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立夏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羽毛球動態圖片 2025-09-11 21:59:21
拜年話動態圖片 2025-09-11 21:43:16

立夏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12-28 16:29:34

❶ 立夏圖片帶字唯美文藝

立夏 ,二十四節氣中第七個節氣,意味著夏天的開始。新的季節,新的風景和心境。看看立夏圖片心情也會好不少!現在就讓我來為你推薦立夏圖片帶字唯美文藝2021。

關於立夏的圖片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 圖1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 圖2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 圖3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 圖4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 圖5

2021立夏圖片帶字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 圖1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 圖2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 圖3

立夏唯美詩詞

《朝中措》

(立夏日觀酴醿作)

宋代:管鑒

一年春事到酴醿。何處更花開。

莫趁垂楊飛絮,且隨紅葯翻階。

倦遊老矣,肯因名宦,孤負銜杯。

寄語故園桃節,明年留待歸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立夏》

宋代: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日南風大作》

宋代:項安世

堤邊樹子最無情,恰則春歸第一程。

舞向南風渾不住,葉間羞損舊啼鶯。

《逸周書·時訊解》雲:「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螻蟈在田間的鳴叫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立夏圖片帶字唯美文藝相關 文章 :

★ 立夏圖片帶字唯美文藝2017

★ 二十四節氣立夏高清帶字圖片

★ 二十四節氣立夏唯美圖片

★ 立夏文字圖片高清壁紙好看

★ 二十四節氣立夏唯美圖片桌面壁紙

★ 立夏唯美圖片高清

★ 2020立夏的唯美句子大全

★ 立夏手抄報漂亮又唯美圖片

★ 二十四節氣立夏圖片

★ 立夏手抄報精美又漂亮圖片

❷ 美得令人窒息的二十四節氣圖

立春,紅白兩色梅花映著黑木屋;立夏,翠綠的竹葉上打著斑駁陽光;立秋,向日葵開得熱烈……最近,一組《美得令人窒息的二十四節氣圖》在網路上瘋傳,囊括四時美景,每一幅都美不勝收,受到網友熱評。這組照片的作者「青簡」,是上海的80後女醫生周潔(@青簡jane),消化科醫生,愛 旅遊 ,愛攝影。她的二十四節氣圖里的取景地遍布了全國11個省份,北至黑龍江,南達福建,西及西藏。「春天的節氣圖中多以江南水鄉景色為主,冬天的節氣圖則多數攝於北方。靈感來源於偶然看到日本有個做二十四節氣照片的網站,從拍攝了兩年多的照片中挑選、製作了這套圖。

「二十四節氣主要反映的是我國黃河流域一年中的自然現象與農事季節特徵的節候。如果只選江南地區的圖片肯定是不夠的」。為了盡自己所能,更准確地表現二十四節氣,青簡拍照的地方北至黑龍江,南達福建,西及西藏,涉及省份11個之多。「只有走遍全中國,才能完整感受二十四個節氣。」青簡說。其中,一幅「處暑」攝自江蘇太倉。這張圖拍攝的內容很簡潔,畫面中一根根低垂的柳條紋絲不動,深綠色的柳葉,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盛夏時節。

遠處,虛化在畫面背景中的白牆灰瓦,一眼便把人帶到江南水鄉那安靜的夏日,使人不免沉醉在水畔樹陰下的清涼。喜歡攝影和 旅遊 ,青簡去過國內很多地方,江蘇是她經常到的地方。「江南水鄉的獨特韻味,吸引我一次又一次地來到這里。

去年處暑那天,我和朋友正巧到太倉的沙溪遊玩。當天陽光熱辣又無風,但柳樹成蔭的水岸邊卻是陣陣清涼,真的很神奇」。青簡說,她拍照用的都是普通器材,因為拍攝的內容都是她帶著真實的感受和 情感 拍出來的,「可能這也是引起這么多網友共鳴的原因吧」。

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期,中國古代先賢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訂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定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立春 ,是24節氣第一個節氣。

「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從 歷史 文獻記載來看,我國歷朝歷代的迎春儀式隆重而浩大。此時的立春已經超過了農歷24節氣只標示節令與氣候的功能,而是已經被當成一個節日了,因此在 歷史 上便演化出了許多圍繞立春而舉辦的活動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雨水 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

每年的2月19日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節氣一般從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民間到了雨水節,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婦女,必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制一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據說,這樣可使其盡快懷孕生子。

驚蟄 ,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即為驚蟄,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春分, 是24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

是從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春分,每年公歷3月20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清明 ,是中國的24節氣第五個節氣。

每年的陽歷四月五日左右。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 體育 活動。

穀雨 ,位於24節氣表的第六個節氣。

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 時為穀雨。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立夏 ,位於24節氣的第七個節氣。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農歷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的開始。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願望。宮廷里「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小滿 ,位於24節氣的第八個節氣。

