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雲南十八怪是哪十八怪順口溜全文是什麼
雲南十八怪順口溜:
雲南第一怪:雞蛋用草串著賣。
雲南第二怪:摘下斗笠當鍋蓋。
雲南第三怪:三隻蚊子一盤菜。
雲南第四怪:竹筒能當水煙袋。
雲南第五怪:糌粑被叫作餌塊。
雲南第六怪:背著娃娃談戀愛。
雲南第七怪:四季服裝同穿戴。
雲南第八怪:螞蚱能做下酒菜。
雲南第九怪:姑娘被叫作老太。
雲南第十怪:和尚可以談戀愛。
雲南第十一怪:老太太爬山比猴快。
雲南第十二怪:新鞋後面補一塊。
雲南第十三怪:汽車還比火車快。
雲南第十四怪:腳趾常年都在外。
雲南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帶。
雲南第十六怪:花生蠶豆數著賣。
雲南第十七怪:這邊下雨那邊曬。
雲南第十八怪:四個竹鼠一麻袋。
B. 雲南十八怪圖片好亂哦沒有排列嗎
這些如何?
C. 雲南十八怪是什麼意思呢
雲南十八怪:
四個竹鼠一麻袋,蠶豆花生數著賣;
袖珍小馬多能耐,背著娃娃再戀愛;
四季衣服同穿戴,常年能出好瓜菜;
摘下草帽當鍋蓋,三個蚊子一盤菜;
石頭長在雲天外,這邊下雨那邊曬;
雞蛋用草串著賣,火車沒有汽車快;
小和尚可談戀愛,有話不說歌舞代;
螞蚱當作下酒菜,竹筒當作水煙袋;
鮮花四季開不敗,腳趾常年露在外。
所謂「雲南十八怪」是描述雲南獨特的地理位置民風民俗所產生的一些特有甚至有些奇怪的現象或生活方式。
雲南十八怪的版本很多,有的現象已經慢慢消失,有的也還保留著,有的條款是誇張了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雲南經濟建設卓見成效,雲南十八怪也有了區別於原來的新雲南十八怪。
(3)雲南十八怪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一、竹筒當鍋煮飯賣:煮飯用鍋這是千古風俗,但在西雙版納等地區,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以竹筒代鍋煮制的、呈圓柱形、外表裹著一層白色竹瓤、清香宜人的竹筒飯。
二、牛奶做成扇子賣:位於蒼山腳下洱海之濱的大理洱源鄧川壩子,出產一種用牛奶經過特殊工藝的扇子狀的凝乳薄片,當地俗稱「乳扇」,是雲南千家萬戶喜愛的食品。
三、過橋米線人人愛:雲南過橋米線以米線潔白,配料講究肉菜兼備搭配相家、油而不膩、美味可口為特點,老幼皆宜。滾燙的雞湯配之以生肉、生菜和用米漿做成的構成了雲南最有名的風味:一種「線」,「過橋米線」。
四、草帽當鍋蓋:草帽是雲南各族尤擅的工藝,四處可見草編的坐椅、草墩及草編的簾子、鍋蓋帽子。外地人被草編的世界所眩目,將形狀類似的草帽當成鍋蓋誤以為怪,當然就怪了。
五、米飯粑粑叫餌塊:古代中原就將稻米蒸煮製成餅狀的干糧、點心稱為「餌」便於攜帶即食,別有滋味。說起「餌」真有點像魚餌,但形容成北京的三渣糕更確切(指色和形狀)。
六、雞蛋用草拴著賣:雲南山地佔百分之九十以上,道路坎坷崎嶇,老鄉趕街賣雞蛋,用草裹纏,防止蛋殼破裂,同時方便了出售。
七、三個螞蚱一碟菜:雲南食源在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食苔蘚,吃菌類、竹蟲、蜂蛹,油炸螞蚱,看著怪異食起香脆可口。品償起來並無蟲類味道,脆脆的。
八、土鍋通洞蒸雞賣:相傳古時候有聰明的廚師為了吹捧縣令大人用通洞的土鍋蒸出香氣馥郁、鮮嫩無比的「汽鍋雞」,並且含有「培養正氣」之意,後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滇菜中的一道名品。
九、談情說愛用歌代:雲南少數民族能歌善舞,每逢佳節慶典,歌聲是不可少的,年青人談情說愛往往也是從對歌開始。
十、竹筒做煙袋:雲南竹類資源豐富,竹的利用也廣泛,干欄式竹樓、竹椅、竹笠等。尤以竹煙筒最具特色,煙氣通過蓄水的竹筒,吸時發出有節奏的咕嘟聲,滋潤喉嚨,有聲、有色、有味。
十一、星雲湖裡魚分界:在雲南江川星雲湖與澄江撫仙湖相接處,水雖相連,但兩湖的魚互不來往,東邊撫仙湖的青魚和西邊星雲湖的黃魚以「界魚石」為界,到此就調頭。
