票房,起碼有一半得歸功於葛優。葛優一臉嚴肅地到位地完成了大部分的搞笑任務。而且沒有葛優,周潤發和姜文斗爭的戲出不來。這次的念白和臉部表情造型實在是太絕了,很多腔調的拿捏令人拍案。
發哥現在一般都說是票房毒葯,不過這個角色可能也非他莫屬。發哥表演基本到位,就是念白還是太差,沒聽出來是本人的還是別人配的。
姜文基本就跟他演的大部分影片一樣,在本色基礎上略有針對性的傾向。
陳坤此次用力夠大,略有點不自然。
姜武的演技我以為還在姜文之上,戲路很寬。武舉人雖然只是個配角,但是角色對於前面提到的政治隱喻卻至關重要。
劉嘉玲戲份很少,但是角色需要的勾畫全出來了。
廖凡這次承擔了表現雄性氣質的重任,到位了,有些句子的語氣很不惹眼的用了點北京腔調,效果很好。
周韻比太陽照常升起里水準更高,沒那麼出格,但是平凡處更見功力,特別是眼神。不知道是不是夫妻說戲尤其到位。
不知名的老五把那股憨勁兒刻畫的入木三分。期待以後再在大銀幕上看到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有很多群眾演員的表演也很出彩,比如那個最後管張麻子拿椅子的富人胖子。兩次看時我都特別觀察了群眾起義時中間各個人的表情,基本都到位了,前邊的幾個特別出色。群眾表演沒有看出假來,這很不容易。
攝影
仰拍很多。快速正反打很多。用了很多側逆光的鏡頭來用光暈表現張麻子和他的弟兄的氣概。
鴻門宴那場戲在飯桌外面布了一個圓環,等距放了3台攝像機,慢速的逆時針轉動,結合正反打,效果極佳。類似的方法後面還用過一次。
山上打土匪一段堪為影史經典。
音樂
沿用了久石讓給《太陽照常升起》的配樂,因為有足夠的情節的緣故,效果比上次更好。有個規律,凡是姜文在很商業的說笑話或者發展必須的故事時,沒有配樂;每到姜文玩段風格了,配樂就上來了
剪輯
從頭到尾一路都很快,讓觀眾一直都保持很high,但是也讓一部分人來不及思考,注意不到細節,指責片子瘋癲而膚淺。
五,暗喻
影評這么多,吐槽點最多的就是周潤發飾演的黃四郎了。這個地主惡霸,說單詞,玩「介錯」,還總要拽拽文,錢也多的離譜。這些特質可笑,不必要,也不合理。 但揭開暗線的線索,就在於這些「不合理」。 影片的暗線,幾乎都巧妙得埋在笑料之下。
問題1: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 1920.
葛優演的馬縣長,在剛進鵝城不久就說:「不好,我們來晚了,前任縣長已經把稅預徵到90年後了,都到2010年了」。 原著中故事發生在193X年,是姜文特意改到1920年的。
問題2:黃四郎只是個地主惡霸么? 沒那麼簡單
黃四郎交給假麻子(胡軍)地雷時,說了很多:「北中國我不知道,但這種限量版地雷,整個南國只有兩個」;「第一個在辛亥革命時炸了第一響」;「驚天,動地,還泣鬼神」;「1910,made in U.S」
辛亥革命發生於1911年,這1910年才生產。 黃四郎不但知道辛亥革命的地雷是什麼型號,還擁有唯一一顆雙胞胎地雷。 請問,黃四郎在辛亥革命中,發揮了什麼作用?
黃四郎參與了在武昌起義的核心策劃,是辛亥革命的老資格革命黨!不信?下面還有佐證
問題3:張麻子只是個土匪么? 當然不是
電影里很明白的說了, 張牧之,早年追隨松坡將軍(蔡鍔),17歲時即為其麾下手槍隊長。是講武堂出來的(考慮到蔡鍔,應為1909年成立的雲南陸軍講武堂)。蔡鍔在日本死後(1916),張牧之回國,落草。
蔡鍔何人?梁啟超高徒,民國開國元勛,護國軍神。 1911年辛亥武昌起義後20日,蔡鍔就在雲南發動重九起義響應革命。1915年又發動護國討袁並取得勝利。張牧之早年即追隨他,也算是 辛亥革命黨對老資格。
張牧之和黃四郎還曾是革命戰友? 影片給出了明顯的線索
問題4:1900的一面之緣?
