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科技月黑板報圖片多少字
擴展閱讀
ps圖片加鏈接嗎 2025-07-29 00:15:50
女人好看的陽道圖片 2025-07-29 00:11:12

科技月黑板報圖片多少字

發布時間: 2022-07-18 19:07:15

㈠ 關於科技藝術節黑板報的資料

總體構思

如何使一張手抄報在有限的空間內,既容納一定的知識內容,版面設計又精彩

美觀呢?這不單純是技巧問題,對編者來說,組稿、編輯、排版、插圖、書寫,這是一個全神貫注、腦手並用的創造過程,是他的文化修養、生活情趣、精神風貌和藝術修養的綜合體現。這對一個學生來說,無疑是發展個性才能的廣闊天地。

辦手抄報,從總體上考慮,首先要確立主題思想。一期手抄報,版面很有限,要辦出特色,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版面編排和美化設計,也要圍繞著主題,根據主題和文章內容決定形式的嚴肅與活潑,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編排設計

手抄報的編排設計,總的要求是:主題明確,版面新穎美觀。

版面劃分

先把版面劃分成兩塊,每塊中還可以再分成片。劃分文章塊面時,要有橫有豎,有大有小,有變化和有對稱的美,也可繪畫圖案進行劃分。報頭要放在顯著位置,最好是在左上位置。

塊面編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劃分,就要將版面塊面安排作必要的調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轉版的形式等,並用字型大小、顏色、花邊與鄰近的文章塊面相區別。

裝飾設計

除報頭按內容設計、繪制外,每篇文章的標題也要作總體考慮,按文

章主次確定每篇文章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顏色及橫、豎排位置。文章內容以橫排為主,行距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適應用些題花、插圖、花邊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裝飾、活潑片面的作用。
PS:
1、科技節口號:

1.揭開奧秘,聰明無比。

2.相信科學,戰勝非典

3.天地之間 創新無限

4.努力探索 解開奧秘

5.科技創造 超越夢想

6.科學,讓夢想飛翔

7.注重科技 創造傳奇

8.科技是金

9.科學無限 創新不止

10.走進科學 戰勝SARS

11.探索奧秘 追求真理

12.熱愛科學,人有底氣 努力創造,終成大器

13.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14.崇尚科學 創造未來
2、關於科技節資料:

從技術觀點來看,一切生產都取決於材料的物理
、化學和生物的特性,以及可以根據這些特性來進行的生產過程。作為勞動的組織者,管理部門並不直接從事生產技術方面的活動;管理部門只是為生產過程提供組織形式。但是生產過程如果沒有內容,就不完備,內容則是一個技術問題。上面已經講過,這種技術最先是技能性的、工藝性的技術,後來就越來越具有科學的特色,因為有關自然規律的知識不斷增長,而且取代了工藝的一成不變的傳統和零零散散的知識。因此,勞動從以技能為基礎到以科學為基礎的這一轉變,就可以說成是把科技革命所提供的內容,同受到資本主義管理部門寵愛的嚴格分工與再分工所提供的形式,緊密地結合了起來。

馬克思寫道:隨著大工業的興起,「社會生產過程的五光十色的、似無聯系的和已經固定化的形態,分解成為自然科學的自覺按計劃的和為取得預期有用效果而系統分類的應用。」(1)但是,馬克思這句話,正如他許多極有啟發性的言論一樣,在當時與其說是對現實的一番描述,不如說是有先見之明的一種透徹見解。1867年馬克思這句話發表時,「自然科學的自覺按計劃的應用」的時代還不過剛剛開始。十九世紀最後二十年形成一道分界線,表明科學在生產上所起的作用發生了十分重大的變化,以致前後之間的差別——盡管也有相似之處把前後兩個資本主義時期連接起來——是無論怎麼說也很難算是過分的。

科學乃是變成資本附屬品的最後——也是僅次於勞動的最重要的——一項社會財產。科學原屬於業余愛好者、「哲學家」、萬事通和好學者的活動范圍,它轉變為目前組織嚴密、費用浩繁的狀態,這一番轉變過程,大體上就是科學並入資本主義公司及其附屬組織中去的過程。最初,科學不費資本家「分文」,因為資本家只不過利用已經積累下來的自然科學知識而已;可是後來,資本家有計劃地把科學組織起來,加以利用,從直接屬於他的或從整個資產階級以稅收形式來控制的巨額剩餘社會產品裡面,出資支付科學教育、科學研究和科學實驗所等方面的費用。過去曾經是相對地自由浮動的一種社會努力,現在就並入生產和市場之中了。

