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觀音菩薩有哪些形象
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上首菩薩,表現一切佛的大悲心,所以是救世之最切者。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後來簡稱觀音菩薩,他的形象有多種不同。一是聖觀音像,就一首二臂,結跏趺坐,手中或持蓮花或結定印的尊嚴像,天冠中有阿彌陀佛像。
又有『自在觀音像』,就是一足盤膝,一足下垂,很自在的形象。像旁或有一凈瓶,盛滿甘露,瓶中插了柳枝,象徵觀音以大悲甘露遍灑人間。觀音像兩旁有一童男童女像,童女為龍女,因為《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說有龍女成佛的故事,而觀音又是住在南海普陀洛伽山,因此有『龍女拜觀音』的傳說。童子即善財童子,因《華嚴經》中說善財童子為求佛法,參謁五十三位善知識,其中曾謁觀世音菩薩而得到教益。
十一面觀音一瞋面,化惡有情;二慈面,化善有情;三寂靜面,化導出世凈業。這三面教化三界便有九面。九面上有一暴笑面,是表示教化事業需要有極大威嚴和極大意樂方能無懈而成就。最上有一佛面,是表示以上一切總為成佛的方便。
千手千眼觀音俗稱為千手佛,那是錯誤的。千手錶護持眾生,千眼表觀照世間,都是大悲的表現。
㈡ 佛教的菩薩有哪些 具體名字是什麼
佛教里有四大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
1.地藏王菩薩——象徵願力
地藏菩薩蓋於陰陽之間,在陰廣度幽冥世界離開黑暗苦楚,在陽廣度人間疾苦。而自己發願度盡眾生而後成佛,可見度眾願望無有窮盡。地藏菩薩見證幽冥大苦,普勸我們要盡一生力量,不造罪惡,脫離苦海輪回之苦,證得涅般快樂,此為地藏菩薩大願。
地藏王菩薩道場在九華山,坐騎是一頭形似獅子的怪獸——諦聽。
2.普賢菩薩——象徵實踐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為本願,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迴向。都體現菩薩度眾生的願力,普賢菩薩無有退轉的心更是不可思議。一時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不難,一輩子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就難,而普賢菩薩指導我們正是身無疲憊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賢菩薩的度眾特點。
普賢菩薩道場在峨嵋山,坐騎是六牙白象——靈牙仙。
3.文殊菩薩——象徵智慧
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願,經中雲: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薩以凈行法門做為攝心的法門。凈行法門中指導我們要處處為眾生著想,故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有無私念頭,把將大眾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凈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文殊菩薩道場在五台山,坐騎是是青獅——虯首仙。
4.觀世音菩薩——象徵慈悲
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為本願,救苦救難為目的。經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為最。悲是拔除眾生之苦。當然,必須施與眾生快樂,才能離苦。故此,菩薩教導我們要有愛世精神,那裡有苦難我們應盡量去幫忙,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救度我們這個時代,最為著力的原因。
觀世音菩薩道場在普陀山,坐騎的是金毛犼——金光仙,又名「朝天吼」。
(2)觀音菩薩圖片大全佛擴展閱讀:
菩薩是古代印度語的譯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發大心願的人。菩薩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眾生。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而高於羅漢。
菩薩的主要職責是協助佛一起教化眾生,傳播佛法,普渡眾生。而菩薩最終修行成佛的。菩薩都是立下宏願,為了解救眾生的苦難,以自我奉獻的精神而留住人間,並且以種種不同的化身來到民眾中間,隨時隨地解救危難,所以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植於民心,使人倍感親切可敬。
四大菩薩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場,浙江普陀山的觀音道場,四川峨嵋山的普賢道場和安徽九華山的地藏道場地,故稱為 「佛教四大名山」,而且從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說。
㈢ 觀音菩薩圖片
觀世音菩薩圖片如下,如果還需要其他圖片,可以在網路下搜,觀世音菩薩圖片。但請供奉佛菩薩清凈庄嚴的全身圖片
㈣ 菩薩觀音有幾個都叫什麼名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里稱八大菩薩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金剛手菩薩、虛空藏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除蓋障菩薩。通常佛教造像多依此經。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系。
