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恐龍有哪些種類和名字
恐龍種類有非鳥恐龍和鳥型恐龍,具體的名字如下所示:
1、劍龍(非鳥恐龍)
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動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禦掠食者的攻擊,大約7-9米長,2.35米至3.5米高,2至4噸重。
⑵ 世界上都有哪些恐龍
世界上的恐龍有:
1、霸王龍:
四川龍是一屬中華盜龍科恐龍。它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亞洲。它的外表有點像小型的異特龍,體重約100-150公斤,身長約8米。
⑶ 恐龍品種大全及圖片
恐龍品種大全及圖片如下:霸王龍、劍龍、南方巨獸龍、棘龍、地震龍。
1、霸王龍
世界上最大的侏羅紀食草恐龍,身長超過50米,比一條街道還長,走起路來,大地都會震動起來。
恐龍的種類很多,科學家們根據它們骨胳化石的形狀,把它們分成兩大類,一類叫做鳥龍類,一類叫做蜥龍類。根據它們的牙齒化石,還可以推斷出是食肉類還是食草類。這只是大概的分類,根據恐龍骨胳化石的復原情況,我們發現,其實恐龍不僅種類很多,它們的形狀更是無奇不有。這些恐龍有在天上飛的,有在水裡游的,有在陸上爬的。
恐龍大約存在於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它是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一類動物。
恐龍有9個種類,有肉食龍鍾敏類,虛骨龍次亞目,原蜥腳次亞目,蜥腳次亞目,鳥腳亞目,劍龍亞目,甲龍亞目,角龍亞目,腫頭龍亞目。
大部分的恐龍要比大型蜥腳類恐龍還小得多。現有的證據表明,恐龍的平均大小在三疊紀、早侏羅紀、晚侏羅紀和白堊紀都不斷變化。大部分獸腳類恐龍的體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間,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動物則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間。
恐龍的體重估計值,大多介於1到10公噸之間。倫敦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個研究指出恐龍的體重平均值約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類體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間。
(4)有多少種恐龍及圖片擴展閱讀
恐龍時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階段,具體介紹如下:
1、三疊紀:約距今2.5億年至2億年前,槽齒類爬行動物慢慢發展為最早的恐龍,到三疊紀晚期,恐龍已經是種類繁多的族群了,被稱為「恐龍的黎明」。三疊紀以一次滅絕事件結束,這次滅絕事件讓許多槽齒目動物也都滅絕了,卻為恐龍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會。
2、侏羅紀:約公元前1億9960萬年(誤差值為60萬年)到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侏羅紀前期,因為經歷大滅絕,所以各種動植物都非常稀少(屬於休養生息的階段),但恐龍總目一枝獨秀,伺機稱霸陸地。侏羅紀中晚期以後,恐龍統治地球1.5億年。
3、白堊紀:開始於1.45億年前,結束於6600萬年前。白堊紀恐龍種類達到鼎盛時期,最著名的是霸王龍,白堊紀末發生重大的滅絕事件在地表居統治地位的爬行動物大量消失,恐龍完全滅絕,哺乳動物度過了危機,並佔領了由恐龍等爬行動物退出的生態環境,迅速進化發展為新的統治者。
⑸ 恐龍有哪些
恐龍有馬門溪龍、雷龍、霸王龍、甲龍、三角龍等。馬門溪龍: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之一,屬蜥腳類亞馬目。雷龍:雷龍屬於梁龍科,梁龍科是群體型巨大的四足動物,具有極長的頸部與尾巴。霸王龍: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亦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恐龍有馬門溪龍、雷龍、霸王龍、甲龍、三角龍等。
1、馬門溪龍: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之一,屬蜥腳類亞馬目。其頸部特別長,相當於體長的一半,頸椎數亦多達19個,是蜥腳類中最多的一種。
2、雷龍:雷龍屬於梁龍科,梁龍科是群體型巨大的四足動物,具有極長的頸部與尾巴。
3、霸王龍: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亦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
4、甲龍:甲龍是甲龍科下的一屬,甲龍身體上部覆蓋著厚厚的鱗片,背上有兩排刺,頭頂有一對角。四隻腿和脖子較短,腦袋較寬。
