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麽自製八哥鳥架
架養的主要優點:
互動性好,鳥與主人之間是隨時零接觸的(無籠的阻隔)。羽毛保留得比籠養好得多,特別是尾羽(特大籠養及散養除外)。
架養的主要缺點:
對貓,鼠等天敵完全沒有防侵能力(沒有籠子的保護),晚上一定要掛在以上等天敵到不了的地方。
稍有不慎,鳥去架空(飛跑了,前幾年我是年年跑鳥,跑鳥之痛的心情也只有我們這些愛鳥的人,才能體會到)。
鳥架的准備:
架要在小鳥上架之前准備好,市場上暫無八哥專用架賣,所以要用鸚鵡架改良或自製木質架子,鸚鵡架站杠會傷到鷯哥八哥腳,冬天也容易凍傷鷯哥八哥腳,可以在站杠二頭包2段的煤氣膠管,這要看站杠的長度來決定
的,長度每段大約為20~25cm左右。記信,一定要保留站杠中間的金屬圈能活動,要不然會影響鳥平時活動的
腳環的材質:
腳環一定要採用軟皮為材料,可以使用皮涼鞋上的那種,用其它鐵或塑膠的,都會傷到鷯八的腳。皮環的中間
孔徑八哥為6mm左右,鷯哥為8mm左右,套入腳後應是松動的,不能是緊的或死的。腳步環應盡早套上鳥腳讓它適應為好,遲了套上去它也會因不適應去亂啄。
腳鏈的製作:
㈡ 江陵棗林鋪一座墓中發現的彩繪虎座鳥架懸鼓是什麼樣子的
江陵棗林鋪一座墓中發現的彩繪虎座鳥架懸鼓,鼓徑38.4厘米,通高86厘米,木胎,雕制,由兩虎、兩鳥、一鼓組成。
兩虎背向作昂首伏卧狀,兩鳥昂首分立於虎背上,鳥腿插於虎背的榫眼中,鳥尾以榫卯相連,圓形扁鼓由3個銅環用絲線連接於兩鳥之間。通體黑漆,並用紅、黃漆彩繪花紋,兩虎身繪斑紋,鳥繪羽毛紋,鼓框繪斜三角雲紋等圖案。
㈢ 小鳥架什麼意思
鳥架供飼養鸚鵡及技藝鳥表演用,使用時將鳥以鏈或線拴於架上。有立式和掛式兩種
立式用於大型鸚鵡,以金屬製成。掛式適用於其他鳥,可用金屬、竹、木、枝條等製成
在鳥架上,用細鏈縛住鸚鵡近跗跖或頸項處,並配備活動自如的金屬環,便於鳥在架上自由活動時轉環隨意轉動。轉環以金屬條或銅絲製成,製作須輕巧精製,切勿過於粗重,以免影響鳥類的正常運動
㈣ 常見的鳥架有哪幾種
1鳥架
其他各種鳥均採用掛式木質鳥架,但需要將活圈的線繩縛於頸項間,活圈也是用鉛絲或銅絲製成,蠟嘴雀等可以用18號鉛絲,黃雀、朱頂雀用20號鉛絲。鳥架的形狀主要有直架、彎架2種,此外還有弓形架、立式架、籃形架等。
2架養長尾鵲
直架為40~45厘米長的硬木直棍,棲架的前端10~15厘米處用線繩纏上,活圈拴在架的前端。黑頭蠟嘴雀、錫嘴雀的鳥架講究,可用梨木、棗木或黃柏木製作,架的直徑為1.3~1.5厘米;交嘴雀用六道木製作,架的直徑為0.7厘米左右。彎架為上端彎形,設有食罐、水罐,下端直徑1厘米左右,用鐵或銅托固定住的鳥架。
彎形架應選擇有自然彎曲的梨木或酸棗木製作,是比較講究的一種鳥架,常用於飼養點頦、伯勞等鳥。弓形架通常是把富有彈性、粗細均勻的直木棍彎成規則的弓形,弓弦用一直棍固定,作為供鳥棲息的棲杠。
食罐和水罐置於棲杠兩端,下邊是一個橫木板,用於托糞便,棲杠和托糞板之間要有一段距離,防止糞便污染鳥尾,但又要防止鳥撞,故要有豎直板相隔。弓形架的大小、棲杠的粗細、棲杠與托糞板之間的距離,要根據鳥體的大小、尾的長短設計。
使用弓形架養鳥,一定要把鳥拴在棲杠中間,繩的長度不能超過棲杠的1/2,否則鳥會因纏繞在弓架上而被弔死。採用鳥架飼養觀賞鳥顯得雅緻,便於觀賞,但架養與籠養相比,架養對鳥本身是不適宜的,與鳥類善於飛行、跳躍的習性不符,鳥的壽命也要縮短。因此,除鸚鵡和玩賞鳥外,最好不用架養。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物種資源檢驗鑒定》
㈤ 鳥架圖片
㈥ 伯勞鳥架怎麼做
