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耽誤不了您幾分鍾,事很簡單,發的圖片,您覺得其中有我的問題么當時情境下,她剎停,能理解么
您是老司機,她可能是新手吧。但凡有些駕駛經驗的人都不會認為您的駕駛有問題。您也能很好的控制住情緒,這點該值得學習。不過話說回來,大部分的司機還是文明駕駛比較多,只不過有個別人,被逼急了。情緒上來了才會犯路怒症吧,我自己也是這樣的,平常都比較文明文明,該讓就讓,但是被逼急或者是對方得寸進尺後,我也會想追上去罵兩句,僅此而已,不敢亂來
㈡ 事很簡單,耽誤不了幾分鍾,發的字圖,感謝您能客觀評價下此事,謝謝了
只是個人觀點哈,就像文字中說的那樣,可能你當時倒車的速度確實比正常時快一點,因此一些新手可能會被嚇到,從而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處理。但是那個人的問題也挺大的,而且就算沒有技術上的問題,那個人的素質也很成問題。作為一個司機應該要有基本素養,就算是自己心情低落,也不能將情緒加在別人身上。
㈢ 耽誤不了幾分鍾,發的字圖,事情很簡單,感謝網友能客觀真實評價此事還有您覺得在當時的情況下,
我覺得可以從三點來分析:1,大家其實都沒錯,後車不一定了解你有倒車影像,所以按喇叭,與其說她擔心車更好的理解她擔心出事,不管車或者人出事都麻煩。2.她上來問你,應該是她也生氣了,因為互相不理解,當然你們跟她解釋後她不一定相信,而且你的車倒的快,她有可能多想了,當然嘴上不能吃虧的,肯定會多說兩句了。3.5號位置剎車,夜間不一定能看到是你的車開來,看到了也不一定是故意找事,夜間加上她是女的也找不見多大便宜。有兩種可能他剎車,你開了遠光,她看不清,讓你先過,另一種別人開了遠光她認為前方有障礙物或者其他人啊之類就剎車了,現在社會和平,沒有那麼多找事的人。
㈣ 拖延症耽誤了多少事,真的就不能克服嗎
治療拖延症具體做法:
1、 時刻提醒。將你工作或學習的最終期限或約會日期寫下來,可以時刻提醒自己。對於特別重要的事情,用熒光筆重點標注一下。
2、將工作或學習安排在一天當中效率最高的時候。
3、給自己設個最後期限。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那些看似不可能按時完成的任務,往往在最後一刻都能完成。
4、將工作或學習分出輕重緩急,重要的馬上就做。當一大堆工作都攤在你面前時,你就不知道該從何做起了。
5、每天早上至少完成一件你最不想做的工作或學習,其餘工作你就會在輕松的心態下完成。
6、勞逸結合
7、將龐雜的工作或學習分成一部分一部分地去做
8、避免工作或學習被打斷。集中精力可以使你在很短的時間完成更多的工作或學習。
9、計劃不要變來變去。一旦你給自己制定了計劃,就嚴格遵循它。不要為了使計劃更完美,而中途添加新的內容。
10、當按時完成計劃時,及時進行獎勵。
㈤ 耽誤不了網友幾分鍾,發的字圖,事情過程很簡單
首先我感覺這個事不是你的錯,你能忍住自己脾氣,已經很難得了,你再怎麼倒車挪車,只要沒碰到她車,那就跟她沒關系,他這么做無非也是嚇的。心裡有點慌而已
㈥ 有哪些瞬間你覺得沒文化「真耽誤事」
沒文化耽誤事兒的例子太多了!簡單說兩個,我沒有上過大學,高中勉強上完,肚子里沒有多少墨水。孩子上小學時,她有些題不會,我還能耐心地給講解。
等她上了初中,再有不會的題來問我,我就無能為力了。「書到用時方恨少」就是我當時的真實想法了,沒文化真耽誤事兒啊同志們!
有一次,我和老公都出去了,婆婆暫時幫我們看一會兒店。有人打電話來要一批急貨,要我老公趕緊給送過來,等著發車呢。婆婆接住電話了,貨物的型號不會寫,種類太多用腦子又不能完全記住,就這樣一個急等著用,一個不知道怎麼記,最後生意也沒做成。
㈦ 1937,日本侵略耽誤中國多少事
日本侵略:耽誤了中國多少事
1937年盧溝橋畔的一聲槍響,使歷史出現了拐點。但這一聲槍響之外,中國還有很多聲音被淹沒在歷史的驚濤駭浪深處。1937年7月7日之前,到底是怎樣一個中國?
