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澡盆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復古卡通女圖片 2025-09-01 04:48:05

澡盆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1-14 03:06:27

① 大航海時代4 舒派雅為何叫是澡盆叔

因為舒派亞喜歡使用漢薩式帆船,該船外形似澡盆,所以大家戲稱他為澡盆大叔。
那個圖是我們吧里人PS出來的,那個標題:《老阿原創之EG人物大全》中EG=惡搞,這個不是真的。

② 奇怪的小澡盆看圖寫話(有圖片顏色

夏天的沙灘上有一隻大澡盆,它靜靜地躺在那裡。
有一隻小象看見了大澡盆,把它撿回了家,小象把大操盆當碗用。結果發現它是漏的,根本不能當碗,小象很生氣,就把它扔了。
一隻老馬看見了大澡盆,把它撿回了家,老馬想要把它當臉盆用,可是它是漏的,根本不能用,於是老馬很生氣,把大澡盆扔了。
一隻小狗看見了大澡盆,它很開心,想把大澡盆設計成一艘船。可是澡盆是漏的,小狗白忙了一場很生氣,又把大澡盆扔了。
有一個小寶寶看見了,他坐進大澡盆,玩得很開心,大澡盆也很開心,因為它終於有朋友了。

③ 有沒有人有兩個小孩子在澡盆洗澡的圖片,

我在網上查到了一個視頻
我剛才截了一個圖
你看看吧

④ 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中,閱讀小熊被小澡盆卡住和河馬幫忙解救小熊的主要情節。

2、體驗小熊與小澡盆間濃厚的情感和成長的快樂。

活動准備: 大圖書、《我要洗澡》歌曲錄音。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你們喜歡洗澡嗎?平時在哪洗澡呀?(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講述)

教師小結:小朋友都喜歡洗澡,有的在浴缸里洗澡,有的洗淋浴……洗完澡身體變干凈了,感覺好舒服。

這是我們的好朋友,是誰呀?

二、閱讀圖書內容 (一)

閱讀第一、二幅內容 小熊喜歡在哪兒洗澡呀?

小熊很喜歡這只小澡盆,天天用它來洗澡,一邊洗一邊還快樂地唱歌呢。聽――

引導幼兒扮演小熊,坐在小椅子上,跟著音樂《我愛洗澡》一起模仿小熊洗澡。

一天又一天過去了,小熊洗澡的時候發生了什麼變化?

小熊一天一天在長大,澡盆顯得越來越小,看來,小熊快要坐不下了,這可怎麼辦呢?(教師對於孩子回答的內容加以提煉)

(二)閱讀第三、四幅內容 河馬路過小熊的家,看見小熊在小小的澡盆里洗澡,河馬說:「小熊你的澡盆太小了,我帶你去一個好地方洗澡。」河馬邀請小熊到哪兒去洗澡?

小熊願意去池塘洗澡嗎?(提醒幼兒較完整地講述自己的理由)聽聽小熊是怎麼想的?「我害怕,池塘里有小魚,它們在我身邊游來游去,會鑽進我的胳肢窩,我最怕癢癢了,我不去池塘洗澡。」

小熊究竟想在哪裡洗澡呢?

(三)重點閱讀第五、六、七、八幅內容 小熊為什麼哭呀?他的身體怎麼了?

閱讀大圖書第六、七、八幅圖片。

河馬用了什麼辦法解救小熊?是哪一幅圖?找出來一起閱讀。

河馬拿來胡椒粉,胡椒粉是什麼味道?人聞到後會怎樣?

一起學學小熊打噴嚏:小熊聞到胡椒粉後打了一個響亮而又力大無比的噴嚏,把小澡盆給震得碎片亂飛,小熊終於得救了,他也明白了自己真的長大了。

小熊失去了小澡盆,怎麼洗澡呢?

河馬安慰他:「小熊,你跟我來,我們一起到池塘去洗澡吧!」小熊跟著河馬來到了池塘旁邊,

「撲通」跳了下去。

小熊能在河裡洗澡嗎?河水沒到小熊的哪裡?

「哇,這個池塘可真是個大澡盆呀,我可不怕長大沒澡盆洗澡!」兩個好朋友高高興興地唱著歌,洗起澡!