(網路圖片)玩鳥伯勞要用的是架拐~早年間分端架和放架~一長一短~一個是用來闖人或只端著玩~比較方便~另一個是捉家雀兒時用~比較方便~打開鳥的時候人不用蹲下~一把傳統工藝的架拐~要做幾年~選好合適的酸棗枝後~要開花~取下部分樹皮~(怎麼走刀~在什麼部位走刀~靠個人經驗~和個人審美~)時間在開春~等上至少一年~傷口自動癒合~長出新皮~形成紅色的笆籬~瘤子~也可以連續幾年反復修正~直到達到最滿意的效果後砍下來~~時間要在冬天~之後最好放在陰涼處(比如地窖)放置一年左右~時間越長越好~放置以後開裂~~最後是去皮~把其他原有的樹皮去掉~就可以使用~把玩了~我建議成品至少2~3年都不要陽光暴曬~我2年的架拐扔到陽台上也有點開裂了~一個架拐也就幾百元~但是花色完美~或者上年頭的老拐~價錢就不簡單了~最下面的事戳子~一般有黃銅~白銅~鋼的~個人喜歡白銅~比黃銅結實~比鋼的上檔次~上面的橫桿可以後接上去~如果是自然生長的要注意粗細要合適~上面可以用粗棉線繞滿~便於鳥抓握~也可以直接買現成機織落(lao)子~~玩的時候端著家拐出去~見到合適的麻雀~架拐插到地上~彎腰解開伯勞~端著伯勞去放家巧兒就成了~放上以後~給口惱人或者墊口肉~死鳥裝鳥包里~伯勞拴回架拐~讓鳥休息一會~端起架拐接著找家雀兒~~在北京伯勞叫虎不拉~我個人喜歡玩的山猴子(牛頭伯勞)~灰頭野雞背(虎紋伯勞)~鷹毛虎不拉(當年的紅尾)還有老紅尾~在北京很少有人養虎不拉~會嚇到家中其他小型鳥~所以只用來捉家巧兒之類的小型鳥用~我見過一些其他地方玩伯勞用的架子~一般是用顛殼鳥的架子~或者鸚鵡架子~還有自己做的各種架子~材料五花八門~PVC的~鐵的~鋼的~木頭的。。。。。。。。形狀大都類似與上面三種架子~養鳥用還可以~但要是捉家雀兒~我覺得的寧可不帶架子出去的好~我自己玩的時候~虎不拉拿回來先上1天的小鷹架~盤好杠了在上架拐~回到家了架拐插到花盆裡就成~
㈦ 彩繪描漆虎座雙鳥鼓架產於什麼年代
戰國時期的,該器座長87.8,寬15.9,高104.2厘米,湖北省博物館藏此器是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出土時虎座、雙鳥及鼓均已分散,並有殘缺,拼合後經復製成了現在所見之物。
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長20.4厘米,高16.3厘米,現藏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為已發掘的戰國時期的重要墓葬,據墓中銅器銘文可確定其埋葬時間在公元前433年或稍晚。
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整器作鴛鴦形,頭頸另安,插入器身,可以轉動。器身中空,背部開一長方形孔,覆以雕夔龍的蓋。整器以黑漆為地,朱繪羽紋,間飾黃色細點。腹部一側繪撞鍾、擊磬場面,另一側繪擊鼓、舞蹈場面。此盒造型別致,紋飾精美,工藝精湛,加之時代久遠,保存完好,尤為難得。
㈧ 如何製作鳥架
鳥架用料:
1、餅干盒下半部(鐵質)
2、廢掃把柄一個(鋁制)
3、紫藤枝條一段(木質)
4、老式輸液調閥(銅制)
5、水碗食完果插(塑料)
6、其他(鐵絲、捆線繩、墊紙等)
具體做法,參考圖片。
㈨ 常見的鳥架有哪幾種
鳥架主要作為飼養中、大型鸚鵡和飼養技藝鳥表演使用,用細鐵鏈或線繩將鳥拴於架上。
鸚鵡鳥架分掛式與直立式兩種。因為鸚鵡嘴強健有力,所以鳥架多以金屬或有機玻璃製成。掛式鳥架由下列幾部分組成:一根像棲木一樣的40厘米長的有機玻璃棒,專作鸚鵡棲息用,而不能用金屬質的。因金屬的密度大,發涼,如果長期棲息在上面,鸚鵡容易患病。一根金屬管子或金屬絲彎成半弧形掛架,把棲息的有機玻璃棒固定。在棲息棒的兩頭固定食罐、水罐及雜食罐。還需要備一根細鏈子,一頭系在棲息棒上,另一頭系在一個活圈(也叫脖鎖或猢猻圈)上,以防鏈子鉸成結,將鸚鵡勒傷或絞死。活圈用12~14號鉛絲或銅絲製成,套在鸚鵡的跗跖上。有的掛架還在棲木下部設一個接糞的盒子,長40厘米,寬與高度各為20厘米與50厘米,盒內放以木屑或沙粒,這樣糞便就不會直接粘在木盒上。鸚鵡的直立式架由底座和一根直立的金屬管固定一起,棲木也是用有機玻璃製成,在棲木的兩端安裝食罐、水罐和雜物罐。系金屬細鏈條的方式與掛式鳥架相同(圖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