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動物名片
瀕危動物1:草原陸龜爪陸龜是生活在內陸草原地區的龜類。背甲長12~16厘米,寬10~14厘米。頭部與四肢均具黃色;頭小,頂部有對稱的大鱗;喙緣鋸齒狀。盾片中央棕黑色,邊緣黃色,並有同心環紋。四肢均有四爪,指、趾間無蹼。前臂與脛部有堅硬大鱗,股後有一叢錐形大鱗。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大鯢大鯢是現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種,最長可超過1米。頭部扁平、鈍圓,口大,眼不發達,無眼瞼。身體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漸轉為側扁。體兩側有明顯的膚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後四,具微蹼。尾圓形,尾上下有鰭狀物。體表光滑,布滿粘液。身體背面為黑色和棕紅色相雜,腹面顏色淺淡。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3:蜂猴蜂猴體型較小而行動遲緩,是較低等的猴類,體長32-35厘米。兩只小耳朵隱藏於毛茸茸的圓腦袋中;眼圓而大。四肢短粗而等長,第二個腳趾還保留著鉤爪,尾短而隱於毛叢中。體背棕灰色或橙黃色,正中有一棕褐色脊紋自頂部延伸至尾基部,腹面棕色,眼、耳均有黑褐色環斑。在中國還有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中華鱘等。
4:古樸國寶:大熊貓 學名貓熊英文:Giant Panda 學名:Ailurpoda melanolenca 大熊貓時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獁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現僅分布於中國四川、陝西、甘肅約40個縣境內的群山疊翠的竹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傳說中,過去大熊貓是白色的,在一次動物葬禮上,為表達哀思,它們把煤灰塗在胳膊上,相互擁抱後,形成了延至後背的黑色,擦眼淚又染黑了眼眶…….這當然是杜撰,但大熊貓與許多動物一樣,生存狀況十分可悲,處在滅絕的邊緣。原因無非是人類活動范圍擴大,使其退縮於山頂,呈孤島化分布,食物與配偶資源貧乏,近親繁殖嚴重、體質下降、抗病力弱。目前總數僅1000多隻,被列為. 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物種」。作為中國的「國寶」和「友誼使者」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選為自己的會徽標志。
5:仰鼻藍面:金絲猴英名:Snnb-nosed Golden Monkey 學名:Rhinpitheius roxellanae 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因滇金絲猴遠居滇藏的雪山杉樹林,數量僅千餘只,黔金絲猴僅見於貴州梵凈山,數量才700多隻,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布於四川、陝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金絲猴剛被命名時,因其仰鼻金發,使動物學家愛德華先生聯想起歐洲十字軍司令的翹鼻金發的夫人洛克安娜,於是,他便把這個美人之名放到了金絲猴身上(請看金絲猴的學名)。金絲猴為靈長目、猴科、仰鼻猴屬。在這個仰鼻猴屬中,還有一支中國以外的金絲猴家族,即越南仰鼻猴,這是一種小型、黑色腹及四肢內側淺黃的長尾素食猴子,1910年才被發現,曾失蹤半個世紀,到1989年才又發現,僅有200隻,棲息於越南北部。三種金絲猴都是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和黔金絲猴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瀕危」級,川金絲猴為「易危」級(越南金絲猴為極危機)。它們都面臨盜獵、伐木、毀林開荒、生境退縮的威脅,可謂「樹倒猢猻散」!
6:長江奇獸:白鰭豚英名:Yangtze river dolphin 學名:Lipotes vexlifer 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鰭豚體態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聲納系統發達,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是任何現代潛艇所望塵莫及的,當群體被沖散後,它們利用高頻率的聲納可與在十幾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聯系。白鰭豚是法國動物學家米勒於1918年在洞庭湖採到首隻標本命名的,實際上中國人早就記敘過它,如漢代的《爾雅》、明代的《本草綱目》。清代蒲松齡更在《聊齋》中有白秋練與暮生的愛情故事,白秋練就是白鰭豚的化身。白鰭豚已是一種註定要滅絕於我們手中的美麗傳奇的動物,它被國際保護人士稱為「活著的死物種」。目前人工飼養僅有一隻,名為「淇淇」。長江的圍湖造田、有害漁具、修閘建壩、繁忙的航運、漁業及嚴重的污染都在威脅其生存。已經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極危」物種,也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7:中華之魂:華南虎英名:Chinese Tiger 學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華南虎的英文為「中國虎」,是中國特有的亞種,原為中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體型較小,但資格最老的一個虎種。全球的虎僅有一種,均產於亞洲,上個世紀尚有8個亞種:孟加拉虎、東北虎、爪哇虎、華南虎、裏海虎、巴厘虎、蘇門達臘虎,但後三個亞種相繼滅絕,中國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屬於哪個亞種)是在20世紀初滅絕的。華南虎雄性約重149—190千克,雌性約重100千克,個頭雖然不是最大,但對華夏民族文化的影響可謂源遠流長,人們談虎色變、畏虎、敬虎,認為「老虎吃人」的心理根深蒂固。