播放音樂《我愛洗澡》,幼兒跟著音樂模擬小熊在小河裡洗澡。

附故事: 被澡盆卡住的熊

小熊非常喜歡他的小澡盆,天天用它洗澡。小熊一天天長大了。河馬邀請小熊到池塘里去洗澡。小熊不願意,他害怕小魚、小蝦會鑽進他的胳肢窩。有一天,小熊在洗澡的時候被澡盆卡住了,怎麼也出不來。嘿呀,嘿呀,河馬拉不出小熊。河馬把澡盆翻個身,用力掀也沒有把澡盆掀下來。河馬拿來胡椒粉抹在小熊鼻子上。小熊打了個噴嚏,把澡盆震得碎片亂飛,終於自由了。小熊跟著小河馬到池塘洗澡。這兒真是一個大澡盆呀!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了解藍印花布的主要特徵,感受藍印花布的美。

2、知道藍印花布是我國傳統民間藝術,激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3、學慣用油水分離的方法製作藍印花布,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准備

藍印花布兩塊,藍印花布做的衣服、頭巾、扇子、汗巾、鏡子各一樣;古典音樂;藍色水彩顏料,白色油畫棒;畫紙;刷子;剪刀;繩子。

三、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小朋友們上午好!我是彭老闆,歡迎你們來到我的店鋪。

你們覺得彭老師當了老闆之後有什麼不一樣嗎?(身上穿有藍色印花布的圍裙、頭上帶有藍色印花布的頭巾) 你們覺得彭老師這樣穿漂亮嗎?(漂亮) 彭老師店鋪里還有許多這樣漂亮的花布,現在跟著彭老師一起去看一下吧!

2、欣賞藍印花布的美,了解藍印花布的主要特徵。

老師同時展示四塊不一樣的藍印花布。這四塊布有一個關於它們的故事要講給你們聽(播放視頻)師:看完關於這些布的視頻之後,你對這種布有哪些新的了解呢?你有發現他們都有一個什麼共同的特點嗎?--幼兒自由回答小結:這些布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花布只有藍色和白色,有些是藍底白紋,有些是白底藍紋,它們都統稱為藍印花布。

提問:這四塊藍印花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重點引導幼兒講述圖案不一樣、花紋的排列方式不一樣,規則排列和無規則排列。對幼兒的發現給予及時的肯定)小結:藍印花布只有藍白兩種顏色,它的圖案有的來自於大自然,有的是人們創造和想像的,代表人們心中美好願望,有的是規則排列,有的是不規則排列,簡單、原始的藍白兩色,創造出一個淳樸自然、千變萬化、絢麗多姿的藍白藝術世界。這樣的藍印花布素雅寧靜,讓人越看越喜歡。

3、使用藍印花布產品,感受民間藝術帶來的美 。

現在有哪位小朋友想去我的店鋪試穿藍印花布產品嗎?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產品進行適用,老師逐個進行點評。

小結:藍印花布不僅可以做成衣服,還可以做成各種好看又好玩的'東西那,受到小朋友和全世界遊客的歡迎,因為它體現的是中國特色,有著濃郁的江南水鄉韻味。

4、介紹"藍印花布"的製作過程並重點示範。

師:這么漂亮的藍印花布你們想知道是怎麼印出來的嗎?老師也特別喜歡這些花布,現在彭老師要用一種油水分離的方法設計一塊藍印花布,小朋友要看仔細了,比一比誰最先發現裡面的秘密。等會請每個小朋友自己設計一塊藍印花布,讓裁縫給我們做一件有特色的衣服哦!

(出示材料)教師示範做法:

①先用筆在畫紙上設計好自己的圖案,可以是你喜歡的動物、水果、植物或者簡單的形狀,把圖案整齊的畫滿整張紙。

②用白色蠟筆把剛才畫好的圖案全部圖上白色。彭老師這里有個小秘密要告訴大家,塗白色的時候一定記得要非常用力哦!如果你的小手力氣不夠可以請旁邊小朋友幫忙也可以請老師幫忙。

③最後用刷子把整張畫紙圖上藍色,你就會發現一個神奇的變化,我們的藍印花布做好了。你們想知道為什麼塗了白色油畫棒的地方沒有藍色嗎?

介紹"油水分離"原理。

5、幼兒製作"藍印花布" 播放古典音樂教師巡迴指導,適當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完成作品。

6、布置展板,引導幼兒互相欣賞 (討論:你最喜歡哪一張?為什麼?)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小狗抬花轎》這首生動活潑、富有童真童趣的兒童歌曲中,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歡樂氣氛,與同伴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同時使幼兒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共同分享玩之鄉的樂趣。

2.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同時培養其團結互助的精神。

3.樂於與同伴合作,體驗抬花轎的樂趣。

活動准備:

小狗頭飾若干、花轎、扇子。

活動過程

1、准備活動:播放健康歌樂曲,孩子你們於老師一起做模仿操。

2、談話導入:出示花轎圖片,引出課題提問:小朋友,這是什麼?你們在哪裡見過啊?這是干什麼用的?

