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代銀耳環的收藏價值
不大。清代銀耳環質地不高檔,收藏價值不大。耳環又稱耳墜,是古時候女子的飾物之一,常戴在耳朵的飾品。而在古代,耳環又稱為珥、璫。在材料上,耳環都是金屬為主,也有些是石頭、木製的。
2. 400年前的珠寶首飾竟然這么漂亮時尚!老祖宗的智慧讓人佩服!
女人愛首飾這件事,幾乎從最遙遠的原始部落時期就開始了,說到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首飾能讓我們 變得更美 ,這才最重要。
我們現在的首飾類別更多,做工也更精緻,而且風格多變, 越來越個性 。
比如很多大牌珠寶喜歡走簡約路線,近兩年還 特別流行復古風。
寶姐覺得,要說復古風,我們的傳統玉石首飾,都不需要多餘的裝飾,就是 復古本身 啊,最主要的是能傳達一種只有中國人才有的 典雅氣韻 。
不過你知道嗎?現代人喜歡復古,可是400年前的清朝人卻很潮流呢!老祖宗的智慧真的是值得敬佩,別以為他們只有傳統。
其實他們也在 與時俱進 ,吸收各種外來文化,然後 化為己用 ,設計出很多中西合璧的首飾。看來只要是經典,就能經久不衰!
我們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先來看看清朝人的耳飾吧。清朝人的耳飾可非常有講究,不僅材質上要用貴重的金屬、珠寶和玉石,而且宮廷中 做工精良 。
在那個沒有機器的年代,玉石珠寶的打磨、金銀的鍛造處理全都依靠人工。而在佩戴方面,還有「 一耳三鉗 」的規矩。
清代耳飾的造型,真是比我們現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各種環形的耳鉗、綴流蘇環形耳鉗、墜形耳環都被設計出來,還有很多沿襲了 明代的排環、葫蘆形耳飾、燈籠形耳飾 等等。
為了進一步豐富耳飾,清代人是把各種花樣造型都要拿出來嘚瑟一下, 祥雲、喜字、花草 都能加入到設計中去,絲毫不比我們現在的耳飾遜色。
除了這些炫耀創意和腦洞的設計,製造首飾的工匠們也是紛紛貢獻自己的絕活, 花絲、點翠、燒藍 各種高階經典傳統工藝,也都全部招呼起來,真真是精妙無雙。
花絲鑲嵌: 花絲鑲嵌可是「 燕京八絕 」之一,工藝非常繁瑣,整個過程要用到八種技法。
這才只是做出了基本器型,就是底子,然後還要鑲嵌各種寶石、裝飾,才算完工。但是花絲鑲嵌正因為 技藝巧奪天工 ,充滿皇家氣派,所以才特別珍貴。
點翠: 古人是用翠鳥羽毛來做的,將極細的羽毛一根根排列上去,非常復雜。但為了保護翠鳥,我們今天已經不會再使用其羽毛來製作了,推薦用 環保的人工合成纖維來替代 。
燒藍: 燒藍也是傳統工藝,是在做好的首飾底子上, 填滿釉粉,再拿去燒制 ,有點像燒制瓷器,等上面的釉凝結、冷卻,就成了絢麗的色釉。
清代耳飾材質豐富,珍珠、珊瑚、琥珀、綠松石都是常客。
慈禧太後 極愛東珠 ,其實和東珠的產地在東北有關,那裡是滿族的發祥地,清朝東珠只有皇帝的母親、嬪以上的妃子和皇太子妃才能佩戴。
△《如懿傳》中各位娘娘戴的最多的,也是珍珠耳墜,而且嚴格秉持了「一耳三鉗」的規則
除了東珠和珍珠,這種從頭到尾全玉雕的耳環也不少,白皙細膩油潤的白玉呈彎環狀,雕著各式吉祥的圖案,把人也襯得膚如凝脂。
耳飾這樣的重頭戲,當然也少不了翡翠的使用,看看這些款式,就算現在戴也是五分好評!
不過清朝小主們的耳飾,可不只是這些傳統類型,在材質上,還廣泛應用了非常前衛潮流的彩色寶石,比如紅藍寶石、碧璽等,都是小主們的心頭愛。
△精緻的金耳環,上面鑲嵌了東珠、粉色碧璽、綠色翡翠,配色清新可人,而且組成花朵的樣子,巧奪天工
△還有這種走簡約路線的耳飾,不標明年代你能猜到它也是古董么?這些耳飾還採用了活動扣的方式,堪稱先進
所以你看,老祖宗們的眼光還是 非常前衛 的,在追求美的道路上,絕對不受局限。
這樣的審美和勇於突破,跟我們現在人追求個性的風潮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的。那時候彩色寶石給傳統的首飾工藝,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說道古代人的戒指,你想到的是不是都是這樣的,白玉、翡翠整雕的,或者黃金打造奢華高調的?如果你這樣想的話,還真對了……
清朝的戒指確實有很多是這樣的,皇帝們尤其喜歡各種 玉石扳指 ,不僅佩戴而且用來把玩。
△其實就算是扳指,款式也不盡相同,有玉石整雕的,也有這種金銀做底,外包玉石的,好喜歡左邊這款粉色碧璽嵌珍珠的款式~
△又是鑲嵌粉色碧璽,配合點翠工藝,繁復而精美
不過清朝的戒指款式也不盡是這種類型,比如這種造型纖細的款式,是不是很像我們現代的簡約派呢?
