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暗河裡這種野生魚,能散發芝麻的香味,如今很少在見到,是什麼魚呢
在生活中魚肉是我們喜愛的一種食品,魚肉肉質細膩味道鮮美,不管是紅燒、清蒸還是用來燒魚湯,都鮮甜美味,令人食慾大開。魚肉高蛋白低脂肪,吃魚肉既有利於大腦活動還不會使人發胖。因此,自古至今,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都是人們餐桌上最受歡迎的食物。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野生魚類成為餐桌上的翹楚,今天介紹的是一種生長在暗河或溶洞里的稀有魚種。
芝麻劍魚味甘魚肉嫩味美,肥而不膩,香滑膏腴入口即化,吃完後口留余香,同時芝麻劍魚還有補虛勞益脾胃的功效,被稱為是最好吃的淡水魚。芝麻劍魚的腥味沒有別的淡水魚那麼重,具有大鮮大補的特點,常用來煲湯或清蒸,鮮美嫩滑。
野生得芝麻劍魚數量極其稀少,價格因此也越來越高,而且在市場里很難看得到它的蹤跡,偶爾在高檔酒店能吃到芝麻劍魚,但價格極高,野生芝麻劍魚一斤要賣500多塊錢。芝麻劍魚是珍貴稀少的野生資源,不能對芝麻劍魚過度捕撈,特別是在芝麻劍魚的繁殖期,同時吃貨們也要管好自己的嘴巴。
『貳』 芝麻劍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嗎
芝麻劍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在廣西的西江水域,有一種淡水魚,學名斑鱯,俗稱芝麻劍魚,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因其身上有芝麻狀斑點而被稱為芝麻劍,近年來,芝麻劍瀕臨滅絕。
芝麻劍,學名斑鱯,是屬於無鱗魚類的一種,這種魚只棲息於淡水之中。野生的芝麻劍魚,喜歡棲息在川急的河水之中,尤其是岩石較多,以及水底有亂石堆或洞穴等區域,芝麻劍喜歡藏身於此。
芝麻劍魚介紹:
芝麻劍魚的食性比較雜,在自然水體當中葷素都吃,不過根據它實際捕食的習性來看,主要還是以捕食肉食性食物為主,而小雜魚和蝦米都是芝麻劍愛吃的食物,其中也包括一些水生昆蟲等。
芝麻劍魚是屬於中大型魚類,常見的野生芝麻劍體長約在30~40厘米、重3斤左右,但實際上芝麻劍最大能長到1米多長、重40~50斤。不過,如今大體型的野生芝麻劍卻不多見了。
野生芝麻劍的數量減少,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為因素,比如使用網眼細密的「絕戶網、地籠、攔河網」等,甚至將未長大魚苗都不能倖免,因為在較高的利益驅使下,芝麻劍成了捕魚人心中的「搖錢樹」。
除此之外,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水資源的污染,也是造成野生芝麻劍減少的另一個原因,因為野生芝麻劍對繁殖場所需求比較苛刻 ,不僅不能有絲毫的污染,同時繁殖的場所要符合繁殖的要求,否則芝麻劍魚也不會進行繁殖。
『叄』 芝麻劍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哪些
芝麻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芝麻劍,學名斑鱯,極其珍貴的淡水魚。此魚無鱗,形似劍鰭鋒利,因身上有芝麻狀斑點而得名。廣西特產,生長於紅水河流域(應為珠江流域),其中以天峨縣的「芝麻劍」最著名。能人工養殖,但不能人工繁殖,生命力極強。
2021年2月,新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布,斑鱯(僅野外種群)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芝麻劍減少的原因
1、濫捕
電魚、攔河下網捕魚,可以說是第一要素。以紅水河為例,本來是最多的原產地之一,但開船電魚的、下網捕魚的比比皆是。對於這兩個捕魚方式,不需過多論述,都知道厲害。
2、潛水捕魚
廣西對這種行為叫「水鬼」,他們的裝備精良,據說最大的下潛深度可達15米。對於淡水水域的魚類來說,芝麻劍的珍貴程度,買賣的價格都是最高。
3、水質污染
以前紅水河的水質,可以直接飲用,現在由於過度開發,污染無處不在。特別是有些企業偷排現象還存在。
4、濫釣
釣魚本來是休閑娛樂的一種形式,追求一定的漁獲是人之常情。但是藉助一些輔助工具,如釣魚船、氣墊、竹排等工具,每次垂釣幾十斤甚至是上百斤的無鱗魚。
『肆』 這是芝麻劍魚和魚
這照片上的是某種鱘魚。
『伍』 芝麻劍50公分長有多重
芝麻劍50公分長重五斤。芝麻劍魚是屬於中大型魚類,常見的野生芝麻劍體長約在30至40厘米、重3斤左右,但實際上芝麻劍最大能長到1米多長、重40至50斤。不過,如今大體型的野生芝麻劍卻不多見了。
芝麻劍生存走向
芝麻劍魚屬於一種中大型淡水魚,一般的芝麻劍魚都能夠長到2公斤以上,稍微長的時間久一些,能夠生長到5至10公斤左右,據記載野外捕獲到的芝麻劍魚最大的一條生長到了15公斤,個體很大的芝麻劍魚因為需要很長的時間生長。
