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安交通大學宿舍條件,宿舍環境圖片(10篇)
西安交通大學 宿舍條件,宿舍環境圖片(10篇)
大學宿舍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來自於天南地北的同學聚集在一個屋檐下,並將在一起度過寶貴的大學時光。人們常說,沒有住過宿舍的大學是不完整的。當然不同的大學宿舍環境條件都不一樣。我本文主要介紹關於 西安交通大學 宿舍條件、 西安交通大學 宿舍環境評價、 西安交通大學 宿舍相關文章等相關信息。
一、西安交通大學宿舍條件
1、一個衛生間,每層有一個熱水點,自己去打。
2、好像和男生的差不多,都是最舊的樓,兩個人一個寢室,沒有獨立衛生間,二樓及其以上應該有個小陽台,很小,能站個人。房間大約也就十幾平吧,除了床,桌子,椅子,剩下的地方就很小了。總體來說,不要抱太大期望了吧,做好心理准備,應該不會有更差的了。你也許可以期待一下新校區。
3、有兩種標准,一種是1200一年的,一種是800的。1200的是四人一間,有單獨的衛生間,800的也是四人一間,不過房子比較老,一層樓有兩個廁所,沒有單獨的衛生間。不過女生也有住1200的,比如東6,不過你剛進來應該進不了東6。住什麼地方是學校安排不是你自己選擇的。進了學校你就知道你住哪了。
4、寢室沒有熱水器宿舍樓有打開水的一個寢室一般四個人一個坑。。不能洗澡空調的話四年一個人四百多吧洗澡澡堂是沒有隔間的。。大澡堂!
5、如果是男生的話,宿舍優點是條件很好,比女生好很多,是1200一年的,缺點是,離上課自習地方遠了一點;如果是女生的話,缺點是新來的一般住不到好宿舍的,是800一年的,宿舍面積很小,櫃子也小得可憐,不過好好打理還是可以的,比如買幾個儲物箱,優點是里上課吃飯自習地方近。
6、四人一間,沒有單獨的衛生間,床具自己帶,或者過來買,總之是沒有西交本科生住宿條件好
7、呵呵,交大有名的本科住的好,碩士住的差。你在哪個校區,興慶、雁塔、曲江?另外要看你們學院牛不牛,我們當初學院小,剛入學,我們住了興慶西八00房,六人間,架子床,後來換到樓下,再後來去了西十四,四人間,公共衛生間。本科我還住東17,標准公寓呢。西邊我去過醫學院的研究生公寓,條件也一般。
二、西安交通大學宿舍環境及圖片
學校十分重視環境建設,積極探索後勤服務機制創新,為育人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條件。現代化的學生公寓及餐廳設施齊備、條件良好。可以同時容納萬名學生就餐的學生餐廳「康橋苑」,環境幽雅,清潔衛生。四人一間的學生公寓,冬天有暖氣、夏天部分宿舍有空調,使學生有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學校還建有總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的「思源學生活動中心」,並擁有3個體育館、3個標准塑膠田徑場、7個足球場和100多處籃球、排球、網球、羽毛球場地,有露天和室內游泳池,有多處藝術排練場地。
新建的標准學生公寓群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住宿條件,4人一間的學生宿舍演繹著現代都市生活,不僅使學生有了一個溫暖的家,更重要的是拉近了校園與世界的距離。冬天有暖氣,夏天有電扇,電話、電腦、電視進宿舍。住宿費:根據宿舍條件為800-1200元/年。
㈡ 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園環境怎麼樣 宿舍食堂教學樓什麼的都怎麼樣 盡量詳細,謝謝!
