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物距多少合適圖片
擴展閱讀
ps圖片加鏈接嗎 2025-07-29 00:15:50
女人好看的陽道圖片 2025-07-29 00:11:12

物距多少合適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19 05:13:06

1. 放大鏡要求物距多少

放大鏡是根據凸透鏡成正立放大虛像(物距小於一倍焦距)的原理製成的.其成像規律是物體離凸透鏡越遠(接近於焦距,但要小於一倍焦距)像越大,要使指紋的像大一些,應讓放大鏡遠離手指,所以選項A、B、C都不正確.
故選D.

2. 佳能鏡頭用在600D上35/1.8 50/1.8 85/1.8那個更適合拍全身

都可以拍全身,只是物距不一樣,虛化不一樣而已

焦距越短,在狹小的空間內才伸展得開;在室外的話都行

影樓為什麼用長焦拍人?因為長焦可以壓縮背景,更容易使背景虛化

不同目的與條件決定所選鏡頭,在室外為了追求高虛化效果就選85/18,站個十來米拍全身

室內空間不夠要照全身只能35/18

相同視角,焦距越長,物距也就是離主體(人)更遠

3. 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光具座只有80厘米,物距等於50厘米,能在光具座上找到合適的像嗎,焦距為10厘米

能找到所成的像。
光具座長度L=80厘米。
物距u=50厘米,焦距f=10厘米(凸透鏡取正值)。
由透鏡成像公式 (1/u)+(1/v)=1/f 可得像距v。
(1/50)+(1/v)=1/10 得 v=12.5(厘米) 。
顯然 u+v=50+12.5=62.5(厘米)<L ,只要物體位置放的合適,在光具座的光屏上是能得到所成的實像。

4. 不知道光學顯微鏡的物距最大可達多少呢(要能夠清晰成像的情況下)電子顯微鏡呢

你說的物距嚴格來說是工作距離

PLL5X/0.1工作距離:17.9mm

PL L10X/0.25工作距離:20.2mm

PL L20X/0.40 工作距離:8.80mm

PL L50X/0.70 工作距離:3.68mm

PL L100X/0.85(干鏡Dry)工作距離:0.40mm

以上工作距離是長工作距離物鏡的,還有普通物鏡的,普通物鏡比這個長工作距離的要再小些。

光學顯微鏡的物鏡最高是100倍,物鏡按成像品質分,消色差物鏡、平場消色差物鏡、復消色差物鏡,復消最好,按工作型式又分油鏡和干鏡,100倍干鏡就是不需要滴油了,但再怎麼分,光學的最高只能是100倍了。關於電鏡接觸的不多,但是電鏡是沒有物鏡的,成像原理跟光學的不一樣,建議網路里查查關於電鏡的成像原理。光學顯微鏡物鏡最大100倍,目鏡有10倍 12.5倍 16倍 20倍,高大25倍,常規的是10倍的或是16倍的,再大鏡意義不大。,電鏡都是放大幾萬幾拾萬倍的。

5. 定焦鏡頭焦距50mm,物距是1m,成像的寬度是多少怎麼計算

定焦鏡頭可看做透鏡,焦距可以看做像距是50mm,物距是1000mm。

像距是像到平面鏡(或透鏡的光心)之間的距離·(物理中用v表示像距)

像距口訣:

一倍焦距分虛實 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遠像變大 物遠像近像變小


規律1:當物距大於2倍焦距時,則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像距小於物距,像比物小,物像異側。

您所說的還缺少一些必要條件。透鏡的大小,物體的大小。

6. 鏡頭 物距

你眼睛能看到月亮,那麼你覺得你眼睛的焦距難道很長么…
所以焦距和能拍到的物體沒有關系,只是「反映」該物體最終成像的大小。
哪怕6mm的鏡頭,也一樣能拍攝數十億光年之外的星星吧。

所以你一定要糾結於「物距」,那麼你可以去看鏡頭的焦距標尺,這個才是反映鏡頭能清晰拍攝的距離。
當然,一般你都會發現,焦距標尺的最大值,都是「無窮大」。——所以就是一樓朋友說的,可拍攝無窮遠的物體。

7. 攝像頭焦距怎麼選求推薦

攝像頭焦距怎麼選,要結合實際情況考慮,某人距離攝像機10米,要看清人臉,用20mm左右的鏡頭;要看清人體輪廓,用10mm左右的鏡頭;要監控人的活動畫面,用5mm左右的鏡頭。總結起來,如果物體離攝像頭距離為X米,要看清細節特徵(如人臉等),選2Xmm的鏡頭。要看清楚體貌特徵(如人的輪廓),選Xmm的鏡頭。看清行為特徵(如人的活動),選X/2mm的鏡頭。