5、三角龍:三角龍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常被作為晚白堊紀的代表化石。三角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龍,最顯著的特徵是它的角和頸盾。
⑹ 世界有多少種恐龍,吃草的和吃肉的分別有哪些
已知恐龍共有800餘種,隨著恐龍研究工作的不斷進展,我們所知的恐龍種類還會不斷的增加。
1、肉食恐龍有:猶他盜龍、魁紂龍、棒爪龍、小盜龍、竊蛋龍、理理恩龍、他蓓翼龍、非洲獵龍、蛇頸龍、傷齒龍、酷拉龍、異特龍、勝王龍、特暴龍、沙尼龍等。
2、食草恐龍有:森林龍、黑水龍、腫頭龍、小盾龍、艾伯塔角龍、艾伯塔角龍、敏迷龍、劍龍、奧斯尼爾龍、奧斯尼爾龍、南巨龍、棘甲龍、祿豐龍、沱江龍等。
(6)有多少種恐龍及圖片擴展閱讀
1、恐龍是爬行動物的有鱗後裔,恐龍會產下有硬殼的蛋,站立時腿從身體下方垂直伸出,而不是像鱷魚那樣從身體兩側伸出,而且,至少有一些恐龍還長著羽毛。
2、恐龍統治了地球1.65億年,幾乎每塊大陸上都曾經存在著恐龍。現在的鳥類和恐龍有很多特徵是很相像的,所以我們也認為,鳥類是恐龍的後裔,鳥類就是曾經的恐龍。
參考資料
關於中國的恐龍你有10件可能不知道的事情--人民網
走近侏羅紀「飯桌」,看看恐龍的伙食--人民網
⑺ 有哪些恐龍的圖片和名字
恐龍有許氏祿豐龍、似鳥龍、暴龍、火焰山鄯善龍、鄯善龍,這些龍的簡介以及圖片是:
1、許氏祿豐龍:
許氏祿豐龍是原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侏羅紀早到中期的中國西南部。化石標本發現於中國的雲南省祿豐。許氏祿豐龍是中國所發掘最古老的恐龍之一。
但是經詳盡研究,金沙江龍應隸屬原蜥腳類恐龍。它的頭骨還沒有特化,具較窄的上下頷,中央部位較厚重,沒有側腔室,神經弓相當低。
⑻ 恐龍種類名字圖片大全
恐龍的種類名稱有霸王龍、翼手龍、三角龍、隙龍、梁龍等。
恐龍是出現於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並繁榮於六千五百萬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動物,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之久,恐龍的種類有霸王龍、翼手龍、三角龍、隙龍、梁龍等。
1、霸王龍
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史上最龐大的陸地肉食性動物之一,最著名的食肉恐龍,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體長11.5~14.6米,最大順彎體長15.3米,平均臀部高度4.3米,最大臀膏5.2米,最高6米(從地面至頭部),平均體重8噸,最重14.86噸,頭部長度1.2~1.55米。
梁龍是梁龍科下的一屬恐龍,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所發現,生活於侏羅紀末的北美洲西部,時代可追溯至1億5000萬至1億4700萬年前,個體最長可超過30米,體重約10噸左右,鼻孔位於眼睛之上,脖子無法抬高,推測是用來擴大原地進食麵積的。
⑼ 恐龍種類大全 圖解
恐龍種類大全如下:
1、異特龍
異特龍,又名躍龍或異龍,是蜥臀目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晚侏羅紀,約1億5500萬年前到1億3500萬年前。
異特龍是種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龍,身長8.5米,最大9.7米,體重1.5-3噸最重3.6噸。另外,異特龍非常聰明,會圍攻大型獵物,是一種龐大、兇猛的肉食性恐龍。
2、劍龍
劍龍是草食性的恐龍,行動緩慢,它身上的骨板和尾巴上的尖棘,便成了躲避肉食性恐龍最好的防衛了。
劍龍出現於一億五千萬年前的劍龍,最大的特徵就是背部聳起的兩排骨板,以及尾巴上生著尖棘。
3、翼手龍
翼手龍侏羅紀晚期的翼龍類,短尾,頭長,中間一些種體型大小如麻雀,另外一些可大到像鷹一樣,兩翼開展可達30——70厘米,以昆蟲為食,有些可能覓食魚類,在分類上並不真正屬於恐龍。
4、三角龍
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和暴龍生活在一個時期、同一個地方,最晚出現的植食恐龍之一,經常被作為晚白堊紀的代表化石,也是最著名的恐龍之一。
5、雙冠龍
雙冠龍生存於侏羅紀早期的恐龍,雙冠龍長達6米,站立時頭部高約2.4 米。頭頂上長著兩片大大的骨冠,故名雙冠龍。
⑽ 恐龍分類及圖片名稱
恐龍真正分類包含了霸王龍(暴龍)、上龍、梁龍、翼龍、三角龍、棘龍、雷龍、鯊齒龍、劍龍等。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其中比較常見的幾種。
1、霸王龍,又名暴龍,屬暴龍科中的一種,名字的意思是殘暴的蜥蜴王。是史上最龐大的肉食性動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龍,它是恐龍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種類之一,咬合力居陸地生物和食肉恐龍第一(咬合力可達20噸),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