△寶石鑲嵌款,和現代的寶石戒指別無二致
△還有這種鑲嵌一排碎鑽的款式
△這款也是來自清朝的戒指,看起來有種穿越感,因為非常接近現代工藝
寓意:更意想不到的是,還有這種極簡的圈戒,而且這對鎳合金素圈戒指的內壁上,還鏨刻著「中厥執允」和「 I Love You Forget Me Not 」!這也太浪漫了吧!
你一定想像不到,這對素戒竟然正是 末代皇帝溥儀 和皇後婉容的結婚對戒!
除了款式設計上的不斷突破,也不得不佩服老祖宗審美上的包容性,真的是不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啊。
其實首飾本來就是如此, 復雜有復雜的美,簡約有簡約的美 ,重點在於工藝要精,老祖宗也是深刻抓住了首飾製作的精髓了。
我們經常提到的手鐲款式有福鐲、方鐲、平安鐲、貴妃鐲,人清宮的舊藏鐲子 款式更加豐富 ,比如圓條鐲、扁口鐲、扁平鐲、串珠軟鐲等。
而且他們喜歡在手鐲上裝飾各種寶石珍珠,更值得佩服的是 各種雕刻圖案 ,繁華有致。
龍鳳呈祥:
九龍戲珠系列:
珠寶鑲嵌款:
寓意:清宮的手鐲上,紋飾題材通常 以龍鳳為主 ,也有蝙蝠、佛手、萬字紋樣等,言必有意,意必吉祥,都有著福瑞的期盼,寓意 福壽康寧 。
古代的發飾我們如今用到的已經很少了,頂多戴個王冠、花環、珠寶發卡發箍什麼的。
但是在大清朝,頭發上的各種珠寶發飾才是最大的看點,而且不同的發釵發簪誰可以佩戴,往往都 象徵了不同的身份地位 ,很是講究。
發簪: 雖然如今已經不常用了,但在古裝電視劇里都沒少看。
清朝人想要固定頭發就得靠各種發簪,而且她們女子 大多需要盤旗頭 ,因而需要各種造型的發簪,不僅有實際作用,更是裝飾。
各式各樣美麗的發簪點綴在如雲的秀發之中,就能自然生出一種 婉約的風情 來。
△清宮非常鍾愛點翠的藍色,非常絢麗且亮眼,因而象徵了皇室的高貴
△慈禧太後非常喜歡翡翠,這根簪子以金為質,簪頭是翡翠雕成的一隻手,手握著一柄如意,如意上又掛6顆珍珠和一個藍晶墜角,將金、翠、珠、晶等不同材質的美集於一身
小玉tip:
誰讓發簪們都 長得這么美 ,要說忘記有點實在有點難。現在很多喜歡古裝的朋友,也會將發簪 重新運用起來 哦~
這里送上一些簡單的發簪挽長發教程,一起學起復古的淑女發式吧!
鈿子: 什麼是鈿子?就是古裝劇里常常出現的這種用來 固定頭發 的裝飾了!
△我們在清宮劇中常見的兩種發式,左邊的是旗頭,右邊這種就是鈿子了
鈿子分鳳鈿、滿鈿、半鈿三種。它的內胎是用 黑絨、緞條 製成的,然後再以銀絲或銅絲加固,最後在外面綴以點翠、珠寶等來裝飾,就成了我們看到的樣子。
扁方:滿清女子特有的簪發工具,扁方。其實清宮劇中也很常見,只是很多朋友都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呢,扁方呈長方形條狀,主要是用來 固定旗頭 的。
現在我們用一張圖來揭秘,扁方究竟是如何操作的。
清代滿足婦女的扁方,在 尺寸上有所不同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能看到伸出來的兩端,有時候卻看不到。
扁方什麼材質打造的都有:金銀、珊瑚、翡翠、白玉、玳瑁、迦南香……還要在上面用 各色寶石鑲嵌 成吉祥圖案,就是這么講究。
此外,材質的選擇還要 根據實際情況 有所區分的。
比如要是遇到家裡有 喪事 ,兒媳為公婆戴孝的時候,扁方就 不能華麗 ,通常要換成素簡的白銀或白銅扁方,尺寸也偏小,一般只插一個 3寸左右的小扁方 。
3. 北京拍賣會拍過的銀飾耳墜報價是多少清代的
具體要看品相做工,年代, 幾千幾萬幾十萬的都有.
