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合肥現象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搜索毀滅之刃霞珠圖片 2024-05-11 21:41:12

合肥現象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12-16 07:16:03

㈠ 安徽合肥最近會發生地震嗎

現將1904年以後有宏觀考察的4級以上地震情況分述如下(凡未註明出處的地震等烈度線圖及其烈度區面積,均經過重新校核、修正):
一、1917年1月24日霍山6.25級地震
發震日期:民國 六年舊歷正月初二日。
發震時刻:08時48分12秒。
震中位置(宏觀震中):北偉31.3°,東經116.2°。極震區包括霍山、黑石渡、落兒嶺、爛泥坳等地區。
震中烈度:八度。
震害情況:中華民國農商部地質調查所《民國六年一月至三月地震調查報告》:此次地震「震力自下而上,屋瓦揭飛,牆壁傾頹,山石崩墜,聲如雷鳴。全境人民以死傷聞者約及數十,最烈之處在西南鄉之落兒嶺。」
《申報》1917年3月19日載:「城廂市鎮,房屋倒塌甚多,壓斃人民亦不少,全縣恐慌。其災情最重地方,如英霍交界之鹿吐石鋪,有群山峽澗,澗烈數十丈,山中巨石不時滾落,打破附近民房甚多,壓斃人民數十。……其餘諸佛庵、桃源口等處,均受災重,甚有炊爨時,屋被震倒,遂致火起延燒,不敢搶救者。」表2—2安徽省現代地震目錄
(1904—1985年Ms≥4.01970—1985年Ms≥3.0)
序號年代發 震 時 間震中位置月日時分秒北緯東經地點震級(Ms)烈度深度精度11917年12408481231.3°116.2°霍山6.25八121917年22210124231.3°116.3°霍山西南5.7531934年31808164431.0°116.4°霍山、潛山間541954年61710083931.6°116.6°合肥、六安間5.25六351960年81123045331.5°117.8°巢縣461962年71220462631.3°117.5°廬江東4五371963年31319322230.5°117.0°安慶附近4.25481965年31504181433.5°117.3°固鎮西北4五391966年72715331732.5°117.7°定遠4五2101967年3302250130°54′117°40′銅陵附近4.21111967年71117154231°47′118°20′馬鞍山4.6六1121969年22807293533.1°116.1°利辛西南4.2五2131969年4213213132.8°115.8°阜陽、阜南間4五2141970年5915374031°00′116°24′岳西3.63151971年21171931°22′116°08′霍山3.53161971年316230730°36′119°18′廣德3.22171971年713130433°36′117°42′靈璧3.33181971年121104580831°21′116°13′霍山3.02續表序號年代發 震 時 間震中位置月日時分秒北緯東經地點震級(Ms)烈度深度精度191972年31607113430°48′116°52′桐城徐河3.51201973年3712305031°23′116°12′霍山落兒嶺3.151211973年31116324731°22′116°11′霍山落兒嶺4.371221973年31116400831°22′116°10′霍山落兒嶺3.281231973年31122310831°23′116°10′霍山落兒嶺3.281241973年31215214931°23′116°11′霍山落兒嶺3.381251973年31216210831°23′116°10′霍山落兒嶺4.071261973年82711285631°05′117°32′無為鄭河3.0271973年92211532533°35′116°31′濉溪臨渙4.0五10281974年91819024132°27′116°02′霍邱代店3.0291974年111900583030°18′118°24′旌德朱慶3.0301976年52208161931°58′116°19′六安丁集3.1101311976年61421294431°58′117°30′肥東梁園3.013321976年83004125032°30′117°01′長豐曹庵3.6191331976年112704190832°20′117°52′定遠永寧集3.112341979年3215182333°11.′4117°24.′8固鎮連城3.2121351979年3215201333°11.′3117°24.′9固鎮連城5.0六111361979年3412101833°11.′9117°23.′3固鎮連城3.591371979年3705080130°45′119°19′廣德梨壁山3.325續表
序號年代發 震 時 間震中位置月日時分秒北緯東經地點震級(Ms)烈度深度精度381979年32320580333°11.′3117°25.′5固鎮連城3.071391979年53110404433°10′.0117°26′.6固鎮連城3.2151401979年61421311033°11′.0117°26.′0固鎮連城3.071411981年123018402233°11′.2117°23′.7固鎮於廟3.0111421982年927103727.931°35′.5116°32′.1六安楊公廟3.8111431984年121221147.531°22′.5116°12.′5霍山落兒嶺3.2101441984年125094112.431°59.′7116°16.′0霍邱吳陽3.0151451984年925042051.431°35.′0117°30.′0巢縣三戶梅3.5161461985年510094357.531°36.′0116°33.′6六安楊公廟3.551471985年96040121.730°54.′4115°57.′5岳西上古坊3.21
1954年中國科學院中南區地震調查工作組霍山小組調查資料手稿:「正月初二早晨地震,自西向東北,山搖樹擺,路上行人立足不定,雞飛狗走,豬牛驚竄奔鳴,塘水震盪,游魚飛躍,鍋台及間牆亦有倒塌者。尤以縣之西南境為最烈,如黑石渡、諸佛庵、鹿吐石鋪、佛子嶺等區,山崩地裂,岩石崩墜,牆倒屋塌,壓傷人畜者有之。」
1971年3月10日武漢地震隊赴霍山地震考察隊的《霍山縣一九一七年地震強震區調查報告》:「霍山地震極震區的地震烈度為八度。在霍山縣落兒嶺公社所轄爛泥坳至黑石渡一線呈北東向分布(圖2—6)。其范圍包括黑石渡、落兒嶺、鹿吐石鋪、古橋畈、馬家嶺、百步街、爛泥坳、汪家鋪、半竹園、清潭溝等地區。在本地區內,陳舊的房子都倒塌了,掉磚掉瓦普遍存在,甚至較好的房屋也歪斜,牆上裂縫,鍋台幾乎無完好者。落兒嶺、鹿吐石鋪、爛泥坳、黑石渡等地道路普遍發裂,且有冒水冒沙現象。落兒嶺、鹿吐石鋪一帶山石裂縫,甚至出現山崩,落兒嶺鳥龜峽的「垮石崖」就是這次地震的山石垮落形成而得名的。地震使河水、田水普遍起波浪、變深,鹿吐石鋪一口井地震後乾涸,甚至一年後也沒有井水。由於房倒屋塌和山石崩落,本地區共打死十餘人,受傷的人就無法統計了。」
1984年六安地區地震局管玉藝的《關於一九一七年霍山6.25級地震考察》:極震區等震線「呈長軸為北東向橢圓」,「極震區面積為236.4平方公里」,「累計死亡人數為36人」。極震區外震害情況:霍山縣城關:「部分無依持之土牆及磚砌空心隔牆因震動而倒塌,曾有人受傷。廚房內煙囪大部分倒塌,鍋台亦有震裂。……文峰塔……底部石造一層各面均有裂縫。街上倒了一些房子,土牆多倒塌。」(中國科學院中南區地震調查工作組霍山小組調查資料手稿,1954年)