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每年5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到達黃徑60 時為小滿。江南一帶則有「小滿動三車」的說法。它是對江南小滿農事的形象總結。所謂「三車」即水車、紡車、油車。在農諺中,百姓以「滿」指代雨水的豐裕程度,小滿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時節,如若田裡不蓄滿水,就會造成田坎乾裂,無法插秧,影響農作物的收成。

芒種 ,是農作物成熟的意思。

芒種是24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 時為芒種。送花神農歷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夏至 ,是24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 26′28″44),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面條,俗稱過水面,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煙台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煙台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裡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 游戲 ,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

小暑 ,是24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

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 時為小暑。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小暑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大暑 ,是24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

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 。大暑節氣的民俗主要體現在吃的方面,這一時期民間飲食習俗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吃涼性食物消暑。湘東南地區則流行一句廣東諺語: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即「涼粉草」,有神奇的消暑功效,用它做成的「燒仙草」在外觀、口味、療效上均與龜苓膏類似。台灣則有大暑吃鳳梨之俗,乃是因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

立秋 ,是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

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處暑 ,是24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

每年的8月23日前後(8月22日 24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50 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白露 ,是24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 。

此時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歷的9月7日前後是白露。福州有個傳統叫作「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在這一天吃一顆龍眼相當於吃一隻雞那麼補。

秋分 ,24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

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很多地方在秋分時節要吃一種叫做「野莧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稱之為「秋碧蒿」。秋分一到,全家人都去採摘秋菜。採回的秋菜一般人家與魚片「滾湯」,燉出來的湯叫做「秋湯」。有順口溜這樣說:「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 健康 。「

寒露, 在24節氣中排列十七。

於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如果說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那麼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霜降 , 24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 。

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這時中國黃河流域一帶出現初霜﹐大部分地區多忙於播種三麥等作物。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此期間,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吃柿子的習俗。俗話說;「霜降吃柿子,不會流鼻涕。」

立冬 , 24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 。

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我國幅員 廣大,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並不都是於立冬日同時開始的。吃餃子: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 社會 ,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台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小雪 , 24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

每年11月22日23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40 時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 美食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大雪 , 24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

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大雪時節,黃河流域一帶已有積雪,天氣寒冷。而江南才剛剛進入隆冬季節,氣溫將顯著下降,天氣寒冷,可能出現初雪和冰凍現象。各地要加強冬小麥、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間管理,查苗補缺,中耕鬆土,早施苗肥,培育壯苗。

冬至, 24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

是中國農歷 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

小寒 ,是第二十三個節氣。

在1月5-7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85 。對於中國而言,小寒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廣州傳統:吃糯米飯,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裡面吃。

大寒 ,是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

每年1月20日前 後太陽到達黃經300 時為大寒。小寒之後過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餚,准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其間還有一個對於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即陰歷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用五穀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是人們過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立春

2月4日-5日,謂春季開始之節氣。

雨水

2月18日—20日,此時冬去春來,氣溫開始回升,空氣濕度不斷增大,但冷空氣活動仍十分頻繁。

驚蟄

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蟄伏土中的冬眠生物開始活動。驚蟄前後乍寒乍暖,氣溫和風的變化都較大。

春分

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陽光直照赤道,晝夜幾乎等長。我國廣大地區越冬作物將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清明

每年4月5日(或4日),氣溫回升,天氣逐漸轉暖。

穀雨

4月20日前後,雨水增多,利於谷類生長。

立夏

5月5日或6日「立夏」。萬物生長,欣欣向榮。也為夏季的開始。

小滿

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此時顆粒開始飽滿,但未成熟。

芒種

6月6日前後,此時太陽移至黃經75度。麥類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可以收藏種子。

夏至

6月22日前後,日光直射北回歸線,出現「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

7月7日前後,入暑,標志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

大暑

7月23日前後,正值中伏前後。這一時期是我國廣大地區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熱」,雨水偏多。

立秋

8月7日或8日,草木開始結果,到了收獲季節。

處暑

8月23日或24日,「處」為結束的意思,至暑氣即將結束,天氣將變得涼爽了。由於正值秋收之際,降水十分寶貴。

白露

9月8日前後,由於太陽直射點明顯南移,各地氣溫下降很快,天氣涼爽,晚上貼近地面的水氣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

9月22日前後,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形成晝夜等長。

寒露

10月8日前後。此時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北半球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為「寒露風」。

霜降

10月23日前後為「霜降」,黃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與「霜降」節令相吻合,霜對生長中的農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

每年11月7日前後。

小雪

11月22日前後為「小雪」節氣。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強,氣溫迅速下降,降水出現雪花,但此時為初雪階段,雪量小,次數不多,黃河流域多在「小雪」節氣後降雪。

大雪

12月7日前後。此時太陽直射點快接近南回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

冬至

12月22日前後,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白晝漸長,氣溫持續下降,並進入年氣溫最低的「三九」。

