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中葯羊角藤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不銹鋼盆圖片大全 2025-08-15 15:22:40

中葯羊角藤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8-08 09:31:28

⑴ 羊角藤與甲魚燉湯

摘要 羊角藤與甲魚燉湯滋補很厲害,少量飲用最好。

⑵ 這是什麼中葯有點像羊角,謝謝

羊角拗(Strophanthus
divaricatus),為夾竹桃科羊角拗屬,木質藤本植物。因果實一對叉生,形如羊角,因而得名。別名羊角藤、羊角捩、羊角藕、羊角柳、羊角樹、羊角紐、羊角扭、大羊角扭蔃、菱角扭、黃葛扭、武靴藤、花拐藤、瀝口花、打破碗花、華毒毛旋花子、鯉魚橄欖、貓屎殼、螺心魚、金龍角、倒釣筆等。

還有一個

羊角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為一年生、直立、粗壯草本,高1~2米。偶數羽狀復葉,長4~8厘米,葉柄上無腺體,葉鈾上每 對小葉間有棒狀的腺體1枚,小葉3對,紙質,倒心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2~6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鈍而有小尖頭,基部漸狹,偏斜,兩面被柔毛,小葉柄長1.5~2毫米,托葉線形,被柔毛,早落。

⑶ 羊角藤吃多了會不會中毒

羊角藤屬植物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L.,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的根或根皮。
化學成分編輯
根及莖中含以下葸醌:2-羥基蒽醌、茜素、茜素-1-甲醚、茜黃、茜黃-1-甲醚、紫黃茜素、茜素-2-甲醚、1-羥基-2-甲基蒽醌、2-甲基蒽醌及1-甲氧基-2-甲基蒽醌。根還含茜草色素、光澤汀以及茜黃與茜黃-1-甲醚的甙。
莖和葉還台豆甾醇,β-谷甾醇及熊果酸。

3主要價值編輯
功用主治
祛風除濕,止痛止血。用於胃痛,風濕關節痛。治關節腫痛,腎虛腰痛。葉外用治創傷出血。
①《廣西葯植名錄》:"根:祛風濕,消腫,去毒。"
②《福建中草葯》:"根皮:祛風濕,暖腎氣。"
用法與用量
內服:水酒煎,1~2兩。
選方
①治腎虛腰痛:羊角藤干根皮五錢至一兩,酌加豬骨。水煎服。(《福建中草葯》)
②治關節風濕痛:羊角藤干根一至二兩。酒水燉服。(《福建中草葯》)

⑷ 有種中葯叫羊什麼的

帶羊字的中葯有羊奶根、淫羊藿、羊蹄草、羊角藤、羊山刺等,很多中葯在不同地區有不同別名。

⑸ 羊角拗幾多錢一斤

大概三十五到四十五左右一斤,百
中葯別名:羊角紐,羊角藤,倒釣筆,羊角捩,羊角扭,羊角藕,斷腸草;羊角柳,瀝口花,打破碗花,武靴藤,鯉魚橄欖
葯材所屬:葉類
葯用度部位:為夾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根或莖葉。
功能主治:祛風濕,通經絡,解瘡毒,殺蟲。治風濕腫痛,小兒麻痹專後遺症,跌打損傷,屬癰瘡,疥癬。①《本草…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⑹ 路邊撿到的果實,類似辣椒,堅硬度如蘋果乃至以上,圖片如下,望高手賜教。

這是中草葯「羊角拗」。
別名:羊角紐(《本草求原》),羊角藤、倒釣筆、羊角捩(《嶺南采葯錄》),羊角扭、羊角藕(《中國葯植志》),斷腸草(《廣西葯植名錄》);羊角柳(《廣東中葯》Ⅱ),瀝口花(《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打破碗花、武靴藤、鯉魚橄欖(《福建中草葯》)。
是華南山坡常見的野生灌木,葉長矩圓形,全緣,聚傘花序頂生,花冠漏斗狀,裂片延伸成長線狀,黃色。全株有劇毒,中毒症狀為心跳紊亂,嘔吐腹瀉,神經性失語,幻覺,神志迷亂。有毒成分為羊角拗甙,毒毛旋花甙等。
作中草葯治病時的用法用量如下:
外用:搗敷,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如下:

①《本草求原》:有毒,能殺人,不可入口。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有劇毒,不能內服。

另附葯方如下:
①治風濕腫痛,小兒麻痹後遺症,疥癬:羊角扭葉適量,煎湯溫洗。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葯手冊》

②治多發性膿腫,腱鞘炎,毒蛇咬傷,跌打骨折:羊角扭葉粉末適量,用酒水調和溫敷患處。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葯手冊》

羊角拗(5張)

③治乳癰初期:羊角拗鮮葉、紅糖同搗爛,烤熱外敷。《福建中草葯》

⑺ 羊角藤的主要價值

祛風除濕,止痛止血。用於胃痛,風濕關節痛。治關節腫痛,腎虛腰痛。葉外用治創傷出血。
①《廣西葯植名錄》:根:祛風濕,消腫,去毒。
②《福建中草葯》:根皮:祛風濕,暖腎氣。
用法與用量
內服:水酒煎,1~2兩。 ①治腎虛腰痛:羊角藤干根皮五錢至一兩,酌加豬骨。水煎服。(《福建中草葯》)
②治關節風濕痛:羊角藤干根一至二兩。酒水燉服。(《福建中草葯》)

⑻ 這是什麼果實

羊角藤

中葯名。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L.的根或根皮。分布於西南至東南部。具有祛風除濕,補腎止血之功效。常用於風濕關節痛,腎虛腰痛,陽痿,胃痛。

  • 中文學名

  • 羊角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