安慶:「滿城屋宇動搖,東門外之江岸亦崩塌數丈。」(《申報》,1917年1月28日)
金寨:「震時有的屋瓦掉下……部分土牆有倒塌的。」(中南區地震調查工作組調查資料手稿,1954年)
六安:「一般房屋除尾面較陡、檐口瓦片間有墜落者外,無其它損毀。」(中南區地震調查工作組調查資料手稿,1954年)
武漢:「震時房屋動搖,磚瓦有墜落者。凡建築弗固之屋,遇險者頗多,曾壓斃數人。」(南通軍山氣象台《民國六年第一季度報告·附錄三》)「房屋倒壞者約十餘戶」,「高牆震綻者有之,倒塌者不下數十處。」(上海《民國日報》,1917年1月27日和2月2日)「省垣(武昌)方面,督軍署後塌屋一棟,大朝街倒牆者二家,塌屋者一家,武勝門外塌屋三家,賓陽門外洪山街塌屋一棟。漢口方面,何家墩塌屋一棟,沿江岸亦塌屋數處,橋口倒牆者亦有二、三處。……劉家廟附近之蓬戶倒塌數家,……漢陽高洪橋地方,亦簸塌古牆一堵,並壓斃四人。」(《申報》,1917年2月2日)
羅田:「一祠堂牌樓震倒一角,朽舊房子倒2間,一舊檐牆裂縫(長5尺、寬2寸)。」(顧功敘主編)《中國地震目錄》,第214頁,1983年)
麻城:「房屋有傾倒者。」(《農商公報》第3卷第35期,1917年)
蘄春:「屋瓦間被震落,天主堂東牆被震裂縫。」(《中國地震資料年表》,1956年)
鄂城:「東門外年久失修的塔震垮一塊。」(顧功敘主編,《中國地震目錄》,第214頁,1983年)
浠水:「屋瓦有震落,一老磚牆裂縫寬4—5寸。」(顧功敘主編,《中國地震目錄》,第214頁,1983年)
大冶:「教堂東牆震裂寬9寸,長2丈,華濟水泥廠之院牆倒塌2丈多。」(顧功敘主編,《中國地震目錄》,第214頁,1983年)
陽新:「縣屬大雞山煤礦被震塌礦山三十餘丈,有工匠四十餘人埋入坑內,山上公司辦事處亦被震倒,斃司事工役數人。」(《東方雜志》,第14卷,第3號,210頁,1917年)
揚州:「倒壞房屋十數家,並有一小兒被壓幾死。……震倒草房數處。」(《申報》,1917年1月29日)
此次地震有感面積很大,據當時對地震圖計算所得如下:烈度面積(平方公里)
七度以上者27500
三度以上者58500(《農商公報》,第3卷第35期,1917年)
地震「震動范圍延及魯、蘇、皖、豫、浙、贛、鄂、湘八省,面積約六十萬平方公里。」翁文灝《近十五年中國重要地震記》,載《東方雜志》第20卷,第16號,第148頁,1923年8月)
「潛山、太湖、宿松、太和、黟縣、蕪湖、全椒、壽縣、霍邱、舒城、安慶、懷寧、合肥、桐城、望江、廬江、巢縣、無為、滁縣、來安、和縣、歙縣、休寧、祁門、宣城、涇縣、太平、旌德、貴池、銅陵、石埭、東流、秋浦(屬至德)、天長、亳縣、鳳陽、潁上、蒙城、含山、南陵。
河南省之光山、正陽、商水、信陽、商城、羅山、確山、汝南、沈丘、桐柏。
江蘇省之高淳、鎮江、宿遷、南京、浦口、溧水、丹陽、金壇、無錫、江浦。
湖北省之黃崗、新洲、英山、應山、嘉魚、通城,漢川、孝感、黃安、黃梅、安陸、雲夢、應城、襄陽、鍾祥、京山、荊門、江陵。
江西省之南昌、婺源、德興、宜豐、新建、戈陽、修水、九江、奉新、德安、瑞昌、玉山、余干、都昌。
浙江省之杭州、富陽、新登、安吉、衢縣、常山、開化、分水。
湖南省之岳陽、湘陰、南縣等縣均有感。最遠記載達450公里。」(顧功敘主編,《中國地震目錄》,第215頁,1983年)