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4)觀音菩薩圖片大全佛擴展閱讀:
其他版本
1、《葯師經》說:文殊菩薩、彌勒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葯王菩薩、葯上菩薩。
2、《七佛八菩薩經》說:文殊菩薩、虛空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救脫菩薩、跋陀和菩薩、後大勢至菩薩、得大勢菩薩、堅勇菩薩。
3、《舍利弗陀羅尼經》說:光明菩薩、慧光明菩薩、日光明菩薩、教化菩薩、令一切意滿菩薩、大自在菩薩、宿王菩薩、行意菩薩。
4、《般若理趣經》說:金剛手菩薩、觀世音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拳菩薩、文殊菩薩、才發意轉輪菩薩、虛空庫菩薩、摧一切魔菩薩。
㈤ 觀音有幾種請大到小排列。
觀音菩薩就一尊,不過法身是和十方三世佛共一尊的,應化身就無數了。三十三觀音:唐代以後,觀音形象被漢化佛教不斷改造,最後定型為「三十三觀音」,分別有:
楊枝觀音、龍頭觀音、持經觀音、圓光觀音、游戲觀音、白衣觀音、蓮卧觀音、瀧見觀音、施葯觀音、魚籃觀音、德王觀音、水月觀音、一葉觀音、青頸觀音、威德觀音、延命觀音、六時觀音、眾寶觀音、岩戶觀音、能靜觀音、阿耨觀音、葉衣觀音、琉璃觀音、蛤蜊觀音、普慈觀音、合掌觀音、一如觀音、不二觀音、持蓮觀音、灑水觀音、多羅尊觀音、阿摩提觀音、馬郎婦觀音。
隨類應化:《楞嚴經》卷六,觀世音菩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根性及類別的眾生,他可化現三十二種不同的身份,為之說法教化,那便是:佛身,獨覺身、緣覺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四天王身等...三十二及三十三都不是定數,實則應化無量。
(5)觀音菩薩圖片大全佛擴展閱讀
據佛經記載,佛對大弟子阿難說,觀音早在無量。劫中成佛,號正法明如來。因為發大悲願心,要 度娑婆世界的眾生,而倒駕慈航,來到人間現菩薩相。佛陀當年曾在正法明如來身邊做過苦行弟子,受其教化。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能夠化現成天人。鬼各界形象。據《法華經 . 普門品》(亦稱《觀
音經》)記載,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化現。還有《楞嚴經》說有三十二應身,實際基本相同,以及《華嚴經》等經所述菩薩形象,都是為度化慈 濟人天各界有情眾生而化現。
㈥ 觀世音菩薩是誰
觀音菩薩的全稱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是鳩摩羅什的舊譯,玄奘新譯為觀自在菩薩,中國每略稱為觀音。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系。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 如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而且,觀世音菩薩最能適應眾生的要求,對不同的眾生,便現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
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也最為民間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國的江、浙、閩、廣、台灣,以及南洋華僑間,觀音信仰極為普及,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島,自古以來也一直被視為觀世音菩薩應化的道場。
(6)觀音菩薩圖片大全佛擴展閱讀:
觀世音菩薩有三個生日。分別是農歷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
誕辰(農歷二月十九),是她為人的生日,這天她成了三公主。
成道(農歷六月十九), 是證得果位的日子
出家(農歷九月十九),是出家的日子
紀念日中,婦女們結伴前往觀音殿燒香,頂禮膜拜。《金陵歲時記》載:「善男信女於此三月茹素,日觀音齋。」茹素即忌葷食素,俗稱「觀音素」。同時,紀念日當天,都會比其他時間更早開啟寺院大門,迎接來寺進香祈福、紀念觀音節日的信徒與廣大佛教信眾共同舉行大型的觀音菩薩紀念活動,弘揚佛教的基本理念。
佛教認為人會不斷的六道輪回,除非發心修佛,最終有成就了,才能獲得解脫不再輪回。即使在修佛的過程中,也要輪回。觀音菩薩的紀念日,只是為了紀念觀音菩薩而產生的一種民間說法。觀音菩薩在成就前經歷了無數個誕辰、出家、成道日。觀音菩薩久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為了救度眾生,倒駕慈航作菩薩。
㈦ 觀音菩薩的形像
明代闕名彩畫《白衣觀音圖》
觀音,原譯觀世音,梵文為阿婆盧吉俱合婆羅,譯為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唐朝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於是去掉了世字,簡稱觀音,一直沿用至今。
關於觀世音菩薩之形像,因其應化無方,故相狀亦頗多,而以二臂之正觀音為其本形,余者皆其示現神變自在之力用,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有二臂、四臂,乃至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有二目、三目,乃至八萬四千清凈寶目。其化相有千手千眼、十一面、准提、如意輪、不空罥索、青頸、香王、阿么[齒*來]等,亦皆有個別之儀軌。又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舉出四面大悲觀音、除八難仙觀音、播拏目佉觀音、大梵身相觀音、根本蓮華頂觀音、廣大明王央俱舍觀音等。此外,摩訶止觀卷二上舉有六觀音,諸尊真言句義抄揭示十五觀音,又有二十五觀音、三十三觀音等;其中,部分非基於經軌而來,而系至後世混合中國及日本之民俗信仰所產生。