古董拍賣、鑒定目前大部分集中的上海,北京、青島。藏家參與前一定多比較,多了解,祝您發財。
藏品收藏交易參考資料一:
藏品想成交,一定估價要合適,價格符合市場行情,在哪裡都有機會交易。
大前門集團拍賣:關於藏品估價:通俗點說,你家有個漂亮閨女,嫁個普通人老百姓比較隨便,嫁個村長,一個村裡就一個村長,這個可以有機會,嫁給縣長、也是可以奢望的,,,哪嫁給市長、你覺得好嫁嗎?-------很多大腦不清楚的藏家,在藏品的估價要求上,理想根本不是把閨女嫁給省長那麼簡單,把一件低端藏品要求拍賣百萬、千萬、無疑是把閨女必須要嫁給國家主席。
因為很多知識匱乏、家庭困難的農民朋友在巨額估價的誘惑下,估價2000萬的藏品,先交20萬的服務費,他們想著只要我湊夠20萬,等於2000萬就到手了,所以有抵押房產的,變賣生產工具牲畜牛羊的,東湊西借的,把20萬交給拍賣公司後,然後把工作辭了,田地也荒了,忙著去預定寶馬名車,算計准備去買別墅,朝三暮四等錢換媳婦的都有。盲目參與導致家破人亡的事跡時有發生。
正規單位【像正規的保利嘉德,都是近千平米的辦公室,藏品放在辦公室與藝術大廳買家隨到隨看】除此之外,行業內90%的小拍賣單位,租個實際使用面積60平米的小辦公室,藏品簽訂委託合同後,把近千件藏品堆放在潮濕的地下室里,不見天日存放大半年,然後等到拍賣的幾天才拿出藏品,在賓館花五六千元租個場地,著急上火的預展一兩天走個形式等於完成拍賣活動,這種方式幾乎沒有賣東西的任何希望。
4. 清代耳環,值多少錢一克
它的價值不是按黃金來算的,按工藝品,按黃金價格會低很多
5. 清朝龍頭耳環一對具體價格是多少
清朝距現在也就百年的歷史,歷史的距離不算太遠。在那個非常講究皇權的時代,龍頭耳環不是一般人可以佩戴的,就是皇後也只能佩戴鳳釵耳環及其鳳型首飾。是絕對不能佩戴龍頭耳環的。如果你確定的龍頭耳環,也只有是武則天才可以有此資格,那也需要追溯到唐後期了,
所以,你這個如果是真金首飾,其研究價值和市場價值是挺高的,如果卻屬武則天所用,價格起碼十萬左右。及其有收藏價值。
6. 這塊玉叫什麼玉能賣多少錢
建議你首先拿著實物去分析的他的大方向,是不是軟玉和硬玉,如果你對這兩個種類不了解,我回答得下方有他們的簡介,如果看了簡介吃不準,就可以去網上去搜索軟玉和硬玉的圖片,如果你的東西和圖片區別很大,那基本就可以排除在這兩個玉的大門類的,至於其他的,可能就是玉石了,這個就需要你多多提供資料了,就目前你的問題,建議還是上一張實物圖片,最好是室外光線好的圖片,能提供細節圖片更佳!!!有問題可以留言給我!