二、1917年2月22日霍山5.75級地震
發震日期:民國六年舊歷二月初一日。
圖2—71917年1月24日霍山地震圖(中華民國農商部地質調查所制)摘自1985年謝硫壽主編《中國地震歷史資料匯編》第四卷(上)發震時刻:10時12分42秒。
震中位置:北緯31.3°,東經116.3°。
此次地震因系1月24日6.25級地震的餘震,震中烈度難以確定。
震害情況:霍山:「隆然有聲,霍山、麻城、羅田諸縣境內房屋,率多傾倒,感震之地延及數省,廣至四十餘萬平方公里。」(《東方雜志》,第20卷,第16號,148頁,1923年)
武漢:「至房屋經此一再震動,牆垣炸裂者甚多,倒塌者間亦有之,如省垣望山門正街徐水源水煙店刨煙房己塌,幸屋矮料小,僅傷三人,並不甚重。武勝門外下新河地方,亦塌小屋三椽。」(《申報》,1917年3月2日)
湖北京山:「該縣東鄉馬家口有村……二月一日(舊歷)地震,霹靂一聲,村落分為兩段,從中現出巨孔,深約二丈有奇,孔內寒氣侵人,莫敢探視。當炸裂時,並倒屋四間,打傷男女大小七人雲。」(《申報》,1917年3月11日)
民國六年《農商公報》第35期載:二月二十二日地震范圍較前次稍隘,據地震圖計算所得如下:烈度面積(平方公里)五度以上者47000三度以上者390000圖2—81917月2月22日霍山地震圖(中華民國農商部地質調查所制)摘自1985年謝毓壽主編的《中國地震歷史資料匯編》第四卷(上)
中華民國農商部地質調查所《民國六年一月至三月地震調查報告》中2月22日地震調查表記載:懷寧、桐城、太湖、潛山、廬江、休寧、貴池、銅陵、石台、鳳陽、潁上、蒙城、泗縣、合肥、太和;江西之九江、都昌;湖北之麻城、黃梅、英山、雲夢;江蘇之浦口均有感。