附兒歌:八隻小狗抬花轎,老虎坐轎把扇搖。一隻小狗摔一跤,老虎對它踢一腳。小狗氣得汪汪叫,老虎卻在睡大覺。小狗抬轎到山腰,想個辦法真正好。一二三,往上拋,老虎摔了一大跤。

3、重點嘗試抬花轎,摔跤,拋等動作。

4、介紹游戲規則:

幼兒三人一組,紙箱和前後各一人,手抓花椒的兩邊小棒,一人站在紙盒中間,站在起跑線上。游戲室,三人一起配合快步走規定的地方,看哪組幼兒走的又快又穩

5、在音樂中帶頭飾,分組游戲。

活動延伸:回家與爸爸媽媽共同感受抬花轎的樂趣,同時體驗讓家長天倫之樂。

活動反思:孩子們非常喜歡這一游戲,在活動中孩子們充分體驗了抬花轎的樂趣,同時知道了抬花轎合作的重要性。

中班教案 篇4

一、設計構思

1、教材來源:本次音樂活動取材於《快樂奧爾夫》中的一段作品,原名叫《青蛙》。

2、目標定位:重點引導幼兒藉助身體動作感受和表現音樂的生動有趣;難點是通過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節奏與音樂結構的匹配。

3、設計理念:幼兒是音樂活動的主體,活動設計就須從幼兒的興趣和音樂作品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出發。體現活動設計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因為任何完美的音樂活動設計,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都需要作相應的調整,以便適應實際教學情況,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4、組織方式:主要採用奧爾夫教學體系中的聲勢活動練習、嗓音造型練習、動作造型練習;其次是將學習律動和玩游戲相結合,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音樂,體驗和表現音樂。另外還藉助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節奏與音樂結構的匹配。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節奏型。

2、通過嗓音造型、手指游戲、圖譜識記、表演等形式體會《數青蛙》音樂的生動有趣。

三、活動准備

錄音機一台、磁帶一盒、節奏卡一張、圖譜一幅。

四、活動結構

1、聲勢活動練習(拍手、跺腳、拍腿……);

2、嗓音造型練習(節奏朗誦);

3、動作造型練習(表演手指游戲);

4、圖譜識記練習;

5、游戲練習(個別、分組、集體表演)。

五、指導要點

1、聲勢活動練習(拍手、跺腳、拍腿……)。聽老師的鼓聲,請小朋友模仿拍節奏,通過拍身體的各部位(手、腿、肩等)及聲勢練習(跺左腳、右腳、雙腳等)鞏固節奏型。

2、嗓音造型練習(節奏朗誦)。引導幼兒創造性地運用小動物的叫聲或幼兒的名字進行節奏朗誦活動,進一步鞏固節奏型。

3、動作造型練習(表演手指游戲)。通過談話的形式,引出童謠《數青蛙》,一邊一句句分析童謠一邊自然配合手指的表演,引導小朋友自己發明手指表演的方法,如四指並攏與拇指對碰表示呱呱叫,用拳頭表示青蛙的大眼睛,手腕帶動手掌,手心朝下上下翻表示青蛙跳等。在玩手指游戲的過程中熟練歌謠和節奏型。引導幼兒在《數青蛙》的音樂中玩1-2遍手指游戲。

4、圖譜識記練習。教師一邊朗誦節奏一邊用手指圖譜,幫助幼兒識記音樂所表達的樂句順序。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參與音樂,如讓幼兒一邊看圖譜一邊運用節奏朗誦和聲勢活動為音樂配伴奏。

5、游戲練習(個別、分組、集體表演)。讓幼兒扮演青蛙圍成「池塘」進行配樂表演。

6、結束活動:幼兒自音樂聲中隨教師跳出活動室。

六、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獲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選材成功:沒有歌詞卻很有特色音響效果的律動。《數青蛙》配上一首幼兒較熟悉,且有琅琅上口有節奏的兒歌《數青蛙》,使音樂、語言與動作的結合得到最充分的表達,形成一幅青蛙邊歌邊舞的熱鬧完美圖景。

2、程序設計:採用聲勢活動練習→嗓音造型練習→動作造型練習→圖譜識記練習→游戲練習的方式引導幼兒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調動原有的經驗來學習新知識,使幼兒腦中的舊知識得到激活,進行重新組合與匹配形成新知識。