新校區軟硬體都很好,這里的人也都不錯。曾經我在食堂掉過100塊錢,半小時後回去仍然在那裡沒有人揀……
教學樓很新啊,學期末1個月都有空調通宵自習教室,當然平時也有通宵自習教室。
食堂的話,我是湖南人,比較不適應,不過各地的風味都有。1餐偏上海口味,甜。我個人不喜歡。新校區一共有5個食堂,足夠你吃了。
宿舍的話,大一進來就提供免費的超級快速的網路,就在寢室裡面,很方便。所有的圖書館、教學樓 都提供了免費的也是很快速的無線網路。
(寢室網路下載本校資源一般8M/s以上,下載校外資源2M/s以上,(因為是光纖通信);無線網路有時可以達到1M/s,至少是200K/s,取決於你所在的區域有多少人一起上)
新校區真的很大的,騎車都要40分鍾才能逛一圈,當然前提是交通不擁堵,你的騎車技術才行。
一般來說,你選擇了這里不會後悔的。
我現在大二。如果你是女生,還會得到很多男生的眷顧……也就是說,基本上你要男生做什麼他們就會聽你的……
㈢ 西安交通大學在中國各大學中的地位怎麼樣這所學校的招生要求有多高
最近幾年的西安交大,在世界和中國排行榜並沒有早些年那般出色了。全球大學排名的排行榜,與中國高校的排行榜,大多數大學的排名大部分可以相匹配。每個排行榜有分別不一樣的排名根據,因此排序不容易同樣,乃至有很大差距。
總體來說,西安交大現階段的威望知名度,與其說全盛時期不可以對比了。20世紀西安交大的排名,在中國是可以輕輕鬆鬆進到前10名的。可是現如今哪一個排行榜把西安交大排名在中國前10,調侃的口沫不知道要飛到哪去了。現如今西安交通排名在中國15名上下相對性有效。
㈣ 世界姓交大比賽男冠軍
徐嘉余。徐嘉余,1995年8月19日出生於浙江省溫州市,游泳運動員,主攻男子仰泳項目,效力於中國男子游泳隊,現就讀於北京體育大學2019年研究生冠軍班。2008年入選浙江隊,2011年獲全國城市運動會男子100米仰泳銅牌;2012年獲全國游泳冠軍賽男子200米仰泳亞軍,全國游泳錦標賽分獲男子100米、50米、200米仰泳一銅二銀;2013年全國游泳冠軍賽男子200米仰泳冠軍,全運會男子100米仰泳、男子200米仰泳冠軍。
拓展資料:
1.2020-21年冠軍樊振東,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乒乓球世界冠軍。2016年獲得國際乒聯中國公開賽男單冠軍。同年10月,獲得世界盃乒乓球賽男子單打冠軍,奪得個人生涯首個世界三大賽的單打冠軍。2018年,獲乒乓球亞洲杯男單冠軍和巴黎世界盃男單冠,並獲得2018年國際乒聯最佳男運動員。2020年,獲得個人生涯世界盃男單第四冠。2021年8月6日,2020年東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團體決賽中,樊振東隨中國乒乓球隊3-0橫掃德國隊,實現奧運乒乓男團四連冠 。2021年8月,國際乒聯公布男單排名積分,樊振東位列世界第一。
2.2015年2019年冠軍馬龍,出生於遼寧省鞍山市,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中國乒乓男隊隊長,乒壇史上第10位大滿貫選手,奧運5金歷史第一人。2015年奪得世乒賽、乒乓球世界盃、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總決賽男單冠軍,成為首位一年內取得這三項冠軍的男子球員。2019年,摘得世乒賽男單第三個冠軍。2020年,獲得第六個國際乒聯總決賽男單冠軍。2021年,馬龍獲得2020東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單冠軍、男團冠軍,成為歷史首位蟬聯奧運會乒乓球男單冠軍的球員,並以5塊奧運會金牌成為國乒隊史上奪得奧運金牌最多的選手。
3.2014年2016年冠軍張繼科,生於山東青島,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他是乒壇歷史上第7位大滿貫選手,也是繼劉國梁、孔令輝後的中國男乒史上第3位大滿貫選手。2009年,在世界盃團體賽上獲得首個世界冠軍。2011年,贏得首個世乒賽男單冠軍。2012年,獲得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冠軍。8月,在倫敦奧運會中獲得男子單打冠軍,實現了世錦賽、世界盃、奧運會三項個人冠軍的大滿貫。2013年,獲巴黎世乒賽男單冠軍。2014年,在仁川亞運會奪得男子雙打冠軍,同年奪得第2個世界盃男單冠軍。2016年8月,在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中獲得乒乓球男子單打亞軍和團體冠軍。2021年1月,入選2020微博之夜年度熱點人物榜,位列第2位。
㈤ 求一些歷史上交大人物的簡介和頭像
孟慶元(有幾個名氣不怎麼樣,找不到)
孟慶元,高級工程師。浙江杭州人。1938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機系。1946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學位。曾任美國西屋電器公司實習工程師。1947年回國,任資源委員會中央電工器材廠上海製造廠電機組組長。建國後,歷任交通大學教授、電機系副主任,上海電機廠副廠長、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第一屆理事。是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58年領導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30萬千瓦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並在12.5萬千瓦、30萬千瓦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研製中解決了關鍵技術問題。1959年獲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
21965.8-1970.8: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學員
1970.8-1978.8:東安機械廠,哈爾濱焊接研究所 技術員
1978.8-1980.1: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專業 研究生
1980.1-1984.9: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研究生
1984.9-1991.1: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系 副教授
1991.1-1993.5:美國,加州大學、凱斯西保留地大學,高訪、副研究員
1993.5-目前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工程與力學系 教授、博導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學報(英文版)主編。
--------------------------------------------------------------------------------
學科
固體力學
--------------------------------------------------------------------------------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計算機分子模擬和分子設計研究課題。基於分子動力學和蒙特卡羅方法,採用計算機並行演算法模擬材料的物理、化學和力學行為,諸如位錯與晶體塑性、晶格缺陷與斷裂演化、薄膜與外延生長、擴散與相變、高分子構象與聚合物構型等。開展從原子尺度開始的跨物質多時空層次的理論和計算方法的研究。
趙憲初
