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年中有哪些節日
一年中的節日如下:
1、一月:
元旦【01/01】;臘八節【農歷臘月初八】;
2、二月:
情人節【02/14】;除夕【農歷十二月三十】;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
3、三月:
婦女節【03/08】;
4、四月:
愚人節【04/01】;寒食節【04/04】;清明節【04/04】;穀雨【04/20】;
5、五月:
國際勞動節【05/01】;中國青年節【05/04】;立夏【05/06】;母親節【五月第二個星期日】;小滿【05/21】;
6、六月:
國際兒童節【06/01】;芒種【06/06】;父親節【第三個星期日】;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夏至【06/22】;
7、八月:
建軍節【08/01】;立秋【08/08】;國際青年節【08/12】;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處暑【08/23】;鬼節【農歷七月十五】;
8、九月:
白露【09/08】;教師節【09/10】;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國際聾人節【09/22】;
9、十月:
國慶節【10/01】;寒露【10/08】;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國際盲人節【10/15】;
世界糧食節【10/16】;
10、十一月:
萬聖節【11/01】;中國記者日、立冬【11/08】;國際大學生節【11/17】;小雪【11/22】;感恩節【11/26】;
11、十二月:
大雪【12/07】;冬至【12/22】;平安夜【12/24】;聖誕節【12/25】;毛澤東誕辰【12/26】。
16個
中國農歷節日
正月初一:春節(TheSpring Festival)
正月十五:元宵節(Lantern Festival,也稱上元節)
二月初二:春龍節(The dragon saves spring或 the dragon raises head,龍抬頭)
三月初三:上巳節
節氣清明:清明節
五月初五:端午節
七月初七:七夕
七月十五:中元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
十月初一:寒衣節
十月十五:下元節
節氣冬至:冬至節
臘月初八:臘八節
臘月廿三或廿四小年
臘月三十(小月二十九):除夕(New Year's Eve)
(2)一年有多少個節圖片擴展閱讀:
世界主要節日
一月
1月1日:元旦節,陽歷新年
1月第一個星期日:黑人日
1月8日:周恩來逝世紀念日
1月10日,中國公安110宣傳日
1月第二個星期一:日本成人節
1月21日:列寧逝世紀念日
1月26日:國際海關日
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防治麻風病日(國際麻風節)
二月
2月2日:世界濕地日
2月4日:世界抗癌日
2月7日:京漢鐵路罷工紀念(1923)
2月7日:國際聲援南非日
2月10日:國際氣象節(1991)
2月14日:情人節
2月19日:鄧小平逝世紀念日(1997)
2月21日:反對殖民制度斗爭日(1949)
2月21日:國際母語日(2000)
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的最後一天:國際罕見病日
2月的最後一天:世界居住條件調查日(2003)
三月
3月1日:國際海豹日(1983)
3月3日:全國愛耳日(2000)
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2013)
3月5日:周恩來誕辰紀念日(1898)
3月5日:「向雷鋒同志學習」紀念日(1963)
3月5日: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2000)
3月6日:世界青光眼日
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1910)
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紀念日(1925)
3月12日:中國植樹節(1979)
3月14日:馬克思逝世紀念日(1883)
3月14日:白色情人節
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1983)
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貧困小夥伴全國統一行動日
3月17日:國際航海日
3月17日:中國國醫節(1929)
3月18日:全國科技人才活動日
3月21日:世界林業節(世界森林日)(1972)
3月21日: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1966)
3月21日:世界兒歌日世界詩歌日(1976)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2001)
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復活節(北半球春分後第一個滿月後第一個星期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1993)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1960)
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1996)
3月30日:巴勒斯坦國土日(1962)
3月最後一個星期一:全國中小學安全宣傳教育日(1996)
四月
4月1日:國際愚人節
4月2日:國際兒童圖書日
4月2日:世界自閉症日
4月5日:清明節
4月5日:巴勒斯坦兒童日
4月7日:世界衛生日(1950)
4月7日:世界高血壓日
4月10日:非洲環境保護日
4月11日:世界帕金森日 (1997)
4月15日:非洲自由日
4月16日至18日:全球青年服務日
4月17日:世界血友病日
4月18日:國際古跡遺址日
4月21日:全國企業家活動日(1994)
4月22日:列寧誕辰紀念日(1870)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970)
4月22日: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世界圖書和版權日(1995)
4月24日:世界青年反對殖民主義日(1957)
4月24日:亞非新聞工作者日
4月25日: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1986)
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2001)