小寒

1月5日前後,此時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

1月20日前後,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 2天。

❸ 立夏圖片

立夏圖片大全

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以下是我帶來的立夏圖片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立夏圖片(一)

立夏圖片(二)

立夏圖片(三)

立夏圖片(四)

立夏圖片(五)

立夏

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一年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准,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進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立夏時節,萬物繁茂。

立夏詩關於立夏的詩歌

一、《山亭夏日》唐代詩人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二、《暑旱苦熱》宋代詩人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翹飛上山。

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三、《納涼》宋代詩人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夏夜追涼》宋代詩人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五、《夏日南亭懷辛大》唐代詩人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六、《夏意》宋代詩人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七、《立夏日憶京師諸弟》韋應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

長風始飄閣,疊雲才吐嶺。

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八、《山中立夏用坐客韻》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

九、《立夏》宋方回

吾家正對紫陽山,南向宜添屋數間。

百歲十分已過八,只消無事守窮閑。

「立夏」作文

穀雨已過,立夏來臨。

立夏,意味著夏天就要到來,天氣也會越來越熱。植物生長繁茂,放眼望去,萬紫千紅,翠色慾滴,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立夏,我最喜歡也令我難以忘記的就是「撞蛋」。每年的這一天,學校都會給每名同學送上兩個茶葉蛋。於是乎,有趣的「撞蛋」活動開始了。

瞧著大家一個個昂首挺胸、胸有成竹的樣子,都對自己的蛋充滿了信心。我也是如此,看了看手裡的蛋,打算尋找對手。但我轉念一想,前面還是要保存實力,等到中後期再出手,這樣勝算會高許多,畢竟別人在比賽中會消耗一定的實力,而我卻完好無損,勝算自然大了,豈不快哉?

我化身為「比賽觀察員」進入每一個賽場觀戰,順便偷學點技巧。賽程過半,我有點耐不住性子了,決定不再觀望。我鬆了鬆手腕,加入了戰斗。我一路披荊斬棘,戰勝了兩三個同學,但由於前面沒有參賽,缺少經驗,最後我的兩個蛋還是光榮「犧牲」了。

最後的幾名同學開始為「蛋王」而戰,參賽者比賽激烈,我們這些助威者也十分興奮,場面熱鬧非凡,時間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流過……

立夏,是春天的尾聲,是夏天的開始,也是我童年的美好回憶。

立夏句子

1、立夏到,注天氣,勤加衣,保身體;多鍛煉,別偷懶,放病患,要用心;心關懷,送好友,真心意,願順意;問候傳,常聯系,祝福送,願如意。

2、楊柳飛絮五月季,麥浪滾滾又豐年。今天四月初四日,適逢立夏好晴天。立夏節氣到,願我的清新的簡訊能給你帶去溫馨和好運,立夏快樂,祝你萬事如意。

3、春漸去,夏當立,好心情,多傳遞。綠豆粥,清暑氣,檸檬茶,養身體。黃梨汁,降火氣,甜蜜橙,好睡眠。休息日,多踏青,常散步,好身體。

4、立夏到,鳥兒歡喜枝頭鬧;麥浪翻,歡歡喜喜盼豐年;艷陽照,心情舒暢問聲好;簡訊妙,祝福朋友不能少;幸福至,快樂常伴永不老。立夏快樂!

5、一春相思無盡意,春已去,夏當立;半池清水半尺荷,蜂未去,蜓已飛;一條簡訊頻頻寄,且為君,倍欣喜;伴著夏風覽信息,念今日,是夏立。

6、五色米,立夏蛋,春去夏來真爛漫。綠豆粥,慢慢熬,加上芡實身體好。荇菜羹,賽人參,美麗人生慢慢燜。風箏飛,燕子斜,踢踢跳跳可驅邪。立夏快樂!

7、輕輕的春走了,正如夏輕輕的來,不帶走一片友情的雲彩,卻留下無盡的思念情懷,讓祝福隨著初夏的輕風撲面而來,祝願你立夏愉快!

8、用真誠祈求:春的好運,繼續罩著你;春的吉祥,繼續伴著你,春的美好,繼續圍著你;春的快活,繼續黏著你;春的幸福,繼續跟著你;立夏節,願你將春的美事,繼續延續;祝你立夏快樂美意,一切安好順順利利!

9、立夏柳絮隨風舞,映日桃花逐水流。好運陽光照眉頭,快樂清風拂心頭。成功送到你手頭,健康平安無憂愁。朋友祝福為你留,願你幸福無盡頭。

10、遠去的是春天,不變的是惦念,惦念你的平安,惦念你的幸福;迎來的是立夏,得到的是附加,附加你的運氣,附加你的成功。編輯的是簡訊,發送的是祝願,立夏時節,祝願你很健康,祝願你很順利!