通常將玉分為硬玉類和軟玉類。
硬玉類:
硬玉即為翡翠。質量優良的翡翠相對來說較為稀有,價格昂貴,能迎合高檔消費者的品位,主要產於緬甸。
軟玉類:
即白玉、青玉、碧玉、黃玉等。軟玉比較便宜,故需求量較大,主要產地在我國台灣和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
白龍螭龍帶鉤,清,香港佳士得2004年春季拍賣會拍品,估價為50,000港元-70,000港元
在中國----玉的分類和產地
1、和田玉
分布於新疆莎車——塔什庫爾干、和田——於闐、且末縣綿延1500公里的昆侖山脈北坡,共有九個產地。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並含微量透閃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等礦物質,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色澤。多數為單色玉,少數有雜色。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後呈脂狀光澤,硬度為5.5度至6.4度。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經長期分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再經雨水沖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乾涸,在河床中採集的玉塊稱為籽玉、在岩層開採的稱山料。現已發現的用和田玉製作的時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婦好墓。春秋戰國以後,和田玉逐漸成為主要玉才,均為採集材料,至清代始開采山料。清代乾隆時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才重一萬零七百餘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和田玉的經濟價值評定依據是顏色與質地純凈度,其主要品種有:
①白玉:含閃透石95%以上,顏色潔白、質地純凈、細膩、光澤潤澤,為和田玉中的優良品種。在漢代、宋代、清代幾個制玉的繁榮期,都極重視選材,優質白玉往往被精雕細刻為「重器」。
②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質地純潔細膩含閃透石達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澤、同等重量玉材,其經濟價值幾倍於白玉。漢代、宋代和清乾隆時代都極推崇羊脂白玉。
③青田玉:質地與白玉無顯著差別,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綠色,為和田玉中三級玉材,經濟價值略次於白玉。
④青玉:色淡青、青綠、灰白均稱青玉,顏色勻凈、質地細膩、含閃透石89%,陽起石6%呈油脂狀光澤,儲量豐富,是歷代制玉採集或開採的主要品種。
⑤黃玉:基制為白玉,因長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鐵滲濾在縫隙中形成黃色調。根據色度變化定名為:密蠟黃、栗色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等。色度濃重的密蠟黃、栗色黃極罕見,其價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於黃玉與「皇」諧音,又極稀少,一度經濟價值超過羊脂白玉。
⑥糖玉:氧化鐵滲入閃透石或深淺不同的紅色皮殼,深紅色稱「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帶粉紅色的稱「粉玉」。糖玉常於白玉或素玉稱成雙色玉料,可製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刻籽料掏空製成鼻煙壺,稱「金銀裹」亦能增殖。
