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麵包發霉是因為麵包上面生長了一種什麼生物
黴菌。發霉是指有機物因黴菌生長而變質、變色,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多出現在食物中。
麵包中含有的澱粉、蛋白質和水分,是黴菌和蟲卵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條件,麵包如果儲存在潮濕的環境中,放置幾天之後就會發霉。如果食用了發霉的麵包,麵包上的黴菌毒素會引起的人體不適,所以發霉的麵包不能吃。
(1)用手摸過的麵包有多少細菌圖片擴展閱讀
黴菌菌落的特徵:
A、形態較大,質地疏鬆,外觀乾燥,不透明,呈現或松或緊的形狀。
B、菌落和培養基間的連接緊密,不易挑取,菌落正面與反面的顏色、構造,以及邊緣與中心的顏色、構造常不一致。
C、黴菌的菌絲有營養菌絲和氣生菌絲的分化,而氣生菌絲沒有毛細管水,故它們的菌落必然與細菌或酵母菌的不同,較接近放線菌。
構成黴菌營養體的基本單位是菌絲。菌絲是一種管狀的細絲,把它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很像一根透明膠管,它的直徑一般為3~10微米,比細菌和放線菌的細胞約粗幾倍到幾十倍。
❷ 人手上的細菌真的比馬桶上的細菌還多嗎
人手上的細菌種類比馬桶圈上的要多,而且每個人的細菌還跟別人的不同。你手上的細菌就像你的細菌指紋一樣,只屬於你。
每個人皮膚上的微生物組成不同,就個人來看,微生物群在你皮膚上的分布並不均衡。比如你胳肢窩里和腦門上的微生物數量很多,但是種類相對較少。你手掌和手臂上的微生物數量比較少,不過品種繁多。
我們手上有哪些細菌?
我們手上的細菌種類,最常見的是葡萄球菌、棒狀桿菌、擬桿菌、丙胺桿菌。手上的乳酸菌比較少,男性手上大約有2%,女子手上多一點兒,有6%。這里要強調的是,女性手上的細菌數量和種類比男性手上的要多。另外手上偶爾能發現真菌,不過數量少種類也少。
不過,我們手上常見的細菌在麵包師手上都找不到,麵包師有一雙跟我們不一樣的手。從來自不同國家的15位麵包師手上取樣發現,麵包師手上25%到80%的細菌是乳酸桿菌和相關種類。所有的麵包師手上都有真菌,很顯然,這些真菌是酵母,不過酵母的種類卻多種多樣。
最後關於人體微生物多說幾句:我們自出生後一直跟微生物生活在一起。皮膚、口鼻、腸道,從外到內,身體上到處都是看不見的微生物。細菌、真菌、原生生物,還有病毒,這些微生物跟我們同吃同住,很多微生物幫助我們分解食物,吸收能量,也有不少微生物帶給我們疾病隱患。
微生物種類繁多,數目龐大。單單居住在我們身體上的微生物數目就大得驚人,你身體上有大約10萬億個人體細胞,但是有100萬億個微生物細胞。說到這里,手指上的細菌也不足為奇了。
❸ 麵包中的微生物有多少個
食物中的微生物根本不可能看用數字來計算,會有很多很多,細菌、黴菌以及酵母菌等等,有些對身體可能有害處,但在一定的數量范圍內是不會引起機體傷害的~~食物腐爛就是因為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
❹ 酵母菌經常用來製作麵包.如下圖所示的是麵包的製作過程:(酵母菌在有氧的條件下,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
(1)、在適宜的溫度下,酵母菌會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因此會使得面團的體積變大,如果將生面團放入烤爐內烘烤,二氧化碳會遇熱膨脹,而使得面團進一步膨脹變大. (2)、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適宜的溫度,過高會殺死酵母菌,過低會抑制其生長和繁殖,因此若將生面團保持在0℃,1小時後放入烤爐烘烤,生面團的體積無明顯變化. (3)、制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分解有機物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4)、將麵包置於一個溫暖而潮濕的地方,數天後出現的許多黑色斑點,應該是黴菌的菌落.因為黴菌的菌落大,呈黑色、紅色、褐色等不同的顏色,而細菌的菌落小,多為白色. 故答案為:(1)、膨大;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進一步膨大;二氧化碳遇熱膨脹 (2)、低溫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長和繁殖,高溫殺死了酵母菌. (3)、釀酒(4)、黴菌 |
❺ 我們常看到變質麵包上有發霉的點子實際上是真菌的什麼
麵包發霉是因為在它的上面生長了一種生物——黴菌,與其他生物一樣,它的生長需要獲取營養和適宜的生長環境。 因為霉變過程中產生的黴菌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所以發霉變質的食物是絕對不能食用的。上面的點子屬於孢子囊!