但結果是,老虎幾乎被人類吃光了。華南虎正處於垂危狀態,野外數量約20隻,呈孤島分布,且捕食對象稀缺。人工飼養下的50隻呈嚴重近親,退化現象十分明顯。我們連作為具有民族精神「虎虎有生氣」「龍騰虎躍」象徵的這種大貓都保護不了,還能保護好我們自己嗎?虎的消失,將預示人類靈魂的失落。虎有幾種奇異色形,如產於印度中央邦雷瓦的白虎、產於中國河北省東陵的黑虎(已於19世紀末滅絕)及產於中國福建的藍虎(滅絕)。華南虎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瀕危」級別,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8:東方之珠:朱䴉英名:Crested Ibis 學名:Nipponia nippon 要問中國最珍稀的鳥是什麼,那朱䴉應當名列前茅。這種被動物學家譽為「東方明珠」的美麗涉禽是一種人們一度認為已經滅絕的鳥類,新世紀初,朱䴉在中國的數量已達248隻,可以說已經擺脫了滅絕、甚至高度瀕危的厄運。IUCN紅皮書「瀕危」級。
9:堪稱國鳥:褐馬雞英名:Brown Eared Pheasand 學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目前,褐馬雞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10:孑遺物種:揚子鱷英名:Chinese Alligator 學名:Alligator sinensis 揚子鱷是中國唯一的鱷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極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11:高原神鳥:黑頸鶴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高原鶴類,目前已經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易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⑵ 給你喜歡的小動物設計名片
准備工具:卡紙、剪刀、美工刀、鉛筆、尺子、畫筆。
1、首先我們要在卡紙上畫出一個長12厘米這樣的長方形。然後我們把它用美工刀裁下來就可以了。
⑶ 動物名片一貓的資料
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現在,貓成為了全世界家庭中極為廣泛的寵物。研究表明,貓不吃老鼠,夜視能力就會有所下降,會長期喪失夜間活動的能力。德國海德堡大學有一份研究稱老鼠體內有一種牛黃酸的物質,可以增強生物的夜視能力,而貓體內不能自己合成該物質,只能通過吃老鼠進行補充。
⑷ 如何為一種動物設計一張名片
一、查閱資料,了解自己所喜歡的動物的有關知識。
小朋友喜歡動物,往往只認識這種動物的外形,至於對它有關的常識未必了解很多。為了設計名片時不致犯常識性錯誤,習作前要想辦法查閱它的相關資料,可以請教老師,查閱書刊,還可以到網上查詢。為了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可以在班上組織一次動物網路知識交流會。
二、運用第一人稱,抓住動物特點有序表達。
因為是設計名片,所以習作時得用第一人稱。如薛愛華同學為鯨設計的名片中寫道:「我的名字叫鯨。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由於小作者的情感自然地流露在字里行間,所以我們讀來就覺得很有感染力。其次要抓住動物的特點。比如說,鯨很大,到底有多大呢?
「如果我把嘴張開,可以當餐廳。」「當我還是嬰兒的時候就有7噸重,7米長。」「我每天吃3噸食物。」這樣抓住動物的特點有序表達,不僅將鯨的形象火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而且賦予了鯨濃郁的人性,使人不像在了解某種動物,更像在認識一位好朋友。
三、要寫出情趣。
我們選擇某種動物為它設計名片,是因為我們喜歡和欣賞它,它讓我們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悅。所以,我們要將自己的贊美之情表達出來。如薛愛華同學寫道:「有人叫我『鯨魚』,千萬不要誤會,我可不是魚喲。」這樣就寫得有情有趣。我們也要在自己的習作中把自己喜歡的動物寫得趣味盎然,這樣,我們所設計的名片才會引起讀者的共鳴。
⑸ 三年級動物名片怎麼製作
找一張動物的圖片,寫上名稱、喜愛吃的食物、顏色、毛發長短就可以了
⑹ 動物的名片怎麼寫
首先要收集些動物的介紹資料,我的名字叫(名稱),我是(什麼科)的一種動物,下來介紹動物的外貌特徵,生存環境,動物的家鄉,生活習性和其他動物的親屬關系。
找介紹動物的圖片加以說明即可。
動物名片例子
大家好,我是憨厚可愛的樹袋熊。我還有一個名字叫考拉。我是澳大利亞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也是有袋哺乳類動物。
我有一個圓圓的頭,一雙大大的耳朵,一雙明亮的眼睛,一個小嘴巴,還有一個小鼻子。我的小鼻子與眾不同,好像一塊厚厚的灰黑色橡皮被緊緊地貼在臉中央,是不是又滑稽又可愛呢。
我的身上長著一層一層濃密的灰褐色毛,胸部、腹部四肢內側和內耳皮毛是灰白色的。我的體重約15千克,身長80厘米。我的壽命是12年左右。我喜歡吃桉樹葉子。雖然澳大利亞有三百多種桉樹葉,可是我只吃其中的12種我最喜歡吃玫瑰桉葉,我喜歡爬樹,我睡覺也在樹上。
⑺ 三年級動物名片。
剛才看成金絲猴了,不好意思,呵呵
物種名稱金絲熊
黃金鼠原產於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等地,於1938年引入美國後才正式成為寵物
分類:脊柱動物門哺乳綱嚙齒目倉鼠科。
中文譯名:黃金倉鼠
英文名: Golden hamster
香港俗名: 金毛鼠,珍珠熊 [編輯本段]外形特徵 體長:雌15cm-20cm;雄15cm-18cm。
體重:雌90g-150g;雄80g-130g。
尾長1.53cm。
以黃色體毛者最常見。較其他倉鼠比臉部較大。有不同的品種,有長毛和短毛之分。數量是倉鼠中最多的,體形也是最大的。 [編輯本段]生活環境 棲息地:戈壁,沙漠/獨居。
溫度:18℃-26℃
濕 度:30%-40%
人工養 在樹皮下也行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食物:雜食性
主食各種雜草種子和糧食,偶爾獵食昆蟲,有儲存食物的習性,不冬眠,儲存的食物過冬.