11、立夏到,歡樂跳,鳥兒唱,枝頭鬧;蟬兒叫,樹上吵,艷陽照,心舒暢;關懷傳,問個好,祝福送,不能少;願快樂,如意好,幸福笑,直到老!

12、讓春風吹散你的惆悵,讓春雨澆滅你的憂傷,讓春雷趕跑你的煩惱,獨留下幸福到立夏。讓溫馨常相伴,快樂永相隨,幸福到天涯。祝你立夏快樂!

13、陽光燦燦,綠水青山秀兩岸;風兒暖暖,快樂幸福滿心田;天空藍藍,吉祥如意入視線;心情懶懶,深深祝福訴不完。立夏來臨,一分問候伴隨著歲月的流轉,願你事業如夏天的色彩,前程錦綉!

14、春意無限已歸去,夏日炎炎已到來。陽光熱烈更燦爛,男女老少單衣穿。五彩繽紛色彩艷,大街小巷納涼來。願你立夏之際身體健,幸福快樂永相伴!

15、春天還沒夠,夏天來報道;送串春天的`桃花,祝你好運穿成串;送朵五月的櫻花,祝你初夏夢成真;再送一條我的祝福,祝你十分快樂,常發財。

16、夏時日,祝福到,朋友話,要記牢;保愉悅,心氣和;重調養,利心臟;常運動,多喝水;戶外游,朋友聚;小小簡訊,送情誼,祝立夏快樂!

17、立夏熱,立冬冷,節氣秋分才舒爽,日夜平分一樣長,不冷不熱好時光,我的問候祝福也不曾忘,願你秋天平安又健康,天天都吉祥,立秋心情閃亮!

18、自從立夏,腰不酸,背不疼,腿也不抽筋了;立夏,季節中的戰斗機;難言之隱,立夏了之。立夏祝福,不走尋常路,願你清涼一「夏」,快樂一「夏」!

19、立夏到,溫度高,真誠祝福少不了:多喝水多運動多交朋友多走動,努力奮斗咱最行!你說行不行?立夏好,太陽高,及時關心少不了:少抽煙少飲酒少些煩惱少些愁,實現小康我看中!你說中不中?

20、風起風落間,你可曾感受到花香的淳樸與清新?日升日落間,你可曾領悟到時空的變幻與神秘?雨來雨歇間,尋得一枝一葉,去欣賞去體味這個世界!立夏時節,祝開心快樂享受夏天的甜蜜和幸福!

立夏的句子

1、立夏到了,春天離去迎初夏,好運結伴到你家:送你一縷燦爛陽光,願你工作順暢,事業火辣!送你一個金色年華,願你人生輝煌,活得瀟灑!

2、夏色三分,二分花卉,一分智慧。紫薇繁花花似錦,蓮花有情情飛揚,絲竹錚錚伴鳥語,梧桐青青映禾秧,立夏時節多愜意,祝君快樂不悲傷!

3、立夏到來日漸長,迎面而來是驕陽,天氣陰晴很無常,出門帶傘莫貪涼,隔夜飯菜不能嘗,利於身心利健康,總把朋友記心房,一夏順心又清涼。

4、夏風夏月夏花艷,夏樹夏江夏雨甜,夏思夏情夏掛念,願你立夏樂翻天!胃口很棒體康健,輕松如意好睡眠,所有美夢都能圓,無比幸福在夏天!

5、你添彩,我添彩,綠色家園同精彩;你加分,我加分,節能低碳一百分;你給力,我給力,和諧華夏有魅力;你文明,我文明,錦綉中華更聞名!

6、夏日炎炎荷花開,滿塘香氣撲鼻來。夜晚圍坐荷塘邊,心情舒暢涼自來。遠離煩惱與憂愁,跳舞唱歌人開懷。願你夏日無病災,身體健康幸福來!

7、立夏來把養生話,健康貼士提醒你:晚睡早起沒問題,午休千萬別忘記;天氣轉熱要注意,飲食清淡莫油膩;降火養心清腸胃,心平氣和人如意!

8、立夏至,重養生;氣溫高,心莫勞;黑芝麻,補血好;食清淡,腸胃調;冷飲料,少喝好;出汗後,防感冒;烈日下,少暴曬;體無恙,樂逍遙。

9、讓問候代替禮品,讓真誠代替,讓微笑傳遞和諧;微笑代表了問候,問候表達了關心,關心體現了友好,友好詮釋了和諧,和諧促進了發展。

10、踐行綠色護生態,低碳環保樹新風;與鄰為善樂融融,家庭和睦傳孝德;為人處事有誠信,有禮有節敢擔當;修身律己立厚德,弘揚正氣鑄輝煌。

11、小荷初放立夏到,蜻蜓點水漫快樂,夏日裡面曬幸福,如意歡樂浸心田,百花繽紛樂逍遙,條條柳絲傳祝福,願你立夏快樂,逍遙自在,清爽一夏!