⑦墨玉:閃透石中夾石墨、磁鐵成分即呈黑色,墨玉多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夾黑色斑紋,依形命為「烏雲片、淡墨光、金貂須、美人鬢等。黑色斑濃重密集的稱純漆墨,價值高於用其他墨玉品種。墨玉呈蠟狀光澤,其顏色不均不宜雕琢紋飾,多用以製成鑲嵌金銀絲的器皿。
⑧碧玉:產於准噶爾玉礦,又稱天山碧玉。呈灰綠、深綠、墨綠色,以顏色純正的墨綠色為上品。夾有黑斑、黑點或玉筋的質差一檔,碧玉含閃透石85%以上,質地細膩、半透明、呈油脂光澤,為中檔玉石。
2、獨山玉
獨山玉產於河南南陽的獨山,也稱「南陽玉」或「河南玉」,也有簡稱為「獨玉」的。
早在6000年以前,古人已開采獨山玉,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獨山玉的製品。西漢時曾稱獨山為「玉山」。
獨山玉由於色澤鮮艷、透明度好等優點,躋身我國「四大名玉」之列。高檔獨玉的翠綠色的品種,與緬甸翡翠相似,故有「南陽翡翠」之譽。一般獨玉主要用於雕琢各種陳設件以及手鐲、戒指、項鏈等飾物。
獨山玉是一種多色玉石,按顏色可分為八個品種。
①綠獨山玉:綠至翠綠色,半透明,質地細膩,近似翡翠,具有玻璃光澤。
②紅獨山玉:又稱「芙蓉玉」。色呈淺紅至紅色,質地細膩,光澤好。
③白獨山玉:色呈白或灰白色,質地細膩,具有油脂般的光澤。其品種包括奶油白玉、透水白玉等。
④紫獨山玉:色呈暗紫色,透明度較差。
⑤黃獨山玉:色呈黃綠色。
⑥黑獨山玉:色如墨色,故又稱「墨玉」。
⑦青獨山玉:色呈青綠色,透明度較差。
⑧雜色獨山玉:多種顏色混雜的獨山玉。
獨山玉以色正、透明度高、質地細膩和無雜質裂紋者為最佳。其中以芙蓉石、透水白玉、綠玉價值較高。此外,利用玉塊不同顏色模仿自然製作的俏色玉雕獲得好評。
3、岫玉
產於遼寧岫岩縣,故又稱為岫岩玉。
岫玉屬於蛇紋石質玉石,顏色多種多樣,以淡綠為主,兼有黃、白、褐等色,質地較細膩,具油膩或蠟色狀光澤,半透明。
岫玉在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中時有發現,說明他的應用歷史悠久。岫玉由於顏色美觀,硬度低,加工性能良好,製作大型玉雕座件和中小型陳設玉時常被列為首選玉種。還被廣泛用來製作各種小飾件以及人物、動物等工藝品。
與遼寧岫玉同屬蛇紋石質玉石,我國還有如下品種:
①南方岫玉:簡稱「南方玉」,產於廣東信宜,故又稱「信宜玉」,顏色暗綠至綠色,透明度低,蠟質感重。為較低檔玉雕原料,一般用來製作大型玉雕擺件等。
②祁連玉:又稱「酒泉玉」和「酒泉岫玉」,顏色為墨綠色,內含黑色斑點和團塊、條帶,半透明,質量較差。
③昆侖玉:又稱「昆侖岫玉」,玉質與遼寧岫玉很相似,但透明度較差。產於新疆昆侖山麓。
④京黃玉:又稱「京黃岫玉」,顏色淡黃至黃色。產於北京十三陵老軍堂。
⑤莒南玉:又稱「莒南岫玉」,顏色呈黑綠色,產於山東莒南縣。
⑥雲南玉:又稱「雲南岫玉」,顏色呈綠色,常含有綠泥石。
4、「八三玉」翡翠
1983年在緬甸北部發現一種新類型的翡翠玉類,由於特殊的地質環境,物理、化學特性的差異,飾品的特殊觀感性,定名為八三玉。
民間也有稱為「巴山玉」、「爬山玉」,也有的稱為「硬鈉玉」、「鈉長硬玉」,在「種」的分類上,也有將其列為「八三玉種」。
八三玉的岩石學名稱為「蝕變硬玉岩」。具半自形―他形粒狀變晶結構、纖維狀變晶結構,條帶構造、碎裂構造、裂斑構造、糜棱構造、角礫構造。硬玉礦物受擠壓、變形、波狀消光及硬玉的再結晶現象十分明顯。硬玉礦物結晶粒度一般在1mm以上,最大的實測達4mm,壓碎、糜棱化後的硬玉礦物結晶粒度一般在0.01mm以上。
八三玉的結構、構造、礦物特徵,綜合反映了蝕變硬玉岩是受到了強烈地質應力作用的結果,因此八三玉的顯微裂隙、微裂隙及晶粒間的晶間隙都十分發育,硬玉解理在變形過程中呈張性裂開也十分普遍。
八三玉料的原始透明度與晶粒大小,裂隙發育程度,蝕變等因素有關,晶粒大、裂隙少、蝕變弱則透,一般不透明―微透狀,優化處理過的八三玉呈半透明狀。
八三玉的顏色以乳白、灰白、淺綠為底色,底色中常嵌布著綠、暗綠、墨綠色雲朵狀、浸染狀、脈團塊色斑,尤如飄花。
蝕變硬玉岩的礦物成分主要是硬玉,少量綠輝石、鹼性角閃石,次閃石為蝕變產物。
通過大量的八三玉鐲檢測獲得的結論,八三玉應定位於由硬玉為主要(90%)礦物成分組成的翡翠范圍,由鈉長石組成的鈉長石玉不屬八三玉范疇。
