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拜神拜佛有什麼講究
過去老祖宗們斬荊披蕀,跋山涉水,開拓土地,安置社稷,在飽經風吹雨打,雷轟電擊之餘,內心裡油然生出對大自然的敬畏,便相信天地日月的山川萬物者各有各的神祇。後來有了宗教思想,這種神道觀念也變的更具體、更實際。中國人的胸襟其實是很寬闊的。總認為,神既然為保護人類而來,當然是越多越好,於是就來者不拒,佛教有佛教的神佛,道教有道教的神,儒家雖然沒有發展出宗教的形式、宗教的組織,但孔夫子卻說過一句「聰明正直謂之神」的話,等於是替神格訂了一個標准。 所以,拜佛時,應當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個動作、一個動作,非常清楚自然,動作緩慢一些、輕松一些、柔軟一些,大德拜佛示範輕松緩慢地體驗拜的每一個動作,以及動作的感覺,不要把拜佛的動作弄得急促、緊張。否則拜得太快,會慌、忙、急、亂,反而失去了寧靜、安定。 佛是佛陀的簡稱,意為覺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拜佛就是以佛為導師,學佛的為人處世,積德修福,做一個慈悲與智慧的人,一個身心清凈、健康的人,一個快樂無憂的人,一個有益於社會、國家、眾生的人,一個無我利他的至善之人。因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成功的人生,就是做人的成功。 我們一進天王殿,第一個見到的,就是正當中供奉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他代表什麼意思呢?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滿面笑容,他所代表的意義就是什麼資格才可以入佛門: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歡喜心接待一切眾生。所以彌勒菩薩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悅相。我們以清凈平等的心對待一切眾生,以滿面笑容接待一切大眾,這才是入佛門必備的條件。所以他是教學,而不可以把他當作神明來祭祀,那就錯誤了,你一定要懂得其真正的含意。你明了之後,才會對於佛家教育佩服到五體投地,不能不稱贊,這真是具足了大智慧,圓滿的設施。明了他對我們的教育意義,這就是拜菩薩了。 文殊師利菩薩,代表的是大智慧,圓滿的智慧,絕對不是迷惑顛倒,感情用事。佛門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是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個話對照起來看好像非常矛盾!其實它有道理的,因為,慈悲、方便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溺愛。感情用事,不思後果,那就是禍害。如果是以智慧為基礎,慈悲、方便才能恰到好處,才能善巧,才能自利利他,那是真實的功德。因此,拜菩薩,就是學習開發自己的智慧,為人處世,善巧方便,得當適宜。 大德拜佛示範進廟前沿盡量不要走中間,沿階梯邊沿而上,男左女右,進門時盡量不要走正門,因為方丈門朝晚課時都是從正門進的,而沙彌等從偏門進,所以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盡量應該從偏門進,男左女右,女人進去時盡量跨右腳,出門時也從偏門出就是,不要踩在門檻上(一般寺院門檻做得很高)。進廟門的時候,千萬不要踩門檻.(據說門檻是神的肩膀還是啥了,踩了就是不敬)? 先,心要虔誠,要茹素,手要干凈,不要在廟堂里大聲喧嘩以及說無關的「嘮叨話」,不要用手指點佛像,不可大聲喧嘩和講不吹幕壩鎩;不要跨過蒲團,因為也會給人一種不庄嚴的感覺,而你後拜,卻站在正在上香的香客前面,也是不禮貌的行為,因為可能會讓別人起嗔念,貪、嗔、痴就是修行路上的三毒。三毒不滅難見真如本性。 上香時先上香後禮拜,很多人抓著一大把燃著的香到處拜,滾燙的香灰在寺院到處飄著,陣陣濃煙熏著人們的眼睛,以為香越高,越大把心越誠,這些都是不懂的表示,其實三根香就夠了,敬在一個爐中即可,「萬佛一爐」然後經過沒一座佛堂時,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沒有諸多講究,最主要你有沒有清凈自心。把香舉至額頭一般高,閉眼許願;然後三拜.(舉香的高度不得底於下身)? 進廟燒香,意思是點燃自己的心香,點燈是點亮自己的心燈,這時就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所以燒可以燒一枝,可以燒兩枝,最多燒三枝。不必多燒。進廟燒香,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從外頭買,不過一般大殿上都備有香,所有你可直接用,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點功德錢,如果困難,放心菩薩不會怪罪你的,你拜了佛也一樣有功德。 拜畢後尚有一禮,如世俗之作揖,名曰問訊,乃剛拜畢兩手合掌當胸時,即以所合之掌微側向下(是時鞠躬)放至近腹處。後以右掌置於左掌之內,疊成拳式,緩緩從下向上舉起與眉齊(是時已直齊躬),再以兩手徐徐放下合掌當胸,手心向上,右手疊至左手至上,兩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也(彌陀印即左手疊至右至上余與三昧印同),此為拜佛禮畢,頭再略一低而已,手便撒開而退。 最後,無論你是去哪個寺廟,鄭博士都提醒朋友們注意:拜神佛一定要心誠。
❷ 彌勒佛圖片
可以網路一下嘛!