12、陽光縷縷照心房,暖意絲絲入情懷,問候句句關愛語,祝福款款送真誠。立夏了,願幸福與你同在,快樂與你相擁,健康與你作伴,平安與你共舞!

13、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時間匆匆,立夏來催,祝福急忙把你追,幸福快樂與你一起飛。友情究竟有多美,如日月星辰散光輝,祝你心情總最美。

14、夏天到,鳥兒歡欣枝頭鬧,蟬兒開心樹上吵;艷陽照,心情舒爽問個好,立夏送你大禮包;簡訊到,朋友祝福不能少,快樂常伴永不老;立夏快樂!

15、立德以高,道德高峰永攀登;立志以遠,理想遠景常憧憬;立業以精,業精於勤荒於嬉;立言以宏,宏偉經典多吟頌;立身以正,正風正氣滿乾坤!

16、亂丟的不是垃圾,是素養;亂闖的不是馬路,是風度;浪費的不是公物,是良心;亂吐的不是痰跡,是斯文。注意言談舉止,做文明人,快樂一生!

17、春走了,是陽光的追求,還是歲月的不挽留?夏來了,在蜻蜓的眉頭,還是在螢火蟲的心頭?立夏時節,季節更改,祝福不改,願你幸福生活更精彩。

18、囊螢映雪是美德,鑿壁借光是美德,程門立雪是美德,雞鳴而起是美德,牛角掛書是美德,晝耕夜誦是美德,引錐刺股是美德,中華美德,天道酬勤!

19、春走了,是陽光的追求,還是歲月的不挽留?夏來了,在蜻蜓的眉頭,還是在螢火蟲的心頭?立夏時節,季節更改,心情不改,願你幸福生活更精彩。

20、心通夏氣,立夏養心。桂圓粥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桂圓克,粳米克加水煮成粥,放入白糖調味,適用於貧血體弱、心悸、失眠健忘的人群。

立夏記憶作文

我是個80後,打小就有了關於立夏的記憶——燒野米飯,這應該是嘉興歷來的習俗,因為從父母輩的嘴裡就聽說他們小時候會挨家挨戶去討米、各種豆子蔬菜、干稻草等,然後找個小土坡,挖個洞做個土灶,燒野米飯。而在我的記憶里,童年的野米飯始於邱家橋村——無窮快樂的源泉。

對於生在農村長在城市的我來說,每次回到鄉下總有許多不一樣的體驗和樂趣,那是在城裡無法感受的多彩。我的表姐就是那個帶著我體驗鄉村生活樂趣的人,現在想來不禁聯想到魯迅先生筆下的「少年閏土」,我們好像就是文中的「我與閏土」。她會去地里挖土豆、采豌豆、剝豆瓣,然後去河邊洗菜,再去搬磚搭灶頭,還會用火柴先點燃稻草再用木頭生火。當然,因為那時年紀還小,我們的野米飯得到了大人們的幫忙,但是在我的眼裡她就是一個什麼都會的小能人。那噴香的野米飯總能讓人一碗又一碗,大夥兒就圍著灶頭,露天端著飯碗,天高地闊地吃起來。

2008年5月5日,又一個立夏,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一年,讓我知道了不是每個地方都有立夏之日燒野米飯的習慣。我因為讀大學遠在湖北,異鄉的天空依然清澈透明,但那土地卻沒有了故土的寧靜氣息。表姐也不得不因為拆遷從邱家橋搬走。我知道,她比我更捨不得,這片土地對於我來說不過是載滿童年回憶的地方,而對於她來說它卻是養育她長大的故土。

也許我們誰也沒有想到,社會的發展在給我們帶來富足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埋葬了我們精神的財富。立夏燒野米飯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我和表姐每年都必做的事,在這一片見證我們成長的天空下,在這一方遍布我們足跡的土地上。我們之間的這一聚會也同樣延續著上一代人的回憶,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每年的野米飯都能得到了大人們的支持。露天起灶,就地取材,河邊洗菜,生火煮飯,以天為蓋,席地而坐……快樂是彌漫在空中裊裊的炊煙,快樂是鍋中跳躍的米飯,快樂是餐桌上舞蹈的筷子,快樂是洋溢在臉上最淳樸的笑容……

我們都不敢去想以後……以後還能去哪裡燒野米飯?以後還會聚在一起去做這件事嗎?以後是不是野米飯只能靠回憶了……大學畢業後,我回來了,每到5月,我們總會不自覺地想到那一場「野米飯」的聚會。於是,我們達成了共識,依舊要將這簡單的快樂延續下去,不管現在是否有那麼藍的天,那麼親切的土地,但至少還有我和表姐。於是,這伴隨著我們成長的故事又在每年的5月繼續續寫著……

當初的兩個小丫頭如今都已為人母,帶著孩子們一起「燒野米飯」,上一代人的故事在我們身上延續,我們又繼續將這個故事在孩子們的童年中續寫著。這件事已經默默地在我們之間成了成長的見證,成了幾代人的傳承,成了一種「儀式感」。

一個又一個立夏……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這一習俗是一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

立夏心情說說

1.我來了,想陪你一起走過夏天,一起走過每一天!