(圖中烈度系按羅西及福來氏之法,計分八度。)三、1934年3月18日霍山、潛山間5級地震圖2—91934年3月18日霍山、潛山間地震摘自1980年上海市地震局《蘇浙皖滬地震目錄》發震日期:民國二十三年舊歷二月初四日。
發震時刻:08時18分12秒。
震中位置:北緯31.0°,東經116.4°。
此次地震當時未進行實地調查,震中烈度無法確定。
1934年3月21日上海《新聞報》載:此次地震「震源約在安徽霍山、潛山間折斷層,深度三、四十公里,震央(即震中)既偏在山地又震度弱,不致釀成災害損失。」

四、1954年6月17日合肥、六安間5.25級地震
發震時刻:10時08分39秒。
震中位置:北緯31.6°,東經116.6°。
宏觀震中:北緯31.8°,東經117.2°。
震中烈度:六度。
震害情況:合肥:房屋有個別倒塌或損壞,澆好之水泥往裂縫。
六安:城南一小學倒牆二堵。
金寨:破舊房屋倒塌二間。
霍山:震倒破舊瓦牆一堵,草房一間。
銅陵:震倒破瓦房一間。
舒城:震倒一堵破牆。
貴池:震塌房屋一間。
湖東(今樅陽):震塌磚牆二處。
當塗:倒塌牆一堵。
巢縣:震倒一土地畝,倒牆一堵。
和縣:原已傾斜的寶塔震倒大半。
無為:年久失修的舊草房二間被震倒,舊牆裂縫,田圩潰破。
鳳陽:倒塌房屋二間。
太平:倒朽舊房屋一間。
含山:馬太鄉圩壩崩壞幾個。
壽縣:舊房牆壁裂縫約2公分。
麻城:一土坯房裂開一尺寬,衛生院房屋有裂縫。
旌德:倒塌房屋四間。潛山:震倒區政府房屋一間。圖2—101954年6月17日合肥、六安間地震摘自1970年李善邦主編的《中國地震目錄》蚌埠:屋牆裂縫或傾斜。
波及面積相當大,有記載的如下:
淮南、蕪湖、安慶、霍邱、肥西、岳西(已開裂之牆倒)、桐城、青陽、至德、太湖涇縣(破屋掉瓦片碎上)、南陵、郎溪、宣城廬江、全椒、滁縣、肥東、嘉山、濉溪、五河、懷遠、靈璧、宿縣、泗縣、寧國、績溪休寧、歙縣、石埭、阜南、鳳台、蒙城、阜陽、臨泉、潁上、太和、界首;湖北省之英山、武漢;河南省之商城,江蘇省之盱眙、宿遷、睢寧、泗洪、泗陽、高淳、江浦、南京、溧水;浙江省之昌化均有感。」(顧功敘主編,《中國地震目錄》,第42頁,1983年)

五、1962年7月12日廬江東4級地震
發震時刻:20時46分26.0秒。
震中位置:北緯31.3°,東經117.5°。
震中烈度:五度弱。
1985年巢湖地區地震局《廬江白湖4.0級地震考察報告》表明,此次地震的宏觀震中在廬江白湖農場姥山大隊,與儀器記錄所定震中基本相符。震中區近似橢圓形,走向北西,長圖2—111962年7月12日廬江東地震軸22公里,短軸15公里,面積約259平方公里。
震中區室內外大多數人有感,屋架、門窗和碗櫥碰響,塵土下落,土牆裂縫。地震時伴有地聲,象滾雷一樣嗡嗡聲,河裡浪濤拍岸,船搖晃。

六、1965年3月15日固鎮任橋4級地震
發震時刻:04時18分14.0秒。
震中位置:北緯33.5°,東經117.3°圖2—121965年3月15日固鎮地震震中烈度:五度。
1986年蚌埠市地震局《1965年3月15日固鎮任橋4.0級地震考察報告》:此次地震的宏觀震中在任橋車站和老任橋集之間,震中區近似橢圓,方向北東東,長軸8公里,短軸5公里,面積約31平方公里。
地震時有轟轟隆隆聲,群眾普遍有感。郵局總機自動掉牌,床搖動,碗櫥晃動作響,屋頂掉坷垃。

七、1966年7月27日定遠4級地震
發震時刻:15時33分17.0秒。
震中位置:北緯23.5°,東經118°2′。
震中烈度:五度。
1966年7月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定遠地震調查組《安徽省定遠縣1966年7月27日地震趨勢調查報告》:此次地震的宏觀震中在定遠城東附近,震中區近似橢圓,方向為北東,長軸10公里,短軸5公里,面積約39平方公里。四度區形狀和方向與震中區類似,其長軸50公里,短軸32公里,面積約1256平方公里。
地震時伴有聲如雷,震中區室內大多數人有感,房屋搖動,碗俱碰響,人站立不穩,感覺頭昏,午睡者驚醒,開會者跑出屋外。城關一草房毛竹椽於折斷商根,老房掉土。