十二、新娘要把墨鏡戴:結婚前一天新娘辭別父母要哭嫁,哭嫁要哭的很厲害。所以在結婚當天眼睛會哭腫,帶上墨鏡可以遮住哭腫的眼睛。
十三、娃娃出門男人帶:在漢族眼裡,這是角色顛倒,其實是不懂男女平等。雲南山高坡陡,男人背娃娃不僅安全可靠,而且顯出男人本色。
十四、四季服裝同穿戴:昆明素有「春城」之美譽,年均溫度平均為二十一度和十度之間,「四季亂穿衣」成了昆明的一大特色。在武漢也有這樣的季節,可不是「四季亂穿衣」,而是「二、四、八月(陰歷)亂穿衣」。
十五、大理石頭當畫賣:大理石質地細膩,光滑潤澤,花紋鮮艷。構圖色彩精美的大理石、稱為天然石畫,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被當作「石畫」出售。
十六、火車沒有汽車快:雲南在准軌鐵路出現前,本世紀初即有米軌鐵路,由於峰壑溝洞多,火車盤山而行,有時甚至沒有牛車快,時速僅三四十公里左右,雲南現存全國唯一一段「寸軌」(七十二厘米)鐵路。
直到九十年代初還在使用,相形之下速度更慢。汽車在雲南運輸中大存優勢。看起來還真的感覺有些怪,而且可以說是十八怪里的最怪了。
十七、石頭生在雲天外:在雲南,聳峙在高山峻嶺的奇峰異石隨處可見,千姿百態。
十八、四季鮮花開不敗:雲南的立體氣候和四季充足的陽光,使被稱為「植物王國」的雲南四季鮮花常開。
D. 江南十八怪有哪十八怪 ,能給我解釋什麼原因嗎
江南十八怪是雲南十八怪的別稱。
江南十八怪有多種版本,下面是流行版本。
第一怪:竹筒當煙袋
第二怪:草帽當鍋蓋
第三怪:這邊下雨那邊曬
第四怪:四季服裝同穿戴
第五怪:火車沒有汽車快
第六怪: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
第七怪:老奶爬山比猴快
第八怪:鞋子後面多一塊
第九怪:腳趾四季露在外
第十怪:雞蛋拴著賣
十一怪:粑粑叫餌塊
十二怪:花生蠶豆數著賣
十三怪:三個蚊子一盤菜
十四怪:四個竹鼠一麻袋
十五怪:樹上松毛扭著賣
十六怪:姑娘叫老太
十七怪:小和尚可以談戀愛
十八怪:背著娃娃談戀愛
雲南十八怪是當地自然條件促成的文化在民風民俗上的體現。
1、斗笠反著戴
這一怪說的是"反戴斗笠"的這個民族──花腰傣。 "花腰傣"是對居住在元江、新平一帶傣族的一種俗稱,由於每個傣家婦女裝束上最惹人眼目的是一根綉花的彩色束腰帶,而得名"花腰傣"。
聚居在元江和新平兩縣的小卜少們的裝束用美不勝收來形容實不為過。鑲邊黑筒裙分為里外兩件套,腰箍數圈,綵帶束腰,黑短上衣斜襟長袖,袖口包紅邊,領口滾銀泡,紅巾扎頭,最後是"反戴斗笠"。
2、鮮花當蔬菜
對某一種可食的植物,人們一般只考慮去吃它的根、莖、葉、果、 種子等,惟獨不大考慮去吃它的花。所以,雲南人煞有介事地把鮮花當成蔬菜來吃,這就理所當然地成了一樁怪事。雲南人吃花的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據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研究室調查,雲南各族百姓常吃的花卉多達160多種。 昆明人,大多吃過一種黃花和麵粉、雞蛋調在一起,用油煎成的餅,俗稱"黃花粑粑"。
3、雞蛋栓著買
"雞蛋拴在山草上"聽了令人好奇,也覺得不踏實。如果到元陽、綠春、金平等山區地帶去,那"雞蛋用草拴著賣"的現象隨處可見。
先將數根乾草的一端拴在一起,這束草就成放射的爪子狀,在"手爪"中放進一個雞蛋,用草橫捆一道,相當於讓數個"手指"把雞蛋握緊。如此這番,逐個捆紮包緊,直至成串。拴起來後, 有的呈條形狀,有的形似冰糖葫蘆,乍一看,還以為是某種民間工藝品。
4、姑娘四季把花戴
雲南的花,不能用朵、用株或者用盆來計算,也不能用片、用塊或用園來估量。雲南的花,一旦開瘋了,要一公里一公里地去丈量,要一山一山地來計算,那是真正的滿山遍野。 雲南的花,不在乎人的欣賞和贊嘆,三百六十五天,想開就開,一開就無邊無際、沒完沒了。
5、三個螞蚱一碟菜
雲南人吃螞蚱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小食品而已,只是出於一種美食和需要,而且螞蚱大。
