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死因讓人都羞於啟齒,「詩聖」杜甫的死因究竟有多奇葩
杜甫,字子美,出生於官宦家庭,奈何家道中落,杜甫從此過上了窮困潦倒的生活。它見證了家族的興衰,也見證著唐朝由盛轉衰的局面。杜甫與李白被稱為“大李杜”,他所寫的詩被稱為詩史。歷史上人的死因千奇百怪,“詩聖”杜甫的死因竟然是因為餓久了暴飲暴食,撐死了。這么奇葩的死因,電視劇都不敢這么亂寫吧。
“安得廣廈千萬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憂國憂民的杜甫,就這樣消逝於這世間了,令人十分惋惜!如果他沒有遭此變故,應該還能為我們創作更多膾炙人口的詩作。
② 「杜甫很忙」純屬搞笑,作為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一生究竟是怎樣的呢
2012年3月,微博上流行一組「杜甫很忙」的圖。杜甫的一張圖片被加上了各種塗鴉,有端著狙擊槍的,有開著坦克的,有戴著墨鏡騎電動車的,有騎著自行車的,有吃著洋快餐的,有打籃球的,有切西瓜吃的……這組圖片讓已經享有一千二百多年盛名的「詩聖」杜甫,以另一種形式成了「微博紅人」。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大半生漂泊游盪,連基本的生活都沒有保障,他一生追求理想,卻至死沒有實現。
他一生寫了一千四百多首詩,內容涉及社會動盪、政治黑暗、百姓疾苦,被譽為「詩史」;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和差不多同一時代的李白齊名,世稱「李杜」。這也許是他一生的安慰。
③ 杜甫彈琴惡搞圖出自哪張插圖
杜甫彈琴惡搞圖出自高中二年級《語文》人教版(必修3)《登高》一詩的插圖,而其原作——《杜甫像》則位於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內,被視作館藏重要文物。
2012年3月,由於網友吳澤林的微博上出現的一組圖「杜甫的一天」,高中語文課本必修3中的杜甫圖像被惡搞,正在仰天沉思的杜甫被加了幾筆塗鴉,杜甫插圖被高中生們塗鴉成各種形象:端著狙擊槍凝視遠方的,開著坦克向前沖的,戴著墨鏡騎電動車出門的,騎著自行車去買菜的,吃上洋快餐的,跟美女翩翩起舞的,穿著運動服打籃球的,坐在桌前切西瓜的。
用網友的話說,「子美(杜甫字)真是個居家好男人」。這一組「杜甫很忙」的課本塗鴉圖片,讓已經成名1200多年的「詩聖」杜甫,突然又成了「微博紅人」。不少網友紛紛追憶在那些年的讀書時代,魯迅、辛棄疾、李白、關漢卿……這些課本上屢屢露臉的「常客」,此前就被塗鴉過。
網友評論
「杜甫很忙」引發了網路熱潮和集體圍觀,圍觀的網友對此評價「據說為了畫杜甫,語文課本都脫銷了」、「沒有被塗鴉,不能算大家」。
在同學們的筆下,寫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辛棄疾舉著「剪刀手」賣萌,背景台詞是「愛殺敵、愛賣萌,我是將軍,我也是正太,我是辛棄疾,請跟我一起『耶』!」清代知名學者藍鼎元,換身衣服就成了肯德基爺爺。
④ 杜甫經典的絕句書法作品圖片
絕句是我國唐詩的一種表達形式,它有獨特的風格與特色,對我國的文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杜甫的古詩絕句非常的有特色魅力。下面是我整理的杜甫經典的絕句書法作品圖片。
杜甫絕句古詩書法作品圖片
杜甫的詩歌在風格上,是兼備多種風格的,元稹這樣評價杜甫:“至於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秦觀也有類似的看法:“於是杜子美者,窮高妙之格,極豪逸之氣,包沖淡之趣,兼俊潔之姿,備藻麗之態,而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眾家之長,杜氏亦不能獨至於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氣。主流觀點認為,杜甫詩歌的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精煉,格律嚴謹,窮絕工巧,感情真摯,平實雅談,描寫深刻,細膩感人,形象鮮明。“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的創作風格。就杜詩特有的敘事風格和議論風格而言,有學者認為是受到《詩經·小雅》的影響,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調,又與《離騷》相近。也有學者認為,杜詩具有仁政思想的傳統精神,司馬遷的實錄精神。還有觀點認為杜甫詩作具有“人道主義精神”。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曾把杜甫與李白並論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王安石表彰杜詩“丑妍巨細千萬殊,竟莫見以何雕鎪”的成就。陳善《捫虱新語》卷七:“老杜詩當是詩中《六經》,他人詩乃諸子之流也”。蔣士銓《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詩詳注集成序》亦稱“杜詩者,詩中之《四子書》也。”
