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香港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香港標志性建築是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Bank of China Tower)是中國銀行在香港的總部大樓,位於香港中西區中環花園道1號,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原址為美利樓,地處中區經濟和金融核心地帶。
中銀大廈曾獲2002年香港建築環境評估「優秀」評級獎項、1999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十大最佳建築、1992年大理石建築獎、1991年AIA Reynolds Memorial Award、1989年傑出工程大獎、1989年傑出工程獎狀等。
建築格局
中銀大廈基地面積約84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9萬平方米。樓高70層,另地庫停車場4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約50多米)共有368米。
中銀大廈頂樓四層和底座的19層均為中銀香港的寫字樓,其它樓層都向外出租,有大小一百多家公司在中銀大廈辦公。
屬於中銀香港的自用部分,三樓是營業大廳、十七樓為高級職員專用餐廳和宴客廳,其餘都是銀行辦公場所。在43樓有一個開放予公眾參觀的小型觀景樓層,而頂層70樓的「七重廳」則是主要觀景樓層。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銀大廈
⑵ 香港著名建築有哪些
和平紀念碑、美利樓、九龍清真寺、天壇大佛、黃大仙祠等。
1、和平紀念碑
和平紀念碑(The Cenotaph),位於香港中環皇後像廣場,民國十二年(1923年)5月24日由時任香港總督司徒拔爵士揭幕,是香港首座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難者而正式建造的紀念碑。
和平紀念碑以細琢石塊修築而成,基座呈階梯形,上面部分採用壁階設計,逐漸向上縮窄,頂部為一長方形石棺,上面飾有石制花圈。
和平紀念碑屬古典復興建築風格,採用考古和學術研究所確立的純羅馬及希臘式建築主義建成,外觀設計勻稱。和平紀念碑的設計看似十分簡約,但其實採用了古典主義建築優美典雅的風格。
黃大仙祠內的九龍壁仿照北京九龍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的題詩,增添黃大祠的中國傳統特色
大雄寶殿輝煌宏偉,雕刻精細。在香煙彌漫下,善信頂膜禮拜,祈求福至。殿內有碑文一則,簡介黃初平成仙的經過。
⑶ 香港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築
香港在我印象中就是購物天堂,許許多多內地的富豪,買主喜歡去香港采購,但是真正了解香港文化的要看看一些值得一看的建築了,象徵著香港多年來的發展,在祖國的懷抱它是幸運的。
去香港不去慈山寺真的是一大遺憾。慈雲山的慈山寺是李嘉誠先生花費15億元建設的,2014年開放。建築是盛唐典型的寺廟風格,裡面的細節也很有講究,整體配色風格是自然安靜的,與典型金碧輝煌的寺廟風格大不相同。身處於此,你會整個人靜心。
有時候會有一些信佛的人,圍著寺廟走,可能是一種儀式,並不是很懂。寺廟後面後一處隱藏的門,進不去,但這個圓形設計非常喜歡。
香港真的是一個好地方,文化底蘊更是身後,如果我時間去香港一定要看一看香港的美,好美的建築。
⑷ 香港標志性建築有哪些
1、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自1982年底開始規劃設計,1985年4月動工,1989年建成,基地面積約84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9萬平方米,地上70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時是全亞洲最高的建築物,也是美國地區以外最高的摩天大樓。
2、香港國際機場
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界大嶼山赤鱲角,距香港市區34千米,為4F級國際民用國際機場,世界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全球超過100家航空公司在此運營。
3、青馬大橋
青馬大橋一座懸索式大橋,對於本地的交通運輸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它非常出名,所以很多遊客特意來此大橋觀光。