3、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始終遵循幼兒音樂活動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即幼兒是音樂活動的主體,活動設計就須從幼兒的興趣和音樂作品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出發,體現活動設計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內容,學慣用樂器演奏動物走及笑聲的節奏。

2、通過探索,認識動物走路聲音特徵與樂器聲音性質的關系,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

3、能較專注地傾聽老師的指令演奏樂器。

活動准備:

1、大鼓、鈴鼓、搖鈴、串鈴、小鈴、單響筒、圓舞板,及相應的漢字卡片。

2、有相關漢字指示的節奏卡三張,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 示「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圖片,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二、講述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愉悅情緒。

1老師提出問題:

(1)故事講了什麼事情?

(2)在故事裡,你聽到了哪些聲音?是誰發出來的?(分別出示節奏卡)

2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動物走路及笑的聲音。 這些聲音是怎樣的?你能模仿出來嗎?

三、認識三種節奏型

1、根據節奏卡集體用象聲詞表現相關節奏。

2、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

提問:你還能用其他的動作來把這些節奏表現出來嗎?

四、學習為動物走路及笑聲配樂器。

1、討論:如果讓你用樂器來表現這些不同的聲音和節奏,你會選擇哪些樂器,怎麼配?為什麼?

(1)幼兒商量後回答。

(2)老師出示一些樂器,幼兒自由的選擇並且根據相應的節奏型演奏。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前演奏,一起評價。

2、老師總結並確定配器方法,並在黑板上以節奏譜的形式顯示。

3、幼兒根據節奏譜重新座位,聽故事做相應的演奏。

(1)可以請能力強的幼兒取代老師講述故事,指揮演奏。

(2)幼兒交換樂器演奏。

延伸活動:

1、提出思考:

(1)如何演奏才能區分同類動物的不同特點?比如,怎樣把熊爸爸熊媽媽和熊哥哥在相同的聲音上區分出來?

(2)還可以把哪些樂器也配到故事中來

2、在音樂角中提供樂器,引導幼兒繼續表演和探索。

3.了解故事中的道理:做人要勤勞

故事:小熊和小老鼠

從前,有個小村莊,村莊里住著許多小動物:小狗、小豬、小熊、小老鼠······小熊和小老鼠是鄰居,他們都是好孩子,只不過小老鼠很勤勞,而小熊卻很懶惰。

小老鼠經常打掃自己的屋子:拖地、擦窗戶、洗窗簾······可勤快了。他還要整理院子,拔草、修剪樹木、撿垃圾······從不喊累。

小動物們一走過他家時,就忍不住贊嘆到:「哇!真是太美麗、太整潔了,小老鼠真勤快啊!」

而小熊卻老是躺在床上,不起來,屋子搞的亂亂的也不管,院子里的花草樹木都要枯死了,他也不理睬。小動物一走過他的屋子,就忍不住批評到:「真亂、真亂!真臟、真臟! 小熊真懶。」

春天到了,小老鼠馬上去撒種子,而小熊卻還是躺在床上,不去耕種。秋天到了,小老鼠的田裡黃燦燦的:金黃的麥子、火紅的蘋果、綠油油的蔬菜夠小老鼠過一個冬天了。而小熊的田裡只有幾根枯死的雜草。這時,小熊才後悔的說:「要是我當初勤快一點就好了。

中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運用和家人一起乘車的經驗,理解、講述圖片中的內容。

2、學慣用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乘車時所遇到的問題,並願意與同伴交流、討論。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上的圖1,理解圖片內容。

教師:

1、圖上有哪些小動物?他們感覺如何?你是怎麼知道的?

2、你在乘車時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嗎?你有什麼感覺?

二、結合知識經驗理解內容。

教師:

1、你在和爸爸媽媽一起乘車時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怎麼做呢?

2、你有什麼好辦法來幫助這些小動物嗎?

三、繼續觀看圖片並回答。

1、這幅圖講了什麼?

2、假如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辦?

四、引導幼兒畫出乘車的故事。

與同伴進行交流。

教學體會這節也是關於乘坐公交車,如何守秩序的內容。孩子們對於這些並不陌生。在進行講述的時候也能很快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探索用各種方法尋找、捕捉螞蟻。

2、嘗試與同伴合作探索,體驗探索過程的樂趣。

活動准備:

「幼兒自製的「螞蟻的家」。

小棒、樹葉、紙片、瓶子、麥管等工具。

碎餅干、米粒、糖果、水果片等食物。

活動過程:

一、討論邀請螞蟻的方法。

1、我們已經為螞蟻造了美麗的新家,想邀請螞蟻來住。你准備到哪裡去找螞蟻呢?