現在的環境改變,以及大量的捕撈,大一些個體的芝麻劍魚現在很難尋覓,也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珍稀野生魚類,芝麻劍魚肉質鮮嫩緊密,而且由於自身帶有香腺,是一種吃起來沒有腥味的無磷魚,學名叫做,斑鱯。
另外,芝麻劍與其它淡水魚不同,芝麻劍雖然可以人工養殖,但在人工養殖環境下至今無法繁殖。然而,在自然水域場所繁殖芝麻劍,孵化出的魚苗會受到天敵的威脅。所以,種種原因加劇了芝麻劍走向瀕危的困境。
『陸』 芝麻劍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嗎
芝麻劍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芝麻劍,學名斑鱯,極其珍貴的淡水魚。此魚無鱗,形似劍鰭鋒利,因身上有芝麻狀斑點而得名。斑鱯(僅野外種群)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該魚味性甘、平,無毒,營養豐富,具有補虛勞、益脾胃的功效,肉嫩味美,含脂量高,是天峨第一名菜。芝麻劍魚多生活於地下暗河與地上明河交接的水域。
食性
斑鱯主要以甲殼類、昆蟲類、魚類、環節動物、植物碎屑等為食, 其中甲殼類的出現頻率高達78.6%, 水生昆蟲的出現頻率為45.8%。
其食物類群的季節變化明顯, 但沒有出現停止攝食的時期, 斑鱯在春季的攝食強度最大, 各類食物在春季出現的頻率均高於其它季節, 斑鱯攝食率和充塞度的季節變化是一致的。
不同體長斑鱯的餌料有一定的轉化或更替階段, 約170mm體長時為主要餌料轉化的第一階段, 約240mm體長時為主要餌料轉化的第二階段, 隨著斑鱯體長的增長, 其攝食餌料的個體變大, 但種類減少。
『柒』 芝麻劍的習性
芝麻劍魚,學名斑鱯,屬角魚類,僅生長於紅水河流域,珠江水系和兩廣雲貴等省份的河流之中,是極其珍貴的淡水魚。因其體形似劍,身上有芝麻狀斑點而得名。芝麻劍魚系無鱗魚,體色灰白,如同包著一層膠質,滿身黏液。成魚多為3—5千克重,最大者有15—20千克,系大中型魚類。
芝麻劍營養豐富,具有補虛勞、益脾胃的功效,肉嫩味美,含脂量高。
芝麻劍魚多生活於地下暗河與地上明河交接的水域。國內又以廣西地區生存最多。由於不能人工養殖,每年整體打撈量不足10噸,為珍貴經濟魚。
芝麻劍是葷食性魚類。全身沒有魚鱗,並且它們是典型的肉食性魚種。芝麻劍的魚身上有著不少的黑點,看起來就像一顆顆芝麻似的。體內有香腺並且會溢出芝麻般的香味。不管是在外觀上還是在生活習性上,這種魚跟鯰魚都十分相似的。
『捌』 家常清蒸芝麻劍魚怎麼做
我很喜歡吃魚,不管是清蒸、紅燒我都覺得很好吃。其實多吃魚不僅不會發胖,而且有益於智力二次發育。相比於豬肉等肉類,多吃魚肉和牛肉其實有益於身體健康且不會發胖。那麼家常的清蒸芝麻劍魚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春季即將來臨,不如在這個春季里給最愛的人做一道美味的清蒸魚。中國人自古講究年年有餘,諧音年年有魚。因此過年當然必須要吃魚啦。不要害怕去做,有些事只有嘗試了才知道沒有那麼難,不去做永遠都不知道你能做到什麼。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的微信號【沈小怡】,么么噠~
『玖』 身上黑嘴像鯰魚有黑斑是什麼魚
身上黑嘴像鯰魚有黑斑是芝麻劍。
芝麻劍是一種比較大型的肉食性魚類,它的學名叫斑鱯。芝麻劍的成魚可以長到6-10斤左右,有些大塊頭的則能長到三四十斤重。這種魚主要是生活在珠江流域一帶,其中以廣西紅水河的芝麻劍最有名氣,如今已經成為了廣西的特產。
芝麻劍自古以來就被民間視為珍貴的淡水魚,它的生命力非常的頑強,哪怕是離水以後也能數小時不死。
這種魚還有一大特色,就是沒有一丁點的魚腥味,反而還有一點芝麻的香味。這是因為芝麻劍體內還有香腺,會分泌出類似於芝麻的香味。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有些地方叫它芝麻劍魚,或者是芝麻香魚。
芝麻劍魚的體型狹長似劍,並且因為沒有魚鱗,烹飪起來也很方便。在它的體表是一層灰白色的膠質,清洗干凈之後,去掉內臟就可以食用了。並且芝麻劍的肉質很鮮美,脂肪含量很高,營養也很豐富,因此具有補虛勞、益脾胃的功效。
尤其是芝麻劍的魚頭,這是最為珍貴的,民間一直傳說食用芝麻劍魚有健腦的作用,因此常用它作為招待貴賓的上等佳餚。
在過去珠江流域的河流裡面很多,很多人經常垂釣到這種魚。但是現在它卻變得十分罕見了,在好些地方都已經絕跡了。不過由於芝麻劍魚的食用價值很高,幸好有人已經人工養殖了。
在市面上野生的芝麻劍魚要賣到120元以上一斤,就算是養殖的也要六七十元一斤,並且這還不是想吃就能買得到的,完全靠運氣。畢竟芝麻劍魚養殖的難度較大,關鍵是它能人工養殖,卻不能人工繁殖。
也是由於芝麻劍魚的價格貴得有點離譜,足足比海魚還要貴數倍,所以很多的釣友們在野外釣到了,也是捨不得賣的。而且現在野外的芝麻劍魚普遍都是小魚,就連七八斤重的也很少見了。
之前聽一個釣友釣到了一條8斤多重的芝麻劍魚,賣了1200多元,差不多要150元一斤哦。所以釣到這種魚,也算是發一筆小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