趙憲初,浙江嘉善人。1928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機系。曾任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教務主任。建國後,歷任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副校長、校長,上海市數學學會副理事長,民進中央委員、上海市委主任委員,上海市徐匯區副區長,上海市第七屆政協副主席。著有「數理化自學叢書」中的《代數》(第一分冊)、《怎樣列方程解應用題》、《一元二次方程》等。
徐肇基
徐肇基(1892—1948) 字梅生。廣饒縣段河村人。抗日時期軍火工業工程師。
幼年喪父,靠親戚接濟讀書。先後考入青州師范和山東公立礦業專門學校。1920年
後,任青島四方工廠工程司公務員、工程師等。1926年工廠所需銅料采購困難,徐
肇基根據磁力吸鐵的原理,發明磁力銅鐵分析機,每天可從歷年廢棄的銅鐵屑末堆
中提取精銅近500公斤,所得精銅價值5萬余元。在開灤辦礦的一日本礦主,欲以高
薪聘徐肇基為工程師,被其拒絕。1934年,徐肇基到華豐煤礦任職,經過艱苦努力,
使洋人斷言「華人在此再也開不出煤」的礦井復活。
1943年8月, 徐肇基參加八路軍,在渤海兵工廠工作。由於日偽軍封鎖,製造
彈葯用的硫酸奇缺,兵工廠領導讓徐肇基主持辦廠生產硫酸,再用硫酸製取硝酸。
在製造硫酸過程中,爐子冒出的化學氣體常把工人熏倒,他查出原因後,改造工藝
設備,改送氣法為抽氣法,保證了工人的安全,提高了硫酸產量。由於缺少汽油,
戰場上繳獲來的汽車無法使用,徐肇基反復實驗,用土法煉出了汽油。1948年8月7
日,徐肇基在渤海軍區兵工廠病逝,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姚誦堯
姚誦堯,高級工程師。浙江桐鄉人。1937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動力門。曾任昆明中央電工器材廠助理工程師、副工程師,上海華生電器廠、中央電工器材廠上海分廠主任工程師。1947年赴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實習。1948年回國。建國後,歷任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二設計院設計總工程師,上海電機廠副總工程師,上海重型機器廠副廠長、總工程師,上海電站設備公司副經理、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第一屆理事。參加了我國第一台汽輪發電機的試制。為上海電機廠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㈥ 上海交大和復旦各出過哪些著名的人物最好有簡介
一、上海交大著名人物:
(一)、蔡鍔簡介:
1、蔡鍔,原名艮寅,字松坡 ,漢族,湖南邵陽人,近代偉大的愛國者,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民主革命家 ,中華民國初年的傑出軍事領袖。蔡鍔一生中,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時期在雲南領導了推翻清朝統治的新軍起義。
2、另一件是四年後積極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國政體的護國軍起義。其遺著被編為《蔡松坡先生遺集》 。
(二)、蔡元培簡介:
1、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漢族,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諸暨。
2、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三)、邵力子簡介:
1、邵力子(1882年12月7日—1967年12月25日),原名邵景泰,字仲輝,號鳳壽。浙江紹興人。中國近代著名民主人士,社會活動家,政治家、教育家。
2、復旦大學傑出校友,早年加入同盟會,並與柳亞子發起組織南社,提倡革新文學。
3、民國九年(1920年)加入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主持上海《民國日報》,任總編輯。
二、復旦大學著名人物:
(一)、孫越崎簡介:
1、孫越崎(1893—1995),男,原名毓麒,浙江紹興平水銅坑(今平水鎮同康村)人。
2、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實業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共產黨的錚友,是中國現代能源工業的創辦人和奠基人之一,被尊稱為「工礦泰斗」。
(二)、徐悲鴻簡介:
1、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
2、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三)、陳維稷簡介:
1、陳維稷,中國現代紡織科學技術奠基人、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達33年之久,在建立紡織工業完整教育體系,領導制定紡織科技發展規劃,推進紡織科技進步,支持棉花良種培育。
2、建立和健全纖維檢驗機構,發展紡織出版事業以及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
(6)姓交大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1、上海交大創建於1896年,原名南洋公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多個源頭之一;1911年更名為南洋大學堂,1929年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1949年更名為交通大學。
2、1955年,學校遷往西安,分為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兩部分獨立建制,上海部分啟用「上海交通大學」校名;1999年,原上海農學院並入;2005年,與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
3、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有6個校區,佔地面積300餘萬平方米;全日制本科生16129人、研究生30217人,學位留學生2982人;專任教師3061名,其中教授982名,兩院院士45名;本科專業6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7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2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個。
4、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高潮聲中,唐文治宣布學校改名為南洋大學堂,監督改稱校長。該時期學校經費困難,唐文治提出自己減薪一半,師生同心,以維持教學。唐文治還著《人格》一書作為國文教材。該時期孫中山蒞校演講,全校師生開始共同致力於興建中國實業。
5、復旦大學截至2017年12月31日,復旦大學有在校普通本、專科生13361人,研究生19903人,留學生3486人。在校教學科研人員2948人。
6、 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40人(其中全職兩院院士26人),復旦文科傑出教授2人、特聘資深教授1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及兼職教授122人。
7、「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上海市教學名師27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1個,上海市教學團隊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