2、假如螞蟻躲在家裡不肯出來,你有辦法請螞蟻出來嗎?

3、幼兒自由結伴,商量用什麼方法、材料和工具去尋找螞蟻。

二、尋找螞蟻。

1、幼兒拿著自己選擇的食物、工具和自製的「螞蟻的家」,結伴去戶外尋找螞蟻。

2、幼兒要想辦法讓螞蟻安全的住進新家,教師 提供適時的指導和幫助,鼓勵幼兒遇到問題一起想辦法解決。

3、請幼兒小心的邀請螞蟻住到新家,並把它生活的地方——周圍的泥土或樹葉一起帶到它的新家。

三、交流找螞蟻的經驗。

1、你們小組是用什麼辦法找到螞蟻的?

2、你們是怎麼請螞蟻安全地住進各自家中情形,觀察螞蟻是否喜歡這個家。

3、用簡單而溫馨的形式歡迎螞蟻來班上做客,並自由地與自己的螞蟻朋友「交談」。

中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1個偏旁「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要勇於伸出援助之手。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初步感知。

1、老師帶大家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去哪兒呢?(雪地)雪地上誰在干什麼呢?(兔媽媽堆了一個漂亮的雪孩子)兔媽媽堆雪孩子干什麼呢?

2、出示課文插圖,請你看看圖告訴大家。(指名說)這幾幅圖連起來就是一個動人的故事。請你看著圖下的字,仔細聽老師讀這個故事,好嗎?

3、揭題:誰來好聽地念念故事的題目?(雪孩子)認識「孩」字和「子字旁」。

二、試讀課文。

1、自由試讀:這個故事就在書上的128頁,自己試著讀一下,把遇到的困難說一說。

2、交流: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怎麼辦?(問老師、問同學、查生字)

3、再次試讀:用上暈些方法再次大聲讀。

三、學習課文,學習生字。

1、我們交流交流,看看課文中的生字,你們是怎麼學的?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你是怎麼認識「讓、起、玩」這三個字的?(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

3、交流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從當時看出小白兔和雪孩子很能開心?(又唱又跳)又唱又跳這兩個動作是同時進行的。

(2)像這樣的詞語你還能說出幾個嗎?

又唱又跳 又細又長

又說又笑 又大又圓

又__又__ 又__又__

4、朗讀第四、五、六、七自然段:你是怎麼認識「往、覺、燒、知、道」這些字的?(鼓勵學生用看圖猜字的方法認識生字)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詞語大轉盤:孩子、讓座、起來、好玩、來往、睡覺、燒柴、知道、文化。

2、指導書寫:瓜、衣、來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

2、朗讀課文1--7自然段。

二、讀讀議議。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兒去了跜 ?

(!)指名讀句子

(2)指導朗讀:讀出去朵的美麗。

(3)說說小白兔望著白雲會說些什麼。

2、雪孩子是怎麼飛到天上的?

3、讀讀課文想想:孩子還會回來嗎?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三、朗讀指導。

1、你喜歡雪孩子嗎?你想對雪孩子說什麼?

2、把你的暈種感情用朗讀表現出來。

四、續編故事《雪孩子又回來了》。

想像小白兔與雪孩子再見面會做些什麼,說些什麼。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

(1)初步了解磁鐵和鐵製品的關系。

(2)通過有趣的游戲認識磁鐵能夠吸住鐵製品。

(4)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幼兒的知識基礎∶

知道寵物—貓喜歡吃魚。

教材教具 :貓頭飾13個、魚鉤12個、2個塑料籃子、橡皮筋、回形針、鐵制汽車、塑料魚、魚。

環境布置 :牆面布置 (可愛的寵物、寵物的圖片)

語文角

益智角

圖書角

科學角

教學步驟 :

(1)引起動機∶

老師將貓媽媽,小花貓的頭飾拿出來讓幼兒猜猜今天玩什麼游戲。

(2)中心內容∶

1)老師告訴幼兒今天我們玩「花貓釣魚」的游戲。老師扮做貓媽媽,讓幼兒做小花貓,帶上頭飾對幼兒說:「今天,貓媽媽帶你們去魚塘釣魚。」

2)老師帶領幼兒來到魚塘邊對幼兒說:「魚池裡有許多魚,讓我們快來釣魚吧。」

3)老師把幼兒分成兩組,請幼兒釣魚,老帥鼓勵幼兒,先釣完魚的那組為勝。

4)游戲結束後,老師再放入不一些魚讓幼兒再釣,結果,都釣不上來。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為什麼這些魚釣不上來,而第一次的卻可以釣上來。