八三玉由於內在結構的疏鬆,大部分需要優化處理,用聚合物充填方法使八三玉內部及外表達到完美,但八三玉也不能都認同為「B貨」概念。
八三玉「B貨」是優化處理中聚合物充填的最佳範例,是使玉感達到最佳境地,是對玉石資源最有效的利用。
八三玉「B貨」的一出現就被初識玉的消費者接受,主要原因是八三玉「B貨」有很好的外表美,相適應的便宜價格,在邊貿地區(騰沖、瑞麗)玉鐲的批發價一般200―300元/只。
八三玉「B貨」玉鐲是主打產品,底色多呈乳濁白色、淺綠色,半透明狀,常有綠、暗綠色飄花,紫外下具藍白熒光,密度3.30g/cm3,具稻田乾裂結構,敲擊玉體音沉悶。
為使八三玉「B貨」玉鐲質地、色澤能保持得長久一些,佩戴時應避免與熱水浸泡,太陽光的曝曬,經常用濕毛巾擦洗,吹乾後在絨布上拋光,切忌用有機溶劑(酒精、香蕉水)擦洗。
5、綠松石
綠松石又稱「松石」,是一種具有蔚藍色的玉料。它是美國西南部人以及世界穆斯林特別喜愛的玉石品種。綠松石象徵著勝利和成功,在世界習俗中被定為12月的誕生石。
綠松石的晶體很微小,蠟狀光澤,不透明。多呈天藍色、暗藍色、綠藍色、綠色及綠白色,顏色均一的塊體上,常分布有白色條紋、斑點或黑褐色鐵線。
優質的綠松石主要用於製作戒面、耳墜、胸墜或雕琢佛像、仙女、山水、花卉等作品。
6、瑪瑙
瑪瑙一詞源於佛經,因其紋彩顏色「色如瑪瑙」而得名。我國的瑪瑙產地分布廣泛,幾乎各省區都有,主要產地有黑龍江、遼寧、內蒙、河北、湖北、新疆和江蘇等地。
質純的瑪瑙呈白色,因往往含有色素離子或其他雜質,而呈紅、灰、褐、藍、綠等色,以紅、白兩色較多見,光彩奪目,顏色環帶相間美麗無比。瑪瑙一般都有環紋帶,如無環紋帶,則稱為玉髓,檔子比瑪瑙要低。
瑪瑙和玉髓的品種,主要有以下幾種:
A)縞瑪瑙:有很細的直線狀平行紋帶,紅縞瑪瑙是最珍貴的品種。
B)水膽瑪瑙:天然出產的瑪瑙,中空而含有「水膽」稱為「水膽瑪瑙」。水膽數目可分為「一膽」、「雙膽」等,以膽大水多,透明度高為佳,是珍貴的玉材。
C)火瑪瑙:在環帶中閃現火紅的光澤,故稱為「火瑪瑙」。
D)東紅瑪瑙:日本產的紅瑪瑙。
E)綠玉髓:顏色呈粉綠色,無環紋帶。
F)紅玉髓:顏色呈紅色,無環紋帶。
G)碧石:顏色呈紅、黃褐、灰綠等色,為成分不純的玉髓,按顏色分為「紅碧石」、「綠碧石」等。
7、梅花玉
產於河南汝陽縣,又稱「汝洲玉」。磨光加工後,呈現美麗的梅花圖案或其他花紋,故名。玉質緻密,底色有黑、褐紅和灰綠三色,以黑底色為佳,梅花紋顏色有紅、綠、白三色花紋同時出現在黑底色上的多色梅花玉為精品。
8、青海玉
產於青海,故名。外表美觀,顏色為白底或淺灰底加綠色斑紋,玉質較細膩,呈半透明狀。由於其外觀與翡翠近似,因此有不法商人用其冒充翡
翠玉件。
9、青金石
青金石是一種含鈉和鈣的鋁硅酸鹽礦物。顏色呈暗藍、天藍或紫藍,玉質不透明,具有玻璃光澤,硬度5-6。青金石由於顏色莊重,常被製成佛像、佛珠、鼻煙壺、瓶護以及鍾表殼上的飾物等,色佳者也用於做戒面。青金石以顏色鮮藍、質純和含少量黃鐵礦金星者為上品。
10、芙蓉石
芙蓉石又稱「玫瑰石英」、「薔薇石英」、「祥南玉」,是一種桃紅色半透明至透明的石英塊體,有玻璃光澤或油脂光澤,硬度為7。中國的芙蓉石出產於新疆、雲南、內蒙古等地,優質的芙蓉石出產於巴西。芙蓉石主要用於雕琢項鏈、雞心以及小型擺件等。芙蓉石以色深為佳,桃紅色越深越好,如近於白色的淡桃紅色則價值甚低。
11、馬來玉
產於馬來西亞,為一種用綠色染料染成的石英岩,具玻璃光澤,硬度7。外觀翠綠,透明度較高。馬來西亞原料豐富,價值低廉,適合製作一些低檔飾物。
12、東陵石
11、產於印度,是一種綠色含鉻雲母石英岩,微透明——半透明。玉石中散布猶如群星的綠色鱗片,十分美觀。為石英岩玉石中的優質品種,主要被用於製作串珠項鏈等飾物。
13、密玉
產於河南密縣,故名。又稱河南玉。半透明,顏色白色——淺綠色,用作玉料大多經染色而成,主要有蘋果綠和橙紅色,以綠色絕色為佳,大多用於製作首飾或擺件,屬低檔玉料。
14、貴翠
產於貴州,故名。又稱貴州玉。顏色呈淡綠色,具玻璃光澤,但不純和,雜質多,似劣質翡翠,屬低檔玉料。
15、京白玉
產於北京郊區,故名。質地細膩,純白均一,光潤油潤,用它製作的玉雕品晶瑩剔透,是頗受歡迎的玉種。
16、木變石