2.不是夏日限定是來日方長

3.才感春來忽而夏至遇見你日子正好

4.夏天的風吹皺了城市的喧囂。

5.女孩的裙擺撐得起所有溫柔和盛夏

6.整個夏天想和你環游全世界

7.玻璃晴朗,橘子輝煌。

8.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9.蟬鳴是窗外漸漸倒數的鍾聲

10.不知名的果子啪嗒一聲落入車窗,一面是日光,一面是果香。

11.因為你愛上整個夏末,我開始迷上你暖暖酒窩

12.希望我的成績可以點亮一整個夏天。

13.窗外的風吹動葉子,帶來炎熱又清新的味道。

14.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小秘密

15.我們沒有小橋流水人家,我們有的是冰淇淋和冰鎮西瓜。、

16.盛夏白瓷梅子湯,碎冰碰壁當啷響。

17.你是我三十九度的風,風一樣的夢。

18.腳踏車的後座和你干凈的衣裳。

19.夏天有多好我的肚腩都知道

20.他的臉紅不是因為亞熱帶的氣候,而是因為那天太陽不忠,出賣一九九四年夏末心動。

;

❹ 24節氣夏至手抄報簡單好看

夏至 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中夏天的一個節氣,夏至是一個對農作物很重要的節氣,日照充足,農作物生長的很快,此時降水量較大,對農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節氣。那麼關於夏至節氣的 手抄報 怎麼畫呢?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組24節氣夏至手抄報簡單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24節氣夏至手抄報



夏至的 諺語

1、夏至見春天,有雨到秋天。

2、 芒種 火燒天,夏至水滿田。

3、夏至有雷三伏熱。

4、耕地深又早,收成才得好。

5、夏至東南風,平地把船撐。

6、芒種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7、種田不用問,深耕多上糞。

8、夏至風從西邊起,瓜菜園中受煎熬。

9、 清明 高粱 小滿 谷,芒種芝麻夏至豆。

10、 冬至 唔過唔寒,夏至不過唔。

11、 立夏 北風當日雨,立夏東風少病痾。

12、夏至餛飩免疰夏。

13、芒種火燒雞,夏至爛草鞋。

14、夏至有雨應秋早。

15、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

16、夏至的,無處走。

17、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

18、芒種忙忙栽,夏至谷懷胎。

19、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20、夏至無風三伏熱。

24節氣夏至手抄報簡單好看相關 文章 :

1. 二十四節氣夏至手抄報圖片大全簡單又漂亮(2)

2. 24節氣立夏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3. 二十四節氣立夏手抄報

4. 二十四節氣立夏手抄報

5. 二十四節氣穀雨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6. 24節氣穀雨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

7. 2020精選立夏節氣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8. 二十四節氣穀雨手抄報圖片大全簡單又漂亮

9. 立夏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10. 立夏節氣手抄報簡單

❺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圖片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圖片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圖片,只要你了解過立夏節氣的氣候特點,就知道立夏這個節氣就是讓人舒爽的,它是夏天的剛開始,只有舒爽的風和淅瀝瀝的雨,看看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圖片。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圖片1

立夏節氣的特點

整體來說它代表了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此節氣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階段。此時我國南北的氣溫差異較大,而且同一地區波動頻繁。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至20℃上下。另外季風氣候是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成長。

風俗有哪些

1、嘗鮮:到了節日當天,人們比較流行品嘗時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諸如吃櫻桃、芽筍、青蠶豆、蒜苗、莧菜、青梅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

2、做夏:在福建閩東地區,會有吃鍋邊糊的習俗。即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乾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為葷美可口。

3、吃面:北方地區則普遍吃麵食,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麵食種類主要有夏餅、面餅和春卷三種。

4、喝七家茶:夏天酷暑炎熱,宜經常喝茶,尤其是偏涼性的綠茶,可以讓暑氣頓消,起到清熱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到了這個節氣,有的會去各家討一些茶葉,泡了一起分享,很有過節氛圍。

立夏養生小知識

1、立夏養生要飲食清淡

立夏過後,溫度會逐漸攀升,人們就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立夏飲食塬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雞肉、豆製品、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塬則,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將綠豆、荷葉、蓮子、蘆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並煮粥,並擱涼後食用,也可起到健胃、驅暑的功效。平時多吃蔬菜、水果以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2、立夏養生要早睡早起

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立夏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視「靜養」,避免運動過後大汗淋漓,「汗」出傷陽,在飲食調養方面,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塬則,飲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粗糧。起床前可以做幾個小動作,有利於增強體質,中醫養生,延年益壽。

