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延時攝影每張圖片多少合適
擴展閱讀
燈心草主要長在哪裡圖片 2025-09-11 10:14:42
用電腦怎麼做發票圖片 2025-09-11 10:12:46
女孩背影圖片卡通圖片 2025-09-11 10:11:43

延時攝影每張圖片多少合適

發布時間: 2022-12-31 13:47:03

㈠ 延時攝影拍馬路上的車流幾秒一張好

先用光圈優先測,記下iso和快門速度,再調到M檔,設置好之前記下的iso和快門速度。看你一秒設多少幀,假如你30幀/s,那20s就是有600幀,即600張照片,數量定了之後,隔幾秒你自己定就行,想要變化大一些的,就間隔時間大,想要效果流暢一些的,就間隔短一點。

㈡ 延時攝影拍日出日落間隔幾秒一張比較合適

1、延時攝影拍攝黃昏過度間隔建議為3-5秒,因為黃昏的光線變化很大,時間間隔大了的話,相鄰兩張照片的差異會很大,不利於後期的合成。

2、延時攝影,是一種將時間壓縮,使得在幾分鍾、幾十分鍾、幾個小時(或者是十幾個小時)內的事物發展過程在極端的時間內(一般是幾十秒)展現,通常在城市風光、自然風光、自然現象中應用廣泛。

(2)延時攝影每張圖片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使用延時攝影的注意事項:

穩定壓倒一切。一定要將攝像機牢牢固定在堅固的三腳架上,避免刮風等原因造成攝像機的晃動導致拍攝失敗。

避免不必要的雜物進入畫面。如在馬路上拍攝,為避免行人進入畫面,一定將攝像機架在遠離人行道的地方。

准備充足的備用電池、儲存卡,延時拍攝一般要工作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所以一定要根據所需素材的時長准備充足的附件,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最好接通交流電進行拍攝。

注意對機器的保護。因為耗費的時間比較長,為了保護攝像機的安全,避免自然、人為等因素的破壞,延時拍攝時一定注意看管好攝像機,同時避免暴曬和低溫。

㈢ 拍攝延時攝影時,每張圖片保存為多少大小比較合適是否要壓縮

一般在1200萬像素比較好,能製作4k視頻。

㈣ 如何拍攝延時攝影

延時攝影基礎教學視頻(高清視頻中文字幕)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9qiiN9XLgI4lveKIUkAOCg

提取碼: cbmt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㈤ 延時攝影4小時需要多大內存

延時攝影4小時需要13G左右,延時攝影一般30秒一張,一小時120張,不需要多少內存,一張照片22M左右。延時攝影以其獨特視角可以展現出我們平時看不到的畫面,因此延時拍攝在攝影中一直佔有一定的分量,其實是一張一張獨立的單獨照片組成的,通過控制拍攝每張照片的間隔時間。

攝影一詞是源於希臘語,兩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線繪圖」。攝影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碼照相機進行攝影。有時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也就是通過物體所發射或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

後期製作

照相進行完成後,介質所存留的影像信息必須通過轉換而再度為人眼所讀取。具體方法依賴於感光手段和介質特性。對於膠片照相機,會有定影、顯影、放大等化學過程。對於數碼照相機,則需要通過計算機對圖片進行處理,再通過其他電子設備輸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攝影

㈥ 延時照片怎麼拍攝

一、延時攝影最重要的就是穩定性


想要在視頻,夜景,長曝光等技巧下拍攝出更為特別的與眾不同的相片,一款三腳架必不可少。另外,延時攝影需要拍攝大量的圖片,也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所以一定要保證相機的儲存卡足夠大,電池足夠用。


二、相機設置


相機里的延時攝影(間隔拍攝)功能來拍攝。一般來說,我們需要在相機里設定好每張照片的間隔時間,再設定需要拍攝的總張數,相機會自動顯示出拍攝整組延時素材所需的總時長。