4月27日:聯誼城日
4月28日: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
4月30日:全國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四個星期日:世界兒童日(1986)
4月最後一個完整星期中的星期三:秘書節
五月
5月1日:國際勞動節(1889)
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
5月4日:中國青年節(1939)
5月4日:五四運動紀念日(1919)
5月5日:馬克思誕辰紀念日(1818)
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1948)
5月8日:世界微笑日
5月第一周的星期二:世界哮喘日(1998)
5月第二個星期六:世界高血壓日(2005)
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1914)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1912)
5月15日: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
5月15日:國際家庭日(國際咨詢日)(1994)
5月17日:世界電信日(1969)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1977)
5月20日: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1990)
5月20日:中國學生營養日(1990)
5月20日:世界計量日(1999)
5月22日:生物多樣性國際日(2000)
5月第三個星期日:全國助殘日(1990)
5月25日:非洲解放日(1963)、世界預防中風日
5月26日:世界向人體條件挑戰日(1993)
5月27日:上海解放日(1949)
5月29日:國際維和人員日(2002)
5月30日:「五卅」反對帝國主義運動紀念日(1925)
5月31日:世界無煙日(1988)
六月
6月1日:國際兒童節(1949)
6月1日:國際牛奶日(1961)
6月4日:受侵略戕害的無辜兒童國際日(1983)
6月5日:世界環境日(1974)
6月6日:全國愛眼日(1996)
6月8日:世界海洋日(2009)
6月11日:中國人口日(1974)
6月12日:世界無童工日(2002)
6月14日:世界獻血日(2004)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乾旱日(1995)
6月20日:世界難民日(2001)
6月第三個星期日:父親節(1934)
6月22日: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
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日(1948)
6月23日: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全國土地日(1991)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國際反毒品日)(1987)
6月26日:禁止葯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1987)
6月26日:國際憲章日(聯合國憲章日)(1945)
6月26日:支援酷刑受害者國際日(1997)
七月
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日(1921)
7月1日:香港回歸紀念日(1997)
7月1日:亞洲30億人口日(1988)
7月2日:國際體育記者日
7月第一個星期六:國際合作節(國際合作社日)(1995)
7月8日:世界過敏性疾病日
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1937)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987)
7月11日:中國航海節
7月26日:世界語創立日(1887)
7月30日:非洲婦女日(1962)
八月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1927)
8月5日:恩格斯逝世紀念日(1895)
8月6日:國際電影節(1932)
8月8日:全民健身日(1988)
8月12日:國際青年日(1999)
8月13日:國際左撇子日(1976)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日(1945)
8月22日:鄧小平誕辰紀念日(1904)
8月23日:販賣黑奴及其廢除的國際紀念日
8月26日:全國律師咨詢日(1993)
九月
9月1日:全國中小學開學日
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945)
9月8日:國際新聞工作者日(1958)
9月8日:世界掃盲日(1966)
9月9日:毛澤東逝世紀念日(1976)
9月10日:中國教師節(1985)
9月10日:世界預防自殺日
9月14日:世界清潔地球日
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1994)
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中國國恥日)(1931)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1989)
9月21日:國際和平日(1981)
9月22日:世界無車日(1998)
9月第三個星期六:全民國防教育日(2001)
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痴呆宣傳日
9月27日:世界旅遊日(1980)
9月第四個星期日:國際聾人節(1958)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心臟日(2000)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海事日
十月
10月1日:中國國慶節(1949)
10月1日:國際音樂日(1980)
10月1日:國際老年人日(國際老人節)(1990)
10月2日:國際和平與民主自由斗爭日(1949)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
10月5日:世界教師日(1944)
10月第一個星期一:國際住房日(世界人居日)(1986)
10月第一個星期一:國際建築日(1985)
10月第二個星期四:世界視覺日
10月8日:全國高血壓日(1998)
10月9日:世界郵政日(萬國郵聯日)(1969)
10月10日:辛亥革命紀念日(1911)
