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樂器大全名稱及圖片
1、琵琶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秦朝出現。琵琶在若干年的發展里,在唐代尤為盛行。唐代後期琵琶從演奏技法到製作構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橫抱演奏變為豎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撥子演奏。琵琶構造方面最明顯的改變是由四個音位增至十六個(即四相十二品)。同時頸部加寬,下部共鳴箱由寬變窄,便於左手按下部音位。
『貳』 龍人古琴價格問題
龍人的琴,如果資金准備充裕的話,其實不建議買。
我原來在龍人那裡學琴,用的差不多是6k--1w5級別的琴,他家的琴價格,除非高價或者定製,基本是配件的差別,金徽、玉足價格基本破萬,其他應該都是莆田杉木,大概有年份差別,而且有些琴會送到課堂上讓我們練習順便開音。
再說構造,面漆是大漆無誤,有的有撒銅屑,很漂亮。內膛基本仿王百萬,我試著把手伸進去摸過,七弦位置有凹槽。但是龍人的琴皮掏得過薄了,底板也不厚,新琴也是,重量非常輕,聲音是大了,但是很浮,我每次去上課都要提前點去,專門試三弦跟四弦,有的1w多的琴這兩根弦都很糙。
有的人一直說揚州琴是廠琴,如何如何爛,簡直像是托兒了。揚州琴的大漆,應該是有用的。我問過我同學,他們那裡有個廣陵區貌似是雇傭工人、作坊式的做古琴。這樣的壞處是你做一張琴也是給這么多錢,工人不大樂意做得很仔細,所以揚州琴的皮多半很厚,聲音小,半年都開不了音,而且我問過他們的師傅,他們的音柱按得非常隨便,買回來可能得自己調試一下。
目前就知道這么多了,希望對後來人有所幫助☺
說一句題外話哈,一直覺得讀書和彈琴是一件應該連在一起做的事。龍人給我的感覺是非常急功近利的。雖然他們一直強調推廣古琴文化,也不斷的請龔一啊,李祥霆啊的來廈門做演奏,可是正如成公亮所說,有時候學琴的人越多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如同人們用閱讀不同作家來區分等級,看韓寒的總是看不起郭敬明的。就我所見而言,一些琴人其實是更看重琴給他們帶來的優越感,這是一個很糟糕的東西。
『叄』 古代十大古琴的圖片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
1.號鍾
「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鍾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後來「號鍾」傳到齊恆公的手中。齊恆公是齊國的賢明君主,通曉音律。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鍾」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凄切,「號鍾」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2.繞梁
今人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之語。其語源於《列子》中的一個故事:周朝時,韓國著名女歌手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聲在空中迴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繞回盪在屋樑之間,令人難以忘懷。
琴以「繞梁」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餘音不斷。據說「繞梁」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 」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有一次,他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 過去,夏桀酷愛『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 繞梁」絕響了。
3.綠綺
「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 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
即桐木、鋅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一次,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臉紅耳熱,心馳神往。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良緣。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