5)

在討論中,幼兒知道釣上來的魚身上都有回形針,而沒有釣上來的魚身上沒有回形針。魚鉤上因為貼上了磁鐵,所以能將魚身上有回形針的魚釣起來,因此,磁鐵能夠吸住鐵製品。

6)老師將准備好的橡皮筋、回形針、鐵制 汽車、塑料魚讓幼兒再釣釣看,讓幼兒進行試驗,以鞏固幼兒對磁鐵能夠吸住鐵製品的概念。

7)請幼兒分組的進入角落

語文角

益智角

圖書角

科學角進行活動。

(3)結束部分 :

老師放音樂讓幼兒把角落收拾好回到大組。 老師總結,磁鐵能夠吸住鐵製品。讓幼兒在輕松活潑中結束今天的課程。

⑤ 美軍在二戰中使用的吉普車的名稱。尺寸,圖片。

美軍很早就認識到了軍用水陸兩棲車的重要性:早在1941年3月開始生產軍用吉普車時,他們就根據國防研究開發委員會的意見啟動了一個名為「QMC-41/4噸兩棲車輛」的軍用兩棲車研發項目。按照該項目的要求,軍用車輛專業生產廠家馬爾蒙-赫靈頓公司(Marmon-Herrington)和斯帕克曼&斯蒂芬斯(Sparkman&Stephens)船舶製造廠以及福特汽車公司聯手,希望以陸上使用的1/4噸車輛為基礎開發出一種水陸兩棲型軍用運輸車。按照軍方的進度要求,新型兩棲運輸車應該趕在1942年9、10月以前投入使用——因為那是美軍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預定時間。

起初,斯帕克曼&斯蒂芬斯公司設計了三種船形殼體,福特公司負責生產相關部件,樣車完成總裝後發現,車輛自重接近1500公斤,超過計劃中1182公斤將近300公斤。由於車重較大,不得不提高懸掛的彈簧剛度,而且車重的增加還直接影響了行駛性能。

1941年8月末,斯帕克曼&斯蒂芬斯公司完成了原型車車體的設計開發工作,而此時標準的吉普車設計方案也已經出籠。但偏偏事與願違,水陸兩棲改型的開發工作十分困難且耗費時日,第一台QMC-4水陸兩棲原型車直到1942年2月才最終完成,樣車在密歇根州休倫湖上進行了試驗。緊接著3月30日又在弗吉尼亞州的海邊進行了抗浪試驗。此時,威利斯和福特公司已經開始全速生產吉普車,軍方迫切希望水陸兩棲型吉普能夠盡早投產。1942年5月福特公司獲得了首批5000輛兩棲吉普車的訂單,按照福特公司的命名方式,政府用車用G表示,軸距80英寸的車輛用P表示,水陸兩棲車輛用A表示,這樣一來新車就被定名為GPA兩棲運輸車。不過士兵們更樂於稱其為「SeaJeep(越洋吉普)」或者Seep。

GPA兩棲吉普車採用加長的福特GPW4×4吉普車底盤加裝水密車體製成,車長4.62米,寬1.63米,採用一台排量2.2升的4缸8氣門汽油機,在3600轉/分時能夠輸出60馬力的功率。GPA可以切換成4×2驅動或4×4驅動方式,油箱容積12加侖。水上行駛時利用分動箱上的動力輸出軸驅動車體後部的螺旋槳前進,水上最大行駛速度為8公里/小時;此外輸出軸還能夠驅動車底的排水泵。通過利用方向盤偏轉前輪以及車體後部的舵,GPA能夠方便的完成水上轉向。

首批GPA兩棲吉普車的交付十分倉促,因此該車在野外使用的實際情況無法及時反饋回工廠用於設計改進,而吉普車也面臨同樣的問題。GPA兩棲吉普車的設計中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是車重過大且干舷太低,抗浪性和抗沉性不足。其次,該車需要較大精力進行維護保養,降低了實際使用效能。從1942年11月起,生產廠家開始對GPA進行改進。改進內容包括:改變發電機調節器的安裝位置;為分電盤加裝防水墊;為排氣管加裝隔板,防止燙傷乘員;啟動搖柄改為安裝在船體內側,乘員能在車內重新啟動車輛。改進工作一直進行到1943年6月GPA停產,截至此時,GPA兩棲吉普車的總產量為12778輛。