張牧之與馬邦德赴黃四郎的鴻門宴時, 黃四郎說。「20年前,我和張麻子曾有一面之緣」。從影片可以看出,黃四郎一開始就知道假縣長就是張牧之就是張麻子。這句一面之緣,是他刻意點開的敲山震虎。影片確鑿的發生在1920年。 20年前就是1900年。
黃四郎和張牧之在這一年見過面? 那一年發生了什麼? 我們繼續從張17歲當上蔡鍔手槍隊長入手。
問題是,張牧之現在多少歲,又是那一年遇上蔡鍔的呢?
蔡鍔1882年12月出生,1899年在時務學堂的老師唐才常德資助下赴日本留學,1904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 回國後先後在湖南廣西雲南等地練兵。
如果張是1904年後見到的蔡鍔,那麼1900年時張牧之不超過13歲。 這樣的孩子不應引起黃四郎的注意。且1920年時33歲,似乎又嫩了一些。蔡鍔活到此時也不過三十七歲。 1899年之前的蔡鍔不過是個16歲不到的學生,雖然已經聲名不弱,但也不至於配個手槍隊長吧。 張蔡相逢,應為1899-1904年蔡鍔留學時發生。17歲的張牧之,又為何會給一個留學生作手槍隊長呢?
查了一下,1900年時,唐才常策劃在武漢發動「自立軍起義」。 蔡鍔聞訊即回國響應老師。但唐看他年紀小,就派他去湖南送信。 後來唐才常被張之洞拍平, 蔡鍔身在湖南躲過此劫,又回了日本(其實這時候他才改名叫蔡鍔,才去學軍事)。我以為,張牧之當上蔡鍔手槍隊長,正是這一年。 估計是唐才常不放心蔡鍔一個人走,派了張牧之這個同齡毛頭小夥子,給他當的保鏢--」手槍隊長」(估計是光頭小隊長)。 這樣算,1920年影片發生時張牧之37歲,也很符合人物形象。
黃四郎會在1900年認識張牧之,兩種可能。1是黃也參與了自立軍起義,在武漢或者湖南見過蔡鍔與張牧之。 2是蔡鍔把這個手槍小戰士一起帶到了日本,然後在日本和黃有過一面之緣。
我更傾向於後者, 因為黃四郎和張牧之,顯然都在日本混過不短地時間。
問題5:張牧之黃四郎都混過日本? 應該是,他們都對介錯很熟
先來介紹一下介錯:
日本人不愛上吊愛切腹,他們覺得切死自己挺光榮的。 但切腹挺難操作,一刀捅進去,一時死不了還特別疼。身體倒得七扭八歪,掙紮起來滿地的血,死相難看,特別不體面。故很多時候切腹者會讓一個信賴的朋友當「介錯」。介錯人手持長刀站在其身後,在自殺者的短刀切腹的一瞬間砍下他的腦袋。
切腹大家都熟,但介錯就相對冷僻。 更別說在沒網路和電視的1920年, 如果不是對日本文化相當熟悉的人,根本說不出這倆字吧。
黃四郎在鴻門宴上說「要是這三個人供出我來,我就切腹,請兄台當我的介錯」。 張牧之說「你搞錯了,介錯人用的是長刀」。兩個人應該都在日本待過相當長的時間。 尤其是黃四郎,好端端的中國人沒事誰能扯到切腹去。張牧之要在日本混,只能是1900-1904年。因為1904年蔡鍔回國後就沒怎麼去日本(其實我也不熟,蒙的),作為蔡鍔的手槍隊長,張牧之也不能去日本。等1916年8月,蔡鍔病重去日本治病,當時張牧之一定跟著去了日本,但估計這段時間他可沒興趣研究什麼切腹。何況11月初蔡鍔就病逝了。
回答了這5個問題後, 我們重新看黃四郎這個人。 他留過西洋,也留過東洋。說話愛拽文,冒成語,國學功底算不錯。你若把他看作一個土財主,這些設定顯然有很蹩腳; 但若把他看作早期便追隨孫中山的革命黨, 那些設定就很恰當。
黃四郎,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土財主。 他是一個腐化的前革命者,現當權派。 在鵝城,他是「官府」的代言人。
我總結一下暗線:
1900年,張牧之追隨蔡鍔到日本,並與黃四郎有一面之緣。
