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陶泥餅乾的做法
香甜的曲奇餅干軟陶泥手工製作
吃貨們是不是都很喜歡吃香甜可口的曲奇餅干呢?今天我們就要分享一個可以以假亂真的曲奇餅干軟陶製作,可以做同個來搞個惡作劇,也可以做發圈、發夾類配件。都不錯的。
圖片
曲奇餅干軟陶泥手工製作教程成品圖
製作曲奇餅干軟陶泥需要的材料:黃色、褐色防水樹脂粘土、一點黃色的丙烯顏料、刷子、小夾子、刀片、膠水。
用橡皮泥製作曲奇餅乾的教程過程詳細方法:在製作上,雖然小曲奇本身不大,看起來也沒有很多的部件。但是因為製作的是高模擬產品,所以大家需要一個步驟一個步驟仔細去製作,務求每一步都能夠逼真。所以需要大家很有耐性的。可別小瞧它,它雖然小但是依然有一定的難度,正因為如此成就感也會更高。相信做完之後完全可以以假亂真的去哄騙小朋友了。快快准確好材料跟本教程一起製作吧。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圖片
圖片
香甜的曲奇餅干軟陶泥手工製作
手工製作能夠讓我們更快樂,它讓我們沉寂的生活變得繽紛多彩。
喜愛思考是傳遞輕鬆快樂的生活態度。
一個簡單的作品但是代表了自己對於它傾注的愛心,希望你們也能一起表達自己是想法!怎麼樣,各位,一起來吧,動手動腦,創意生活!
② 軟陶是怎麼做出來的
軟陶的製作方法
1.揉土
揉土是軟陶製作的必要工序,其目的是把未經加工的軟陶材料揉制均勻,使材料的內部密度加大,減少裂痕與氣泡的存在。揉制「成熟」的軟陶材料在整個製作過程中都會得心應手。
2.造型
軟陶製作的重要過程是造型。作品的成功與否有一大半是看製作者是否會創造出美麗的想像。簡單的軟陶製作不外乎以下幾種造型,如球形、鼓形、方形、水滴形、柱形、彎柱形等等。
3.配色
軟陶的配色是一個關鍵問題。有些作品的成功往往取決於色彩的調配。你如果想創造出更加豐富或獨特的色彩,都需要利用現有的不同色彩的軟陶材料調配。最主要的首先要了解三原色之間的關系。紅、黃、藍這三色是色彩的基本,由這三色可以混合出其他許多色彩。混合出的色彩加入其他的色彩還可以混合出更加豐富的顏色。
4.質感
為了使軟陶作品更加生動活潑,可以利用其他的物體為工具,將軟陶製作出完全不同的質感。如利用各種粗細不等的針、管、紗窗布、樹葉、牙刷、梳子等等,盡您所想像,開發出各種不同的質感,使您的作品更加豐富。
軟陶有哪些製作要領?
1. 在操作軟陶製作前,要用肥皂洗凈雙手,並凈工作檯面,以免塵土或污物粘附到軟陶材料上。
2. 如果軟陶材料不佳,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粘手或粘檯面現象。此時可以使用日常的護膚乳清洗手和檯面,達到防止粘連的目的。
3. 製作中如使用模具,可以在模具中撒些爽身粉,以免材料與模具粘連。
4. 在操作不同色彩的軟陶材料時,需要重新清洗雙手及工作檯面,以免不同色彩相混,影響美觀。
5. 軟陶材料在未經烤制前,無論是未揉制的或是已揉塑制好的,都要用保鮮膜包裹保存,以免粘上灰塵或乾燥。
6. 冬天天冷時,軟陶材料會變硬,揉制時較費力,可以人為的對其加溫,如用溫水浸泡或用手心加熱。
7. 夏天溫度太高時,軟陶材料容易變軟,捏制時不易成型。此時可用冷水或冷毛巾降低手心溫度,或將軟陶材料放置一段時間,等其變硬再使用。
8. 烘烤軟陶時,烤箱溫度切勿超過150攝氏度,以免發生烤焦現象。爐溫最好控制在100~120攝氏度為宜。