4、如心廣場
是香港新界的最高建築,位於荃灣西部的楊屋道8號,由兩座分別為88層和42層高的商業建築物組成,高座高318.8米,低座高163.7米。高座的其中30層為甲級寫字樓,其餘樓層及低座全棟皆經營酒店服務,名為如心海景酒店暨會議中心。
5、香港半島酒店
是一家集住宿、餐飲、商務、會議、旅遊等服務為一體的五星級酒店。酒店擁有裝修豪華、高雅、環境舒適的各類客房,房間裝飾明亮寬敞,設施設備齊全,均配備免費上網埠,以滿足各類賓客的服務需求。酒店擁有大型多功能會議廳。
⑸ 香港值得一看的建築有哪些
香港值得一看的建築真是太多了,從中挑出9個具有歷史、文化、設計、象徵意義的做簡短介紹。詳細信息可用建築名稱問度娘。
8.IFC、ICC
目前為止香港最高的兩棟樓,港島IFC高430米,西九龍的ICC高483米。2008年起,香港政府已不再批准任何這類高度的大樓。
⑹ 香港鴿子樓有多少層
香港鴿子樓沒有明確多少層,以海山樓為例,五棟總共有2000個單位。
海山樓位於香港鰂魚涌,這座建築與海景樓、福昌樓、益昌大廈和益發大廈一同被戲稱為「怪獸大廈」。
五棟大廈緊密相連,組成一個巨型「E」字,建築上密密麻麻的陽台和窗戶,小得好似一個個鴿子籠。裡面居住的人口密度極大,五幢大廈有超過2000多個單元,平均每戶3-4人,總人數超過10000人,人口相當於一個歐洲小國的總人口數量。
棗庄的鴿子樓
棗庄鴿子樓始建於1932年,位於山東省棗庄市老洋街南首,又為中心街口,(今百貨大樓以北)沿街一層門面經營籠屜等日用百貨,旁房為大洋照相館,二層為主人房舍,頂房因養鴿子而得名,每每出現「夕陽西下,百鴿繞匝」的景觀成為棗庄一標志性的建築。
由於地處鬧市地段,白業聚集中心,鴿子樓東山牆,歷來自然的成為海報,尋人啟事及各方面信息的張貼處,特別引人矚目。
⑺ 香港著名建築是什麼
香港著名建築是青馬大橋。
青馬大橋,是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連接葵青區青衣島與荃灣區馬灣島的主要通道,是香港青嶼干線道路的組成部分之一。青馬大橋於1992年5月25日動工興建,於1996年完成合龍工程,於1997年5月22日通車運營。
青馬大橋的設計特點:
青馬大橋為公鐵兩用雙層鋼懸索橋,上層為公路車道,下層為雙線鐵路及兩條行車道,可做維修通道;若在強風或發生緊急事故時,下層兩條車道可作交通改道之用。
大橋全長2160米,水上主跨1377米,橋寬42米,橋塔高度206米,每個鞍座重500墩,固定主纜的兩個錨碇分別重20萬噸和25萬噸。
主纜直徑1.1米,由33400根直徑為5.38毫米鋼絲組成,鋼絲總長16萬千米,總重2.67萬噸,每條主纜荷載5.3噸。橋身鋼材總重量4.9萬噸,每米橋身重量為22.7噸。
⑻ 香港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香港標志性建築是:
1、尖沙咀鍾樓
尖沙咀鍾樓於1915年落成,1990年起被列為法定古跡。鍾樓高44米,主體由紅磚砌成,四角鑲嵌大理石,樓頂裝有7米高的避雷針。鍾樓面臨維多利亞港灣,原來設有大銅鍾,每到夜間,大銅鍾報時聲可傳達數里之外,清越悠揚的「維港鍾聲」曾為香港一景。
⑼ 香港地標建築是什麼呢
香港地標建築是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是中國銀行在香港的總部大樓,位於香港中西區中環花園道1號,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原址為美利樓,地處中區經濟和金融核心地帶。
中銀大廈基地面積約84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9萬平方米。樓高70層,另地庫停車場4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約50多米)共有368米。
中銀大廈頂樓四層和底座的19層均為中銀香港的寫字樓,其它樓層都向外出租,有大小一百多家公司在中銀大廈辦公。屬於中銀香港的自用部分,三樓是營業大廳、十七樓為高級職員專用餐廳和宴客廳,其餘都是銀行辦公場所。在43樓有一個開放予公眾參觀的小型觀景樓層,而頂層70樓的「七重廳」則是主要觀景樓層。
建設沿革:
1982年,中國銀行在香港籌建總部大廈,並邀請貝聿銘設計。
1985年4月,中銀大廈開始動工,以每4天蓋1層樓的速度生長,建築期達4年零4個月。
1989年8月,中銀大廈啟用,是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也是世界第五高建築物。
1990年3月19日,中國銀行喬遷至中銀大廈,開始營業。5月17日,中銀大廈正式開幕。
⑽ 香港標志性建築圖
香港標志性建築〔六美〕圖
☆ ☆ ☆ ☆ ☆ ☆
一.中銀大廈
——〔本「六美」圖均來自網路,順序略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