1900-1911年,張牧之和黃四郎在同一個革命陣營,但無交集。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武昌起義,黃四郎為核心成員。 10月30日,蔡鍔在雲南發動重九起義,張牧之也算核心成員。
1911年-1920年. 辛亥勝利後,革命者黃四郎,開始利用手中的權利斂財。他投靠了實力軍閥張敬堯(還是張宗昌? 其實我沒聽清楚。 總不能是張孝准吧)這座靠山後,愈發肆無忌憚,橫征暴斂,更以故鄉鵝城為根本苦心經營,控制了民國小半的煙土交易,大發其財。
辛亥勝利後,革命者張牧之,不求權錢,繼續追隨蔡鍔。 1916年蔡鍔死於日本,此後張牧之對時局失望,乾脆落草為寇。
1920年, 張牧之馬邦德來到鵝城,電影開始。張黃鬥法,掀起了一個小小的鵝城起義,勝利後張牧之分文不得,心愛的女人和他的兄弟們一起走了。這場「革命」,正如當年的辛亥革命, 他什麼也沒得到,甚至失去了很多。 他坐的chair, 也被別的man抗走了。
這就是姜文在此電影里內藏的政治隱喻。 誰會投入革命?蔡鍔這樣的英雄會,袁世凱這樣的梟雄會,但最後得權的一定是袁世凱;張牧之這樣的爺們會,黃四郎這樣的投機者會,但最後得利的一定是黃四郎。 當張牧之再次掀起鵝城革命,他不為財也不為權,不為女人也不為大眾。他對黃四郎說:「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如果你們覺得這個隱喻還不夠過癮, 鴻門宴上還有句台詞。「彼時彼刻?」 「恰如此時此刻」(謝絕聯想,請勿跨省)。
問題6:姜文要干什麼? 「讓子彈飛一會」
解決了前5個問題,我們就明白姜文如何同時取悅小裝,大神和官府三個群體了。 那就是打時間差。這是一部讓子彈飛一會兒才能被解讀出的電影,子彈中的火葯藏在喜劇和商業的外殼之下,躲過了官府的剪刀手。 他若明白無誤的指出黃四郎是由XX手段走上統治階級的惡棍,配合最後的「鵝城運動」,那這片死的絕對比寧浩的《無人區》還慘烈。等子彈飛完,官府醒過神兒來,影片都下映了。
從技術手段來說,姜文為追求這個飛一會兒才明白的效果,刻意的將每一條重要的線索後埋一個包袱以轉移注意力。 比如張牧之剛剛自陳身份,說自己跟松坡將軍混過。 觀眾還沒轉過筋想清楚松坡是誰,葛優就跳出來插科打諢:「那一年,我十七歲,她也十七歲...」。在逗笑大家之餘,將觀眾的注意力從「松坡」,「十七歲」這樣的線索上轉移開。避免影片立刻被看懂。
姜文的電影愛悄悄的牽扯些政治,但要把子彈對著官府打,未免自討死路。他准備打向誰? 這就是本文最後要討論的問題,也是姜文更大的野心所在。 看官們可以把他野心想的特別不怕死,但我可不敢胡寫。我覺得他把槍口對准時下電影界,對准某位電影界的官府代言人。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姜文那句「我姜文站著,也能把錢掙了」。這點野心,觀眾都看的出來,也不難理解這句有點揶揄悶頭掙錢的馮小剛。馮導豈是在於這點揶揄的人?還主動客串了湯師爺,和葛優聯袂出演賺錢眾。(馮導不但拍片賺錢發揮穩定,客串也是穩定的頭五分鍾就死。)湯師爺落水而死, 葛優演的馬邦德為求活命,一直在冒充湯師爺。 可以說,在電影里,葛優代表了馮小剛。馬邦德說的,就是湯師爺說的。也是馮小剛說的。
湯師爺要賺錢,他向誰跪? 官府代言人「黃四爺」。 他怎麼著掙錢? 黃四爺帶頭出錢,其他人就得跟著出錢,回頭把錢還給黃四爺,得利三七開。
張牧之要站著掙錢,也得在湯師爺的配合下,先忽悠「黃四爺」先出了一百八十萬兩銀子才行。
關鍵問題來了,湯師爺想賺錢得跪官府代言人黃四爺,馮導演想賺錢得跪那位爺?