科學作為對生產無關緊要的一般社會財產,同科學作為生產核心的資本家財產,這二者之間的差別,也就是十八世紀下半葉和十九世紀頭三十多年的工業革命,同十九世紀後幾十年開始、目前仍在進行中的科技革命,這二者之間的差別。毫無疑問,科學在工業革命中起了重大作用。資本主義興起以前——這就是說,在歐洲直到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以前——西方的基本科學知識,是阿拉伯學術界和中世紀寺院里保存下來的古希臘人的基本科學知識。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是科學取得進展的時代,這個時代為工業革命提供了一些條件,但與工業革命只有間接、一般和零散的關系——這不僅是因為科學本身在那時還沒有被資本主義組織起來,還沒有受到資本主義機構的直接控制,同時也由於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事實,即技術是在科學之前並作為科學的先決條件而發展的。

因此,與現代的實際情況不同,科學並沒有循序以進地給工業帶路,而往往落在工業技術後面,並從工業技術中成長起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科學在早期階段並沒有對自然條件有系統地提出重要的新見解,從而使新技術有可能產生,相反,那時的科學往往是伴隨著技術的發展,或者作為技術發展的結果而提出一般性的結論。*這一點,只要把蒸汽機選來作為主要例證,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因為蒸汽機是說明重要科學原理的實例,而且是工業革命的主要機械裝置。
3. 案例參考 以下是一些成功黑板報的案例 你可以參考一下
http://www.banbao123.com/heibanbao/keji/
http://www.cnbanbao.cn/fanli/zhuanti/yishu/CnBanBao_28868.html

㈡ 科技節黑板報文字資料

文章: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非常高興有機會在我校第十二屆科技節總結表彰大會上談談我的感受。

科技節是我校五大學生節日之一,科技能力培養是我校德育特色之一。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每屆科技節都專門成立領導小組負責前期准備、宣傳發動、作品收繳、布置展覽和總結評比工作。各年級同學積極參與,開動腦筋,認真完成科技節各大板塊任務,涌現出一大批「小愛迪生」和科技作品,在全國、省、市各級科技發明比賽中頻頻獲獎,它推動了我校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對提高學生的科技意識、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科技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及身心的全面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歷年的科技節活動中,我所帶班級歷次獲得組織獎,產生了不少具有創新價值的科技作品和科技創意,要解決目前學生對科技節參與熱情不高、科技作品收繳困難或質量不高的難題,我認為必須在兩方面下工夫:

一方面,班主任必須充分到科技節在我校素質教育、特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做好班級學生參與的發動、組織工作;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直待幫助和督促,例如節前要講清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的含義,講清科技作品與藝術節的小作品的區別;聯系學生的實際啟迪學生發明創造的思路;科技節中又要進行必要的檢查和督促,幫助同學們對初步思路或作品進行論證和修改,力爭多出有質量的作品;科技節後要及時根據班級獎勵條例進行獎勵和表揚培養同學們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的意識和動力。

另一方面,同學們應當積極投入班級活動,各盡所能、人盡其才,為班級作貢獻;十分專注地關注身邊的事,對身邊最經常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加以解決,就是發明創造。例如如何解決圓珠筆一邊寫一邊漏油的問題,如何解決教室中粉筆灰彌漫的問題,如何解決黑板反光的問題,如何在擦窗時邊擦邊灑水的問題,等等。投入生活,關注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是科技創新思路之源泉。

最後,我祝願我校的科技節越辦越紮根於我們的校園生活之中,我相信更多的「小愛迪生」就在我們身邊!