首先,我們必須使用手動對焦模式以防相機在每次拍照前都重新對焦,出現對焦主體偏移甚至對焦失敗、無法拍照的情況。


最簡單的方法是先用自動對焦模式將焦點對在主體上,然後切換到手動對焦模式,讓對焦點一直停留在主體位置。切換到手動對焦後要特別小心不要誤觸鏡頭對焦環,以免焦點發生偏移。


三、測光模式一般來說,延時攝影通常使用的都是評價測光(也叫全局測光)。


觀察一下測光平衡表,指標在中間位置則表示曝光正常,指標偏左則表示曝光不足,指標偏右則表示曝光過度。


四、根據拍攝對象,設置好拍攝張數以及間隔的時間等


計算好拍攝時間,以便有個整體規劃。公式如下:拍攝時間=(間隔時間+快門速度)X幀率(幀數/秒)X最終影像時長(秒)。


比如我想得到一個10秒的成片,幀率25,間隔4秒,那麼前期就要拍攝250張照片,用時1000秒,大概需要17分鍾左右。

㈦ 拍攝會場布置過程的延時攝影一般每張圖片中間間隔多少秒比較好

延時一般都是為了展示事物變化,像拍會場這種,本身變化不小的,間隔短一點比較好3-5秒吧,如果覺得拍多了大不了再壓縮幀數

㈧ 延時攝影拍攝技巧

延時攝影拍攝技巧 1

延時攝影拍攝技巧——簡單的拍攝准備

除了相機,拍延時基本要求只有兩個:一個穩定的腳架;一根可編程快門線(有的朋友是通過刷固件等方式實現延時功能,這里就不做介紹了)。

順帶說一下我的慘痛經歷:我花了1000多元在網上購買的佳能的原裝可編程快門線只能連續拍攝99張,還不如人家100來元買的山寨快門線的可連拍張數多,心塞**…後來買的是品色的快門線,可靠性高,沒有連續拍攝張數限制。

右為佳能原裝快門線,只能拍攝99張(坑爹啊!),左為國產快門線,可以連續拍攝無限張。

可編程的快門線設置很簡單了。記住幾個單詞:「Delay」表示延時拍攝模式。「INTVL」表示間隔時間,「N」表示拍攝張數設定——絕大多數可編程快門線都是如此。

比如,我想拍天上的雲翻滾的感覺,如果當時有風,雲移動相對較快,就設定為間隔3秒拍一張。拍攝張數一般來說,設定300張左右。

什麼一次要拍300張?這是經驗——因為後期在電腦上製作,每一秒的視頻片段由25幀畫面組成,300÷25=12秒的畫面。你可以在這12秒的畫面中,進行剪輯,拍攝得越多,給後期剪輯的空間就越大。

延時攝影拍攝技巧——實戰!星空延時攝影

拍延時,其實就是拍照片,所以光影、構圖等基本要求都一樣。這里以茶卡鹽湖星空延時拍攝為例進行說明,將歪斜的荒廢的電桿作為照片的主體,放在黃金分割線的1/3處。右邊恰巧有銀河,正好可以用來平衡畫面。然後如之前說的那樣,用可編程快門線進行連續的照片拍攝,這個過程會很長。

ISO:3200,曝光時間:30秒,光圈:F2.8

延時攝影拍攝技巧——圖片素材的後期製作

後期製作分為兩步:第一步是處理照片;第二步是合成視頻。

我通常使用Lightroom(簡稱LR)這款軟體進行照片的後期處理,LR可以說是目前專業攝影師使用得最多的軟體。優點很多,其中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一次性大批量處理照片。這與延時攝影完全是絕配。

將照片導入LR後的界面。

在LR裡面需要做的工作,第一個是調整圖片色彩——如增加對比度、飽和度等。除了基本色彩調整,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選項就是降噪。對於微光類型的高ISO拍攝,後期降噪是必不可少的。LR中有個重要的選項就是右邊面板「減少雜色」裡面的「顏色」選項,將它往右邊拉,彩色噪點就會慢慢消失。這點對於微光拍攝很重要。