要弄明白焦距跟實際拍攝成像之間的關系,根據成像原理,鏡頭的焦距和水平視角成反比,也就是說,看得「遠」跟視角「寬」相當於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同樣的產品下,會提供3.6mm、4mm、6mm、8mm、12mm等等不同規格的鏡頭指標。3.6mm焦距的鏡頭屬於廣角鏡頭,視角很寬,但因為焦距短所以視角拍不遠,稍微遠一點就會看不清了。因此這種視角寬廣但是拍不遠的攝像頭就很適合狹小的、距離近的空間,比如電梯間。

8. 攝影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拍攝地點

攝影總是從選擇拍攝點開始。拍攝者從各個角度四處尋找對象,並從不同角度觀察對象,以最有利的視角確定對象的視點。要拍攝出美麗自然的照片,您需要了解如何根據特定條件選擇合適的拍攝點。在這種情況下,攝影者還必須了解觀看者的眼睛隨後如何感知和分析他所拍攝的照片。如果不解決與選擇拍攝點相關的許多問題,就無法創建自然,正確的圖像構圖。

一、拍攝點

值得注意的是,從極低或極高的地方拍照通常會使您獲得真正不尋常的效果。

五、拍攝風景,人像和建築時選擇拍攝點

在風景攝影中,重要的一點是攝影師想要捕獲特定空間的高度的最佳選擇。如果天空成為建築物或自然環境的背景,通常會使用較低的測量點。它使您可以在照片上反射美麗的暴風雨天空或藍色背景上的蓬鬆白色雲彩,從而使整個場景具有一定的氛圍。但是,如果在拍攝時的天空看起來不太富表現力(例如,在沉悶,多雲的天氣中)並且沒有如此豐富的色彩,則最好拒絕較低的拍攝點。

拍攝的高點使風景攝影師可以傳達整體規劃,物體的大部分。選擇拍攝點時,必須記住鏡框中地平線的位置。它不應嚴格穿過圖像的中心,以使圖像不會被分為兩個相等的兩半。也就是說,您應該避免將框架除以地平線完全對半-最好將其放置在框架中間的上方或下方。畫面中央下方的視線非常適合以天空為背景的圖像。反過來,畫面中間上方的視線使您可以強調一定的限制和空間隔離。

在拍攝建築時,攝影師需要處理靜態物體,因此,要拍攝出有趣,吸引人的照片,您需要尋找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通過以新的方式用相機鏡頭觀察建築結構熟悉的輪廓,選擇不尋常的拍攝角度和拍攝點。例如,使用廣角鏡並靠近建築物,您可以使照片更具動感,並強調特定的設計功能。

對角線構圖可以恢復靜態照片圖像,並使用非常明顯的視角。在拍攝建築物時,攝影師經常採用遠距離拍攝,強調空間深度以及以一定角度拍攝的技術,以便一次打開兩面牆壁向觀察者的眼睛。照明在選擇拍攝點時也起著重要作用。必須選擇這樣一個角度和一個可以使光線以一定角度落在建築物上的拍攝點,進一步關注裝飾建築物的細節。在某些情況下,使用頂角進行建築攝影可讓您在圖片中添加浪漫的色調。

在人像拍攝中,通常將相機靠近主體以獲取最大可能的圖像並傳達照片中各個面部特徵的表現力。在拍攝人物時,通常將相機鏡頭放在拍攝對象的水平位置。任何其他拍攝點都會過低或過高。丟棄所有不必要的細節時,特別是在非常近距離的拍攝范圍內進行拍攝,以傳達眼睛的表現力。但是,在此必須小心,因為從過近距離拍攝會導致被拍攝者的比例嚴重失真這一事實。

拍攝點的選擇對於創建框架的構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直接影響圖像的藝術表現力和攝影師的創意意圖的體現。因此,攝影愛好者需要練習和嘗試使用某種靜態圖來選擇拍攝點。評估情況並慢慢選擇合適的拍攝點,我們可以在實踐中研究拍攝方向,高度和距離的某些變化如何影響構圖。理想的拍攝點不應破壞故事情節,相反,應有助於改善圖片的構圖並傳達攝影師的意圖。

9. 當物距在多少時呈現最清晰的明亮的像

達到最清晰的像不是只有「物距」這一個條件,因為「物距」、「焦距」與「像距」三者之間相互影響,只有說明成像過程中,透鏡「焦距」、「像距」才能估算得到最清晰的像時的「物距」。至於「明亮」的像,那就要看光源的亮度、透鏡的大小等因素影響,與「物距」沒有多少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