時下電影圈裡, 有沒有一個「爺」,是公認的官府代言人呢。這位爺,如果像黃四爺一樣惡劣,已成中國電影的毒瘤,就夠好了。這位爺,如果像黃四爺一樣發家,先投身於「導」,一步步的向官府靠攏,終究成「爺」,就再好不過了。
有沒有這樣的一位爺,讓姜文這種爺們電影人覺得。「X爺,沒有你,對我很重要」。線索還在電影里
理解子彈的政治隱喻,突破點在於姜文相對於原著,對故事發生時間的改動。
理解子彈的現實所指,突破點在於姜文相對於原著,對角色姓名的改動。
在原著里,黃財主的原名叫黃天榜,」黃天棒」. 在電影里,叫作黃四郎,「黃四爺」。
韓三爺,您得多麼的無畏,才敢於把自己的名字,放在這片兒的出品人上? 您給這電影投了多少錢來著, 別是一千八百萬
(原著師爺姓陳,沒縣長這人。 電影里分別安上湯,馬二名。將將是個「馮」字,有點附會,放括弧里圖個好玩吧)
在電影後半, 張麻子對著黃四爺派出來的馬車,虛射一槍,「讓子彈飛一會」。 片刻,槍聲四起。
《讓子彈飛》上映一會後,終會成燎原之勢。其它手裡有槍的導演,編劇,演員,雜志,評論家們,都會迫不及待的把肚子里藏了多年的子彈打出去。
姜文必將瓦解一個「三爺的王朝」,「剪刀手的王朝」。讓黑馬們倒下,白馬們得以掙脫沉重的束縛。但」姜文的王朝」,永遠不會來臨。他會從容的從椅子上站起來,讓別人搬走。自己騎上白馬,悠然的離開我們的視線,化為一個傳說。
『陸』 讓子彈飛,經典台詞有哪些
前天看的,挺好玩。
1、說好了,咱們是同床,但不入身。我若有不規,手槍在此,你隨時可以幹掉我,你有需要的話我也絕不推辭。
2、 葛優:寡婦不能睡了,必有大災。 姜文:她已經是個寡婦了,我不能讓她守活寡。
3、如果你活著,早晚都會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遠活著。
4、葛優:你是要睡我呢,還是要殺我呢? 土匪:當然要先睡後殺。 葛優:那你還是殺了我吧。
5、我以為,酒要一口一口地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邁得太大,會扯著蛋。
6、美女你不要,錢你也不要,你要什麼啊。
7、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8、犯人小強還有什麼好說的?沒了吧!(用力拍桌)來人,拖下去斃了,早死早投胎,不過9、你這德性,估計很難從妖變成人,下輩子就當個人妖吧。
10、難得老闆也是性情中人。六折就六折,大丈夫一言既出,什麼馬都難追。
11、我呸!黃老財,你大爺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吃過的麻辣燙比你嚼的串串香還多,砍過的腦袋比你家的姨太太還多。想忽悠我?沒門!今天我要過癮過到底,把你們全滅了。
12、刀下留人!張縣長,在下有大內密探提供的新證據呈上。
13、在公在私,我都應該對著他們兩個人干。
14、燈火闌珊處,他驀然回首,而我卻在燈影里。
15、我這兒是珍藏版地雷,世上只有兩顆,Made in USA。」
16、別屁股疼了,屁股在樹上呢。
17、叫麻子的臉上就一定有麻子?那叫黃四爺的臉上有四么?
18、山西真是在東邊。
19、大哥你是了解我的,要是我,趴在桌子上的,應該是她老公。
20、我也一點准備都沒有,帶著老婆出了城,坐火車,吃著火鍋還唱著歌,然後掉水裡了,後來一下子就到這了。
21、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22、連小鳳仙是誰都不知道還當妓女?那是譽滿全城的雞。
23、黃四郎:黛玉、晴雯給我出來。師爺:怎麼只出來一個女子?黃四郎:我給她起了日本名字----黛玉晴雯子!
24、這他媽的稅都收到西元2010年啦!
25、張麻子:這是穆扎的曲子。他們叫穆扎,咱們這里叫莫扎特。兒子:你還能聽出是穆扎來?張麻子:有時候能。兒子:什麼時候?張麻子:唱片上寫著穆扎的的時候
26、四爺,他們打我的屁股就等於打您的臉啊!