將捕捉到的螞蚱集中起來,然後倒入滾燙的水中,扣鍋蓋,加大火勢,螞蚱由綠黃色變成棕色後,便撈出來進行晾曬,並摘去翅膀、刺腳。食用時,一般用植物油煎炸,脆香美味,是佐酒待客的一味佳餚。
6、草帽當鍋蓋
南十八怪,草帽當鍋蓋"。乍一聽,再一想,草帽乃遮風避雨之物,怎能當鍋蓋使?這是說其厚實。
7、鞋子後面多一塊
去昆明市郊農村婦女都穿一種大花布鞋,這種鞋形狀像一條龍頭翹起的小船,俗稱"龍船鞋"。與一般鞋不同的是,龍船鞋的後跟之上多出一塊" "形的布。鞋子後跟上有這塊布是為了穿鞋方便,類似一個時時隨鞋附帶的鞋拔子。用手揪住那塊布順勢一提,鞋子就穿好了。也為了裝飾,為了美觀好看。
8、竹筒當煙袋
竹筒當煙袋,說怪也不怪,竹子茂盛煙草多,竹煙在一塊。
9、水火當著神來拜
對水和火的崇拜從古至今、雲南少數民族地區至今保留著古老的水火崇拜遺風。水是生命之源,水可以活人以命,但也可毀人於咆哮之間,也許正是水的這種養育與毀滅的同在,使得童年時期的人類對水具有了又愛又怕的感情,通過神話傳說賦予這性情極端的水以神的靈性,祈禱水給人類帶來安詳、富足和幸福。因此,世界各地也都有關於水崇拜的神話傳說就是件必然的事了。在雲南各地還有許多祭祀水神的龍王廟,也有一些是雷神、閃神等等,麗江黑龍潭的水神祭祀的就是龍王、雷神和閃神。
10、四季同穿戴
對於第一次到昆明的人來說,這個城市首先給他們的奇異感覺之一,恐怕就是大街上的各式穿著了。在一天當中,有人穿輕薄的襯衫短裙,有人穿毛衣和風衣,甚至還有人穿著棉衣或棉背心,五花八門,寒暑涼熱,讓人目不暇接。
11、房子空中蓋
昆明四季溫暖,陽光明媚,令人分不清春夏秋冬。
12、有話不說歌來代
在雲南的少數民族中,用歌聲來傳情達意,用歌聲來確定終身大事的,可謂不勝枚舉。
13、粑粑叫餌塊
"餌塊"則專門稱謂用米飯舂制而成的食物,《說文解字》的解釋:"餌,粉餅也"。 "餌之言堅若玉珥也"。在製作時先將稻米蒸熟,再舂搗加工,以保持稻米原有的筋芡,做出的食品即"餌"。
14、火車沒有汽車快
因為雲貴多山,火車要爬坡,還要穿越大量的隧道,彎道更無法開快,所以感覺火車沒有汽車快。
15、石頭長在雲天外
石林彷彿在日月精華滋潤下如筍拔節,如竹生長,石林的大勢與大氣,石峰戟指,劍刃刺雲,其勢森然羅列,雲天為之破,其鍔未見殘。 石為什麼會長大而且成林呢?這一帶地處喀斯特地貌的滇東高原中心,屬發育典型的岩溶地貌,謂"喀斯特地貌"。石林縣境內62%為石灰岩覆蓋,是典型的岩溶地區也就是說,石林的"成長",主要是由於水的作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如同一把不懈的雕刻刀,2.7億年來,一刀一刀地把可溶的石灰岩雕刻成森林的模樣。因此說,並不是石頭從水下冒出後又慢慢長高入雲、長大成林,而是由於水經年累月的溶解、侵蝕而使之成形成林。
16、豆腐燒著買
豆腐的老祖宗在中國,中國人最早發明了豆腐,然而翻遍菜譜,"燒豆腐"這一味兒,卻是"典無所載,譜無所記",最早可謂"滇邑獨有,他鄉俱無"。 確切地說,可以"燒著賣"的豆腐主要是"滇南豆腐",因為其製作工藝獨特,不用鹵水而用井水點豆腐的緣故。
17、溜索比船快
雲南河水湍急,用船擺渡要順水而下走斜道,危險費時費事,溜索一下子就過去了。
18、山有多高水長在
一句話說盡雲南地理特徵,內涵深,包容廣,所指准,把雲南絕嶺綿亘、泉溪滴流圖,"山有梯田壩有海,谷有紅河嶺有泉"畫面一一包攬。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獨特地理現象,說的是哈尼梯田。哀牢山泉涌汩汩,流水潺潺,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水資源。
十八怪是言其不解的怪現象比較多。
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所以全國有很多「十八怪,譬如:
重慶十八怪
房如積木順山蓋,三伏火鍋逗人愛
坐車沒得走路快,空調蒲扇同時賣
背起棒棒滿街站,女士喜歡露膝蓋
龜兒老子隨口帶,不吃小面不自在
光著膀子逛大街,街邊打望好愉快
辦報如同種白菜,崽兒打賭顯豪邁
矮小伙高姑娘愛,攤開麻將把客待
公交車上擺擂台,寶氣處處都存在
人名沒得地名怪,喪事當作喜事辦