4.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
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內庫之中。300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給王仲雄演奏。王仲雄連續彈奏了五日,並即興創作了《懊惱曲》獻給明帝。到了明朝,崑山人王逢年還收藏著蔡邕製造的「焦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1.《高山流水》
2.《梅花三弄》
3.《陽春白雪》
4.《廣陵散》
5.《十面埋伏》
6.《平沙落雁》
7.《汗宮秋月》
8.《漁樵問答》
9.《夕陽蕭鼓》
10.《胡茄十八拍》
古代十大名劍:
第一軒轅夏禹劍
第二湛瀘
第三赤霄
第四泰阿
第五七星龍淵
第六干將
第七莫邪
第八魚腸
第九純鈞
第十承影
傳世名琴:
唐 代 春雷琴·連珠式 九霄環佩琴·伏羲式 春雷琴·伏羲式 大聖遺音琴·伏羲式 大聖遺音琴·靈機式 獨幽琴·靈機式 太古遺音琴·師曠式 梅花落琴·仲尼式 老龍吟琴·響泉式 一池波琴·神農式 飛泉琴·連珠式
宋 代 玉壺冰琴·神農式 混沌材琴·伶官式 萬壑松琴·仲尼式 鐵客琴·鳳勢式 海月清輝琴·仲尼式
明 代 壑雷琴·落霞式 中和琴·列子式 祝公望琴·焦葉式 鶴鳴秋月琴·鶴鳴秋月式
『肆』 古琴和古箏的區別圖片大全
琴和箏的歷史都非常悠久,為了區別其它樂器,故在前面加個「古」字,稱為「古琴」、「古箏」。琴和箏除了是器樂外,更承載了豐富的中國文化。
一、認識古琴和古箏外觀
九 、古琴和古箏價格
初學者在購買琴或箏時,宜選擇中檔價位的琴,太便宜的琴音色不好,且用的時間不長,而太貴的琴對於初學者來講又沒有太大必要,此類琴的購買者大多為專業演奏者。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常情況而定,價格越貴,肯定樂器的各方面條件都要好一些。
古琴的價格差別較大,盡量購買知名斫琴師的琴,如倪詩韻的琴。
古箏的價格大至分為一千至五千多,購買時盡量選擇專業廠家。
選購買時若有專業人士幫著挑選是最好了。如果沒有,建議購買時以音色好壞作為考慮的條件,而不要太多的注重外表裝飾。
十、古琴和古箏哪個好學?哪個更容易?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琴與箏都是中國的傳統器樂,但兩者之間的音色差別非常大,古琴沉靜古樸,古箏婉轉清越,因此有「古琴悅心,古箏悅耳」一說。在選擇學習前,建議多聽一聽曲子,多看一看演奏視頻,看看自己到底喜歡哪個音色。只有自己喜歡,才能堅持學下去。
對於一般的業余愛好者來廛,在工作學習之餘,花點時間去學習琴或箏,是自身追求完美、表現自我的過程。它不僅能夠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而且對自身良好氣質與修養的塑造也有極大的幫助,這無疑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兩者入門都非常簡單,通過簡單的識譜和指法入門,即可掌握些基本技巧,演奏些好聽的曲子。如果想演奏的更好,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不斷練習。除了縱向的技法上的突破,更需要橫向的文化修養。弄清自己的學習目的,有的放矢。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上也很容易找到相關教學視頻。但不管學琴還是學箏,水杉建議盡量找老師學,自學容易走彎路,以後很難糾正。
古琴和古箏學習其實也並非單選題,兩者有不同,也有相同。現在不少琴家即會彈古琴,也會彈古箏,更有還會彈瑟琶、二胡等等多種器樂的。不過初學時應選一門器樂學,到掌握到一些技巧後,在考慮學習另一件器樂。
『伍』 怎樣買古琴
1、琴行購買是比較靠譜的,琴行老闆跟古琴、斫琴師打過多年交道,並且商人重利,一般都能砍價,找到自己合適的心理價位,琴行老闆能賺點就賣了。並且大點的琴行都注重口碑,琴的品質不會有大問題,不然來來回回的換也是問題,還會喜收一枚差評。還有一點是,琴行是有實體的,能夠琴館選琴,不能網上道聽途說,殊不知,很多賣琴的專門在網上賣給不懂的小白、初學者。
2、如果有條件可以去斫琴師家裡或者琴廠挑琴,但一般人也不會專門跑一趟人家家裡,一個是距離,一個是去了也不會挑比較尷尬,去了不買也尷尬。琴廠挑琴還好點,選擇的餘地比較大,但最好找懂的人一起。
3、在古琴老師那買,古琴老師對琴那是相當了解了,就看老師忽不忽悠你,筆者見過的古琴老師都蠻好的,教琴都可以的,賣琴就差一點,畢竟不是商人,真心為自己學生好的比較多。
新手挑古琴注意事項
1、音色
對樂器來說,音色最為關鍵。如何判斷一把古琴音色好壞,主要從以下來看:
無抗指:抗指就是左手按琴弦的時能否感覺到吃力,一般來說琴弦距離琴面太高,手指在撥弦的時候會很累,尤其對於初學者來說,在挑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琴弦到琴面的距離不宜過高,不然剛開始學,手指很累。
無打板:打板就是空弦時,左右手同時按弦,左手左右移動,觀察琴弦是否出現拍打琴面的現象,如果有就是打板。
無沙音:沙音就是左手按弦接觸琴面,右手彈弦,同時按弦的左手左右移動,如果這個時候聽到沙沙的聲音,就是沙音也叫雜音,但並不是說有沙音的古琴就是不好的,有時候琴弦質量問題也會造成這個聲音產生。
總之,一把音色好的古琴,需要滿足無抗指,無打板,無沙音,對新手來說有點難辨別,可以多聽聽多看看音色好的名家琴,提前做好了解。
2、材質
除了音色,古琴的材質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市面上流行主要是桐木和杉木:
桐木:有泡桐和青桐,泡桐材質松軟,加工簡單,取材也容易,但音色比較空洞;青桐材質比泡桐好,音色細膩甜潤,如果選擇桐木,比較推薦青桐。
杉木:相對比桐木,杉木做出來的古琴,音色清涼又有一種厚重感,尤其是時間越久的杉木,音色更好。
對初學者來說,比較推薦選擇杉木或者桐木的古琴,在音色方面表現好。
3、漆面
古琴的漆面有化學漆,合成大漆,傳統大漆這三種:
化學漆:不推薦,很多劣質古琴會用化學漆,這種漆面手感不好,容易開裂,壽命也斷,光澤度大,但摸著有顆粒感。
合成大漆:也叫作腰鼓漆,比化學漆好點,觸感光滑。
傳統大漆:又叫做生漆,目前國內最好的琴漆,摸著手感極好,順滑有質感,使用壽命也長,但很難有這樣純傳統大漆的古琴。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就是古琴的漆面下面有一層用來保護琴面的灰胎,目前用來製作灰胎的原料有鹿角霜,八寶灰和瓦灰,其中瓦灰最差。
4、款式
也叫作形制,有伏羲式,仲尼式,蕉葉式,落霞式,神農式等等,對初學者來說,看個人的喜好吧,這些只是在琴體頸和腰形制上不同區分出來的而已:
伏羲式:伏羲式古琴頸部有一個彎曲,腰部有兩個半月牙形的彎曲,造型古樸,音色寬宏。
仲尼式:仲尼式古琴在頸部和腰部都有一個方形的凹入,比伏羲式更簡潔一點,音色明亮清雅,音域寬廣。
5、品牌
對初學者來說,如果找不到專業懂琴的人指導買古琴,那還是從品牌入門古琴入手。名家琴不太建議,畢竟價格昂貴,對剛開始練習的古琴初學者來說,能否堅持練下去還兩說。
目前做樂器的品牌很多,但針對古琴的品牌也不太多,專業的有奈樂古琴,敦煌古琴,尋音古琴等,對業余或者預算不高的初學者來說,可以從這些中選擇入門級古琴。
『陸』 淘寶上的御鳳古琴有誰買過嗎只要一千多奧,當做練習琴用可以的嗎看評價什麼的都還不錯啊,圖片也很好哎
淘寶上的琴是便宜,但是完全不靠譜,即使是有名的琴師也不敢在網上買琴,因為無法確定音色,材料,做工以及一系列問題,而且在運輸途中有可能造成損壞
也不建議去琴行,懂古琴的實在太少,即使是琴行也就是把琴放在那裡開個價,一般性價比低的死,琴行=坑爹
最好是直接聯系琴廠或者製作者,如果不行,也可以找自己的授課老師代買
『柒』 古琴都有哪些類型
1、大聖遺音琴
大聖遺音琴是傳世唐代古琴中最為完好的一件。琴腹內池的兩側有朱漆隸書款「至德丙申」四字,表明此琴制於唐肅宗至德元年,即公元756年,應為安史之亂之後的作品。
2、春雷琴
「春雷」為唐代名琴的名稱,制琴世家雷威所作。當代琴家試彈,稱此琴音韻沈厚清越,兼得唐琴「松」、「透」之美。
3、太古遺音琴
太古遺音琴是中央音樂學院的一件藏品,唐初貞觀年間斫制,長122cm,額寬22cm,尾寬14cm,中央音樂學院藏,師曠式。
4、南宋「玉壺冰」琴
「玉壺冰」琴,通長119.1cm,隱間110.3cm,額寬17.8cm,肩寬19.3cm,尾寬13.3cm,厚4.8cm。
5、鶴鳴秋月琴
鶴鳴秋月琴,明代琴的一種,通長123公分,琴額寬20公分,琴尾寬14.8公分。 琴面為桐木斵,琴底為桐木斵,冠角、岳山、承露由硬木所制。
『捌』 求古琴 .揚琴.和瑤琴的圖片和介紹
網路
古琴
http://bk..com/view/10374.htm
揚琴
http://bk..com/view/4330.htm
瑤琴
瑤琴是古琴的別稱
古琴在古代稱琴、瑤琴,現代稱古琴、七弦琴
http://..com/question/14575797.html
『玖』 古琴純手工多少錢 古琴純手工價格便宜 圖片
古琴基本都是手工的,多少錢的都有,和音色、斫制技術、材質等有關
『拾』 一個外行如何簡單的分辨幾百塊的古琴和2000塊的古琴的區別!有人要賣我一台古琴,據稱是2000的!
首先試音,看看聲音有沒有很通透,有無沙音打板的現象。其次,看漆的顏色和紋路,有沒有瑕疵。最後聞味道,看有沒有正常的油漆味。
聲音通透,紋理清晰,無明顯瑕疵,無味道,那就可以買。
如果需要更好的琴,可以看看非遺傳承人吳曉松工作室出品的古琴,古法斫琴,皆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