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劉」的田字格怎麼寫
「劉」的田字格寫法如下圖所示:
劉
1、(形聲。從金,從刀,丣( yǒu)聲。本義:殺,戮)
2、同本義(含有大規模殺戮的意思)
勝殷遏劉,耆代爾功。——《詩·周頌·武》
重我民,無盡劉。——《書·盤庚上》。孔傳:「劉,殺也。」
秦晉宋衛之間謂殺曰劉, 晉之北鄙亦曰劉。——《方言》卷一
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垂。(虔:殺戮)。——《左傳·成公十三年》
3、克,戰勝
咸劉商王紂,執矢惡臣百人。——《逸周書·世俘》
4、兵器名。斧鉞 [weapon』s name]
一人冕,執劉,立於東堂。——《書·顧命》。孔傳:「劉,鉞屬。」 孔穎達疏引 鄭玄曰:「劉,蓋今鑱斧。」
5、姓
6、剝落,凋殘
靡草不凋,無木不劉。——明· 劉基《擢彼喬松》
(1)劉的寫法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相關詞彙
1、劉公嘉話 [ liú gōng jiā huà ]
即《劉公嘉話錄》,唐朝韋絢所撰。因為所記之事都是聽劉禹錫講的,故名。現在傳本名《劉賓客嘉話錄》(劉禹錫曾任太子賓客),沒有這一條。
2、從善如劉 [ cóng shàn rú liú ]
樂於聽取正確的意見。
3、劉伶婦 [ liú líng fù ]
喻勸戒酒之人。
4、王粲依劉 [ wáng càn yī liú ]
王粲投靠劉表希圖施展才能,劉表因他相貌醜陋,又不拘小節,不予使用。
5、西劉 [ xī liú ]
指 漢高祖 劉邦。
6、謝劉 [ xiè liú ]
南朝 宋 謝靈運 和 漢 劉楨 的並稱。
B. 劉的草書怎麼寫
【寫法】
拓展資料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它出現較早,從漢代初期,書寫隸書時有時才「草率」地書寫而形成的,由於漢章帝喜好草書,因此被稱為「章草」,是一種隸書草書。
草書是按一定規律將字的點劃連字,結構簡省,偏旁假借,並不是隨心所欲的亂寫。草書符號的 主要特徵之一是筆畫帶鉤連,包括上下鉤連和左右鉤連。隸化筆法的橫勢傾向,為左右鉤連的草化提供了依據。章草筆法用「一」形,今草筆法用「s」形。這是兩者的根本區別。運筆放縱、點畫狼藉的又稱大草或狂草。
C. 劉字的草書行書寫法
劉字的草書和行書寫法見圖片。
劉字的草書寫法:
劉字簡體行書
D. 「劉」在篆刻中的寫法、
「劉」在篆刻中的寫法如下圖:
相關組詞:
1、干劉[gān liú]
虔劉。劫掠;殺戮。
2、劉杜[liú dù]
明末劉綎、杜松的並稱。
3、劉陸[liú lù]
宋代劉克庄、陸游的並稱。
4、遏劉[è liú]
制止殺戮。
5、劉項[liú xiàng]
劉邦、項羽的並稱。
E. 劉的行書字怎麼寫
劉的行書寫法,如下圖:
劉
拼音:liú
注音:ㄌ一ㄡˊ
部首:刂部
部外筆畫:4畫
總筆畫:6畫
基本字義:
姓。
劉,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是殺,後延伸至表示斧鉞類武器等。《說文解字》大概是因避漢皇帝劉姓之諱而失收,但有以「劉」作偏旁的字且「鐂」字不見於史傳,徐鍇據此推斷繁體「劉」因屈曲的「刀」(刂)被誤作「田」而訛誤為「鐂」,漢字工具書一般採用徐鍇的說法(如《康熙字典》等)。
相關組詞:
三劉[sān liú]
指宋代劉敞(原甫)﹑劉攽(貢甫)﹑劉奉世(仲馮)三人。
公劉[gōng liú]
人名。後稷的曾孫。
劉寄奴[liú jì nú]
多指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
劉琨舞[liú kūn wǔ]
指喻志士奮發之情。
劉白[liú bái]
唐代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的並稱。
火劉[huǒ liú]
指漢王室劉氏。
F. 劉字草書怎麼寫好看
「劉」字的草書寫法如下:
詞語解釋:
1、炎劉 [ yán liú ]
釋義:舊指以火德王的 劉氏 漢 朝。
2、遏劉 [ è liú ]
釋義:制止殺戮。
3、嬴劉 [ yíng liú ]
釋義:秦 為 嬴 姓,漢 為 劉 姓,故以 嬴 劉 為 秦 漢 的並稱。
4、虔劉 [ qián liú ]
釋義:劫掠;殺戮。
5、孫劉 [ sūn liú ]
釋義:三國 吳 主 孫權 和 蜀 主 劉備 的並稱;亦指三國 魏 孫資 和 劉放 的並稱。
G. 宋體劉字怎麼寫
1)【劉】字宋體寫法
2)宋體,是為適應印刷術而出現的一種漢字字體。筆畫有粗細變化,而且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即「字腳」或「襯線」),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屬於襯線字體(sans serif),常用於書籍、雜志、報紙印刷的正文排版。宋體是生而具來的印刷體,產生於雕版,成型於明朝。
H. 劉字怎麼寫好看
劉字的寫法如下圖所示:
一、劉的釋義
本義是殺,後延伸至表示斧鉞類武器等。
二、組詞
曹劉、屠劉、遏劉、乾劉、公劉等。
(8)劉的寫法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一、曹劉 [ cáo liú ]
1、曹操、劉備的並稱。
2、曹植、劉楨的並稱。
二、屠劉 [ tú liú ]
猶屠殺。
三、遏劉 [ è liú ]
制止殺戮。
四、乾劉 [ qián liú ]
虔劉。劫掠;殺戮。
五、公劉 [ gōng liú ]
古代周族的領袖。傳為後稷的曾孫。他遷徙豳地(今陝西旬邑)定居,不貪享受,致力於發展農業生產。後用為仁君的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