9. 烤制時間設定要視其作品的大小、薄厚而定。對於過大過厚的作品,一次烤制不滿意,仍可以烤制兩次、三次,直至滿意為止。但對於又薄又又小的作品,烤制焦煳後則不可以挽回。因此,針對不同的作品放置的位置要特別注意烤箱的溫度與時間的設定。
10. 烤制時作品放置的位置要四面無礙,切勿將作品碰觸到烤箱的壁面,同時也要注意作品與作品之間的距離。
以上,就是給大家詳細介紹了軟陶的製作方法有哪些,主要是四個很重要的點,是決定軟陶的製作是否成功的因素,
③ 軟陶是什麼如何做軟陶
軟陶,又叫"彩陶",也有人稱"燒烤粘土"。19世紀,當德國雕塑家創造這種材料時,由於它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
性,充分滿足人類的創造慾望,很快便風靡了整個歐美地區。它多變的特性,立刻又成為啟發創造思考、培養文化
氣質的教材。直到今天,"軟陶"仍是手藝界DIY族的最愛。基本上,它是一種"土";是一種"可以雕塑成形的土";
是一種"必須放進烤箱烘烤成形的土"不同顏色的土,可以聚合、塑造成各種千變萬化的圖樣和形狀,有人測,"軟
陶"將是21世紀最時尚產品。
最好選擇一個表面平滑,堅硬耐割,面積廣大的工作檯面,如玻璃、大理石、陶瓷或美耐米桌面。這些都是非常理
想的工作檯面,不但不粘、耐割,而且易清洗,如果是塑膠、木頭桌面,則最好再鋪一塊上述材質的工作板。
在搓土之前,將雙手洗凈、擦乾,再抹上一點乳液或護手霜(不要抹太多),待乳液被子皮膚吸收稍為干一些時。
手上就形成了一層類似保護膜的油層,在搓土或製作時就不會過於粘手。此外,在搓土時最好先搓淺色,再搓深
色,就不會把淺色土弄臟。最後手部清潔,也是抹上一點乳液或護手霜,用力搓揉手心,將染料搓融至乳液後,再
用肥皂洗凈即可。
9、軟陶的調色方法。
一般市售的軟陶,就已經有數十種顏色,但是在製作軟陶作品時,若能將原有的顏色加以調合,可以使作品的顏色
看起來更鮮活。
軟陶的調色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把握幾個基本的原則,就可以調出自己想要的顏色。
三色圖
依照上圖三原色混合法則,就可以掌握調色的大方向。
實際調色的比例,淺色比深色的比例要大很多。例如:黑+白=灰,則黑色只要很少量,就可以使很大一塊的白色軟
陶土調成灰色;若是紅+白=粉紅色,以1∶4 的比例來調合,而用暗紅色取代紅色來調相同的色彩,暗紅色可能只需
原本紅色1/4的份量。
除了三原色之外,加入適量的黑或白色,可使原本鮮艷的色彩變得沉穩或粉嫩。其實第一次調色時,不一定能馬上
調出自己想要的色彩,但是只要多多嘗試累積經驗,更甚而每次調色都把顏色和比例做簡單的筆記記錄下來,便可
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很短時間內,馬上就能成為軟陶調色的高手。
10、軟陶的烘烤方式。
軟陶作品在造型完成之後,都必須經過烘烤箱烘烤,此過程對於軟陶作品有直接的影響。
烘烤軟陶的兩個要素:⑴時間 ⑵溫度,兩個要素都必須控制在理想的狀態下,才能烘烤出完美的軟陶作品。
①時間因素:烘烤軟陶作品要有足夠的烘烤時間,否則作品無法烘烤完全,導致表面易破裂變形。原則上1/4英寸
(約6.4mm)的厚度需烘烤15分鍾, 1/2英口寸(約12.7mm)的厚度需烘烤30分鍾。一般來說,較硬的土需較長