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心理健康日)(1992)
10月第二個星期三:減少自然災害國際日(1990)
10月11日:聲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1日:世界鎮痛日(2004)
10月12日:世界60億人口日(1999)
10月13日:中國少年先鋒隊誕辰日(1949)
10月13日:世界保健日(1950)
10月14日:世界標准日(1969)
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白手杖節)
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10月17日:世界消除貧困日(消滅貧窮國際日)
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葯日
10月24日:聯合國日
10月24日:世界發展宣傳日(世界發展信息日)
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日(1950)
10月28日:關注男性生殖健康日
10月31日:世界勤儉日
10月31日:萬聖節前夕
十一月
植樹造林日
11月6日:防止戰爭和武裝沖突糟蹋環境國際日(2001)
11月7日:蘇聯十月革命紀念日(1917)
11月7日:世界美發日(World Hairdressing Day )
11月7日:世界美容日(World Beauty Day)
11月8日:中國記者節
11月9日:中國消防宣傳日(消防節)
11月10日:世界青年節(日)
11月12日:劉少奇逝世紀念日(1969)
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紀念日(1866)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995)
11月16日:國際容忍日(國際寬容日)
11月17日:國際大學生節(國際學生日)
11月20日:非洲工業化日(1989)
11月20日:國際兒童日
11月21日:世界電視日
11月21日:世界問候日(1973)
11月24日:劉少奇誕辰紀念日(1898)
11月25日: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國際日(1999)
11月25日:國際素食日(節)(1986)
11月28日:恩格斯誕辰紀念日(1820)
11月29日: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1977)
11月第四個星期四:美國感恩節
十二月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1988)
12月2日:廢除奴隸制國際日(廢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 (1986)
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1992)
12月4日:全國法制宣傳日(2001)
12月5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自願人員國際日(1986)
12月5日:世界弱能人士日(1990)
12月7日:國際民航日(1994)
12月9日:「一二·九」運動紀念日(1935)
12月9日:世界足球日(1978)
12月9日:國際反腐敗日(2004)
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1950)
12月11日:國際山嶽日(2003)
12月第二個星期日:國際兒童電視廣播日(1997)
12月12日:西安事變紀念日(1936)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1937)
12月15日:世界強化免疫日
12月18日:國際移徙者日(2000)
12月19日:聯合國南南合作日(2004)
12月20日:澳門回歸紀念日(1999)
12月20日:國際人類團結日(2005)
12月21日:國際籃球日(1891)
12月24日:平安夜
12月25日:聖誕節
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紀念日(1893)
12月26日:節禮日
3. 中國一年中有多少個節日
中國法定節日有以下16個,分別是:
新年(1月1日);春節(農歷新年);清明節(農歷清明當日);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中國青年節(5月4日);端午節(農歷端午當日);國際護士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中秋節(農歷中秋當日);國慶節(10月1日);記者節(11月8日)。
中國節一般指指中國民間相傳的紀念日、歡慶日和被中國承認的國際通用節日等。
中國傳統節日大抵起源於先秦時代,而定型於兩漢時期,如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陽等,到了兩漢大都基本定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歷經隋唐到宋,中國傳統節日經歷了它的變異和調整,宗教的滲透、民族的融合、社會心理的失常,為中國節日風俗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元素。
(3)一年有多少個節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節日中包含「法定節假日」,是指根據我國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法定節假日制度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經濟社會的多個方面,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中規定(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四)勞動節,放假1天;(五)端午節,放假1天;(六)中秋節,放假1天;(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4. 一年中的所有節氣表
1、春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2、夏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3、秋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4、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4)一年有多少個節圖片擴展閱讀:
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確定,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攝提);每一旋轉周期,始於立春,終於大寒。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採用的是「定氣法」劃分,即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行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定氣法」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一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二十四節氣」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屬陽歷范疇。它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現在使用的農歷吸收了干支歷的節氣成分作為歷法補充,並通過「置閏法」調整使其符合回歸年,形成陰陽合歷。
5. 中國一年一共有多少節日
中國比較重大的傳統節日一共15個。
春節(農歷新年);清明節(農歷清明當日);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中國青年節(5月4日);端午節(農歷端午當日);國際護士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
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中秋節(農歷中秋當日);國慶節(10月1日);記者節(11月8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農業社會和農耕文明的產兒,傳統節日本質上大都是農村的節日。可是,眼前的社會卻是向城市化邁進的迅猛勢頭。從這個角度看,當代青年追逐時尚流行、喜好西洋節日,也不能簡單斥之為「崇洋媚外」。其中的變異值得細細玩味。
傳統節日主要依憑著民間鄉土社會世代相傳。而當代傳媒技術日新月異,現代媒介開始大規模地侵蝕傳統節日文化,首先是改變著傳統節日背景下的人與人的關系。
(5)一年有多少個節圖片擴展閱讀:
法定節假日發展歷史:
1995年5月,中國開始實行每周5天工作制。
1999年9月18日,中國國務院發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增加公眾法定休假日。春節、「五一」和 「十一」 法定休假3天,再加上調整的前後兩個雙休日,就形成了每年3個連續7天的長假, 使中國人每年的法定休息日達到了114天。
而每個長假掀起的旅遊消費熱也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生活的新亮點,被人們稱為黃金周。 2004 年,國家旅遊局表示,短期內不改變黃金周長假制度。
2004 年2月27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建議增加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取消黃金周,強化春節長假。
2005年6月,中央部門發布文件詳細說明增設除夕、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節的重要性。
2007年1月22日,國家發改委到人民大學聽取增加中國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的意見。
2007年2月,調整國家法定節假日,進入徵求意見階段,法定節假日調整呼之欲出,新華社發表長文深度分析黃金周調整的政策背景。
2007年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
6. 一年中有多少個節日幾月幾號——分別是什麼
中國法定節日有以下16個,分別是:
新年(1月1日);春節(農歷新年);清明節(農歷清明當日);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中國青年節(5月4日);端午節(農歷端午當日);國際護士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
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中秋節(農歷中秋當日);國慶節(10月1日);記者節(11月8日)。
傳統節日有18個。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除夕(臘月最後一天)、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清明節(陽歷:4月5日前後)、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歷:九月九)、寒衣節(農歷:十月初一)臘八節(農歷:臘月初八)、小年(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 等。
中國節一般指指中國民間相傳的紀念日、歡慶日和被中國承認的國際通用節日等。
(6)一年有多少個節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節日大抵起源於先秦時代,而定型於兩漢時期,如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陽等,到了兩漢大都基本定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歷經隋唐到宋,中國傳統節日經歷了它的變異和調整,宗教的滲透、民族的融合、社會心理的失常,為中國節日風俗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元素。
節日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橋梁,是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載體。歷經千百年歲月滄桑的傳統節目,更是一個民族成熟文明的縮影,它即體現著人與自然的關系,有反應著人與人的聯系。
千百年來,節日民俗給中國人一種井然有序時間節奏、熱鬧而不失尺度的空間分布,現代化促使人民改變生活方式,越來越多人漸漸漠視節目的文化和精神價值,許多傳統節日逐漸被淡化。
節日的以存在和發展離不開一個民族主體的精神活動。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