人工飼養情況下可餵食生瓜子,花生,水果,麵包蟲等.
活動時間:夜間。
壽命:2-3年。
性情:較溫順但是如果你把它惹急了小熊可是會咬你的哦~~,金絲熊是倉鼠當中最早成為人類寵物的。 [編輯本段]生長繁殖 繁殖:2月齡性成熟,春季開始繁殖,妊娠期17-22天,年產3-5胎,每胎4-8仔,最多可達10隻.
請避免近親繁殖,這會造成後代體質下降,死亡率高。
性別辨認:雄性肛門與生殖器距離較遠,可看到睾丸;雌性兩者距離較近,而且成年母鼠的乳頭較明顯. [編輯本段]小金絲熊飼養法則
第一,不準打罵.小金絲熊雖然小,但是也有自尊心,不能隨便打罵,只能盡心呵護.
第二,要保證金絲熊的一日三餐,而且小金絲熊想吃什麼都必須滿足.
第三,要關心呵護小熊的情緒,不準只顧自己玩,要陪小熊一起玩.
第四,不能老是整小熊,只能小熊咬人,不能人反過去咬小熊,因為小熊太小,幾下咬著就咬死了哦.而且就算沒咬死,由於心理陰影大也會嚇到,以後就會害怕人和人不親近哦...
第五,不能甜言蜜語,花言巧語來騙小熊,小熊本來就小的心臟受不了這種刺激,而且小熊雖然小,但是智商高,容易洞察謊言..
第六,不能一心多用,養了小熊就不要亂養其他寵物,因為要是人無緣無故丟下小熊去帶別的寵物逛街的話,小熊會吃醋,會生氣,就要開始亂咬人...
第七,小熊睡覺的時候不能去整她,要讓她好好睡覺,要不她一旦蘇醒就會亂咬人.
第八,不能亂捏小熊的臉,要不後果不堪設想...
第九,吃了牛肉後不能和小熊在一起... [編輯本段]小金絲熊的成長 小倉鼠的成長速度快的驚人,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產生,不過可別為了觀察而驚擾到母鼠哦。
1.剛出生:剛出生的小鼠鼠全身紅通通的,看不出毛色、眼睛的地方也只有一些些黑色(紅眼的小鼠在眼睛的部位看不到顏色)、耳朵也還沒長出來,這時的小鼠鼠是看不到、聽不到的,完全就像一粒會動的鮮紅小肉球。
2.出生後一周:出生後一周的小鼠鼠,仍然是看不到、聽不到的,不過此時的小鼠鼠已經有胎毛了,比較可以看的出來是像爸爸還是像媽媽啰。
3.出生後二周:出生後二周小鼠的毛色會更加的明顯,而這時在耳朵的部位會裂開一條小裂縫,那就是鼠鼠的耳朵開始長的象徵,此時小鼠鼠可以聽到一些聲音,且眼睛也會慢慢的打開(視個鼠而不同,有些小鼠此時眼睛已全開,有些就還只是半開而已),。二周大的小鼠鼠也會開始偷吃一些比較好咬的飼料,不過此時還是以母奶為主食哦。二周大的小鼠活動力增強,常會自顧自的跑出來探險,所以常會看到鼠媽媽很辛苦的到處找孩子。
4.出生後三周:出生後三周的小鼠已經完全鼠模鼠樣了,而且因為這時小鼠的牙齒已經長成,常會在吸奶時咬痛母鼠,所以有些母鼠在這時就會開始不太願意餵奶了,不過因為三周大的小鼠基本上已經可以自己進食了,所以如果母鼠不餵奶的話也不用太過擔心。
出生後一個月:出生一個月的小鼠就要開始准備分籠了哦。鼠寶寶大了若不分籠,有可能會引起母鼠的反感,有些母鼠甚至會攻擊小鼠。
將倉鼠寶寶從鼠媽媽身邊帶開好像很慘忍,不過在自然界中這是相當正常的,野生的鼠鼠在長大後,母鼠都會把小鼠趕出巢穴讓他自立門戶吶。(※記得在鼠媽媽懷孕的時候和小鼠剛斷奶的時候用牛奶泡些麥片給它們吃,平時也能吃這個增加營養,記得是那種原味的麥片加上牛奶在微波爐裡面轉3分鍾變成稠稠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