第二項工作是設置畫面比例。目前的視頻都是16:9規格,因此我們在設定的時候,也要將其固定在「16×9」上面。然後對原始的3:2的照片畫面進行裁剪,使之符合高清視頻的比例。以上說的,都是在導入的第一張照片上進行調整

設置為16:9的長寬比

第三項工作是我們要將第一張調整好的照片設置,用「同步」的方式應用在所有導入照片上。LR的這步批處理操作,讓我們的勞動強度**降低。

具體做法為:點界面左下角的「復制」按鈕。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特別選中「裁剪」後,再點「復制」。

然後Ctrl+A,全選所有照片,點右下方的「同步」按鈕。這樣即可將所有照片都按照之前的設置進行批處理。

最後一步,點擊右鍵,導出照片。其他不用多說,記得把調整大小一項的長邊大小,設置為1920像素。這樣我們就能得到一系列可以用於製作1080P延時視頻的素材。

小知識:延時滑軌的運用

拍攝延時的基本配置是腳架和快門線。如果還想拍出更好的效果的延時,則需要再添加一個延時滑軌。延時滑軌工作過程是按照你設置的要拍攝的張數,比如300張。然後它會自動將這個滑軌的長度等分為300份。每次移動一格,停下來拍一張,再移動一格,停下來拍一張……這樣製作出來的視頻就是不光天上的雲、星星在動,連地面也會移動,讓畫面的吸引力更強。

你還可以用一個腳架支撐滑軌的一端,形成一個角度,玩法很多,大家可以慢慢去研究。

目前稍好一點的國產延時滑軌價格基本在6000元以上。且便攜度不佳,適合有車的朋友選擇。

圖中的黑色盒子是控制器,控制滑軌的移動與停止,滑軌由控制器內置鋰電池供電。

將數百張照片轉換為視頻

將照片轉變為視頻的軟體有很多。我比較喜歡的是LR+AE(Adobe After Effects)的組合方式。

AE的工作界面

第一步,在「文件」菜單里導入文件(勾選JPEG序列,選中第一個文件選擇導入即可)。要注意的是,在導入之前,最好將所有要導入的照片按順序批量重命名。比如Windows里可以用ACDSee,Mac可以用AdobeBridge等。

第二步,點第三個「新建合成」按鈕,並設定參數。

將JPEG序列,用滑鼠拖入「合成」中。

第四步,導出。按Ctrl+M(MAC電腦是Command+M),設置好路徑後,點擊「渲染」按鈕即可。AE默認的是無損的方式導出,文件體積相對較大。如果硬碟吃緊。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相對小一點的格式。

至此,基本的延時片段製作就完成了。如果還需要再進一步,就用剪輯軟體對拍攝的視頻素材進行剪輯,配上音樂字幕……旅行短片就是這樣產生的哦。

延時攝影拍攝技巧 2

日間拍攝

基本上,曝光模式可設定在光圈優先模式,白平衡則選擇自動,ISO值盡量降低。最重要的,就是快門速度需盡量放慢,如果是以1/1000秒或1 /2000 秒這樣的高速快門來作拍攝,將會得到凝結的瞬間畫面,但因為拍攝之後需後期剪輯成流動的影片,所以建議盡量放慢快門速度,例如使用1/50秒以下的速度, 這樣在後期之際將會比較方便,畫面也會更加流暢。

延時攝影的拍攝題材絕大多數都是風景,因此在拍攝上,風景攝影的相關攝影觀念與技巧也幾乎都可以派上用場。只不過,比起拍攝單張照片,進行延時攝 影時要將組合成影片的需求也一並事先考慮進來。

