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有多少種銀環蛇圖片
擴展閱讀
1寸照片更換背景圖片 2025-09-12 09:24:14

有多少種銀環蛇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24 14:53:15

⑴ 蛇的品種大全 108種

蛇[shé](蛇亞目動物的統稱),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於爬行綱蛇目。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布滿鱗片。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目前全球總共有3,000多種蛇類。

⑵ 銀環蛇是什麼品種


銀環蛇

銀環蛇(Narrow-banded krait)也是一種有毒之蛇,被這種蛇咬到後通常感覺不到疼痛,反而會有嗜睡的現象。銀環蛇的全身體背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米左右。
中文學名: 銀環蛇
中文別名: 白帶蛇 白節蛇
英文名:Narrow-banded krait
二名法:Bungarus multicinctu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爬蟲綱
目: 有鱗目
科:
眼鏡蛇科
屬: 環蛇屬
種: 銀環蛇
分布: 中國大陸西南、南部、台灣、緬甸、越南
分布區域: 中國華中、華南、西南地區和台灣,以及緬甸、寮國

⑶ 分辨蛇的種類

銀環蛇中文學名:銀環蛇

中文目名:蛇目

中文科名:眼鏡蛇科

中文屬名:環蛇屬

中文俗名:白帶蛇、白節蛇、吹簫蛇、寸白蛇、洞簫蛇、金錢白花蛇、雨傘蛇、竹節蛇

拉丁文名:Bungarusmulticinctus

英文名:Narrow-bandedkrait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Blyth,1860

物種信息:

中國銀環蛇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腹鱗203~221,軀幹部環紋31~50個,尾部8~17個,分布於中國華中、華南、西南地區和台灣,以及緬甸、寮國;銀環蛇雲南亞種,腹鱗213~231,軀幹部環紋20~31個,尾部7~11個,僅產於中國雲南西南部。全長1米左右,通身背面具黑白相間的環紋。腹面全為白色。背鱗通身1行,正中1行鱗片(脊鱗)擴大呈六角形。尾下鱗全為單行。棲息於平原、丘陵或山麓近水處;傍晚或夜間活動,常發現於田邊、路旁、墳地及菜園等處。捕食泥鰍、鱔魚和蛙類,也吃各種魚類、鼠類、蜥蜴和其他蛇類。卵生。5~8月產卵,每產5~15枚,孵化期1個半月左右。幼蛇3年後性成熟。銀環蛇毒性很強,上頜骨前端有1對較長的溝牙(前溝牙)。人被咬傷後,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銀環蛇成體供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葯,稱「金錢白花蛇」,有怯風濕、定驚搐的功效,治風濕癱瘓、小兒驚風抽搐、破傷風、疥癬和梅毒等症。銀環蛇膽可治小兒高燒引起的抽搐。

飼養環境:

銀環蛇喜歡陰暗潮濕,飼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通風、水的清潔和提供衛生的食物,否則會得口腔潰瘍和皮膚疾病。銀環蛇晚上非常活躍,在箱中往往會用頂箱應該用吻端,所以很多用箱養的銀環蛇會出現吻端破損的情況,應該注意。建議用較大的飼養箱,箱的長度最好與它體長同等或以上,較穩定的個體可以用其體長三分之二的飼養箱。

配合其喜愛陰暗潮濕的酸性低材環境,可以在飼養箱中放置沉木或石塊供起躲藏,或者鋪少許落葉苔蘚保持潮濕,並提供其游泳的水容器。酸性底材對銀環蛇極其重要,也是引誘它開食的關鍵之一,當然,也有人鋪報紙照樣開食,但銀環蛇討厭報紙的油墨味,可能不久會出現突然拒食,所以不建議單一用報紙做底,應該在報紙上面加上乾落葉,再添加一個保濕盒的方式讓它在不同天氣情況下自己選擇干或濕。

活動頻率/溫度:

銀環蛇夜晚活動,白晝則隱匿於石下或洞中。4月出蟄,11月進入冬眠。銀環蛇適合溫度23——30度,有冬眠習性,此時提供半切花盆或掛盆作為隱蔽的地方供其冬眠,窩內鋪上厚的落葉,水盆也是必須的,天氣溫暖時候可能會出來喝水,也可以保持窩內有一定的濕度。

餵食:

餵食時間應選擇在晚上,一星期喂1—2次,排便後一天喂最好。新到的蛇應該讓它有兩到三天的適應期。食物方面,乳鼠是首選,其次是泥鰍,銀環蛇非常神經質,吃飽後2天內不能騷擾,否則嘔吐的機率非常高。開食後可以提供不同的食物,例如黃鱔、小蛇、蛙(不建議喂蛙,太多寄生蟲)

基本的安全措施:

銀環蛇是我國毒性最強的毒蛇,危險性極高,而且平時看似很溫順,使人放鬆警惕,但銀環蛇咬人時從不警告。

1.無論它們顯得多溫順,都不建議直接用手去抓弄它們。

2.盡量避免它的頭部正對你的手,它可能會突然一口。

3.工具:一把蛇鉤,一隻蛇夾,一副厚厚的皮手套,及一個牢固的飼養箱,如果有條件應該備有抗蛇毒血清。使用蛇鉤時,手務必在蛇攻擊范圍之外。

⑷ 環蛇的分類

環蛇屬 Bungarus有以下種類:
安達曼西斯環蛇 Bungarus andamanensis
環蛇 Bungarus bungaroides
印度環蛇 Bungarus caeruleus
馬來環蛇 Bungarus candis
斯里蘭卡環蛇 Bungarus ceylonicus
金環蛇 Bungarus fasciatus
黃頭環蛇 Bungarus flaviceps
爪哇環蛇 Bungarus jabvanicus
烏環蛇 Bungarus livis
大斑環蛇 Bungarus magnimaculatus
銀環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銀環蛇雲南亞種 Bungarus multicinctus wanghaotingii
銀環蛇指名亞種 Bungarus multicinctus multicinctus
黑環蛇 Bungarus niger
希達努斯環蛇 Bungarus sindanus
鄂氏環蛇 Bungarus walli

