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這是什麼蟲(有圖),在土裡發現大量的,求解答
蟎蟲的一種,腐食酪蟎。
腐食酪蟎為蜱蟎目,粉蟎科的一種動物。分布在世界各地。
寄主食用菌及脂肪、蛋白多的貯存食品。禾穀類種子、油粒類、豆類以及各種加工糧和加工製品等;還為害蛋干、乾酪、火腿、青魚粉、椰干、香蕉乾等。 蛀食菇柄或菇傘,形成污染的凹陷洞。洞中有很多小坑,長毛蟎在坑中群聚為害,有的把小菇蕾全部蛀空,致食用菌減產,嚴重的絕收。
❷ 哪些是在土裡生活的昆蟲
1、螻蛄
螻蛄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螻蛄科昆蟲的總稱。螻蛄俗名拉拉蛄,地拉蛄,天螻,土狗等,是葯用昆蟲。我國大陸上常見的分布較廣的螻蛄有4種,分別是華北螻蛄、東方螻蛄、金秀螻蛄、河南螻蛄和台灣螻蛄。
當氣溫下降,本地區大約在10月下旬開始向地下活動,一窩一蟲,頭部朝下,不群居,多在凍土層之下,地下水位之上,以成、若蟲越冬,第二年當氣溫升高到8°C以上時再掉轉頭向地表移動。
2、金針蟲
溝金針蟲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北地區,其中又以旱作區域中有機質較為缺乏而土質較為疏鬆的粉砂壤土和粉砂粘壤土地帶發生較重,是我國中部和北部旱作地區的重要地下害蟲。
細胸金針蟲在淮河以北地區常年發生,以水澆地、潮濕低窪地和粘土地帶發生較重。另兩種金針蟲在北方發生也較為普遍,褐紋金針蟲分布於華北,寬背金針蟲分布黑龍江、內蒙古、寧夏、新疆。
3、蟋蟀
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雄蟲在交配時期也和另一個雌蟲居住在一起),因此,它們彼此之間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會咬鬥起來。一隻雄性蟋蟀可與多隻雌蟋蟀同居。
4、螞蟻
螞蟻是群集而居的社會性昆蟲,而且戀巢性很強。多數種類築巢於地下或樹上,且食性雜,一般植、肉兼有。 雙齒多刺蟻(Polyrhachis dives)和其它螞蟻一樣,一般以蟻巢為一個家庭。一窩中有蟻後(雌蟻)有一個或數十個。工蟻專築巢、覓食、育幼等,數量最多。
5、禪
蟬的幼蟲生活在土中,有一對強壯的開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樹勢,使枝梢枯死,影響樹木生長。通常會在土中待上幾年甚至十幾年,如3年、5年,還會有17年,這些數有一個共同點,都是質數。
❸ 土裡的蟲子有哪些
螻蛄、蠐螬、金針蟲、鉤金針蟲、地老虎、小弟老虎、根蛆、根蝽、根蚜、擬地甲、蟋蟀、根蚧、根葉甲、根天牛、根象甲、螞蟻和白蟻等。
多數昆蟲的幼蟲非常脆弱,所以它們要在相對安全的地方才能長成成蟲。例如,金龜子的幼蟲就是在地下生長的,它們會在地下待好幾周,直到長成成蟲後才到地面上活動。
❹ 這種白色的蟲子是什麼,盆栽土裡有好多(附蟲圖)
1,是盆栽土裡滋生的小細菌,微生物。
2,當花盆裡的泥土裡面長了很小的白色小蟲,可以去除一層3-5厘米的表土,用鬆土工具適當的松盆土,找一個比花盆更大更深的水桶或水盆,把水裝到比花盆在較高的水位就行,鬆土三個小時後把整盆花往裝有瓶水的容器中浸泡,緩慢的把花盆往水裡沉入,沉到水從花盆滲透出水為止,浸泡十分鍾後這些小蟲容易死亡。
3,盆花十分鍾後移出放置在向陽通風處,最近不易曬太陽能防脫水死亡。
4,去除後的表土可用 其它的營養土或腐殖土填充。
❺ 土裡邊有很多腳的蟲子是蜈蚣還是千足蟲
如下:
1、土裡很少有蜈蚣,多是蚰蜒或者千足蟲。
2、具體如下圖,這兩種蟲子都喜歡潮濕的地方。
❻ 土裡有很多白色透明的小蟲子,沒有腳,像小蚯蚓一樣但是肯定不是蚯蚓,是什麼蟲,用什麼葯就像圖片裡面
圖片中的蟲為尖眼蕈蚊。
❼ 花盆土裡挖出4條白色的蟲子有人認識嗎,請看照片
地老虎,昆蟲名,屬夜蛾科。世界約2萬種,中國約1600種。成蟲口器發達,多食性作物害蟲。種類很多,農業作物造成危害的有10餘種。其中小地老虎、黃地老虎、大地老虎、白邊地老虎和警紋地老虎等尤為重要。均以幼蟲為害。寄主和為害對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麥類、薯類、豆類、麻類、苜蓿、煙草、甜菜、油菜、瓜類以及多種蔬菜等。葯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實生幼苗也常受害。多種雜草常為其重要寄主。幼蟲會將農作物幼苗近地面的莖部咬斷,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斷壟。地老虎在全國各地均以第1代發生為害嚴重,春播作物受害最烈。
❽ 花土裡有很多白色的細長條的小蟲子.誰知道是什麼蟲子,怎麼除掉
沒有發酵腐熟配置營養土,施入土壤病蟲害較多,動物糞便里、農作物秸稈、下腳料里含有病菌、蟲卵、病毒,如果直接施入土壤,會在土壤中漫延、滋生、孵化,危害農作物生長,爆發病蟲害疫情。
總結:種花土裡生蟲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導致生成的原因也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土壤沒有處理好,許多病菌蟲卵和害蟲都是在土壤中生存或者越冬。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換盆兒,就是換土。如果還沒有開始上盆的話,就在上盆前對土壤進行消殺。
❾ 土中有白色帶兩個觸角的蟲子
土中有白色帶兩個觸角的蟲子是白粉虱。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屬半翅目粉虱科。是一種世界性害蟲,我國各地均有發生,是大棚內種植作物的重要害蟲。寄主范圍廣,蔬菜中的黃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類、萵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蔥、牡丹花等都能受其為害,還能危害花卉、果樹、葯材、牧草、煙草等112個科653種植物。
生活習性
溫室白粉虱不耐低溫,在遼寧均不能露地越冬。1年可發生10餘代,以各種蟲態在保護地內越冬為害,春季擴散到露地,9月份以後遷回到保護地內。成蟲不善飛,有趨黃性,群集在葉背面,具趨嫩性,故新生葉片成蟲多,中下部葉片若蟲和偽蛹多。交配後,1頭雌蟲可產100多粒卵,多者400~500粒。此蟲最適發育溫度25℃~30℃,在溫室內一般1個月發生1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