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視力表上有幾個小數它們分別是什麼
視力表上有14個小數, 從上到下依次是: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即4.1~5.3。
視力表是根據視角的原理制定的。檢查視力一般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兩類,遠視力多採用國際標准視力表,此表為12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測量從0.1-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被檢者的視視力表操作方法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視力表與被檢查者的距離必須正確固定,患者距表為5米。
(1)國際視力圖片看有多少個圓擴展閱讀
國際標准遠視力表和我國徐氏設計的近視力表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普遍地使用。國際標准視力表是以E字為視標,其筆劃寬度與間隔均為1分視視角,視標E的邊寬為5分視角,缺口寬度為3分視角,視標排列共12行,視標的遞增率為調合集數,視力為等差級數(0.1~1.0),以小數記錄。
進行檢測先遮蓋一眼,單眼自上而下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記錄下來即可。正常視力應在1.0以上。若被測試者0.1也看不到時,要向前移動,直到能看到0.1為止,其視力則是「0.1×距離/5=視力」;若在半米內仍看不到0.1,可令被測試者辨認指數,測手動、光感等。
按檢查情況記錄視力。近視力多用「J」近視力表,同樣方法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近距離可自行調整,正常近視力在30厘米處看清1.0一行即可,近視力檢查有助於屈光不正的診斷。
Ⅱ 為什麼我看c字視力表是一個圓
視力表C比E難度更大一些。 C視力表是用於測量視力圖表的一種,通常稱C字表,通常C型視力表指蘭氏環形視力表,主要用來檢測飛行員等對視力有高度要求職業的人員蘭氏環形視力表是採用7.5毫米正方形中有1.5毫米寬度的環,環上有1.5毫米寬的缺口,呈C字形。標准視力以小數記錄為1.0。如視力為N,表示在5米處能看見蘭氏環缺口是毫米方形中有 毫米寬的缺口。蘭氏環視標按等差級數計算,增率為0.1、0.2……2.0,記錄採用小數法。C視力表主要用於空軍、民航和特殊的視力檢測。 E視力表是1862年Snellen提出由筆畫粗細相似的字母組成測試視力的表格,即字母視力表。目前最常用的是E字母視力表,視標筆畫寬度約為1分視角,字母高度、水平寬度均為5分視角,水平字母之間的寬度為4~6分視角。
Ⅲ 飛行員標准c視力表清晰圖
C視力表是用於測量視力圖表的一種,通常C型視力表指蘭氏環形視力表,主要用來檢測飛行員等對視力有高度要求職業的人員
蘭氏環形視力表是採用7.5毫米正方形中有1.5毫米寬度的環,環上有1.5毫米寬的缺口,呈C字形。標准視力以小數記錄為1.0。如視力為N,表示在5米處能看見蘭氏環缺口是毫米方形中有 毫米寬的缺口。蘭氏環視標按等差級數計算,增率為0.1、0.2……2.0,記錄採用小數法。
理論分析
人眼能分辨出兩點間最小距離是的視角是1′視角,其為外界物體兩個端點與眼結點間的延線在眼前形成的夾角 。 斯耐侖(Snellen)最初設計的視力表,是以5倍的1′視角作為視標的周邊范圍尺寸,而目前使用的各種視力表,其設計原理就是以此為基礎 。目前,常用的兩種視力表E、C表也是以此為基礎而設計的。然而這兩種視力表在設計方面卻存在著一些差異,E字視標是以正方形為周邊范圍尺寸,正方形E字視標,4個方向雙開口。而C字視標是以圓作為周邊范圍尺寸,環形C視標8個方向單開口。並且,E視標C視標在各方向的視角上、在實際佔用面積,陰影部分面積,缺口部分面積上都存在差異,下面對此逐一進行討論。
視標各方向的視角
C視標是一個半徑相等的圓,只要視標的任意一個方向是標准5′視角,則該視標在360度方向中的任意一個方向一定是標準的5′視角。如圖1(1)。
E視標則不同,由於採用了正方形,因此,E視標在不同方向上的視角也各不相同。如圖1(2)。設E視標的長度為α,寬度為b,並且α=b=i。根據勾股定律可得,其對角線c的長度等於 因此,當E視標水平和垂直均為5′視角時,兩個對角線卻為7.06′視角,從式(1)中可以看出,視標對角線的長度相當於視標長和寬的1.414倍。所以當E字視標出現斜向時,視標的高度不在是正方形的長和寬,而是正方形的對角線,對角線的長度大於視標長度和寬度,大於5′視角1.414倍,因此較為容易判斷視標此時為斜向,在此基礎上判斷它的四個開口方向是不是就會變的較為容易了呢?