⑸ 中國有哪幾種蛇以及圖片

1、銀環蛇: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

分布於福建(福州周邊的幾個縣都有分布,包括福州市的郊區)、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香港和澳門等地方。

⑹ 蛇的種類都有哪些

蛇的種類有眼鏡王蛇、烏梢蛇、銀環蛇、赤練蛇、金環蛇等

1、眼鏡王蛇

金環蛇是毒性很強的蛇,別稱金甲帶、金包鐵、金腳帶等,與眼鏡蛇、灰鼠蛇合稱「三蛇」。和其他環蛇屬的蛇一樣,動作緩慢,不愛攻擊人類,主要以小型脊椎動物為食。毒性較其近親銀環蛇弱,但仍然屬劇毒蛇,而數量也較銀環蛇多。

⑺ 這是什麼蛇

銀環蛇(學名: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000—1,800mm,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藍黑色,具30—50個白色或乳黃色窄橫紋;腹面污白色。

銀環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極為猛烈,是環蛇屬中毒性最強的。事實上,它是繼細鱗太攀蛇、東部擬眼鏡蛇和太攀蛇之後,陸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綜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銀環蛇的LD-50為0.108,為歐亞大陸上最毒的毒蛇。但由於該蛇生性膽小、性情溫和,不主動攻擊人,因此為其所傷的案例並不多。

銀環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兩種神經毒素,患者被咬時不會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輕微中毒時身體局部產生麻痹現象,若是毒素作用於神經肌肉交接位置,則會阻絕神經傳導路線,致使橫紋肌無法正常收縮,導致呼吸麻痹,作用時間約40分鍾至2小時,或長達24小時。在抗蛇毒血清應用以前,銀環蛇咬傷死亡率極高,可以用神經性抗毒蛇血清治療,但仍十分危險。

人被咬傷後,起初感覺不是很明顯,疼痛感較小,數小時後如不及時治療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銀環蛇成體供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葯,稱金錢白花蛇,有祛風濕、定驚搐的功效,治風濕癱瘓、小兒驚風抽搐、破傷風、疥癬、梅毒等症。銀環蛇膽可治小兒高燒引起的抽搐。

⑻ 一種俗稱四十八節的毒蛇真名叫什麼,它是黃白相間的,有四十八節。

赤練蛇。

赤鏈蛇是蛇目游蛇科鏈蛇屬的一種,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越南、俄羅斯。在中國分布的為赤鏈蛇指名亞種(Lycodon rufozonatus rufozonatus)。該亞種成體全長約1米左右,體背黑褐色與紅(紅褐)色相間。因具有51~87+12~30以上的紅(紅褐)色窄橫紋而得名,但部分個體缺少紅紋。

生活習性

赤鏈蛇在國內分布很廣。國內除內蒙古西部到新疆和西藏外,其他各省(區)均有分布。國外見於朝鮮、日本等地,其中沃氏亞種(Lycodon rufozonatus walli)分布於日本。

大多生活於田野、山地、平原、丘陵及近水地帶,並常出現於住宅周圍,在村民住院內常有發現(城市周邊的郊區辦郊區以及城裡的花園等地都有),食蟾蜍、青蛙、蜥蜴、魚類、老鼠、蛇、鳥、動物屍體等。以樹洞、墳洞、地洞或石堆、瓦片下為窩,野外廢棄的土窯及附近多有發現。

⑼ 蛇的品種都有哪些

我國常見蛇類:

一、黑眉錦蛇

黑眉錦蛇(拉丁名:Elaphe taeniura)是大型無毒蛇,全長可達2米左右。黑眉錦蛇別名家蛇﹑秤星蛇﹑菜花蛇(雖王錦蛇也稱菜花蛇,但四川、貴州一帶稱黑眉錦蛇為菜花蛇)﹑黃頜蛇﹑枸皮蛇﹑黃喉蛇﹑慈鰻﹑黃長蟲﹑廣蛇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赤鏈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銀環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尖吻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眼鏡王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原矛頭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短尾蝮

⑽ 求金環蛇,和銀環蛇的資料~!~!~!

金環蛇,俗稱金甲帶、金包鐵、金腳帶、雨傘柄或佛蛇等,是環蛇屬的一種,是毒性很強的蛇。是一種具前溝牙的劇毒蛇,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黃環和黑環相間排列,兩環寬窄大致相等,尾短圓鈍。活動於平原、丘陵、山地叢林、塘邊、溪溝邊。分布於北緯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區。

銀環蛇,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等。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是具前溝牙的毒蛇。棲息於平原、丘陵或山麓近水處。分布在中國安徽、浙江、江蘇、江西、福建等地。中國之外分布於緬甸、越南北部。

(10)有多少種銀環蛇圖片擴展閱讀:

金環蛇怕見光線,白天往往盤著身體不動,把頭藏於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躍,捕食蜥蜴,魚類,蛙類,鼠類等,並能吞食其它蛇類及蛇蛋。金環蛇性溫順,行動遲緩,其毒性十分劇烈,但是不主動咬人。金環蛇夜晚活動。

銀環蛇晝伏夜出,尤其悶熱天氣的夜晚出現更多,但也見有初夏氣溫15—20℃天氣晴朗時,白天出來曬太陽。銀環蛇性情較溫和,一般很少主動咬人,但在產卵孵化,或有驚動時也會突然襲擊咬人。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金環蛇

網路——銀環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