❸ 拜佛有什麼講究
1、在廟里按順時針方向行走拜佛,入寺門後,不宜中央直行,進退俱當順著個人的左臂靠邊行走。
2、進廟前沿盡量不要走中間,沿階梯邊沿而上,男左女右,進門時盡量不要走正門,因為方丈門朝晚課時都是從正門進的,而沙彌等從偏門進,所以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盡量應該從偏門進。
男左女右,女人進去時盡量跨右腳,出門時也從偏門出就是,不要踩在門檻上(一般寺院門檻做得很高)。進廟門的時候,不要踩門檻。
3、心要虔誠,要茹素,手要干凈;不要在廟堂里大聲喧嘩以及說無關的「嘮叨話」,不要用手指點佛像,不可大聲喧嘩和講不吹幕壩鎩,不要跨過蒲團。
(3)拜佛圖片大全佛像擴展閱讀
拜佛注意事項:
香不能叫「買」而應該叫「請」。自己請自己的香,不能由別人付香火錢。
最好用自己的火點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燒),面朝大殿的大門(現在為了防止火災,一般不可以在大殿里燒香了),雙手輕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燒的火隨即會熄滅,千萬不能用嘴去吹滅
進廟燒香,意思是點燃自己的心香,點燈是點亮自己的心燈,這時就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所以燒可以燒一枝,可以燒兩枝,最多燒三枝。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進廟燒香,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從外頭買,不過一般大殿上都備有香,所有你可直接用,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點功德錢,如果困難,放心菩薩不會怪罪你的,你拜了佛也一樣有功德。
廟里的墊子中間是給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邊的,女人用右邊的。
❹ 去五台山拜佛,佛像大約有5個,都是黑色的,是什麼佛
那一定是「五方佛」,位於東南西北中五方世界的佛,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也可以粗略的理解為「釋迦牟尼佛」)、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❺ 普陀山三大寺拜佛順序應該是怎麼樣的
普陀山三大寺拜佛順序依次是: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普陀山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普陀山是觀音修身得道處,山上寺院無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士,可以說是“觀音之鄉”。下面我們來簡單介紹下拜佛的禮儀,以及普陀山三大寺拜佛順序,弘揚一下我國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慈濟禪寺,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慧濟禪寺,俗稱佛頂山寺,明朝(1368-1574年)僧人圓慧創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僧人德化請得《大藏經》,光緒時又大肆加建,欽賜景藍龍缽、御制玉印等,從此,一切規制與普濟、法雨兩大禪寺齊平。全寺建築別具一格,依山就勢,橫向排列,殿堂寬敞壯麗,整座寺院深藏於森林之中,以幽靜稱絕,大雄寶殿蓋彩色琉璃瓦,陽光之下光芒四射,形成"佛光普照"奇景。其各殿禮拜內容如下:1、天王殿:進門拜彌勒佛,出門拜韋陀;2、大雄寶殿:主供釋迦牟尼佛;3、觀音殿:供奉觀音菩薩,且是白玉送子觀音,求子最靈。
❻ 請問的電腦桌面是釋迦摩尼佛的佛像我天天這樣拜可以么
可以。拜佛吉祥無比。任何形式的佛像都可以禮拜。甚至沒有佛像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念佛的名號禮拜。
❼ 能把自己拜佛像的照片發網上嗎
可以啊,我自己有時候都發到網上。但是最好別照佛像。這很不禮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