八、1967年7月11日馬鞍山4.6級地震
發震時刻:17時15分42.0秒。
震中位置:北緯31°.47′東經118°20′。
震中烈度:六度。
震源深度:12公里。
1967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7年7月11日安徽馬鞍山採石地震調查總結報告》和1985年11月馬鞍山市地震局《安徽馬鞍山4.6級地震震中烈度特徵以及發震構造的初步析》:此次地震的宏觀震中位於馬鞍山市區採石附近,震中區呈橢圓形,北東向,長軸20公圖2—131966年7月27日定遠地震里,短軸11公里,面積約173平方公里,其范圍:東至小梁塘、後上湖、霍里、李村、興和、大石崗;西至長江邊江心州大閘;北至和尚港、黃塘、鋪頭、上庄;南至興煥、楊家山、陽湖街、煙墩山、謝家。五度區形態、方向與六度區相似,長軸75公里,短軸45公里,面積達2649平方公里。
此次地震,震中區房屋建築遭受輕微損壞,個別達到破壞程度。馬鞍山市礦內家屬宿舍圖2—141967年7月11日馬鞍山地震屋頂煙囪約倒塌30%左右,幾座樓房有裂縫,頂棚灰皮掉落;採石鎮房屋普遍掉土,有幾處牆裂縫,寬0.5—5厘米不等,倒塌牆頭約四、五處,有一木架房碎磚山牆部分倒垮下。
地震時,江邊「老鷹窩」懸崖處山崩,砸死一老人;居民區房屋煙囪倒塌,砸傷數人。
五度區內差不多所有人都有感,人們驚慌跑出屋外;房屋搖晃,普遍掉土,個別屋頂、煙囪掉磚,亦有已壞的碎磚牆倒垮部分。
此次地震,河塘水翻騰起浪,溝渠水面翻花冒泡,還出現樹木傾伏、鋼軌扭動、岩崩和小滑坡等現象,同時伴有地聲、地光。
地震的有感范圍較大,據當時不完全統計,南京以及江寧、江浦、含山、無為縣等地均有感覺。

九、1969年2月28日利辛4.21級地震圖2—151969年2月28日利辛地震發震時刻:07時27分35秒。
震中位置:北緯33.1°,東經116.1°。
震中烈度:五度。
1985年10月阜陽地區地震局《關於利辛Ms14.2級、阜南Ms14級兩次地震的宏觀調查報告》:此次地震的宏觀震中位於利辛胡集附近,震中區形似橢圓,方向北西,長軸25公里,短軸12.5公里,面積約245平方公里。震中區室內睡覺者從夢中驚醒,房笆響掉土,門鼻響,床、碗櫃晃動,山牆呈波浪形上下顛簸,人們驚慌跑出室外;室外溝水翻動,大多數人有感。
四度區面積約517平方公里。區內房笆響,掉土;室內大多數人有感,床動,門鼻、碗俱碰響;室外部分人有感,溝水向兩邊溝壁撞擊。

十、1969年4月2日阜陽、阜南間4級地震
發震時刻:13時21分31秒。
震中位置:北緯32.8°,東經115.8°。
震中烈度:五度。
1969年4月,國家科委阜陽地震工作小組《安徽阜陽地區阜南地震調查簡報》和1985年10月阜陽地區地震局《關於利辛Ms14.2級、阜南Ms14級兩次地震的宏觀調查報告》表明,阜南4級地震後9分鍾,即13時30分26.5秒,原震中位置又發生一次3.75級地震。
4級地震的宏觀震中位於阜南田集一帶,與微觀震中(阜陽王店)相差25公里。震中區呈北北東走向橢圓,長軸10公里,短軸8公里,面積約63平方公里。震中區房頂掉上,門、房碰響,油瓶晃倒,多數人驚慌跑出室外。
四度區形似橢圓,長軸50公里,短軸30公里,面積約1177平方公里。區內房笆掉土,室內大多數人有感,床,椅動,門鼻、碗碰響,個別人跑出室外;溝、塘水向兩岸撞,室外人感覺不明顯。