27、我很少和人講心裡話,這話到嘴邊了,你讓我咽回去啊
28、六個人,還當著人家男人的面,呸,不要臉。我都關著燈。太不要臉了,太不要臉了,呸!或者你花點錢,花不了多少錢,姑娘有的是,還當著人家的面,惡心,呸,惡心。
『柒』 尋仙怎麼賺錢最快
小桑村出生,開始做任務吧,到10級很快很快,只需要20分鍾左右。
跟著土地飛到寧海縣,先學捉妖,把捉妖學到3級,同時學一個金石技能,一個首飾技能(別問為什麼,照著做就是,捉妖找壬陽子,學金石技能的導師在旁邊)。
接著繼續作任務大概30分鍾,到15級咯,恭喜,這時候第一個賺錢點出現了,就是小漁村的寧海平妖副本,在小漁村貨郎旁邊的傳送可以傳送進入。先和NPC對話接上殺死青鰲五爺和12個小妖的任務(完成後有6000經驗),選擇低級難度,會有兩個很好很強大的NPC幫你殺怪(注意小怪你一定要打一下,否則不算你經驗),一路殺過去到青鰲五爺,大概2-3分鍾就可以殺死,青鰲五爺必掉一本15-20的技能書(賺錢就靠它咯),刷上一個小時,你會發現自己到17級了,身上的錢有1
J多了,而且包包里技能書也滿了,哈哈,去寧海技能導師那裡擺攤吧,一本技能書10-15Y出售。擺攤的時候也別閑著,開個小號開始升級,只用升到10級進寧海去幫忙擺攤就好,20分鍾左右吧,切換回自己大號看看,哇,書都給掃光了吧。數著身上的J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建議繼續刷寧海副本2小時到20級,然後把書都丟給小號擺攤,賣空一次大概有2-3J,光這個就能讓你在開服賺夠10J。換成仙玉買兩個包裹在身上裝著或者干點別的,隨便。小號擺攤完畢就花50仙玉買個3000耐久鋤頭或者鐮刀,讓它挖礦或者樵採纖維去。
到20級就可以去黃風洞了,在寧海縣地圖的上方,如果不知道位置也可以一直做主線,大概到21級你就可以到黃風那裡(記得一定要帶照妖鏡哈起碼帶2個,否則出了原型哭死你,捉黃風洞的妖需要3級捉妖的),首先先接白肚皮的任務,就是有個帳篷里,有個弱的不能再弱的小妖在打個胖子,你把那個小妖打死就可以接這個白肚皮任務,這樣進了黃風洞就可以有NPC幫你。黃風洞單刷的功略超多自己去論壇找找看吧,其實自己多殺幾次就熟練了,我感覺奇門和幽冥單刷最簡單的。黃風洞的重點是,前面那個邪靈童子血過半的時候一定要用個擊倒技能放倒,否則他的大招出來你的NPC全部玩完,另外就是殺黃四爺一定要讓他鎖定NPC先,如果鎖定你就會出來一堆怪,那就不好玩了,奇門的可以殺完童子走進洞里對黃四用命令簽,黃四也不會招小怪(先殺銀玉釵再殺黃四爺,就可以找金鑲玉交12000的經驗;先殺金鑲玉再殺黃四爺,就可以找銀玉釵交12000的經驗,殺死白福也可以找白肚皮交12000的經驗。)刷黃風一定要挖水晶礦,每次進去能挖4-5塊,挖水晶一定要有金石技能(知道前面為什麼讓你學金石技能了吧?)刷黃風的好處包括各種圖卷,黃四爺圖卷(我50Y賣過),銀玉釵圖卷,金鑲玉圖卷,黃鼬童子圖卷,黃鼬小廝圖卷,胖打手圖卷,瘦打手圖卷,這些圖卷都能賣15到30Y不等,然後有黃風套裝,有黃鼠狼服裝,有召喚騎寵的喚靈符(為什麼我刷了100多次就不出……殘念),緋紅石,至臨決碎片,還有20-25的各種技能書。當你刷到身上滿了,就回城賣賣東西吧,順便把你小號挖的東西加工好,用首飾技能做成20的首飾,小號繼續擺攤賣,20首飾20-30Y一個賣得很快。總之刷黃風很賺錢很賺錢,我刷到31級才戀戀不舍的離開黃風的。
31級之後可以找人下葫蘆副本了,後面該怎麼賺錢大家自己去摸索吧(我現在也才38級),做首飾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5色珍珠很難收,我都是6Y一個收的,最好能找到長期的合作夥伴。
奇門的朋友推薦去單刷蟲洞副本,選低級難度,中間可以一路走過去不遇怪(你自己好好摸索摸索)到村主任那裡把坡上幾個小怪清掉,然後開殺,重點是簽兵一定要用丁控遠程攻擊高,自己拉著BOSS跑注意閃避,BOSS去殺小兵,自己就跟上砍,慢慢磨,喝葯頂多喝2瓶紅,2瓶藍,5分鍾左右搞定,必掉25-30的書1本和25各級別裝備,我一小時能刷出10本書來,每本30Y-40Y賣很好賣。這樣一小時也有4J收入。(25-30的技能書幾乎是個真空,因為蟲洞副本比較麻煩,所以下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