夜晚拍攝建議大家改用手動模式(M模式)拍攝。白平衡部分,若是在有光的環境,可以使用自動白平衡,若是無光的環境(如山區),則建議調整至3300K左 右的色溫 白平衡,這樣畫面會呈現偏藍色,比較討喜。若是在無光的環境使用自動白平衡,畫面可能會呈現咖啡色調或黃色調。拍攝之前,先使用較高的ISO(例如 ISO800)、光圈F5.6 、快門速度30秒來進行測試拍攝,觀察場景與環境細節(例如構圖是否平穩、畫面中有無電線桿等不需要的物件等)。基本上,曝光時間不要超過30秒,因為加 上間隔時間,單是拍攝一張照片可能就要等上超過40秒,後制時影像的接續可能會不順暢,因為時間差異太大了,例如雲的流動會接不起來、斷斷續續。曝光時間 控制在30秒之內,景物的`延續性將會較為理想。

明暗交界時刻此時無論從白天拍到晚上、或是從晚上拍到白天,相機都必須全程記錄。以從白天拍到晚上來說,可選擇光圈優先模式,先使用小光圈,之後再慢慢 開大(例如從 F22 、F18 、F16慢慢升到F5.6 、F4),這樣可以讓拍攝白天與夜晚時的快門速度盡量拉近,若是差距太大(例如白天1/60秒、夜晚30秒),後期時容易發生白天的畫面可以平緩播放,但 到夜晚時卻變成類似加速播放,整體看來很不協調。此外,也可以嘗試固定光圈、快門速度,讓ISO自動升高,如此能夠保持光圈與快門速度的衡定,但缺點就是 高感光度所帶來的影像質量下降。除了上述的基本概念,接下來從幾個與延時攝影較為相關的方面,和大家分享其設定方式。

拍攝張數一個場景要拍攝多少張數,才能算是一個延時攝影可用的項目檔呢?建議大家至少要拍攝250-300張。類似的張數在後期時,大約只能轉換為10秒 左右的影 片,又因為延時攝影是以流動方式呈現,剪輯時,考量該場景與前、後場景之間的過場特效(如淡入、淡出),又要扣掉約2秒左右,所以實際呈現出來的影片其實 僅有6-8秒。以視覺經驗來說,6秒鍾左右的畫面比較能讓觀賞者維持注意力,相同的畫面持續播放太久,容易讓人感到不耐煩;當然,若是拍攝到的影像格外精 彩,也可以考慮稍微播放久一些。

拍攝選用的檔案格式

若是遇到高反差的環境,建議大家使用RAW檔作拍攝,於後制時再把暗部拉亮。若是藉由平順的光源拍攝,有時直接拍攝JPEG檔也堪用。此外,夜 間拍攝時, 使用RAW檔後制空間也會比較大。若是手邊的相機可以選擇,建議選用14bit的RAW檔(或是佔用最多記憶卡容量的RAW檔),因為這樣的寬容度會更 高,尤其是在高反差的環境下,有助於將失誤的地方補救回來。

測光模式

建議大家使用全面/平均測光(矩陣測光、權衡式測光),因為延時攝影的拍攝時間很長,而且期間景物不斷變化,若是選用中央重點測光或點測光,可能產生測光失誤,造成亮部過亮或暗部過暗的問題。

曝光補償

一般來說,拍攝時若是能減少0.3EV左右,畫面的顏色會比較飽和;若是完全不加/減光,整體顏色就會較為平淡。

對焦

以白天拍攝來說,可以先打開自動對焦,讓相機對准焦距之後,再將自動對焦關閉,轉成手動對焦。這是為了避免在拍攝時,讓部分會移動的景物、車輛或人物影響對焦系統,導致對焦區域跑到了錯誤的范圍。