缺口的設計
C視標是以環形為基礎,環形寬度為1′視角,而缺口的長度和寬度都是1′視角,其設計符合人眼最小視角為1′視角。而E視標以正方形為基礎,採用了兩個寬度為1′視角,長度為4′視角的缺口[見圖2(2)中Z
C視標與E視標的傾斜比較
處]。 E視標的兩個開口寬度占據了整個視標5′視角中的2′視角,而長度占據了視標5′視角中的4′視角。
C視標分辨的是黑色圓環下的一個小方形白色缺口的所在方向,而E視標分辨的是黑色背景下的兩段白色線條。從物理光學的角度考慮,前者取決於一個小方形白色缺口在人眼視網膜上衍射成像的結果,後者則是分辨兩條白色線條在視網膜上衍射成像的疊加結果,兩者有較大差別。
在檢查視力時,往往是以同排視標的判斷准確率來衡量和確定視力情況。因此,開口方向越多,想要准確判斷每個視標開口方向的概率就越低,檢查的精度也就越高。E字視力表只有4個方向,概率為25%,而C字視力表8個開口方向,概率降低到12.5%。
而在視光學上來看,我們要將情況分為單光和散光兩種情況來考慮,這是因為散光眼對不同方向上的缺口判斷的情況是不同的,這是因為散光眼各個方向上的屈光度不一樣所致。我們知道,當散光眼在看散光板時,最清晰的線條是垂直於散光軸向相的那根。因此散光眼在判斷視標的缺口時,肯定只對與散光方向垂直的缺口容易判斷。
E視力表中的四個開口方向一旦有兩個能被判斷,剩下的概率就有50%了。對於C視力表來說即使有兩個方向的開口可以被辨認,還有六個方向的開口,這時候的概率為16.7%。
佔用面積
佔用面積包括視標佔用面積、缺口面積和陰影部分的面積設C視標外圓的直徑,E視標的邊長 和 都等於 。C視標內圓半徑為 ,外圓半徑為 。
由C視標的設計原理可得,內圓半徑r1=3i/10,外圓半徑為r2=i/2,缺口處長度g和寬度c都等於i/5,如圖2(1)、(3)。
C視標佔用面積為Scz:
C視標與E視標之間的關系
即相同佔用面積時,C視標直徑與E視標長寬之間的關系
C視標與E視標的缺口比較
通過各種計算可以看出:
1. 由於E視標採用了正方形為周遍范圍尺寸,因此,其對角線的長度為正方形長和寬的1.414倍;而C視標採用了圓為其周遍范圍尺寸,360各個方向上的長度均相等。 從實際佔有面積、陰影部分面積、缺口部分面積的計算上可以看出,E視標的各面積均大於C視標。我們利用幾何知識不難證明,平面圖形的面積越大它的周長就越長,相映的周遍范圍尺寸也隨之增加,周邊范圍尺寸的增加會使各個方向上的視角也隨之改變。例如:通過計算,E視標缺口部分面積是C視標的8.199倍,從圖3中我們可以看到,C視標的缺口大致為正方形,而E視標的缺口是由兩個面積和形狀完全相同的長方形組成。
2. 每個長方形的寬度與C視標缺口的邊長相等,但是它長度卻是C視標缺口邊長的4倍。從兩種視標的寬度上看,所佔視角完全相同,但是從長度上看E視標所佔視角是C視標的4倍。值得注意的視E視標的兩個缺口佔用了2′視角。 不難看出由於E視標在佔有面積、陰影部分面積和缺口面積上均大於C視標,而各方向上的視角不是等於就是E視標大於C視標,因此從理論上可以看出,E視標較C視標容易辨認。 3.從1.4的計算中不難看出,C視標要想達到E視標相同的面積,其直徑要相應增加1.1286倍,視角也隨之增加1.1286倍,辨認的難度也會隨之降低。因此進一步證明了面積的增加,會導致周遍范圍尺寸的增加,造成全部或者部分視角的增加。
Ⅳ 眼睛多少度怎麼看,(有視力表圖片)
從圖上來說,你的右眼視力是1.0,左眼視力是0.6.
但是視力表測視力是不準確的,需要做醫學驗光才能知道准確的度數。
Ⅳ 國際標准視力表,正常視力是多少
5.0,5.2都可以
Ⅵ 新國標視力表的新國標視力表
我國現行的視力表包括國際標准視力表、對數視力表和Landolt圓形視力表。常規體檢採用國際標准視力表。
國際標准視力表:徐氏設計的國際標准遠視力表和近視力表在我國被廣大醫務工作者廣泛使用。國際標准視力表以E字為視覺標准,其筆畫寬度和間距為1點視角,視覺標准E的邊緣寬度為5點,切口寬度為3點,視覺標准排列為12行。
視物的累進率為可調集數,視敏度為等差數列(0.1~1.0),以小數記錄。2.Lannister環形視力表在7.5mm的正方形中採用1.5mm寬的環形,環形切口1.5mm,為c形。標准視力記錄為1.0的小數。
如果視敏度為N,則表示在5米遠的地方可以看到藍氏族環切跡。它是毫米正方形中的一個毫米寬的缺口。Rankine圓形比例尺採用等差數列法計算,增長率分別為0.1、0.2……2.0、記錄方式採用十進制。
(6)國際視力圖片看有多少個圓擴展閱讀:
正常視力標准:
1、中心視力:即人們通常通過看視力表來確定視力,包括遠視力(距視力表5米)和近視力(距視力表30厘米)。只有當遠近視力在0.9以上時,中心視力才正常。
2、周邊視覺:當眼睛專注於一個目標,non-fixation區域可以看到范圍是大或小,這就是所謂的周邊視覺,這通常是「看不見」,一般來說,正常的人的周邊視覺范圍是相當大的,雙方90度,60度,75度以下。
3、立體視覺:立體視覺是一類視覺的最高層次,即在正常視覺的基礎上,在兩隻眼睛中間,通過協調大腦的兩個半球,使它們感受到物體之間的空間距離關系。
參考資料:網路-新國標視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