❻ 在觀察發霉麵包的時像,可以用手拿著聞氣味並做記錄嗎
1、不要用手直接觸碰發霉的麵包
2、使用扇聞的方式聞氣味,並盡量少聞
3、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麵包上的黴菌,把觀察到的現象及時記錄下來。
不同種類的麵包保質期大不相同,通常保質期在2~7天。
那種帶餡的麵包,保質期時間比較短。在溫度允許情況下,容易滋生細菌黴菌。大家在吃之前聞下味道,有異味不吃。干制麵包,其水分含量相對較低,在密封的情況下,麵包表面只要沒有發霉、變色,可以先嘗一小口,只要味道沒變還可以吃。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麵包,一旦發現長霉、有發酸味,或者封口不嚴,出現受潮現象,或滋生了黴菌,為了安全起見最好不要食用。目前已知的黴菌毒素就有300多種(視頻展示玉米、甘蔗等各種黴素),誤食影響健康,而保存於潮濕、空氣阻隔差環境下的食物往往是黴菌的溫床。作為麵包包裝是否具備強阻隔性能至關重要。樂膜包內含內含榮獲國家發明專利獎的材料黑科技矢量膜,可以保護食物不受氧氣滲入,延長食品保質期,讓食物更新鮮、保留食材的原始風味;同時,樂膜包還具備優異的直線開袋性能,可以防止內容物濺灑,提升消費體驗。
❼ 麵包上的黴菌是什麼菌
黴菌:是絲狀真菌的俗稱,意即"發霉的真菌"
最有名的是黃麴黴,最著名的是青黴素。
不同種類的黴菌其生長繁殖的速度和產毒的能力是有差異黴菌毒素中毒性最強者有黃麴黴毒素、赭麴黴毒素、黃綠青黴素、紅色青黴素及青黴酸。已知有五種毒素可引起動物致癌,它們是典麴黴毒素(B?1、G?1、M?1)、黃天精、環氯素、雜色麴黴素和展青黴素
黴菌毒素中影響及毒害作用較大的有麥角毒素、單端孢黴毒素、腐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黃麴黴毒素、赭麴黴毒素等。
❽ 假如一塊麵包師有一個細菌,細菌30分鍾繁殖一代,那麼48小時候細菌的數目
很高興為您解答:
假如一塊麵包師有一個細菌,細菌30分鍾繁殖一代,那麼48小時候細菌的數目為76228162514264337593543950336個,應該是吧。我按計算器快按昏過去了。
❾ 這個麵包怎麼有那麼多小黑點可以吃嗎
麵包長黑點是因為發霉了。 麵包暴露在空氣中是很容易發霉的,是因為空氣中含有肉眼看不到的灰塵、細菌、真菌等,麵包表面的斑點就是麴黴,屬於真菌。麴黴特別容易存在於含糖類的食物中,麵包幾乎就是麴黴的培養皿。麴黴由營養菌絲以及氣生菌絲組成,營養菌絲在麵包的內部,不易識別,但掰開麵包仔細看,會發現麵包會比正常情況下稍顯粘;氣生菌絲在麵包外,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青綠色的霉點。營養菌絲負責分解麵包的糖類,供黴菌生長,而氣生菌絲則會越長越多。
❿ 這個麵包是發霉了嗎
麵包的變質發霉是黴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黴菌的生長需要適宜的環境和條件。大家可能會想到冰箱里溫度較低而空調旁、廚房內溫度較高(其實放在冰箱的散熱器旁是比較合適的,因為那兒不僅溫度較高,還恆溫)。黴菌長在麵包上,而離麵包最近的塑料袋上並沒有黴菌生長,這可能說明黴菌的生長需要麵包提供養分;麵包如果是放在了溫暖的地方發的霉,這說明黴菌的生長與溫度的高低有關;發霉的麵包還是軟軟的,有一些水分,這說明黴菌的生長需要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