謝謝大家。

.學會科學探究是為了(A)
A.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B.當科學家
C.提高智商 D.提高解題能力,得到好成績

2.我國一角錢硬幣的厚度大約是:(B)
A.2.4微米 B.2.4毫米 C.2.4厘米 D.2.4分米

3.下列各項中都不屬於哺乳動物的一組是:(D)
A.白鰭豚,穿山甲,蝙蝠 B.企鵝,羊,牛
C.鯨,海豚,變色龍 D.雞,喜鵲,天鵝

4.通過對蝸牛的觀察可知,它沒有:(B)
A.視覺 B.聽覺 C.觸覺 D.嗅覺

5.某同學由於過度疲勞,發現脈搏每分鍾跳動120次,則他的脈搏跳動一次所用的時間是:(B)
A.2秒 B.0.5秒 C.0.0083秒 D.120秒

6.使用放大鏡時,為了獲得大而清晰的視覺效果正確的方法是:(B)
A.讓放大鏡盡可能地靠近觀察物體
B.讓放大鏡處於被觀察物體和眼睛之間的中點位置上
C.讓放大鏡盡可能的靠近眼睛
D.放大鏡和眼睛的距離是可以隨意調節的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A.用顯微鏡可擴大觀察范圍
B.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天體能獲得更准確的數據
C.用放大鏡觀察指紋更清晰
D.工具在觀察中可糾正一些錯覺

8.在顯微鏡下觀察一滴河水,發現了一些能運動的綠色小顆粒.下列那項不能作為判斷這些小顆粒是生物的依據:(C)
A.有細胞結構 B.能生長和繁殖
C.體小且綠色 D.能對環境的變化作出相應的反映

二.填空.
1.脊椎動物可以分為哪幾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

三.探究實驗.
1.有一塊體積較大,因而放不進量筒的石塊,偶爾發現一塊它的碎片,請你設計一個實驗,利用天平和量筒,水,細線等測出該石塊的體積.

解:

1.先稱出小碎片的質量.
2.把小碎片放入量筒,灌滿水.
3.再把小碎片拿出來,讀水的體積.
4.再用量筒的體積減水的體積,就是小碎片的體積.
5.用質量除以體積求密度.
6.再稱大石頭的質量用質量除以密度求體積.

2.嘗試做個動物學家,對下列動物,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分類(可以分為2類,3類或4類,並說明分類的依據):
黃魚,蜻蜓,鯨魚,蜈蚣,章魚,大猩猩,鵝,青蛙,蛇,蜘蛛

答:
黃魚 鯨魚 蛇 沒腿
大猩猩 鵝 兩條腿
蜻蜓 青蛙 四條腿
蜈蚣 章魚 蜘蛛 好多條腿

㈢ 有關科技與創新的黑板報資料

1. 創新需要雙善於觀察發現的眼睛。創新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可以創新,需要創新的事物有很多。有些事物轉瞬即逝,有些事物即使擺在你面前,你卻很難發現。所以創新需要我們敏銳的觀察力,去感受生活,去發現生活。細心地觀察是創新的基礎。

2. 創新是一種進取的生活態度。早在幾千年以前,因為無法忍受惡劣的環境,人類開始創新。從此,人類不再茹毛飲血,完成了與動物分離的蛻變;因為創新,人類創造了鑽木取火,結束了飢寒交迫的生活。若沒有創新意識,我們滿足於當時落後的生活方式,至今我們的生活都會是停滯不前的。所以創新是一種對於生活的進取意識。

3. 創新是開啟未來生活的一把鑰匙。如今的社會日新月異,新鮮事物如雨後春筍般誕生,但那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創新。世界上最多的是未發現的東西。前人給予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未來的生活需要我們去發現,去創造。若沒有在1867年世博會上首次展出的鋼筋混泥土,何來如今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若沒有第一輛福特汽車的誕生,出遠門仍是一件望而生畏的事情,世界也不再是今天的地球村。所以,創新引領著未來生活,是通往未來幸福生活的階梯。

4. 創新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孩子們總有數不完的稀奇古怪的創意,他們對於世界是未知的,他們眼中的世界夾雜著想像。聞名世界的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我們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創造家,不要讓這種想像力隨著年齡的增長的消逝,創新是一種本能。

5.生活中需要創新。現在的生活缺少了創新,就如同鳥兒沒有了翅膀;缺少了創新,就好像藍天沒有了白雲的陪襯。創新創造出生活的奇跡,創新推動著人類的發展。而當我們具備了觀察力和想像力後,創新其實並不難。

6.如今的社會日新月異,新鮮事物如雨後春筍般誕生,但那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創新。世界上最多的是未發現的東西。前人給予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未來的生活需要我們去發現,去創造。若沒有在1867年世博會上首次展出的鋼筋混泥土,何來如今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若沒有第一輛福特汽車的誕生,出遠門仍是一件望而生畏的事情,世界也不再是今天的地球村。

這些夠嗎?希望可以幫你!