十一、1973年3月11日霍山4.5級地震
發震時刻:16時40分08秒。
震中位置:北緯31°22′,東經116°11′。
震中烈度:六度。
震源深度:6公里。
1973年10月安徽省地震隊業務組《1973年3月霍山地震工作小結選編》:此次地震為震群型,4級以上地震共3次:3月11日16時32分,4.3級;16時40分,4.5級;3月12日16時21分,4.0級。自3月4日至24日,該區共記錄到0級以上地震520餘次。其中,絕大多數為1.0級左右小震,2.0—2.9級地震27次,3.0—3.9級地震3次,參見表2—2和表2—6。上述大部分地震集中在北緯31°22′—31°29′、東經116°09′—116°12.5′、面積約48平方公里的小范圍內,震源深度為5—10公里。兩次震級最大的地震震源機制解參數如表2—3。
4.5級地震的宏觀震中位於霍山諸佛庵、落兒嶺一帶,與微觀震中一致。六度區包括三個地段:其一在落兒嶺、松山寨、爛泥坳、茅山林場等地,約呈三角形狀分布,其二在諸佛庵、小堰口附近,呈東西向狹長分布;其三在霍山縣城關區附近。
1973年8月南京地震大隊、安徽省地震隊《1973年3月安徽霍山地震宏觀調查報告》表明,霍山4.5級震群時,霍山縣城、諸佛庵區和三線工廠均受到輕重程度不同的損壞。紅星、江北、東風、皖西和皖化五個機械廠的個別廠房有輕微裂縫,尤以紅星廠306庫為甚;宿舍裂縫嚴重,剪切斜裂縫和彎曲水平裂縫又寬又長,甚至錯動,掉磚掉瓦也較普遍。霍山縣銀行及百貨公司房屋震裂較嚴重,大禮堂、電影院、新華書店及單層空斗牆宿舍有不明顯裂縫。諸佛庵區一些年久失修的老舊房隔牆被震裂,一些民房也有牆裂或掉灰現象。
五度區形態呈橢圓形,北北東向,長軸37公里,短軸25公里,面積約726平方公里。
霍山4.5級震群由於震源淺,絕大多數0.6級以上地震均有感並伴有地聲。4.5級地震的有感范圍較大,除霍山、金寨、六安南部外,舒城、桐城以及湖北的武漢、英山,江西的瑞昌等地均有感。

十二、1973年9月22日濉溪4.0級地震
發震時刻:11時53分25秒。
震中位置:北緯33°35′,東經116°31′。
震中烈度:五度至五度強。
震源深度:10公里。
此次地震後還記錄到14次0級以上的餘震,其中0.1—0.9級地震9次,1.0—1.9級地震5次,最大的為1.6級。
4.0級地震的震源機制解參數見表2—4。
1973年10月安徽省地震隊《1973年9月22日濉溪縣地震宏觀調查報告》:此次地震的宏觀震中在濉溪縣臨煥一帶,與微觀震中基本一致。震中區呈北北東走向的狹長橢圓,區內房屋有輕微破壞,張陳庄一牛房屋頂坍塌,濉溪縣城關兩戶民房東牆及屋檐磚瓦被震落部分,徐樓中學一教室屋架被震折,渦陽縣石弓集有兩間破舊牛棚也被震塌。震時還伴有低沉、悶雷似的地聲。表2—4濉溪4.0級地遠震震源機制解參數表發震日期發震時刻震 中 位 置北緯東經震級(Ms)震源深度(km)節面Ⅰ節面Ⅱ走向傾向傾角走向傾向傾角1973年9月22日11時53分33°35′116°31′4.01083°NNW85°176°〖〗NEE65°P軸T軸B軸XAXB方位角仰角方位角仰角〖〗方位角仰角方位角仰角方位角仰角矛盾比(%)精度估計37°23°133°12°251°65°〖〗86°25°353°8°22Ⅲ
此次地震有感范圍較大,淮北市、蕭縣、渦陽、蒙城以及江蘇的徐州,山東的棗庄市均有感。

十三、1979年3月2日固鎮5.0級地震
發震時刻:15時20分13秒。
震中位置:北緯33°11′.3,東經117°24′.9。
震中烈度:六度。
震源深度:11公里。
1979年安徽省地震局《1979年3月2日固鎮5.0級地震技術總結》:這,次地震為主震—餘震型序列,主震前兩分鍾記錄到一次3.2級地震(參數:15時18分23秒,北緯33°11′.4,東經117°24′.8,震源深度12公里)。自1979年3月2日至12月31日,共記錄到0級以上地震89次,其中,3.0—3.9級地震4次,2.0—2.9級地震4次;序列震中分布面積為6.5平方公里,震源深度為5—15公里。序列中所有3級以上地震的震源機制解參數見表2—5。