重慶民間還流傳著「重慶十八怪」的說法,即七十歲叫「女娃兒」不為怪,八十歲喊「崽兒」很自在,男人染發裝「老外」,女人的肚臍眼在衣服外,說話著急像比賽,「言子兒」又多又古怪,「麻辣燙」越熱越要賣,不吃小面不自在,爬坡上坎當小菜,坐車沒得走路快(堵車),路邊打望(東張西望)好愉快,棒棒(力夫)滿街找買賣等。
潮汕十八怪
海盜藏寶謎難猜
舌鏡奧秘解不開
火車路離站十里外
塗角壘牆當磚塊
騎樓避雨又防曬
琴棋書畫自成派
泰國國王潮州仔
木船前頭紅一塊
一條水布隨身帶
地瓜葉子護國菜
海水淹井水不壞
敬神要把神拖壞
八月成神速度快
活蟹生蚶吃不壞
粥是最愛葯當菜
買」是「不要」
佛道不分一起拜
功夫茶香濃得怪
廣西十八怪
綉球最大馬最矮,男女戀愛擺歌台
大年初一祭螞拐,百歲壽星能打柴
草帽蓋著地一塊,稻穀種到雲天外
不叫南海叫北海,海邊紅樹也懷胎
象鼻飲水山疊彩,米粉吃出三大派
粽粑大得像豬崽,石頭當成寶貝賣
禮品店裡賣棺材,滿街都是一腳踹
山在城裡樓在外,樂業天坑成群擺
千年銅鼓敲不壞,花山壁畫好難猜
南寧十八怪
四季花草綠不敗,滿城果樹連成帶
滿街都是一腳踹,單車頭上陽傘蓋
瓜果蔬菜烤著賣,一年時興一種菜
餐餐米粉也不賴,想吃鴨子到郊外
美食紀錄破得快,友仔友女不排外
說話愛把尾音帶,有毛小球常打壞
出門撲克隨身帶,劃拳猜碼有比賽
南巴涼鞋真實在,半夜三更還在外
晚會門票打折賣,民歌也可賺外快
柳州十八怪
水繞龍城橋作帶,石頭當成寶貝賣
禮品店裡賣棺材,「高頂篷」車滿城開
喉寶牙膏名在外,的士起步才三塊
狗肉火鍋真痛快,螺螄米粉成品牌
時風雙馬已不在,魚峰山下擺歌台
「柳江」化石耀萬代,柳侯衣冠人人拜
風雨橋邊油茶賣,雲片米糕真不賴
男友是「蛇」女稱「拐」,稱呼父母把「們」帶
街邊樹下麻將牌,俠義豪情柳州仔
桂林十八怪
(01)山似萬物碧水帶
(02)山在城裡樓在外
(03)老樹抱住石頭愛
(04)書畫石刻風洞載
(05)魚鷹漁夫小竹排
(06)桂花八月滿城開
(07)雞蛋鴨蛋論個賣
(08)「巴爺」兒歌唱不衰
(09)斤雞六狗「黃」最愛
(10)天下名橋聚一塊
(11)辣醬腐乳當寶賣
(12)遊人多過本地仔
(13)西街滿眼是老外
(14)馬肉米粉是道菜
(15)公車不用掏錢袋
(16)山水擺起大舞台
(17)狗肉朋友不算壞
(18)王城獨秀紫金帶
E. 誰知道雲南十八怪有哪些,最好帶圖片的
雲南十八怪詳解
都說雲南是彩雲之南,是一塊尚待開發的處女地,雲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旅遊資源等為雲南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西雙版納茂密的原始森林,神秘的野象群、尚處在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期的苦沖人、仍然保持走婚習俗的摩梭人等等,都為雲南增添了無盡的神秘。雲南十八怪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雲南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進一步加深了雲南的神秘感。現在有的雲南十八怪在雲南各地已經很少見了,而經過演繹派生出了「新編雲南十八怪」、「雲南飲食十八怪」等等,這些多半體現了雲南的現實生活。如果你對雲南的風土人情等有興趣,也可和我們討論。
第一怪:背著娃娃談戀愛,這是雲南少數民族試婚習俗的遺留,一般是女方有了小孩才能到男方家舉行婚禮。
第二怪:東邊下雨西邊曬,雲南是高原氣候,正所謂十里不同天。
第三怪:姑娘叫老太,有的少數民族叫小姨為舅老太,所以得名。
第四怪:雞蛋栓著賣,雲南眾多民族聚居地都是在邊遠地區,交通不發達,貨物通常靠人背馬馱,雞蛋易碎要買賣很不方便,於是機靈的人就把雞蛋用草裹起來,拴成串,這樣既方便又安全。
第五怪:火車沒有汽車快,一來因為山高路陡,二來原來雲南的火車是法國人的米軌小火車,行駛速度不快,因此不如汽車跑得快。
第六怪:青菜叫苦菜,僅僅因為習俗不一樣罷了。
第七怪:三個蚊子一盤菜,雲南是動物王國,三個蚊子一盤菜雖然誇張了些,但個頭也比一般的大,來雲南旅遊可得備好葯品哦!