㈣ 老師叫我們搞一份科技節手抄報,給點內容!有用點,字少點。10年10月24給我1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1957年,蘇聯和美國先後成功發射人造地球衛星,開始了航天技術領域的競爭。1958年,中國也成立了以錢學森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籌建人造衛星、運載火箭以及衛星探測儀器的設計研究機構。考慮到我國的國力條件,中央軍委採取了「兩彈為主,導彈第一」的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的方針。1964年6月29日,中國自己研製的中近程地地導彈首次飛行試驗成功,標志著中國已經具備了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能力。1965年1月8日,錢學森正式提出報告,建議早日制定人造衛星的研究計劃並列入國家項目。中央批准了錢學森的報告,並將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工程代號取為「651」工程。
在討論人造衛星的具體規劃方案時,考慮到國際政治影響,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應該比蘇聯、美國的第一顆衛星先進,即衛星重量大、壽命長、技術新,還要「上得去,抓得住,聽得見,看得見」。經過專家論證,決定以《東方紅》音樂代替無線電呼號,並以「東方紅1 號」命名這顆衛星。為了讓人們在地球上就可以看見它,特意在末級火箭上設置「觀測裙」,使人們在收聽到衛星發送的《東方紅》樂曲的同時,還可以觀察到它在太空運行時閃閃發光的軌跡。
正當人造衛星計劃加緊實施的時候,遭遇了「文化大革命」的干擾。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決定:原先由中科院領導的人造衛星工程改由國防科委直接組織領導。隨後,周恩來又列出一份需要重點保護的科技人員名單,指示有關人員要不惜用武力保證他們的研究工作正常進行。隨著中國火箭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造地球衛星有了可靠的運載工具。科技人員將中遠程火箭的第一、二級加以改進,加上新研製的第三級固體燃料火箭,構成了中國第一枚三級運載火箭「長征1號」。1970年3月,「東方紅1號」衛星和「長征1號」運載火箭總裝完畢,4月1日運抵發射場。4月24日晚上9點35分,隨著一聲「點火」的號令,「長征1號」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成功地將「東方紅1號」人造地球衛星送人太空。