3、立夏養生要精神養生

養生專家提醒說,立夏以後,天氣轉熱,人的心神易受到擾動,出現心神不寧。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格外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不可有過激之處,要保持愉快的情緒,安閑自樂,切忌暴喜傷心,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

4、立夏養生要食補涼血

立夏之後血熱會給人帶來很多不適,氣虛血熱會影響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每頓飯不要過飽,給胃留下足夠的蠕動空間。還人以輕松自然。今年的夏季注意涼血補氣和早睡早起,是人儲存陽氣力求身體大獲豐收的一個季節。

5、立夏養生要謹防外感

立夏養生要注意預防感冒,避免因為各種塬則受涼,其中多喝水無疑是最好的保健方法。此外立夏之後天氣急劇上升,也勿因貪圖過分涼快而勐吹空調或風扇,否則極易招來熱感冒。

夏天,人體汗毛孔開放,汗液外泄,此時正是機體抵抗能力下降時期。酷熱天氣,貪圖過分涼快而勐吹空調或風扇如果不慎受涼,機體的調節機制會使汗毛孔突然閉塞,熱和汗不得外泄,熱郁於人體,就出現了熱感冒。

熱感冒的病程大約有3—7天,剛開始常表現為鼻咽部的不適,如表現為鼻塞、流清鼻涕等,同時伴隨頭沉、乏力,隨病程進展,鼻涕變稠,繼而發熱、咳嗽、咽痛、肢節酸重不適等。

不過,夏季感冒如果沒有引起並發症,或長時間連續高熱,患者無需急著服葯,可以用非葯物手段降溫,如卧床將濕毛巾搭在額頭上、擦酒精、多喝水、補充維生素C或者復合B族維生素等。健康成人遇上熱感冒,採用物理降溫加上足夠的休息,一般1周左右就能痊癒。患病後如果發燒,大量喝水有助煺燒,這是因為發燒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體液,一定要及時補水。

6、立夏養生要避免貪涼

對大多數人特別是關節患者來說,夏季應該避免貪涼,不用或是適度使用空調和風扇。在工作場合中,應把自己的病情告訴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盡量不用空調或是適當調高溫度。最好常備一件長袖衣,隨外界環境隨時加減衣服。

立夏過後,不僅天氣轉暖溫度升高,而且雨水增多。人們容易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立夏後有利於人體心臟的生理活動。飲食塬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圖片2

1、迎夏儀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舊時,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宮廷里還要 「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2、疰夏繩

舊時,用五色絲線於立夏日系於孩童的手腕等處,寓意消災祈福不得疰夏病,絲線被稱為「疰夏繩」亦稱「長命縷」。

3、吃立夏蛋

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天起,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許多人特別是小孩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孩子們還會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

4、忌坐門檻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志》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裡會疲倦多病。

30年代《寧國縣志》中記載:「立夏。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俗傳立夏坐門坎,則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方可解魘。

5、立夏「秤人」

立夏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戶外懸秤於大樹下,為小孩和老人稱量體重,以檢驗一年來身體的變化。秤鉤懸一把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

立夏應該吃的美食

1、立夏飯

舊時立夏時節,寧波一帶的鄉下用五種顏色的豆子加上粳米煮成五色飯,也稱立夏飯。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物資的豐富,南方很多家庭將五色豆子替換成豌豆、雷筍、蠶豆、莧菜、香菇丁、鹹肉丁、胡蘿卜等食材,寓意「五穀豐登」,頗具儀式感。俗話說「千補萬補,不如立夏一補」,吃立夏飯同時也寄語人們希望一年到頭身體健康。

2、立夏蛋

立夏吃蛋是江南一帶的習俗。這一天人們用茶葉或核桃殼煮成立夏蛋,民間認為立夏吃蛋能夠強健身體。孩子們則喜歡把煮好的雞蛋用五顏六色的繩子編好掛在胸前,傳說這樣能保佑孩子不得夏熱病。

3、立夏茶

立夏茶,也叫七家茶,是江浙一帶立夏的習俗。立夏之日,新茶上市,婦女要聚集七家的茶葉,共同烹飲,說是飲了立夏茶,可以防止疰夏,讓你健康平安度夏。

4、立夏粥

立夏時節,湖南耒陽人各家各戶都要熬立夏粥。立夏粥是用瘦肉、粉絲、糯米丸子、紅棗、豬雜、干筍、紅棗、豌豆、豆芽等十多種食材做輔料,加入大米中熬成香氣四溢的`粥。

5、立夏果

立夏果,又稱立夏粿,是江西弋陽一帶立夏節氣的特色食品。立夏這天,家家戶戶都會煮一大鍋立夏粿,吃一整天。立夏粿是用米蒸熟後揉爛,搓成小團子,加入豆芽、豆乾、蝦皮、豌豆之類的食材一起煮成「立夏粿」,也叫立夏羹。相傳吃立夏粿表示送春迎夏,品種越多就表示春收越豐富,喜慶有餘。