在這一年,中國擁有了3935家現代工廠,1萬余公里鐵路,11萬6千多公里公路,12條民航空運線路。
此前十年間,工業經濟成長率平均達到9.3%,經濟增長率估計達到11%以上,為當時中國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時期。
中國小學生人數增長了86%,大學生人數增長了94%。
4月1日,國民政府設立了鹽務總局,從外國人手中收回了主權。在此7年前,中國海關實行海關新稅率,這是近百年來中國第一次行使關稅主權。
至這一年的6月底,國家稅收總額達到法幣8.7億元,是8年前的2.6倍。而貿易逆差為1.5億元,不足兩年前的一半。
至1937年,中國棉稻麥也基本實現了自給,經濟學家何廉說:「農業經濟發展已步入『起飛』之路」。
果然,盧溝橋畔的那一聲槍響,發出了這一年最驚天動地的聲音。
但這一聲槍響之外,還有很多聲音作為背景,被淹沒在歷史的驚濤駭浪深處。或許,在隆隆的槍炮聲中更仔細地聆聽,那些細微而嘈雜的聲響,更能演繹出歷史的主調,更能描摹出1937年的中國
有了這樣的經濟基礎作底子,忙碌的中國陸軍整理處處長陳誠,正致力於將擁有170餘萬人,超過180個師卻隸屬不同派系的中國軍隊整訓為一支現代化武裝。按照他們的計劃,到1938年底,中國將擁有60個具有現代作戰能力的陸軍師。在湖南或是南京等地兵工廠,已經製造出德式1924式步槍,仿捷克式輕機槍,金陵兵工廠出品的重機槍已經與德國製造的一樣好。到1937年5月,中國空軍已有600多架飛機及262個機場。
到這個時候,1936年12月首批徵集的新兵約5萬人已經入伍,這得益於當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兵役法》,推行徵募並行制,「凡我國民須知服行兵役為人人應盡之義務」。這也使得在全面抗戰爆發的半年內,中國能夠迅速徵募約70餘萬壯丁,作為士兵投入到戰場。
1937年上半年,從西安事變中脫身不久的蔣介石,與中國共產黨代表周恩來等多次進行關於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談判,並最終原則上承認國共合作抗日,並同意紅軍改編為三個師4.5萬餘人。
全國大體上實現了政治和軍事的統一,大約兩年前,美國駐華大使詹森向美國國務院報告說:「川黔已入蔣委員長統治的范圍,在另23個行省中,他的力量已擴展至11省。雲南不久也將劃入他的統治。」
蔣介石還在致力於推動他的「新生活運動」,以使國民的生活「軍事化、生產化、藝術化」。他說,「我們要打倒日本侵略的武力,先得打倒日本侵略的精神;要打倒日本侵略的精神,先要完成自己應該具備的革命精神——固有的民族精神。」
這一切的種種努力,成敗得失均有之,但多少給了百年積弱的中國的人民以一些信心。或許是出於鼓勵國人信心,胡適在較早前說:「平心說來,最近二十年是中國進步最速的時代。無論在知識上、道德上、國民精神上、國民人格上、社會風俗上、政治組織上、民族自信力上,這二十年的進步都可以說是超過以前的任何時代。這時期中自然也有不少的怪現狀的暴露、劣根性的表現;然而種種缺陷都不能滅損這二十年總進步的凈贏余。」
至1937年的那十年,在學界亦有「黃金十年」之稱,雖然仍舊內憂外患不斷,仍舊是百弊叢生,但於內,中國步入了近代相對快速的發展時期,於外,至少在當時的領導人看來,則有屈以求伸,蓄力備戰的戰略謀劃。按照蔣介石的說法,「果能和平有和平之限度,犧牲有犧牲之決心,以抱定最後犧牲之決心,而為和平最大之努力」。
1936年月12月1日,軍政部次長陳誠講道:「假如
現在就發動對日本作戰,一定會處於被動地位;再遲一年,最低可以爭取到半主動地位;再遲兩年,可以爭取到完全主動的地位。」
而戰爭打響兩年後,一位外國學者著文說:「中日戰爭在中國來說是早了五年,在日本來說卻是遲了五年。」
但是,日本沒打算給中國從容備戰的時間。他們已查覺到中國的種種變化,如一位中國歷史學家所寫,「如讓中國有更進一步的自強機會,日本就會等於自殺。」
這一年,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向外交部報告:日本朝野覺得中國日漸中央集權、充實軍備和修築國防工事,將會從抗日走向侮日的道路,日本將不惜用一切手段,甚至直接在中國奪取政權。
而緊隨而來的盧溝橋槍響,使日本也陷入了長期苦戰的泥沼,也使中國耽誤了和平建國的機會。
常常有這樣的假設:如果再給中國五年時間,又會怎樣?
歷史不能假設,但70年後卻給了我們回望與反思的視角——1937年7月7日前,尚未被硝煙籠罩的中國。
1937年的那些事
元旦
一代文豪胡適用了7個半小時,才寫完了一篇3千字的文章,文章提出了三個願望,但後來卻只實現了一個。
3月3日
老資格外交家王寵惠接替張群成為國民政府外交部長——這或許是當時中國最不討好的一個職位。但數年之後,居然峰迴路轉,百年來的外交弱國一躍而成世界五強。
6月12日
孔祥熙出現在德國貝西特斯加湖畔的希特勒別墅中,賓主言談甚歡,但最終沒有能挽回中德多年的軍事合作關系。雖然德國顧問法肯豪森親自參與指揮了當年的淞滬會戰,卻不得不在次年黯然離華。
8月
宋子文主持救國公債勸募工作,以抗日救國為號召,1個月內,公眾認購2.4億元,完成設定總額一半。
12月14日
王芸生在給《大公報》寫下最後一篇社評《不投降》後,率領《大公報》西遷,他給上海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到今天,我們所能自勉兼為同胞勉者,唯有這三個字——不投降!
㈧ 男的幫你一回就說為了你耽誤多少事
摘要 你好朋友,一個男生這樣說,只能說明是她的性格問題,她在求好處,希望您能記住他。許多人都是這樣的,就想讓別人記著他的好。
㈨ 日本侵華 耽誤中國多少事
不說侵華戰爭,有個理論,戰爭是推進社會進步的最大動力。咋一聽,扯淡,仔細想,確實是這個意思,原因是很多社會科技都是從軍工上發發展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