防手震

現在許多新款鏡頭或是機身,都附有防手震的便利功能,但是延時攝影與風景攝影類似,在使用腳架拍攝時,將防手振的相關功能關閉,可以得到更穩定的拍攝效果。

反光鏡預鎖

若是手邊的相機有此功能,建議大家將反光鏡預鎖起來,這樣可以減少拍攝時反光鏡的振動,讓呈現出的畫質更加細膩。

雖然延時攝影的基本拍攝方式,就是每隔一段時間便拍攝一張,但是實際上的拍攝間隔時間,卻會依不同的題材有所差異。

㈨ 單反延時攝影怎麼設置

1、機身設置

M檔,ISO手動。光圈通常不宜過小,小光圈雖然能帶來大景深,但也會帶來鏡頭和CCD上灰塵的印跡以及光線的衍射。F8往上都是比較合適的光圈。

白平衡手動,可以用預設,也可以手動調節K值。關閉機身高感降噪、關閉機身自動暗部補償(尼康的D-lighting,佳能的高光優先模式、索尼和賓得的自動HDR)。

注意在傍晚和日出的時候,光線變化較大。根據經驗,冬季30分鍾內,光線變化最高可達3EV,請適當調整曝光。

2、快門線設置

只需要設置INTVL選項(永諾MC-36b),這一項是每次拍攝的間隔時間。比如在拍攝城市白天的車流和行人時,間隔時間設置為1秒,機身設置快門速度在1秒以內。

在拍攝城市夜晚的車流時,間隔時間設置為2秒到5秒之間,機身設置快門速度為間隔時間減1。(例:間隔時間為3秒,機身設置快門速度為2秒)。

在拍攝天空雲層運動時,依雲層運動速度,設置間隔時間為3秒到10秒不等,雲層運動速度越慢,間隔時間最越長。

3、三腳架固定相機、取景

拍攝時長(分鍾)=間隔拍攝的時間(秒)×24×最終想要片段的時長(秒)÷60

拍攝張數=24×最終想要片段的時長(秒)

例:最終想要一段20秒的延時攝影片段,間隔拍攝時間為3秒,那麼拍攝時長為:3×24×20÷60=24(分鍾),拍攝張數為:20×24=480張

注意點:一般盡量多拍,假如需要一個10秒的片段,那麼最好原始片段在15秒到20秒,為視頻後期的轉場留下空間。

(9)延時攝影每張圖片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延時攝影需注意事項:

1、穩定壓倒一切。一定要將攝像機牢牢固定在堅固的三腳架上,避免刮風等原因造成攝像機的晃動導致拍攝失敗。

2、避免不必要的雜物進入畫面。如在馬路上拍攝,為避免行人進入畫面,一定將攝像機架在遠離人行道的地方。

3、准備充足的備用電池、儲存卡,延時拍攝一般要工作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所以一定要根據所需素材的時長准備充足的附件,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最好接通交流電進行拍攝。

4、注意對機器的保護。因為耗費的時間比較長,為了保護攝像機的安全,避免自然、人為等因素的破壞,延時拍攝時一定注意看管好攝像機,同時避免暴曬和低溫。

㈩ 拍攝花的開放過程,用延時攝影,該調整到多少秒拍一張

一般播放速度的每秒24幅(幀),如果一個花蕾完全開放需要72小時,你每小時拍一張就72張,那3秒播完,144張就6秒播完。

攝影簡史

1842年5月5日,德國漢堡發生了一次大火,大火連燒了四天,比鷗烏和史特爾茨納二人奔赴火場,拍下了有關廢墟的許多照片,後來大多失散,僅存一幅。這次拍攝和這張照片是今天人們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次新聞攝影活動和第一張新聞照片。

攝影術的誕生是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應運而生的,150多年來,它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動化方向發展的過程,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也脫不開照相機和膠卷的傳統模式,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100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為尋求一種新的感光材料和更為方便實用的攝影方法而苦苦追求,以取代復雜、陳舊、落後的傳統攝影方式。20世紀末葉以來,伴隨著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迅速普及,數字時代已經來臨,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新的沖擊,應運而生的數碼相機。

開拓了數字影像豐富的世界。數碼相機的誕生,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攝影工藝和攝影體系,它不僅影響並改變著攝影業的經營觀念、經營方法、管理及服務質量,而且導致每一位攝影工作者創作觀念、創作方法的更新。

可以說,數碼攝影是世紀之交攝影技術領域中的一次非常引人注目的革命。數碼攝影為新聞攝影、圖片等各類攝影開創了發展的新機遇,在新舊技術的轉型期,我們能否做出快速反應,及早切入,充分享受高科技給人類提供的創作愉悅,也是我們攝影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