第八怪:蘿卜當作水果賣,雲南氣候乾燥,蘿卜清熱降火,多吃對身體有益。
第九怪: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這早已經成為歷史了。
第十怪:草繩當褲帶,這雲南的邊遠山區都已經很少見了。
第十一怪:竹筒當煙袋,水煙保留了煙味又瀝悼了煙油,既有樂趣又不傷身體,很受雲南少數民族的喜愛。
第十二怪:草幅當鍋蓋,雲南少數民族多用乾草製作樣子象斗笠一樣的鍋蓋,這種鍋蓋保溫好,而且做出來的飯菜還有一股草香,實在是方便實惠。
第十三怪:老太爬山比猴快,雲南少數民族善良、勤勞,婦女在勞動中同男人一樣吃苦耐勞。
第十四怪:粑粑叫餌塊,好象只有雲南才這樣叫。
第十五怪:姑娘叼煙袋,各民族的風俗以及審美觀不同。
第十六怪:娃娃出門男人帶,雲南模範丈夫多。
第十七怪:石頭洞里有村寨,蔗風避雨,天然石洞是最好的處所。
第十八怪:小和尚可以談戀愛,傣族少年都要進佛堂學習,佛堂即學堂,並非大乘佛教里小和尚的概念。
說明:
雲南十八怪並不是專指以上這些,其實「十八」是「許多」的一種表達方式,更朗朗上口罷了。雲南民族眾多,風俗習慣自然就有許多的不同,正因為不同,才有吸引力,正因為怪,才增加了神秘感,這也正是雲南旅遊業長盛不衰的原因。就雲南的許多不同的民俗風情來說,對於不同的旅遊者自然有不同的感受,我想朋友們應以一種見怪不怪的心態來看待雲南十八怪以及任何少數民族的習俗,有一個相對正確的理解,才能真正領略到雲南魅力。
另一說:
雲南第一怪:
雞蛋用草串著賣:老鄉們為了便於買主攜帶所購買的雞蛋,又不被碰壞,便以竹蔑或麥草貼著蛋殼編,每個都隔開,十個為一串,可以掛在牆上,想吃的時候便吃幾個拿幾個。
雲南第二怪:
摘下斗笠當鍋蓋:雲南竹林較多,因此許多用具都以竹子為原料,而鍋蓋就形似於內地的斗笠,只是頂略小一點,便於抓拿,而且用此做鍋蓋,透氣保溫,做出來的飯更加清香。
雲南第三怪:
三隻蚊子一盤菜:雲南的許多地區,天氣較為炎熱,終年蚊蠅不絕,特別是野地與牲畜圈裡的蚊子個頭都比較大大,故誇張說3個蚊子一盤菜。
雲南第四怪:
火筒能當水煙袋:當地人抽煙所用的煙袋很像內地的吹火筒,只不過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裡吸,煙氣經過水過濾,可以減低焦油的濃度,味道更加清涼香醇。
雲南第五怪:
糌粑被叫做餌塊:雲南產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後,揉製成長條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顏色白如雪,象內地做的白米粑,當地稱餌塊。
雲南第六怪:
背著娃娃談戀愛:少數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後數日媳婦便回門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與丈夫相聚,開始真正的談戀愛。
雲南第七怪:
四季服裝同穿戴:雲南地區氣候多變,夏天不熱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較大,可以說是冷熱瞬變,在街上四季服飾隨處可見,長的、短的、厚的、薄的,顏色艷麗,絢麗多彩。
雲南第八怪:
螞蚱能做下酒菜:雲南許多地區的人都有吃蟲的愛好,變害蟲為佳餚,化昆蟲為美味,所以螞蚱、蝗蟲等,都因為油煎之後,焦脆鮮香,而成為了美味的下酒菜。
雲南第九怪:
姑娘被叫做老太:雲南有些地區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實就是指姑與娘,而把姑姑與娘娘喊為老太,所以你問姑娘他說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內地人所稱的小姨。
雲南第十怪:
和尚可以談戀愛:雲南與幾個信奉佛教的國家接壤,而佛教國家的男子上寺廟當和尚就像內地上學讀書或服兵役一樣,到時還可以還俗結婚生子,受其影響,邊民也穿和尚服談戀愛。
雲南第十一怪:
老太太爬山比猴快:雲南多高山深谷,當地的婦女們從小到老都勤勞無比,爬山越嶺、種地砍柴都習以為常,因此練就了一身矯健的身板與腳勁,七八十歲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雲南第十二怪:
新鞋後面補一塊:少數民族婦女在綉花鞋後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綉花精心點綴。既美觀又有擋灰擋泥的實用價值。
雲南第十三怪:
汽車還比火車快:由於有許多的高山峽谷,所以雲南境內的鐵路坡度很大、彎道較多,使得火車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車沒有汽車快的獨特景觀。
雲南第十四怪:
腳趾常年都在外:雲南到處崇山峻嶺,行路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會有較多的腳汗,於是就做成淺幫鞋,露出腳趾,能夠感到更加涼爽。
雲南第十五怪:
娃娃全由男人帶:雲南的婦女們歷來勤勞,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們來干,而男子們相對來說卻比較清閑,大多都呆在家裡帶孩子。
雲南第十六怪:
花生蠶豆數著賣:舊時滇省民風多純善,喜歡以物易物,恥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蠶豆等物品都數堆賣,人心就是秤一桿。
雲南第十七怪:
這邊下雨那邊曬: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雲南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十里不同天的多變氣候的。相差十里便會有不同的天氣景象,而同一座山的兩面也是一面艷陽天,一面雨傾蓬。
雲南第十八怪:
四個竹鼠一麻袋:山區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筍。食竹筍的鼠多肥碩,形壯與家鼠有很大差相異。用這樣的山珍待客真是賽過雞鵝。
又一說:
在民間有好幾種版本,諸如"三隻蚊子一盤菜,四個竹鼠一麻袋。老奶爬山比猴快,小和尚可以談戀愛。剩菜可以做酸菜,蘿卜當作水果賣。有話不說歌來代,袖珍小馬有能耐。娃娃出門男人帶,種田能手多老太。鮮花四季開不敗,牛糞粑粑牆上蓋。石頭長在雲天外,草會咬人更奇怪。"但流傳最廣的則是:
竹筒當煙袋,雞蛋用草串著賣,草帽當鍋蓋,豆腐長毛才出賣,青菜叫苦菜,米飯粑粑叫餌塊,蠶豆數堆賣,三個螞蚱一盤菜,草繩當腰帶,腳趾露在鞋子外,松毛扭著賣,這邊下雨那邊曬,姑娘叫老太,背著娃娃談戀愛,鞋子後邊多一塊,四季服裝同穿戴,火車沒有汽車快不通國內通國外。
雲南十八怪至今在雲南仍不難尋找到它們的蹤跡。
第一怪 竹筒當煙袋
雲南被譽為"植物王國",竹資源極為豐富,人們用竹子造竹樓,編竹笠、竹席,甚至還用竹筒來背水、當鍋燒飯、燒菜,尤其以竹做煙袋令人稱奇叫絕。竹煙筒水中過濾過的煙氣既保持了旱煙的醇香,又消除了煙氣中的焦辣,滋潤了喉嚨,而且還有咕嚕嚕的聲音,用它吸煙,可謂聲、色、味俱全。
第二怪 雞蛋用草串著賣
雲南山高路險,商品在運輸途中的安全問題始終是一個難題。當地人用稻草把雞蛋紮成串來賣,既解決了運輸途中雞蛋容易破損的難題,又便於買賣雙方公平計價,童叟無欺,極為便當。
第三怪 草帽當鍋蓋
雲南各地草木茂盛,人們就用這些原料編織成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簾子、帽子、鍋蓋、蓑衣和草墩,以及各種造型別致的工藝品。初到雲南來的外地人往往將外形相似的草帽與鍋蓋混為一物,誤以為雲南人用草帽當鍋蓋。用草編織成的形同草帽的鍋蓋,因為吸濕,沒有蒸汽水下落,具有良好的保溫和透氣功能,既給蒸出來的食物增添了清香,又使飯菜在熱天時不易變壞,極為實用。
第四怪 豆腐長毛才出賣
雲南天氣較熱,不易保存新鮮的食物,許多雲南人也都愛吃臭豆腐,乾脆就將剛做出來的新鮮豆腐用稻草捂上幾天,直到長毛變成臭豆腐,才拿到街上去賣。據說清朝時康熙皇帝品嘗了雲南臭豆腐後,龍顏大悅,賜名"清方臭豆腐"。因而,滇中、滇南、滇西等地燒豆腐攤遍布城鄉。臭豆腐還可以煎、炸、蒸或腌製成腐乳,是雲南別具風味的地方佳餚。
第五怪 青菜叫苦菜
滇中、滇南一帶氣候溫暖、雨水充沛,四季常青,綠色菜類全年不斷,品種繁多,所以在內地被人稱為青菜的蔬菜不具有識別的特徵,而以口味為識別標准。因此,略帶苦味的青菜都被稱作苦菜。
第六怪 米飯粑粑叫餌塊
雲南盛產稻穀,為便於外出攜帶干糧,雲南人將蒸出來的米飯團舂揉成餅,稱之為"餌塊"。可以炒、煮、煎、炸(參見雲南小吃)。
第七怪 蠶豆數堆賣