㈤ 科技節黑板報資料

科技黑板報資料
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放眼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的每一項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的計算機、通訊、生物醫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業的迅速增長,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產業技術水平,促進了工業、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踐證明,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經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 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標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普及,為人類提供了廣播、電視、電影、錄像、網路等傳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設有了新的載體。同時,它對於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更新人們的思想觀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義。
有關專家認為,根據當代科學技術與生產力之間的作用機制,可以將科學技術同生產力各要素的關系,用下列公式表示:生產力=科學技術×(勞動力+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生產管理)上述公式表明,科學技術不僅是現實的直接生產力,而且在生產力諸要素中具有特殊地位。科學技術的乘法效應,有力地表達了在生產力中的首要地位和作用。
二、具體科學成就
1、人類基因研究成就巨大 2000年2月12日,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六國科學家聯合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及其分析結果,人類基因組的完成圖將於今年繪制出。繪制出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破譯出人類全部遺傳信息。這一計劃的實施將為人類自身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提供依舊,給醫葯產業帶來不可估量的變化,將促進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及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2.在納米技術領域屢創佳績 我國科學家在納米科技研究方面,居於國際科技前沿。最近的一次,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直接發現納米金屬的「奇異」性能—超塑延展性,納米銅在室溫下竟可延伸50多倍而不折不繞,被譽為「本領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無空隙納米材料是如何變形的」。從總體看,目前我國有關納米論文總數排行世界第四,在納米材料研究方面已在國際上佔一席之地。
2.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 2010年11月,天河一號創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快的計算機世界紀錄,作為算盤這一古老計算器的發明者,中國擁有了歷史上計算速度最快的工具。
每秒鍾2507萬億次的Linpack實測性能,這個速度意味著,如果用「天河一號」計算一秒,則相當於全國13億人連續計算88年。如果用「天河一號」計算一天,一台當前主流微機得算160年。「天河一號」的存儲量,則相當於4個國家圖書館藏書量之和。
3.國家「863「計劃
「863」計劃自1986年3月實施以來,共獲國內外專利2000多項,發表論文47000多篇,累計創造新增產值560多億元,產生間接經濟效益2000多億元。863計劃重點支持的高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整體距離明顯縮小,開始在世界高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60%以上的技術從無到有,如今已進入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另有25%仍然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原來的基礎上也有很大進步。
4、你也有個「阿凡達」
設想一下,不用離開房間或辦公室,你就能來到三維的虛擬會議室或教室,和眾多阿凡達同事坐在一起;經過精心設計的阿凡達,還能比本人表現得更好;當你的阿凡達在桌前緊張地做筆記時,你本人還在卧室里躺著睡大覺。
這聽起來像未來廣告,而據紐約時報4月12日報道,加利福尼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研究虛擬現實的兩位負責人稱,一種使用替身參加的三維會議技術接近成熟。按照他們的設想,個人「阿凡達」將很快出現,虛擬替身技術可能在未來5年內變成現實。他們為名叫德夫的人設計了一個替身,德夫本人在偷懶睡覺,而他的替身卻在參加早上8點的公司會議。「穿上數碼義大利套裝,變身為完美的參會者。他會捕捉其他替身的聲音變化,判斷出是一個玩笑會發笑,也會在適當時候點頭表示同意,並忠實記錄下會談中的每個細節。」
5、新材料防止核輻射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4月14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一種由林業副產品和甲殼類動物外殼組成的復合物或能幫助我們從水中濾掉放射性污染物。 排污容易清污難。福島放射物泄漏,讓半個地球緊張,又買碘片又搶鹽。假如早有上述的放射性碘收集技術,賣斷貨的肯定是「過濾包」。雖晚了半步,畢竟讓人欣慰,生物材料學在環保應用上前景廣闊。除此之外,公眾還需要科學家提供更多的辦法,去清除威脅更久遠的放射性銫等物質;公眾還希望有一套成熟的核事故處理技術——否則局面會像福島反應堆一樣失控;最根本的,大家希望核電站別再出問題了。高技術能救人也能傷人,有時我們傷不起。
三、核輻射可怕嗎?
「一旦遭遇到核輻射,人體兩大系統最易受損。」解放軍307醫院全軍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主任陳虎表示,人體的生殖系統是最敏感的,核輻射首先會損傷精子、卵子,即使沒有造成放射病,也會因為低劑量的輻射造成遺傳性疾病。二是損傷造血系統,這已經屬於放射病的范疇。分為輕、中、重、極重度,其中前三種都是可以救治的。「其實,這次日本泄露的輻射劑量,遠遠沒達到放射病的程度,官方通報的100多個被輻射患者,只是身上沾染了放射性灰塵,經過清洗等處理完全能避免患病風險。」對此,中國民間科普組織「科學松鼠會」也做了一個換算,福島核電站泄漏監測到的即時數據是每小時1.015毫希。這相當於:1.核電站工作人員一年接受的行業輻射;2.一次X光檢查接受的輻射;3.乘飛機239小時接受的輻射;4.每個人半年內接受的天然輻射。有確切資料表明,切爾諾貝利7級的核事故中,因受到急性外照射而死亡的,只有28名消防人員。「很多專家都在媒體上講,『人受到6000毫希弗以上的輻射就可能死亡』,但他們沒有說明一個重要前提,這就是『急性一次性全身外照射』」。王仲文說:「所以,即使日本核污染傳到中國,也完全沒必要恐慌,因為那些輻射量已經被稀釋得比日常環境中的放射量還要低。」
那麼,該如何避免核輻射的危害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核醫學科主任石洪成建議,即使在放射性污染4級的地區,人體接受的輻射劑量也是在安全范圍內,只要適當保護即可。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一旦下雨,空氣中夾帶的放射性物質會降到地面或人身上,應盡可能待在室內;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員應清除污染,最好的方法是淋浴,尤其是要清洗口鼻腔和毛發,因為有些放射性物質可以通過皮膚和黏膜吸收;在放射性污染嚴重的區域,可以穿戴帽子、頭巾、眼鏡、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於減少體表放射性污染;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食品等;高危人員需口服碘。
四、神舟飛天
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計劃
第一步是發射無人和載人飛船。隨著我國第一名航天員楊利偉於2003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第一步的任務已經完成。
第二步是繼續突破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多人多天飛行、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完成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發射神六、神七,即標志著中國正在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計劃。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間試驗室,建成中國的空間工程系統,航天員和科學家可以來往於地球與空間站,進行規模比較大的空間科學試驗。
今年下半年神八有望對接天宮一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表示,目前,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神舟八號飛船、嫦娥三號月球著陸器、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研製任務,均按計劃順利推進。今年下半年將要發射的神舟八號飛船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交匯對接任務,目前也在順利實施。
其他計劃
此外,嫦娥二號衛星成功發射,為實現中國探月工程二期「落月巡視勘察」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一期組網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風雲三號A/B雙星組網運行、鑫諾六號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氣象預報水平和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能力進一步提升。