GPA在美軍中沒能贏得良好的口碑。士兵們在使用中發現,GPA兩棲吉普比較笨拙,在陸上行駛時速度較低,而在開闊水面使用時,該車體積又明顯偏小,儲備浮力不足,在較大風浪條件下極易進水沉沒,其乘員需要穿著救生衣,美軍士兵戲稱其為「大澡盆」。

盡管如此,GPA兩棲吉普車還是參加了一些盟軍重大軍事行動,如1943年9月9日的西西里登陸作戰。但是美軍還是無法容忍它的諸多問題:首先,西歐水系的堤岸大多為人工構築,非常陡峭,即便是GPA這樣4×4車輛要克服這樣的障礙也是力不從心;其次,GPA干舷太低,只適宜在內河水系中使用,不適合在海上使用。正因如此,美軍後來將許多GPA都被作為租借法案的「饋贈」轉送給蘇聯。1942-1943年,總計有大約3500輛GPA被提供給蘇聯紅軍。

有趣的是,GPA卻是「牆內開花牆外香」——蘇聯紅軍認為該車的江河泅渡能力非常出色,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環境的不同,蘇德戰場不存在海上使用問題,而那裡的內河河岸一般都是自然平緩的,剛好可以讓GPA大顯身手。在東線戰場上,蘇聯紅軍經常要穿越許多河流湖泊,奪取河岸的橋頭堡,GPA當然成了他們理想的泅渡工具,這幫助東線的GPA贏得了不錯的聲譽。GPA給蘇聯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戰爭後期的1944年,蘇聯高爾基汽車廠開始仿製GPA,由此產生了外形和GPA如出一轍的GAZ46兩棲吉普車(俗稱嘎斯46)。該車在GAZ69吉普車基礎上設計製造,改為船形車身,加裝了必要的水上行駛部件。車長5米,寬1.74米,高1.8米。GAZ46採用一台M20型55馬力4缸汽油機,但由於其車重比GPA增加較多,達到近2噸,因此陸上和水上的機動性都要遜於GPA

⑥ 洗澡盆價格和圖片大人

兒童洗澡盆很便宜,30-100不等,大人的在150-200之間。

⑦ 那張關於二戰日軍的防空機槍澡盆的圖片是真的嗎

這個東西是真的。正式名稱是「浮沉特火點」(ふちとっかてん)I型。是一種可以潛水的水下碉堡。盆下面其實還有一個2.5高的圓柱狀結構,裡面有住艙和維生系統。這東西是反登陸用的。使用的方法是將他像水雷一樣用錨固定在預計會被登陸的海灘的海底。預計進攻前2天,由帶動力的浮沉特火點III型(一種更大型,帶75毫米炮的型號)將人員輸送到裡面。待美軍登陸艇經過的時候,上浮到水面對其進行攻擊。浮沉特火點1945年5月試製成功。沒有參戰日本就投降。
由於浮沉特火點的火力相比美軍登陸艇並不突出,而防禦又太差,一般認為就是參戰了,也只是給美軍送人頭的,不會有什麼實際的戰果。
另外這玩意其實是陸軍馬鹿的,海軍對這個項目極端反對。

⑧ 寒假安全手抄報圖片大全簡單又漂亮 寒假安全手抄報內容

導讀:寒假生活來襲,學生們的眼中是開心的放光,老師家長們的眼中卻是擔憂的氤氳,因為寒假期間最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所以每年放假之前都要給孩子普及一遍寒假安全知識。以下是我帶來的寒假安全手抄報圖片大全簡單又漂亮,還有寒假安全手抄報內容資料,快點來看看吧。

寒假安全手抄報圖片大全簡單又漂亮

寒假安全手抄報圖片大全簡單又漂亮

寒假安全手抄報內容:寒假安全小常識

一、消防安全

1.教會孩子電器的正確使用方法,教育孩子不要用濕手或濕抹布觸碰電器。

2.家長要將電熨斗、微波爐、電暖氣等電器放在孩子觸碰不到的地方。

3.家長不要私拉亂接電線,不要在同一個插排上使用多個大功率電器。

4.做完飯後燃氣灶要及時關掉,夜間或外出時要關閉家裡的燃氣總閥門。

二、交通安全

1.教會小朋友要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不要在路上嬉戲、打鬧,要走斑馬線,走天橋、地下通道。