舊時代雲南商品經濟落後,市場交易不多,散布在全省各地的鄉村市場尤其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買賣雙方很少用秤,農產品都是以堆、以捆為單位出賣,花生、蠶豆等農產品亦不例外,也是數堆賣。
第八怪 三個螞蚱一盤菜
雲南人食物來源極為豐富,人們不僅吃各種不同動物的肉和種類繁多的各種野菜,而且還吃苔蘚、竹蟲、蜂蛹和眾多的野生菌,香脆可口的油炸螞蚱更是餐中常見的下酒好菜。由於雲南螞蚱個大,不多的幾個就可堆成一盤,所以說"三個螞蚱一盤菜"。
第九怪 草繩當腰帶
過去雲南經濟落後,群眾生活貧困,在鄉村地帶草繩當腰帶是十分常見的現象。現在經濟發展了,群眾生活水平有較大的提高,草繩當腰帶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
第十怪 腳趾露在鞋子外
雲南群山連綿,山高路險,而且氣候溫暖,爬山跑路往往要出腳汗。因而,露出腳趾的草鞋和布做的涼鞋由於涼爽方便曾經是雲南人普遍喜愛的鞋履。
第十一怪 松毛扭著賣
在雲南眾多的樹木中,雲南松最為多見,森林中鋪滿了它的落葉。人們將這些落葉摟來扭成松毛鬏,用來生火燒飯,也用來燒烤鴨,別有一番風味。所以,舊時的雲南城鄉市場上隨處可見松毛扭著賣的景象,直到現在個別縣鄉集市上仍有此市景。
第十二怪 這邊下雨那邊曬
在雲南奇異的山川地貌、多樣復雜的氣候環境中,"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前下大雨,山後艷陽天"是十分常見的自然景象。特別在秋季,這邊下雨那邊日頭曬也就成了山區的一大自然景觀。
第十三怪 姑娘叫老太
雲南民族眾多,風俗各異,內地人稱妻妹為小姨,在雲南有的地方叫做"姨老太"。
第十四怪 背著娃娃談戀愛
過去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婚俗異彩紛呈,除阿注婚、搶婚外,有的民族盛行過婚後回娘家,等到有了娃娃再落夫家的習俗,"背著娃娃談戀愛"也就成了見怪不怪的風景了。
第十五怪 鞋子後邊多一塊
雲南婦女擅長綉花做鞋,為了方便穿鞋和脫鞋,常在布鞋後做一個"鞋拔",並在鞋拔上精心地綉上一朵花,雲南人稱之為"鞋挹拔"。它既實用,又有裝飾作用,使鞋子更加美觀別致。
第十六怪 四季服裝同穿戴
雲南許多地方是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尤其是昆明,素有"春城"的美稱,其年均溫度15℃,月均最高溫度和月均最低溫度分別為21℃和10℃,無論是春夏秋冬哪一季,昆明街頭隨處可見男女老少身著多姿多彩的四季服裝,"四季亂穿衣"是昆明的一大街景,與北方人的服裝四季分明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第十七怪 火車沒有汽車快
雲南在准軌(軌距1.435米)火車出現前,早在1910年就開通了米軌(軌距1米)火車,但由於高山大川、峰壑溝洞的阻隔,道路崎嶇難行,火車時速僅有二三十公里,根本無法與內地的火車時速相比。此外,雲南還曾有速度更慢的寸軌(軌距0.72米)火車,在上坡時,連人都跑不過。相比之下,滇境內的汽車速度則比火車快,加上汽車路要比火車路少繞一些道,因此人們出門趕時間辦事,汽車便成了首選的交通工具。
第十八怪 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
雲南邊陲山高谷深路難行,雖然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時期就修築了五尺道,清朝末年,法國人又在滇境內建成了昆明到越南海防的滇越鐵路,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雲南仍沒有一條與內地相通的鐵路,所以過去進出雲南,多繞道越南而行。就連顯赫一時的雲南都督蔡鍔將軍,1915年為了反對袁世凱復辟稱帝,也只能乘火車由滇越鐵路從越南潛回雲南。因而,早年的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也就被人稱之為一怪了。
雲南第一怪,雞蛋用草串著買。
雲南第二怪,粑粑餅子叫餌塊。
雲南第三怪,三隻蚊子炒盤菜。
雲南第四怪,石頭長到雲天外。
雲南第五怪,摘下草帽當鍋蓋。
雲南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雲南第七怪,種田能手多老太。