㈥ 要科技節黑板報的內容,排版,最好有圖

怎樣進行手抄報的設計與製作,大體上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闡述:一、美化與設計的步驟;二、報頭、插圖與尾花的表現;三、編輯抄寫描繪製作過程。一、美化與設計手抄報的美化與設計涉及的范圍主要有:版面設計與報頭、題花、插圖、尾花和花邊設計等。1、版面設計版面設計是出好手抄報的重要環節。要設計好版面,須注意以下幾點:(1)明確本期手抄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選用有一定意義的報頭(即報名)。一般報頭應設計在最醒目的位置;(2)通讀所編輯或撰寫的文章並計算其字數,根據文章內容及篇幅的長短進行編輯(即排版)。一般重要文章放在顯要位置(即頭版);(3)要注意長短文章穿插和橫排豎排相結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動活潑;(4)排版還須注意:字的排列以橫為主以豎為輔,行距要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要有空隙,篇與邊之間要有空隙,且與紙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邊。另外,報面始終要保持干凈、整潔。<br>2、報頭報頭起著開門見山的作用,必須緊密配合主題內容,形象生動地反映手抄報的主要思想。報名要取得有積極、健康、富有意義的名字。報頭一般由主題圖形,報頭文字和幾何形體色塊或花邊而定,或嚴肅或活潑、或方形或圓形、或素雅或重彩。報頭設計應注意:(1)構圖要穩定,畫面結構要緊湊,報頭在設計與表現手法上力求簡煉,要反映手抄報的主題,起「一目瞭然」之效;(2)其字要大,字體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3)其位置有幾種設計方案:一是排版設計為兩個版面的,應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設計為整版的,則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設計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3、題頭題頭(即題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與文章題圖結合在一起。設計題頭要注意以題目文字為主,字略大。裝飾圖形須根據文章內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標題字要書寫得小於報題的文字,要大於正文的文字。總之,要注意主次分明。4、插圖與尾花插圖是根據內容及版面裝飾的需要進行設計,好的插圖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內容。插圖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顯得空且亂。尾花大都是出於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設計的,多以花草或幾何形圖案為主。插圖和尾花並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的,並非多多益善,應得「畫龍點睛」之效。5、花邊花邊是手抄報中不可少的。有的報頭、題頭設計可用花邊;重要文章用花邊作外框;文章之間也可用花邊分隔;有的整個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邊隔開。在花邊的運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線或波狀線等。二、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大致可分為線描畫法和色塊畫法兩種。1、線描畫法要求形象簡煉、概括,用線准確,主次分明。作畫時要注意一定的步驟:(1)一般扼要畫出主線----確定角度、方向和大小;(2)再畫出與圖相關的比例、結構及透視;(3)刻畫細部,結合形體結構、構圖、色調畫出線條的節奏變化;(4)最後進行整理,使畫面完整統一。2、色塊畫法<br> 除要求造型准確外,還須善於處理色塊的搭配和變化關系,而這些關系的處理要從對象的需要出發,使版面色彩豐富。作畫時,可先畫鉛筆稿(力求造型准確),再均勻平塗大色塊;後刻畫細部;最後進行修整,使之更加統一完美。線描畫法與色塊畫法,通常是同時使用,可以是多色亦可單色。不管是線描還是色塊畫法,最好不要只用鉛筆去畫。版面上的圖形或文字不能剪貼。三、手抄報的編繪製作的步驟編繪製作是落實由設想到具體著手完成的重要步驟。其步驟有二:一是准備階段,另一是編制階段。1、准備階段。主要是各種材料、工具的准備。具體包括:擬定本期手抄報的報名;准備好一張白棒紙(大小視需要而定,有半開,四開,八開等,本次政教處舉辦的手抄報比賽是要求為《江西日報》大小,即半開);編輯、撰寫有關的文字材料(文章宜多准備些);書寫、繪圖工具等。2、編制階段。這個階段是手抄報製作的主要過程。 大致為:版面設計、抄寫過程、美化過程。(1)版面設計:根據文章的長短進行排版,並畫好格子或格線(一般用鉛筆輕輕描出,手抄報製作完畢後可擦可不擦)。(2)抄寫過程:指的是文章的書寫。手抄報的用紙多半是白色,故文字的書寫宜用碳素墨水;字體宜用行書和楷書,少用草書和篆書;字的個頭大小要適中(符合通常的閱讀習慣)。字寫得不是很漂亮不要怕,關鍵在於書寫一定要工整。另外,文章或標題中不能出現錯別字。(3)美化過程:文章抄寫完畢後,即可進行插圖、尾花、花邊的繪制(不宜先插圖後抄寫),將整個版面美化。這個過程是手抄報版面出效果的關鍵過程。手抄報可以是黑白的,也可是彩色的。可以是綜合性的,也可以專題性的。手抄報的製作設計與黑板報製作設計要求和步驟大體是相同的。

