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正常宮頸口大小應該是多大
子宮的大小和形狀可因年齡和生育情況有所不同。成年未生育的婦女,子宮重約40-50g,長約7-8cm,寬約4-5cm,厚約2-3cm,子宮容量約為5ml。經產婦子宮大小及重量略有所增加。子宮內膜的厚度,經凈後約0.5mm,在下次經前迅速增厚至3-5mm。
『貳』 正常的宮頸是什麼樣的
你好:
子宮頸位於子宮下部,近似圓錐體,長2.5~3cm,上端與子宮體相連,下端深入陰道。
陰道頂端的穹隆又將子宮頸分為兩部分:宮頸突入陰道的部分稱宮頸陰道部,在陰道穹隆以上的部分稱宮頸陰道上部。宮頸的中央為前後略扁的長梭性管腔,其上端通過宮頸內口與子宮腔相連,其下端通過宮頸外口開口於陰道。內外口之間即宮頸管。宮頸外口未生育女性呈圓形,經陰道分娩生育過的婦女呈橫裂形。
宮頸的大小與宮體比例隨年齡及內分泌狀態等而變化。宮頸壁由黏膜、肌層和外膜組成。
『叄』 宮口開十指是多大
生孩子即為分娩,是指女性十月懷胎後最後一個環節。孕婦需要經歷從10分鍾一次規律的陣痛開始到子宮口全開(10cm)之間的過程。第一次分娩的產婦平均需要10-12個小時,有過分娩經歷的產婦大約需要4-6個小時。雖然現在醫療水平大大提升,很多孕婦都能選擇剖腹產的方式以減免自然順產的痛苦,但也有很多孕婦,會因為種種原因選擇自然順產也就必須要經歷宮口開十指的過程。那麼「開十指到底有多大呢?
當孕婦的宮口開到十指的位置時,代表分娩工作進入了第二程序,這個程序也被叫做是胎兒娩出期。這個時候因為胎兒基本上已經位於孕婦宮口位置,產婦的疼痛感也會達到最大的程度。
由此可以看出宮口「開十指」是非常大的,每個媽媽都是偉大的不容易的,我們要愛護她。
『肆』 宮頸長度怎樣才正常
宮頸長度2.5-3.0厘米為正常。子宮分為宮體和宮頸兩部分,上部較寬為宮體,下部較窄呈圓柱形為宮頸,宮頸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含少量平滑肌纖維及彈力纖維。成年婦女宮頸長度約2.5-3.0厘米,其下端為宮頸外口,未產婦宮頸處口呈圓形,經產婦呈一字型。
『伍』 醫生所說宮口開幾指 一指是多少cm啊
1厘米左右。
宮頸在寶寶出生時會張開到10厘米,開始時比較慢,從臨產到宮口開大厘米平均需要8小時,從宮口開大3厘米到開大10厘米平均需要4小時。
介紹:
孕婦臨產時子宮規律宮縮,牽拉子宮頸內口的子宮肌和周圍纖維,加之胎兒先露部前羊水囊呈楔狀,致使子宮頸內口向上向外擴張,子宮頸管逐漸變短直至消失。
子宮頸外口平時僅容一指尖大小,隨著產程進展子宮頸外口擴張至直徑10公分,可以容許足月的胎頭通過。
『陸』 生產時醫生說的宮口開幾「指」,是表示什麼意思呢
生過寶寶的媽媽都知道,在生孩子的過程中,醫生在判斷產程進展的時候,會說:「宮頸口已經開了幾根手指了。」雖然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說法,但作為非醫學專業人士,還是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有人認為「張開手指」就是把所有的手都放進去。你可能覺得這種說法很搞笑,但是有很多人是這么理解的。
什麼是「張開幾根手指」
如前所述,判斷勞動力的進步主要是根據宮頸口的發展程度。在分娩過程中,我們的醫生依靠雙手檢查宮頸口擴張的程度和胎兒頭部下降的位置。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辦法准確測量宮頸口的大小。當我第一次去產科時,我們的老師告訴我們,作為產科醫生,你必須知道你手指的寬度。這樣,在陰性檢查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把我們的手指與擴大了的宮頸口進行比較,來判斷宮頸口的大小。於是就有了所謂的「張開幾個手指」。一般來說,足月成熟胎兒的雙頂徑(即頭部最寬的經線)約為9.5厘米。如果嬰兒的頭部想穿過母親的子宮頸,子宮頸需要擴大到10厘米左右。所謂十指,其實就是十厘米的意思。此時宮頸完全擴張的邊緣,陰性檢查無法觸及,故又稱宮頸通暢。
「張開十個手指」只是對產程中宮頸擴張大小的描述。只有宮頸足夠寬,嬰兒才能順利分娩。醫生檢查子宮頸是看分娩是否順利,而不是把手伸進去。所以那些想像把手伸進去的嬰兒,你想太多了。
宮頸完全打開,就進入第二產程。這時醫生可以指導媽媽用力,經過媽媽的努力,就可以迎接寶寶了!
『柒』 正常的宮頸長度是多少
你說的情況宮頸長度是在正常的范圍內的,子宮下段的無回聲屬於異常的,需要注意繼續定期的復查才可以的,注意保持外陰的衛生,適當的多休息才可以的
『捌』 正常情況下,女人的宮頸口的直徑大概是多少
因人而宜,胖人就小點瘦人就大點,
『玖』 宮頸口有多深
具體深度因人而異,多數女性的陰道長為7-12公分,即到宮頸口的深度。且女性陰道在性生活的時候有一定的伸縮性,性奮發時彈性很好,平日情形下,陰道口到宮頸穹隆長9-1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