雲南第八怪,竹筒能做水煙袋。
雲南第九怪,袖珍小馬有能耐。
雲南第十怪,螞蚱能做下酒菜。
雲南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
雲南十二怪,好煙見抽不見賣。
雲南十三怪,茅草暢銷海內外。
雲南十四怪,火車沒有汽車快。
雲南十五怪,娃娃出門男人帶。
雲南十六怪,山洞能跟仙境賽。
雲南十七怪,過橋米線人人愛。
雲南十八怪,鮮花四季開不敗。
F. 雲南十八怪有哪些
雲南十八怪有三個版本:
版本一
第一怪、雞蛋用草串著賣;第二怪、摘下斗笠當鍋蓋;第三怪、三隻蚊子一盤菜;
第四怪、火筒能當水煙袋;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餌塊;第六怪、背著娃娃談戀愛;
第七怪、四季服裝同穿戴;第八怪、螞蚱能做下酒菜;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
第十怪、和尚可以談戀愛;第十一怪、老太爬山比猴快;第十二怪、新鞋後面補一塊;
第十三怪、汽車還比火車快;第十四怪、腳趾常年都在外;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帶;
第十六怪、花生蠶豆數堆賣;第十七怪、這邊下雨那邊曬;第十八怪、四個竹鼠一麻袋。
版本二
第一怪、竹筒當鍋煮飯賣;第二怪、牛奶做成扇子賣;第三怪、過橋米線人人愛;
第四怪、草帽當鍋蓋;第五怪、米飯粑粑叫餌塊;第六怪、雞蛋用草拴著賣;
第七怪、三個螞蚱一碟菜;第八怪、土鍋通洞蒸雞賣;第九怪、談情說愛用歌代;
第十怪、竹筒做煙袋;第十一怪、星雲湖裡魚分界;第十二怪、新娘要把墨鏡戴;
第十三怪、娃娃出門男人帶;第十四怪、四季服裝同穿戴;第十五怪、大理石頭當畫賣;
第十六怪、火車沒有汽車快;第十七怪、石頭生在雲天外;第十八怪、四季鮮花開不敗。
版本三
第一怪、洞經古樂賽天籟;第二怪、建水汽鍋神仙愛;第三怪、翡翠人人身上帶;
第四怪、赤腳踏火真能耐;第五怪、刀山當做雲梯賽;第六怪、太陽歷法彝家寨;
第七怪、宴席長長擺通街;第八怪、民歌小調下酒菜;第九怪、燕子窩窩皇帝愛;
第十怪、燒豆腐用玉米數著賣;第十一怪、草芽當做象牙賣;第十二怪、披星戴月納西噻;
第十三怪、北回歸線雙胞寨;第十四怪、三步走過五條街;第十五怪、百間房子一家在;
第十六怪、樹葉灑水表示愛;第十七怪、火把節來人人愛;第十八怪、獨龍紋面古傳代。
(6)雲南十八怪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相關說明
螞蚱能做下酒菜:將捕捉到的螞蚱集中起來,然後倒入滾燙的水中,扣鍋蓋,加大火勢,螞蚱由綠黃色變成棕色後,便撈出來進行晾曬,並摘去翅膀、刺腳。食用時,一般用植物油煎炸,脆香美味,是佐酒待客的一味佳餚。
火車沒有汽車快:那麼中火車小火車究竟慢到什麼程度呢?以米軌為例,從昆明至開遠,約需8小時,而一般汽車約5小時。
鮮花四季開不敗:雲南的立體氣候適宜寒溫熱類型的植物生長。在這個植物王國里,四季常青,鮮花常開。春夏秋鮮花常開不難想像 ,而進入數九寒天,傲雪斗霜的山茶花、梅花則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盛開起來。
參考資料:網路-雲南十八怪
G. 誰有雲南十八怪的圖片(配文的)
建議你去買一箱雲南山泉!瓶子上有!
不過還是找了個無聊人拷到網上的原圖好象是!
你自己看看
http://www.hneline.com/bbs/dispbbs.asp?boardid=63&id=13990
H. 求雲南十八怪,要帶圖的!
雲南由於其獨特的地理風貌,特殊的氣候狀況,多彩的民族風情,奇特的風俗習慣,產生了許多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奇異現象,隨著遠來的遊人、匆匆的過客們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暫的足跡並離開之後,他們所耳聞目睹的那些奇聞異趣也逐漸流傳開來,並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傳下「雲南十八怪」、「雲南二十八怪」、「雲南八十一怪」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