立夏農民忙著干什麼農事?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古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大忙季節。所以,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立夏前後正是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時期,若未來有溫暖但多陰雨的天氣,要抓緊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噴葯防治。

南方的棉花在陰雨連綿或乍暖乍寒的天氣條件下,往往會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爆發,造成大面積的死苗、缺苗。應及時採取必要的增溫降濕措施,並配合葯劑防治,以保全苗正苗壯。

「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立夏前後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能插滿月秧,不薅滿月草」,這時氣溫仍較低,栽秧後要立即加強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蟲,促進早發。中稻播種要抓緊掃尾。茶樹這時春梢發育最快,稍一疏忽,茶葉就要老化,正所謂「穀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輟」,要集中全力,分批突擊採制。

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小麥灌漿乳熟前後的乾熱風更是導致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

「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農作養分分解,對促進棉花、玉米、高粱、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圖片3

立夏風俗有哪些

1、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有秤人的習俗。古詩雲:「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人們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2、喝粥

根據當地史料記載,我國古時每年「立夏」節氣,民間形成了吃粥、掛蛋等習俗。民間傳說立夏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

3、吃立夏飯

立夏這一天,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要變著花樣吃各種飯,烏米飯、豌豆糯米飯……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飯,但因為加進了各種時令的料,變換出不同的顏色。

4、嘗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嘗鮮」之俗。人們品嘗時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

5、做夏

立夏季節,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乾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為葷美可口。

6、食麵食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立夏時有製作與食用麵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麵食主要有夏餅、面餅和春卷三種。

7、喝茶

我國江西、揚州等地有立夏飲茶的習俗。夏天酷暑炎熱,經常喝茶,尤其是偏涼性的綠茶,可以讓暑氣頓消,起到清熱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

8、迎夏

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還有習俗說立夏日不迎夏,會有病災纏身。

❻ 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大全

立夏 前後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那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有哪些呢?我為大家整理了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大全_立夏時節圖片簡單好看,歡迎欣賞。

點擊獲取更多關於「 立夏 」的信息↓ ↓ ↓

★★ 立夏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

★★ 立夏高清圖片精美漂亮 ★★

★★ 2021立夏簡訊問候祝福語 ★★

★★ 立夏各地飲食習俗是什麼 ★★

★★ 立夏飲食養生需要注意的事情 ★★

★★ 立夏節氣手抄報唯美圖片 ★★

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大全

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1

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2

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3

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4

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5

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6

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7

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8

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9

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10

邂逅最美的立夏詩詞

立夏

宋·薛澄

漸覺風光燠,徐看樹色稠。

蠶新教織綺,貂敝豈辭裘。

酷有煙波好,將圖荷芰游。

田間讀書處,新筍萬竿抽。

新季節換新風景,田間讀書仍是不輟。

初夏即事十二解

宋·楊萬里

傱教節序暗相催,歷日塵生懶看來。

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看到一年一度的石榴花開,想到夏天確實是到來了。

立夏

宋·趙友直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

鶯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閑看槐蔭滿亭台。

新的季節,新的氣象:青綠的小麥,熟透的梅子……送春歸去憂愁生,夏日景緻也宜人。

初夏

宋·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桃李花隨春光而謝去,綠蔭成海。抬眼望去,卻又看到牆邊的大簇嬌艷的薔薇。

立夏

宋·方回

吾家正對紫陽山,南向宜添屋數間。

百歲十分已過八,只消無事守窮閑。

清新唯美的立夏圖片大全相關 文章 :

★ 立夏唯美風景頭像小清新

★ 二十四節氣立夏唯美圖片

★ 立夏唯美圖片高清

★ 二十四節氣立夏圖片

★ 立夏文字圖片高清壁紙好看

★ 立夏節氣手抄報唯美圖片

★ 立夏時節圖片

★ 三年級立夏手抄報漂亮又唯美圖片

★ 唯美又整潔立夏手抄報圖片

❼ 立夏圖片立夏應該吃什麼

1、立夏蛋
2、立夏見三新
3、七家粥
4、七家茶
5、蔬菜水果
1.立夏蛋。很多家庭在立夏前一天,就開始准備立夏蛋,其實跟茶葉蛋的做法也差不多,就是一個習俗而已。
2.立夏見三新。有句話叫「立夏見三新」,三新包括青梅、麥子和櫻桃,所以在立夏這一天也可以吃著三種食物。
3.七家粥。「七家粥」指的是農村鄰居相互贈送米,這也能夠促進相鄰關系。
4.七家茶。七家茶和七家粥差不多,至少把米換成茶葉而已,你家送給周圍鄰居茶葉,然後鄰居再送給你家茶葉,最後混合起來泡茶。
5.蔬菜水果。立夏的氣候比較乾燥,因此,要多喝水,或者常吃蔬菜水果,能夠補充身體里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