的烘烤時間;較軟的土需較短的烘烤時間。必須特別注意的是烘烤時間是指從烤箱達到預定溫度之後到烘烤結束的
這段時間。若未事先將烤箱預熱,則烘烤時間要再加上預熱時間才是正確的烘烤時間。(一般烤箱預熱需十分
鍾)。建議讀者將不同大小厚薄的作品分類,把相同厚薄的作品放在一起烤;製作大形軟陶作品時,最好能將內胚
先以鋁箔作好,以減薄作品的真正厚度,縮短烘烤時間。
②溫度因素:烘烤軟陶作品要有適當的烘烤溫度,若溫度太低作品無法達到理想的硬度及彈性,容易破損;溫度太
高會導致作品表面焦黑或甚至融化變形。所有的軟陶作品烘烤溫度都是130 C/275F,不能超過145 C。建議讀者
在烘烤軟陶作品時,墊一塊磁磚或玻璃片(不能鋪鋁箔),在快烘烤好之前5分鍾,將溫度稍微調高,利用此短時
間稍高溫的烘烤方式,可使軟陶作品表面微泛起油亮光澤。若以此方式重復烘烤,效果會更好。
注意:可能是由於台灣的烤箱及陶土和國內的有一些差別,經過我們的實驗,一般2CM厚的軟陶作品將溫度控制在
100 C左右,烘烤十分鍾左右就可以成型。冷卻後拿出,如果感覺手感較軟,可以繼續加烤幾分鍾。溫度過高或時
間過長都有可能將軟陶烤焦、烤裂。
初學者可先暫訂在5分鍾,而分成兩段時間烘烤。烤箱不能設定溫度時,則以3-5分鍾為原則,分成2-3次烘烤,但
每次烘烤時須等到作品冷卻,才能重覆烘烤。在烘烤過程中不慎將作品烤裂時,可在作品冷卻後,填補上同色系的
軟陶土,並加以輕壓、撫平,再加入烤箱中略微烘烤即可。
④ 誰能給我說說軟陶的特點
軟陶的特點
軟陶又叫塑泥,源於歐洲,80年代台灣引進翻譯是軟陶,90年代大陸引進翻譯是塑泥,意為塑料的泥。它並不是陶土類,是一種PVC人工低溫聚合材料,看似橡皮泥,實質接近塑料,有比較生動的造型能力,是專業雕塑材料之一。
軟陶製作的重要過程是造型。作品的成功與否有一大半是看製作者是否會創造出美麗的想像。簡單的軟陶製作不外乎以下幾種造型,如球形、鼓形、方形、水滴形、柱形、彎柱形等等。
軟陶和超輕粘土的質感不同。軟陶捏著比較硬,超輕粘土的質感和橡皮泥比較像,觸感比較輕柔,不會粘手;軟陶的重量比較重,超輕粘土比較輕;軟陶作品藝經過烤制之後才能長期保存,超輕粘土的作品完成之後可以直接保存。
⑤ 怎麼做軟陶
多年軟陶手工製作經驗告訴我,自己做50個娃,基本沒什麼要問的了。你確實是沒接觸過軟陶,所以問題有點表達不清楚,讓我有點弄不清你想問的內容。
1,底座:是指成品娃的底座還是製作中的底座工具?成品的底座一般是軟陶做的,直接一塊軟陶做成底座,裡面可以用部分填充物(必須和軟陶的熱膨脹系數近似),一般還會包含部分娃的骨架作為支撐。製作工具的底座可以用各種托盤,瓷磚,以及專門的製作板。
2,顏色:純白的軟陶很容易臟,在手搓的過程中,任何一點污漬,甚至纖維都會讓你的作品看起來無比骯臟,所以純白的作品是最費原料的。如果你不喜歡出售的軟陶顏色,可以用各種不同顏色的軟陶來調和出自己喜歡的顏色。也可以適當加一些顏料和色粉。上色是可以的,但不推薦,主要是筆觸不好掌握,最好的顏料是各品牌的模型漆,價格昂貴,廉價的選擇是丙烯。類似於手辦製作。上色之後最好噴消光。
3,容錯:軟陶是有黏性和彈性的,如果還沒有被緊密的結合,是可以取下來重新製作的,但粘上了就不可以了,硬扣會損壞原來做好的部分。所以製作前最好腦補一下步驟。