5.0地震的宏觀震中位於固鎮於廟一帶,與微觀震中一致。震中區呈不大規則的矩形,近東西走向,長軸13公里,短軸7公里,長短軸比約為2:1,面積約91平方公里。震中區震感強烈,人們從室內驚慌奔出,有程度不同的暈眩感,站立不穩,個別騎自行車者摔倒;房屋、樹木和電線桿劇烈搖晃,傢具移位,貨架與桌子上的杯、碗、瓶等物被震倒或震落在地上;杯、盆中水劇烈震盪,甚至濺出,河塘水面起波;有的叉土牆出現小裂縫,牆外表抹泥層局部剝落;施工質量差的磚石建築的結構薄弱部位出現裂縫;少數山牆、高門牆、縱牆、磚柱出現裂縫;破舊老房少數牆壁坍塌,坑房煙囪多數倒塌,民房煙囪少數倒塌,多數出現掉磚或頂部扭損,屋瓦滑落,屋脊磚與商側座磚多被震落;雙曲拱橋腰拱頂部和側牆產生裂縫和裂紋。震中區有四人被屋頂震落的磚瓦土塊砸傷。
五度區也呈一不規則的矩形,長軸42公里,短軸13公里,面積約312平方公里。室內所有人和室外大多數人有感;架上器物有的傾倒或落地,有的懸掛物被震落;屋架、門、窗「嘎嘎」作響,泥灰從房頂和牆上等處震落;老舊民房原有裂縫擴大;民用煙囪普遍掉磚,壓脊或座磚也有的被震落,屋瓦有溜動現象。
詳見圖2—19。

5.0級地震及3.2級前震和最大餘震(3.5級)時均伴有悶雷似的地聲。
5.0級地震的肩感范圍較大,北到山東臨沂、滕縣,南達桐城、蕪湖,東南抵江蘇之鎮江,西北止於河南商丘。整個有感范圍近似呈一南北向的橢圓,半徑平均約200公里,面積達12萬多平方公里。

㈡ 合肥一高樓接連墜下花盆險砸中過路女孩,高空拋物事件為何屢禁不止

引言:高空墜物一直都是網上被很多網友熱烈討論的話題,高空墜物給大家的生命造成一定威脅,雖然這樣的後果很嚴重,但是這樣的現象仍然經常會發生。例如,合肥一高樓接連墜下花盆,好險砸中過路女孩。那麼究竟為什麼高空拋物事件屢禁不止呢?

三、道德意識的缺乏

對於那些經常向窗戶外面丟棄東西的人來說,他們自身的道德心也是非常缺乏的。例如有一些人會將吃完的水果核,隨便的從窗戶丟下去,不僅是亂丟垃圾的現象,同樣高空墜物也會對周圍的事物造成一定的影響,更嚴重的話會危及到人的安全。

㈢ 跪求91年合肥洪水的圖片,因為本人出生在那年,一直想知道那年的合肥是什麼樣的。

對安徽影響最大的洪水應該是 l991年 6~7月份江淮水洪水,又稱華東大洪水。
安徽受災最嚴重。據當時初步統計,安徽全省受災人口達4800多萬人,佔全省總人口近70%,因災死亡267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30多萬公頃,各項直接經濟損失近70億元人民幣。200萬無家可歸的災民在淮河大堤上搭起了一眼望不到頭的臨時住棚。

㈣ 查閱地圖合肥位於五帶中的哪一帶一年中什麼陽光直射現象什麼節奏極夜現象

位於溫帶 無陽光直射現象 無極晝極夜現象

㈤ 安徽合肥天鵝湖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呀

連續溺水事件

㈥ 合肥有哪些地質現象

簡介:

合肥位於長江下游中部地區,安徽省中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東),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總面積11445.1平方公里(含水域),截至2015年建成區面積403平方公里。

地貌:

合肥地處江淮丘陵,北起舜耕山,南至巢湖盆地周圍,大部分地域崗沖起伏,壟畈相間。總的地勢是中部高,南北低。江淮分水嶺橫貫中部(大別山余脈),自六安龍穴山進入肥西牛尾巴山,向東延伸,經大潛山、官亭、焦婆、大柏店、將軍嶺,至長豐山土山、吳山和肥東縣中北部八斗嶺、廣興一帶高崗出境,進入定遠縣繼續向東延伸。自肥西小蜀山北三向廟,有江淮分水嶺南側的一個分支(古稱「龍干」)延伸向東,經南三十里崗、大蜀山向市區延伸,形成合肥市區中間高、南北兩側低的局部地貌特徵。江淮分水嶺以南為長江水系,流域面積4316平方公里,地勢由北向南(巢湖盆地周圍)傾斜,沿巢湖一帶形成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圩畈綿延。江淮分水嶺以北為淮河水系,流域面積2950平方公里,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大部分為海拔高程30~50米台地,沿瓦埠湖、高塘湖周圍有小塊狹長的沖積平原