㈦ 科技的黑板報可以寫什麼內容(請把資料打出來)

主題詞:科技創造未來
內容可選一些介紹古今科學家貢獻的小文章,現代比較新式的科技發明,學生的一些發明創造都行,可參閱一下中學生發明創造雜志.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一篇,你看看吧。
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科技」了,衣、食、住、行,稍微一挖,就是大把大把與科技有關的。眼前隨便走過一個人,身上總有手機、各類IC卡或者MP3隨身聽……哪怕是一顆最普通不過的紐扣,也會找出些最新科技的影子來。

西湖裡的遊船要裝GPS定位系統了,這個高科技的東西在遊船上一裝,如果船遇上危險情況,一呼救,水上指揮中心將通過GPS系統立馬就能找到你的准確位置,救援人員將在最快的時間趕到。(見4月20日《城市新聞》)不過這話去年就說過了,算是「亡羊補牢」吧,也不算晚。

這兩年個性化郵票搞得紅紅火火,但要比個性化郵票「科技」含量高出許多的個性化IC卡就沒這么幸運了。本應該讓杭州人自豪的個性化公交IC卡,3年只發售了1000張(見4月17日《城市新聞》),3年共1095天,也就是平均1天售不出1張。而同樣的普通公交IC卡發行了近80萬張,800000:1000,有點尷尬吧。市場是用腳投票的,如果你有足夠的理由叫人喜歡,相信杭城的百姓也不會拒絕科技加入生活的。看來,這科技還需要再實用一點。

說到實用,我國的中醫可是數得著的,這不,一群白皮膚藍眼睛朋友從大洋彼岸來找「中醫」了。他們原本來這兒是要參加一個有關經濟方面的論壇,但因為對中醫的「集體仰慕」,就有了一次客串的檢驗。在市中醫院的名醫館里,這群來自13個國家的大銀行、大企業的CEO們,當他們親身體驗到推拿、針灸、把脈等中醫的絕活時,驚訝得「直伸舌頭」(見4月22日《城市新聞》)。中國傳統的「高科技」,著實讓這些高級CEO們開了眼界,如果中醫也有自己的CEO,就更棒了.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生活中的科學無處不在,科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 科學時刻影響著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步入二十一世紀後,我們人類只有掌握好科技、運用好科技,才能進入全新的發展時代。
我建此站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了解生活中的更多科學知識,用科學的態度及方法來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㈧ 科技文化藝術節黑板報圖片文字資料

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