4,製作周期:一般一件需要長期製作的作品,都會分步烤制,一般不存在一個部件放置1周以上。短時間的放置是可以的,但必須擺放方式保證不會導致作品變形。如果時間太長,例如超過1天,則要在作品表面覆蓋保鮮膜,保證不會乾裂,粘灰。軟陶泥,無論是製作中還是未製作的,長時間的開放性放置都會導致變硬,開裂,所以最好用保鮮膜,密封袋等保存。同時這樣也更干凈。
另外,樹脂粘土也是可選的材料,但風干太快,不推薦新手製作,紙粘土不需要烤箱定型,但顏色不如軟陶鮮艷。這兩種久放都有可能發霉變質。根據你的提問,我覺得你比較適合用美國土,ab土,手感好,可上色,易上手,製作精細,但價格較高。
軟陶是種很好玩的材料,希望你能喜歡上它的多變和隨意。簡單一句話,誰玩誰知道。
如果能幫到你,請給分,謝謝啦~
⑥ 軟陶最適合做什麼
1、軟陶泥可以雕塑,屬熱固性材質,創造出來的作品須放進烤箱燒烤成型。 2、軟陶泥具有比其他粘土更佳的延展性、可塑性。 3、軟陶泥經烤制後,會產生自然的光澤。 4、軟陶泥色彩豐富,不同顏色的彩陶泥可以聚合,塑造出各種千變萬化的圖案和形狀。 5、軟陶泥很環保,是無毒,無味,無刺激的聚合性物質。 6、軟陶泥在常溫下不會乾燥。製作中不需急於完成作品。即便是製作失敗,也可以生新揉制粘土,再塑新型。 7、軟陶泥可以與布類、木材、金屬片、亮片、玻璃……等材料接合使用,創作范圍廣泛。 8、軟陶泥燒烤後的作品不變形,具永久保存性,而且可防水,不發霉,不怕蟲,不會壞損。 1、水煮定型法:(適用於沒有烤箱的初學者) 將軟陶作品放入冷水(最好使用純凈水,因為自來水中含有碳酸鈣,會使作品表面「結垢」影響美觀)中,文火加熱直至開鍋,並保持此狀態10-20分鍾(視作品大小而定),關火後,帶水撈出或等水溫自然冷卻後,再將作品撈出(注:定型全過程一定要使用文火,一定要讓陶泥有一個緩慢升溫或降溫的過程,大火會導致物品因內外溫差過大而裂開喲)。若一次定型硬度不理想,可再重復一次或幾次,直到達到滿意效果為止,(但要注意要等完全冷卻後再投入冷水中二次定型喲!) 2、烘烤定型法:(屬最適合軟陶的定型方法之一,省時省力效果佳!) 將要定型的軟陶作品放入烤箱中,設置烘烤溫度為110-130攝氏度,烘烤5-15分鍾(視作品大小而定,溫度不宜超過150度),烘烤後,不要立即打開爐門,等爐溫自然降至室溫時再將作品取出(中途可隨時間推移慢慢開小縫散熱)。(註:如烘烤後立刻打開爐門,冷空氣迅速進入爐內,會造成作品因內外溫差過大而導致開裂,所以一定要遵循「緩慢升溫或降溫」的原則。)
⑦ 軟陶製作教程 方法非常簡單
1、取一個能放入微波爐的小碗,加入一平杯的玉米澱粉,然後再加入白膠加入2湯匙檸檬汁。
2、然後再加入兩勺橄欖油。
3、然後進行攪拌,這時候就會感覺到混合的溶液很粘稠。
4、不斷攪拌差不多5分鍾左右,直到裡面沒有任何結塊為止。
5、結塊消失後,將碗端入微波爐中加熱15秒後取出,繼續攪拌1分鍾。然後再加熱15秒後取出攪拌1分鍾,如此反復8次。
6、8次攪拌過後,在操作台上撒一點玉米澱粉,手上最好抹一點護手霜或者其他油脂來避免「陶泥」粘手。
7、將混合物放在操作台上,揉10分鍾左右,直到它不粘手為止。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在密閉的塑料容器中。
8、靜置大概一天左右。之後即可取出使用,這時的陶泥可塑性很強,可以擀薄,設計十分精細的作品。
9、想要給陶泥染色也簡單,只要滴上丙烯顏料,然後揉到均勻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