而根據《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記載,觀世音菩薩的相好如下:
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
頭頂:有肉髻。
冠:以毗楞伽摩尼寶為天冠。天冠中有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面:如閻浮檀金色。
眉間毫相:各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界。
項:項有圓光,四周各有千由旬。圓光中有五百化佛,為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
臂:如紅蓮花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庄嚴事。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花色。
手指:手一指端,各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中,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中,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舉足: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
下足: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又根據《楞嚴經》記載,觀音菩薩獲得耳根圓通,能使見聞知覺渾然圓融,交徹互用,為一為多,隨意自在,能現無數妙容,能說無邊神咒。
首: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
臂: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因陀羅臂。
目: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凈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㈧ 明代老銅觀音像舊跡有什麼特點
明代觀音造像尤為盛行,四臂觀音市場尤其突出,成交率過半。從四臂觀音像這一受歡迎的特殊觀音像來反映普遍的明代老銅觀音像的特點。
景灣閣藏品明代青銅四臂觀音佛像體現了典型的明代觀音造像特點。觀音結跏趺坐,造像面部寬平,具有明顯漢人審美特徵。軀體結構勻稱,寬肩細腰。
身材和面部均顯豐滿,面部短寬,長眉細目。觀音的雙眼微微俯視,守望下方的凡間,表情端莊祥和。胸佩寶飾,衣飾華麗,造型端莊大方。細部刻畫精細入微,雕像整體線條優美流暢,質感極好。
觀音胸前及腰部的U字形聯珠式瓔珞,體現了中原地區傳統的審美情趣。其前端兩手合十於胸前,後兩手分別持念珠與白蓮,均為四臂觀音的典型符號。
(8)觀音菩薩圖片大全佛擴展閱讀
四臂觀音像簡介
四臂觀音是雪域西藏的守護神,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之一。
當刻畫於藝術作品中,四臂觀音往往身著綢緞及纓絡,前兩只手合十胸前,抱著一顆如意寶珠,代表能滿足所有眾生的要求。後兩臂高舉至肩,右後手持一串水晶念珠,代表無止盡的救渡眾生出離輪回;左手持一白蓮,代表凈化一切煩惱。四臂代表四種佛行。
即「息」、「增」、「懷」、「誅」等。「息」是平息所有的痛苦、障礙及困難;「增」是增加福報、智慧、長壽、財富等;「懷」是救渡眾生、領導他們修行;「誅」是誅滅眾生種種惡念、克服外界魔障等。
參考資料人民網—明代青銅四臂觀音佛像特點
㈨ 觀音菩薩照片
"這是師父傳給我的觀世音菩薩顯化真影,照片絕沒經加工或合成技術完璧呈現。菩薩正宗丹鳳眼飛入雙鬢、柳月眉,面相慈悲,非人類世界所有。觀世音菩薩知道我們實在太想念她,故而顯化極罕有的近距離真影,以慰我們凡夫的懷念。觀音世音,您救助紅塵為我多憂心;永遠念記,此生此世,您培育深恩!~常觀世音師父
㈩ 世上觀音有幾種叫法和圖片
佛經淵浩,有一萬四千多卷,記載於各處要全部查找之則這個工程相當浩大,且必須以佛經為據才是真實的,我現在先將我所知的寫給你,供你參考:世上觀音的多種叫法有——正法明如來、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如意輪菩薩、不空羂索菩薩、馬鳴菩薩、天王身菩薩、夜叉天王菩薩、伽帝神菩薩、長舌相菩薩、三目相菩薩、笑面相菩薩、歡喜相菩薩、雪面相菩薩、神鬼相菩薩、赤面相菩薩、瘦面相菩薩、白衣菩薩、香積菩薩、不小相菩薩、善面相菩薩、惡面相菩薩、美妙相菩薩、天女相菩薩、空身菩薩、大丈夫菩薩、四十八臂菩薩、大身霹靂聲菩薩、忿怒相手菩薩、隨類相菩薩、摩醯首羅菩薩、四臂尊天身菩薩、青面紅發相菩薩、慈悲相菩薩、龍樹菩薩、放光菩薩、無量菩薩、寶印王菩薩、栴陀羅菩薩、山海惠菩薩、葯上菩薩、身色三昧菩薩、靈香天菩薩、散花天菩薩、富樓那菩薩、三摩禪那菩薩、羂索手觀音、寶缽手觀音、寶劍手觀音、跋折羅手觀音、金剛杵手觀音、施無畏手觀音、日精摩尼手觀音、月精摩尼手觀音、寶弓手觀音、寶箭手觀音、楊枝手觀音、白拂手觀音、胡瓶手觀音、旁牌手觀音、斧鉞手觀音、玉環手觀音、白蓮花手觀音、青蓮花手觀音、紫蓮花手觀音、紅蓮花手觀音、寶鏡手觀音、寶篋手觀音、五色雲手觀音、軍持手觀音、寶戟手觀音、寶螺手觀音、數珠手觀音、寶鐸手觀音、寶印手觀音、髑髏杖手觀音、俱屍鐵鉤手觀音、錫杖手觀音、合掌手觀音、化佛手觀音、化宮殿手觀音、寶經手觀音、不退金輪手觀音、葡萄手觀音、頂上化佛手觀音……。這些都是佛經記載觀世音菩薩化身於各種結界渡化眾生靈時曾用過的各種稱謂。尚有很多,我無法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