杜甫的人物評價
《杜工部詩話選》
詩人以一字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變化開闔,出奇無窮,殆不可以跡捕。如“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遠近數千里,上下數百年,只在“有”與“自”兩字間,而吞納山川之氣,俯仰古今之懷,皆見於言外。藤王亭子“粉牆猶竹色,虛閣自松聲”,若不用“猶”與“自”兩字,則餘八言,凡亭子皆可用,不必藤王也。此皆工妙至到,人力不可及,而此老獨雍容閑肆,出於自然,略不見其用力處。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仿用之,偃蹇狹隘,盡成死法,不知意與境會,言中其節,凡字皆可用也。
⑤ 唐杜甫古詩硬筆書法作品圖片
杜甫是是我國唐代時期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古詩有獨特的文學魅力,對我國的文學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我整理的唐杜甫古詩硬筆書法作品圖片。
杜甫古詩書法作品欣賞
杜詩對意象選擇的個性化,是杜詩語言的基礎。常在杜詩中出現的意象,例如古塞、秋雲、猿嘯、殘炬、急峽、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觀,以及織女、老婦、老農、嫠婦等普通百姓,還有官吏、將軍、惡少等權貴勢力,都表現了杜甫對“中興濟世的熱切,對淆亂乾坤的指斥,對橫行霸道的憤慨,對漂泊流離的悲傷,對生靈塗炭的悲憫,對物力衰竭的惋惜,對博施濟眾的贊美”,而正是這些沉重情感的表達,使得杜詩的語言趨於“沉鬱頓挫”。吳沆《環溪詩話》評杜甫晚期詩句“恣肆變化、陽開陰合”又雲:“惟其意遠,舉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吳沆又說:“凡人作詩,一句只說得一件事物,多說得兩件。杜詩一句能說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詩,但說得眼前,遠不過數十里內,杜詩一句能說數百里,能說兩軍州,能說滿天下,此其所為妙”。
杜甫的書法介紹
⑥ 杜甫畫像的說明
是題在兩側的吧
草堂留後世
詩聖著千秋
這是朱德1957年參觀成都杜甫草堂時撰書的一副對聯,老T郵票上有的。
⑦ 杜甫的圖片資料
網路上有
⑧ 古詩杜甫《絕句》的圖片
《絕句》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釋義: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開來的萬里船。
注釋:
1、西嶺:西嶺雪山。
2、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3、泊:停泊。
4、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江蘇省一帶。
5、萬里船:不遠萬里開來的船隻。
(8)杜甫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公元762年,爆發「安史之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詩。
這首《絕句》是詩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時寫的,描寫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天景色。
詩歌以一幅富有生機的自然美景切入,給人營造出一種清新輕松的情調氛圍。前兩句,詩人以不同的角度對這副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翠是新綠,是初春時節萬物復甦,萌發生機時的顏色。「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展開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鳥兒成雙成對,構成了一幅具有喜慶氣息的生機勃勃的畫面。而黃鸝居柳上而鳴,這是在靜中寓動的生機,下句則以更明顯的動勢寫大自然的生氣,白鷺在這個清新的天際中飛翔,這不僅是一種自由自在的舒適,還有一種向上的奮發。
再者,首句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鷺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使詩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機充盈著整個環境,這樣就再從另一角度顯出早春生機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