氣候特徵

合肥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地處中緯度地帶,位於江淮之間,全年氣溫冬寒夏熱,春秋溫和,屬於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帶氣候類型,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個小時。

水文特徵

合肥市氣候濕潤,水系發育分別源於江淮分水嶺兩側,或南流注長江,或北流入淮河。屬長江流域的河流主要有南淝河、店埠河、豐樂河、派河等;湖泊主要有巢湖。屬淮河流域水系的河流主要有東淝河、高塘河、庄墓河等;湖泊主要有瓦埠湖、高塘湖。興修的有跨流域的淠杭灌溉河總乾渠、滁河乾渠、瓦東乾渠等工程以及幾十座水庫和數千口塘壩。這些水流組成水網,為防洪、灌溉、供水、航運、養殖、旅遊提供了有利條件。地面廣泛粘土覆蓋,丘陵崗地滲透性較差,地下水比較貧乏。

㈦ 合肥發生黑晝現象是怎麼回事 產生的原因

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的自然現象,黑晝就是其中的一種,在夏天暴雨天氣常見到,近日合肥發生黑晝現象,那麼是怎麼回事呢?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由 星座知識 為大家揭曉下這一現象的原因吧!

合肥發生黑晝現象是怎麼回事
今晨(6月15日)上班早高峰,合肥烏雲密布下起大雨,出現「黑晝」現象,市區道路行駛的車輛紛紛開啟車燈。根據氣象預報,未來6小時內合肥市部分地區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局部超100毫米,請注意防範短時強降水、雷電、7-8級陣風等強對流天氣。

黑晝 現象產生的原因
氣象專家解釋,造成黑晝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冷渦甩下的冷空氣與濕潤的東南氣流在大連交匯,形成了強烈的對流雲團,雲層厚且低,因而生成了黑晝現象。黑晝期間,上空對流雲團的發展非常旺盛,雲層厚度一度達到了13公里,足以遮天蔽日。

氣溫過高,高溫導致暖氣流活躍,冷暖空氣交匯時,便出現了強對流天氣。在這種天氣條件下,誕生了「低而厚」的雲;這種雲接近地面,而且其不同尋常的厚度阻擋了太陽直射的光,甚至吸收了天空中漫射的光,當這種「體積」超大的雲移動到某個區域上空時,便帶來了「黑晝」場景。

合肥大蜀山、紫蓬山需重點防範地質災害
連日來,皖南山區和大別山區屢現強降水,未來一周安徽省將進入強降水集中期。近日,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幾乎每天都會發布地質災害預警,根據最新預警:到6月14日20時,肥東縣東部、東南部地區,巢湖市東部、東南部、西北部、西南部地區以及廬江縣中部地區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較高(3級),這些區域需注意防範。

大蜀山、紫蓬山需重點防範地質災害
根據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近日發布的《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預計今年汛期(5月~9月)總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降水分布不均,有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發生,氣象條件總體為偏差年景。淮河以南6月中旬後期入梅,7月中旬中後期出梅,出、入梅時間均較常年偏晚,梅雨量偏多。8月~9月為台風活躍期。

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期為5月至9月,主要防範因降雨、台風等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根據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發育分布特點和近年來地質災害發生發展規律,結合今年降雨趨勢預測,排除地震、極端災害天氣等影響因素,預測2020年地質災害總體趨勢接近常年,局部地區較常年可能加重,災害類型仍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

合肥市這些地方需要重點防範:巢湖市東南部低山丘陵區,涉及鄉(鎮、街道)為夏閣鎮、銀屏鎮、散兵鎮、蘇灣鎮、槐林鎮、鳳凰山街道;廬江縣東南部及西部低山丘陵山區,涉及鄉鎮為:礬山鎮、龍橋鎮、湯池鎮、萬山鎮、白山鎮;肥西縣西部丘陵區,涉及紫蓬山管委會、銘傳鄉;市轄區西部、北部,涉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廬陽區;旅遊風景區為大蜀山、紫蓬山、劉銘傳墓園、冶父山森林公園被列入重點防範區。散兵鎮白雲庵村因為采礦廢渣無序堆積,存在因強降雨或持續降雨作用下引發泥石流的問題。

㈧ 合肥市政府天前天鵝湖的現象

都是假的!古語有雲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個跟那個的道理一樣!
1040是徹底的傳銷!不要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