2.不要讓孩子單獨騎行出門,未滿12周歲不能騎車上路,未滿16周歲不能騎電動車上路。

3.讓孩子坐在後排座位,系好安全帶,4歲以下孩子要使用兒童安全座椅,不要抱著孩子坐在副駕駛位上。

4.文明乘車,上車站穩扶好,不要將頭、手隨意伸出窗外。

三、居家安全

1.家長不要把年幼的孩子單獨留在家裡,若孩子獨自在家,教育孩子不要輕易給陌生人開門。

2.家長要把剪刀、錐子等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3.不讓孩子吃生冷食物,不讓孩子暴飲暴食,妥善保管好葯品,以免孩子拿到後誤食。

四、旅遊安全

1.外出旅遊時要多關注天氣,注意保暖,旅遊強度要適宜,在外飲食、住宿、購買物品時要去正規的地點,防止被騙或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2.帶孩子去公園、廣場、旅遊景點時,要看好孩子,以防其走失或被拐。

3.看到人多擁擠的地方,不要帶孩子進入,防止感染流行性感冒與發生踩踏事故。

4.不在設有危險標志處停留,不在禁拍處拍照、攝像。

五、網路安全

1.控制孩子上網時間,防止沉迷,遠離血腥、暴力的網路游戲。

2.教育孩子不要輕易相信網上的陌生人,不要隨意暴露家庭成員姓名、電話、住址等信息。

3.不要隨便點擊不明鏈接,陌生人發的文件、視頻不要隨意打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希望家長們和孩子們能記好這些安全貼士,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假期。

中小學生寒假安全教育手冊及處理措施

一、燒燙傷、鞭炮炸傷是寒假期間兒童最常見的意外傷害

寒假期間,不要讓孩子一個人在家,年齡較小的兒童最好有專人照料,做到放手不放眼。不要讓兒童自己取開水等過熱物品;給孩子洗澡時一定要先往澡盆中倒冷水再加熱水;孩子睡覺時,不要將熱水袋、保暖瓶等物品塞進孩子的被窩,以免孩子燙傷;不要讓孩子自己放鞭炮,帶孩子看煙花時也要特別注意讓孩子與焰火保持距離。

一旦發生燙傷事件,家長要及時採取一系列應急措施:首先是「沖」,用流速溫和的流水沖洗;其次是「剪」,在水中小心剪開覆蓋的衣服,以免衣服上的熱度得不到散發而繼續作用於創面,不要用拉扯的方式脫衣物,以免燙傷處的皮膚受損甚至被撕脫;接著是「泡」,在冷水中持續浸泡至少30分鍾;然後「蓋」,用干凈紗布或毛巾等覆蓋燙處;最後「送」到就近醫院。

提醒家長千萬不要在孩子受傷皮膚上塗抹醬油、醋、酒、牙膏以及其他有色的物品和所謂的偏方,有色塗抹物使傷處皮膚顏色改變,會干擾醫生判斷燒燙傷程度。同時,塗抹這些物品不利於皮膚的散熱,帶菌的塗抹物還會污染傷口,也增加了醫務人員清理傷口的難度,延誤救治時機。

二、氣管異物應急處理法

小孩進食時容易將花生米、黃豆、玉米、糖塊、米飯等吸入氣管,小孩如突然出現劇烈嗆咳、臉色發青、口唇發紫,說明有食物吸入氣管里去了,此時,家長應趕緊把孩子的頭部放低,屁股抬高,並在背部輕輕拍幾下,或頭放低,勃頸變直,施術者站其身後,左手握拳置於患兒心口窩下方,右手掌壓在左拳上,此時用力向胸後方擠壓,速度要快,將卡在氣道內的異物迅速「驅除出境」,以上方法若無效,應立即送醫院治療。

三、抓傷處理方法

被寵物咬傷抓傷後,傷口往往是外口小裡面深,需要馬上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沖洗。沖洗傷口要徹底,設法把沾在傷口上的狗的唾液和傷口上的血液沖洗干凈。不管被狗咬得傷勢是否嚴重,都應該快速到防疫部門注射狂犬疫苗。傷口在頭部或被咬得嚴重的,在注射狂犬疫苗的同時,還需要進行抗病毒血清治療。在進行全程治療後一到兩周內,最好還要做免疫抗體測定,以測試免疫是否成功。注射狂犬疫苗後有效期為一年,超過有效期如果再次被狗咬傷,還需要再次注射狂犬疫苗。6個月內被咬傷可以加強兩針,超過6個月就需要重新注射疫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