因其外貌似木質,故名。玉質緻密堅硬。硬度7。有黃、黃褐、褐紫、藍、藍綠、藍灰等色,其中黃色而具有貓眼效應的稱為鷹睛石,褐藍相間的則稱為斑馬虎睛石,以鷹睛石價值最高。
優質鷹睛石,藍色美麗,主要用於製作手鐲、戒面等。具有貓眼效應的虎睛石,則主要用於製作手鏈珠和項鏈珠,也有以大粒原料製成蛋形戒面的,但因貓眼死板,價值不高。
17、藍田玉
產於藍田,故名。藍田玉是古代的主要名玉之一。藍田玉質地細膩,硬度4左右,加工性能良好,顏色主要有米黃色和蘋果綠色,被大批用以製作玉枕、健身球、茶酒具等,是受歡迎的低檔玉材。
18、靈璧玉
產於安徽靈璧縣,故名。是中國歷史上傳統的名玉之一。其品種頗多,最著名的有紅皖螺、灰皖螺及碧雲石。硬度3-4,硬度較低,經加工磨亮後,光潔照人,適於製作花卉、人物和動物等工藝品。
19、白雲玉
產於內蒙古白雲鄂博,故名;又稱白雲鄂博玉;又稱白雲鄂博玉。質地細膩,加工性能良好。優質的白雲玉在灰綠色的內里閃現出絢麗的「金線」或「金星」效果,適於製作成硯台、筆架等文房用具及其他工藝品。
20、百鶴玉
產於湖北省鶴峰縣,又稱「五花石」。質地細膩,加工後花紋美麗,圖案清晰,有圓形、圓錐形、長條形等,顏色呈果綠、奶白、霞紅等,製作成工藝品,藝術價值頗高。
21、孔雀石
因其頗似孔雀尾翎的翠綠色,故名。具玻璃光澤,微透明。屬低檔玉材,其質優者,可製作項鏈、戒面、雞心等飾物。但也有極個別顏色鮮艷、構造奇特者,身價不菲,相當昂貴。
22、烏蘭翠
產於青海烏蘭縣,因其色澤翠綠,故名。顏色呈灰綠、暗綠和翠綠等不同程度的綠色。以白底色帶濃綠翠斑的烏蘭翠價值較高。硬度6-7,具油脂光澤,微透明至半透明。常用於加工成玉鐲、戒面及玉白菜和其他小飾件,由於光澤不佳,加工性能差,屬於低檔玉材。
又即
玉 從色彩上分有:白玉、碧玉、青玉、墨玉、黃玉、黃岫玉、綠玉、京白玉等。從地域上分有:新疆玉、河南玉、岫岩玉(又名新山玉)、澳洲玉、獨山玉、南方玉、加拿大玉等,而其中新疆和闐玉是我國的名特產。
..關鍵字瑪瑙——從色彩上分有:白、灰、紅、蘭、綠、黃、羊肝、膽青、雞血、黑瑪瑙等。從花紋上分有:燈草、藻草、纏絲、玳瑁瑪瑙等。在我國的東北、內蒙、雲南、廣西均有出產。且有含水瑪瑙,稱為水膽瑪瑙。
..石——綠松石、青金石、芙蓉石、木變石(又名虎皮石)、桃花石(又稱京粉翠)孔雀石、蘭紋石、羊肝石、虎睛石、東陵石等,其中綠松石是我國湖北鄖陽一帶的名產。
..晶——水晶、紫水晶、黃水晶、墨晶、茶晶(又名煙水晶)、軟水晶、鬃晶、發晶。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出產。
..翡翠——具有紫、紅、灰、黃、白等色,但以綠色為貴,它是我國近鄰緬甸的名特產。
..珊瑚——分紅、白兩色,是一種海底腔腸動物化石,我國台灣省出產的質量很好。
..珠——珍珠(海水珍珠、淡水珍珠)、養珠(海水養珠、淡水養珠)。
..寶——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海藍寶石、貓眼寶石、變色寶石、黃晶寶石、歐珀、碧璽、尖晶寶石、石榴石寶石、鋯石寶石、橄欖綠寶石、翡翠綠寶石、石英貓眼、長石寶石等。
7. 耳墜的古代耳墜
魏晉南北朝時,除北方少數民族仍舊佩掛耳墜以外,漢族婦女也開始佩戴,這個時期的耳墜實物也常有出土,如河北定縣華塔遺址出土的一對,上部用金條作成圓環,下部為金絲編成圓柱,在圓柱的兩端掛有五個綴有寶石的圓形金片,中間又掛著五個小球,在圓柱的下部,還連綴著六根金質鏈索,鏈索下端各垂一個金質的尖形錘飾,整件器物重16.6克,長9厘米左右。唐代婦女幾乎都不戴耳墜,那是因為不尚穿耳的緣故。宋代婦女喜戴耳環,不喜戴耳墜。這個時期的耳墜實物所見甚少。
明代婦女既戴耳環,也戴耳墜。《天水冰山錄》中就記載有多種耳墜:如金累絲燈籠耳墜、金玉壽字耳墜、金廂貓睛耳墜、金摺絲樓閣耳墜、金寶琵琶耳墜等。《金瓶梅詞話》也敘及不少耳墜名稱,只是將耳墜稱之為墜子,或稱墜兒,'。如金墜兒、金燈籠墜子、金鑲紫瑛墜子、玲瓏墜兒、金鑲假青石頭墜子、寶石墜子、銀鑲墜兒等等。不僅質料不同,造型也各各相異,反映了當時首飾製作工藝的進步。 這個時期的耳墜實物,以北京定陵明神宗孝端、孝靖二皇後墓所出土者最為精美。其中有一件玉兔耳墜,在金絲大圓環下綴以一隻站立的玉兔,玉兔前肢持杵,作搗葯狀;在玉兔的腳下,還襯托著一片以金鑲寶石製成的朵雲。這是根據中國民間故事傳說中玉兔搗葯的故事設計製作的,玉兔向被視為月亮的象徵,而月亮又象徵著皇後,以此作為皇後的耳飾是最貼切不過了。
