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是什麼花,是三七花嗎
費菜,或叫景天三七,景天科植物。
2. 為什麼說三年的三七花是上品怎麼辨別三年花
三七花是三七全株的精華,三年的三七花富含具有涼血、降壓、調脂、免疫調節、活血通脈、養生抗衰、消炎鎮痛作用的人參二醇型三七皂苷、黃酮、多糖等有效成份最多,具有顯著的平肝、祛痰、平喘、鎮痛安眠、擴冠、抗過敏、促進血清蛋白及DNA、RNA合成,排毒養顏、抗出血的功效,是葯食同源植物中以花入葯的名品。臨床用於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和循環障礙、動脈粥樣硬化、閉塞性腦血管疾病及頭昏、目眩、耳鳴、失眠等症。適宜體弱易病的亞健康人士及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膽固醇,血液粘稠、血管硬化栓塞、內外損傷出血、瘀血、肝膽疾病等患者泡開水服用。 所以說是上品。
三七花的圖片:
http://www.cn-37.com/info/1507-1.htm
3. 三七花人參花圖片
4. 三七花圖片
你發的是什麼?看不清
5. 三七花怎麼辨別真假
三七,即田七,參三七等,是名貴的中葯。市場上偽品較多,鑒別方法如下:
1.外觀:真品三七是紡錘形或類圓錐形,長約1-6厘米,直徑1-4厘米,頸部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側面有支根斷的痕跡,表面光亮,為灰綠色,帶有部分殘存的灰內松皮,有橫向皮孔及不連續的縱皺紋。質堅實,碎後皮質分開,中央木質部色較深,呈菊花心狀。以個大、質堅、體重、皮細、斷麵灰綠色或黃綠色,無裂紋,有菊花心者為佳。
偽品,通常為莪木的乾燥根莖,呈卵形、圓錐形,表面為黃褐色,長3-6厘米,有人工刀刻狀,似真品,體重,質輕,斷面為棕黃色,同真品比較差別明顯。
2.口嘗鑒別:真品三七有人參氣味,嘗之苦後回甜,偽品氣微辛,味微苦,有辛辣味,不回甜。
6. 三七是什麼樣子有圖片
三七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麵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麵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
三七的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邊緣深綠色或灰色。
(6)三七花的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三七的產地:主產於雲南文山州各縣,文山縣、硯山縣、馬關、西疇、廣南、麻栗坡、富寧、邱北等,另廣西田陽、靖西、田東、德保等地也有種植。雲南文山州歷史悠久、產量大、質量好,習稱「文三七」、「田七」,為著名的道地葯材。秋季花開前採挖,洗凈,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乾燥。支根習稱「筋條」,根莖習稱「剪口」。
7. 有沒有一種草葯叫「金不換」啊 學名是什麼。能提共圖片嗎
名稱:三七
學名: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英)Sanchi
拉丁異名:Panaxpseudo-ginsengvar.notoginseng(burkill)Hoo&Tseng,RadixNotoginseng
產地:雲南,廣西,貴州,四川等省,但以雲南文山州和廣西靖西縣、那坡縣所產的三七質量較好,為地道葯材。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根。
8. 三七花共有多少種圖片
你好,這個是一個中葯分產地的現像,叫道地葯材也叫地道葯材這個是約定俗成的叫法
指導意見:
就是那個地方的這個葯最好那就以這個地方來命名,比如雲南的三七。河南的山葯這些。別的地方產的就會差一些品種都一樣但效果因產地而不同。
9. 三七的葉子長什麼樣
葉為掌狀復葉,4枚輪生於莖頂;葉柄長4-5厘米,有縱紋,無毛;托葉小,披針形,長5-6毫米;小葉片3-4,薄膜質,透明,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中央的長9-10厘米,寬3.5-4厘米,側生的較小,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下延,邊緣有重鋸齒,齒有刺尖,上面脈上密生剛毛,剛毛長1.5-2毫米,下面無毛,側脈8-10對,兩面明顯,網脈明顯;小葉柄長2-10毫米,與葉柄頂端連接處簇生剛毛。
拓展資料:
三七葉,中葯名。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 H. Chne exC. Chow的葉。分布於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
1、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麵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麵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
2、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
3、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邊緣深綠色或灰色。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塗,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血運血痛,赤目癰腫,虎咬蛇傷諸病。
2、《本草求真》:專入肝胃。兼入心大腸。又名山漆。時珍曰。或雲能合金瘡。如漆粘物也。
3、《本草從新》:散血定痛。治吐血衄血。血痢血崩。目赤癰腫。
4、 《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葯之最珍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