清代婦女也有戴耳墜的風尚。考究者還注意耳墜與服裝色彩的搭配。富貴之家的婦女,往往擁有幾十付甚至數百付耳墜,根據季節的不同和場合的不同,選擇使用。替換方法十分簡便,一般不用更換耳環,只要將耳墜連系在耳環上即可。 在滿族婦女中,還流行著一個耳垂上懸掛三件墜飾的習俗,時謂一耳三鉗。這是滿族婦女固有的裝飾習慣。乾隆時,一些新派婦女受漢族影響,也開始佩戴一耳一鉗,以至引起統治者的不滿,因為這樣一來,便失去本民族特有的妝飾習俗了。乾隆皇帝還專為此事下過詔諭,他說:旗婦一耳帶三鉗,原系滿族舊風,斷不可改飾。朕選看包衣佐領之秀女,皆帶一墜子,並相沿至於一耳一鉗,則竟非滿洲矣,立行禁止。由於朝廷的干涉,這種現象才有了改變。我們從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皇後朝服像上,就可以看到一耳三鉗的形象。進入民國以後,在東北滿族集居之地,仍保留著這一風習。近代婦女曾因反對舊的封建禮教而廢止過穿耳。為了使不穿耳的婦女也能用上耳飾,人們發明了一種新的耳墜。這種耳墜的上部,不再做成圓環,而是用金屬加工成一種弓型軋頭,軋頭上制有螺紋,佩戴時只要松開軋頭,套入耳垂,然後再將軋頭旋緊即可。這種耳墜實物有大量傳世。
元代耳環和金代基本相似,也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後面的彎鉤和金代耳環幾乎完全一樣,區別主要在前半部分,通常以瑪瑙、白玉或綠松石等製成各式花樣。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察右前旗古墓出土的耳環就作這種樣式。陝西西安玉祥門外元墓出土的耳環也是如此,只是裝飾部分用白玉雕鑿出人形以代花卉。玉人和耳環的連系,則用極細的金絲。
明代耳環,大多以金銀橫壓出花形,然後在花瓣或花葉部位鑲嵌各種寶石,有的還在花蕊中間鑲嵌上一顆珍珠。甘肅蘭州上西圓明墓及上海肇嘉濱明墓出土的耳環,都是這種類型。在熱衷誦經念佛的婦女中,還出現將佛像裝飾在耳環上的情況。江蘇無錫江溪陶店橋明墓就出土這種耳環實物,其制以金製成托座,上綴玉雕佛像,佛像的底座也用金片加工成蓮花狀;在佛像的頂部,還鑲嵌著四顆珍珠。整件器物雖然不大,僅高3厘米,但佛像的面容神態,被塑造得惟妙惟肖。
明代的筆記小記中也往往有關於耳環的記載。如《天水冰山錄》記嚴蒿被籍沒的家產中,有金水晶仙人耳環、金點翠珠寶耳環、純金方楞耳環、金廂四珠寶石古老錢耳環、金珠串樓台人物耳環、金廂玉燈籠耳環及金累絲燈籠耳環等,共幾十種。在《金瓶梅詞話》、《醒世姻緣傳》等書中,也敘及不少耳環名目。其中有一種丁香耳環就很有特色。丁香是一種植物,它的果實很小,呈橢圓形。丁香耳環就是仿照其形狀製作而成,在明代,這種小巧玲瓏的耳環很受婦女歡迎。不論是大家閨秀,還是小家碧玉,都喜歡戴這種耳環。只是所用質料不同,貴者用金銀珍寶,貧者以銅錫玉石。清代學者李漁在他的《閑情偶寄》一書中,曾談及這種耳環:飾耳之環,愈小愈佳,或珠一粒,或金銀一點,此家常佩戴之物,俗名丁香,肖其形也。 除耳環之外,古代婦女也用耳墜。耳墜是連屬於耳環之下的一種飾物。它的上部即為耳環,下部懸掛著一組墜飾,因形而得名,故稱耳墜。耳墜也來自於異族,本為男子所用,大約在晉六朝時傳入中原,也為漢族婦女所採用。
目前能見到的耳墜,以內蒙古敖漢旗周家地古墓出土的一件年代為早。墓主人髡發,面覆麻布,出土時兩耳均戴著耳環,其中左耳環下另用皮條系掛一個銅質墜飾。據文物工作者分析,這是一座東胡人的墓葬,入葬年代在夏家店上層文化時期,相當於西周至春秋時期。戰國時期的耳墜實物,在內蒙古境內的阿魯柴登遺址以及准格爾旗西溝畔墓均有出土。如阿魯柴登出土的一對,上部為金絲彎成的圓型耳環,耳環下綴有墜飾,墜飾上部由兩頭包金的綠松石構成,下部則垂懸著一組三角形金片;准格爾旗出土的一對也很有特色:其圓環上有鈕,鈕下的墜飾為金絲盤繞而成的兩個圓錐體,其中一件還串有寶石。
8. 這一對兒耳墜是什麼年代的值多少錢
最少也是清代的,,兩千塊錢左右也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