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寶馬車圖片
BMW是BayerischeMotorenWerheAG的簡稱,中文名寶馬. 寶馬是馳名世界的汽車企業,也被認為是高檔汽車生產業的先導。寶馬公司創建於1916年,總部設在幕尼黑。80年來,它由最初的一家飛機引擎生產廠發展成為今天以高級轎車為主導,並生產享譽全球的...
㈡ 最獨特的Mpower寶馬1M E82,淘車記更平凡,更真實
從2011年第一次發帖,到現在已經快十個年頭。有很多人說來這里就是一個炫耀,聊車,結交好友的平台,對我而言,是在記錄自己回國這十年來每一個開心的瞬間。雖然短視頻,直播成為了主流,但是,文字並非蒼白無力,圖片並非缺乏溝通,他們僅僅用最朴實方式呈現出你的語言。 我會一直在汽車之家持續的更新下去 更多內容,更平凡,更真實。
在我回國的每個階段,都一台手擋車型陪伴著我 2010年 GDB STI VERSION9 US model EJ257 2011年 EVOLUTION 9 CT9A 2014 BRZ 2017 STI VAB VERSION 11 US model EJ257
手動既是正義 從2003 年開始玩車,如果你不會開手動擋就說你喜歡玩車簡直就是在整個鄙視鏈的末端一般。畢竟那個年代,開手擋是一種技術,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開的很快很絲滑。再者那會沒有像現在PDK DSG 這些如此耐操,換擋速度賊拉快的變速器存在。 不過歸根結底,不可否認手動擋是人與機器溝通的一座橋梁,時過境遷,這種樂趣對於我來說,絲毫未減。 自從賣掉了上一台STI之後,這台1M 映入眼簾 要知道這一台近十年的老車,居然是原版原漆,沒有暴力改裝,沒有下過賽道,原車主屬於極品愛車人士,開車都要帶手套的那種。你想一想,一台如此的尤物,就好比含苞待放的花朵,好比未入市井的少年,未嘗禁果的情侶一般,怎能讓我不愛。
由於武漢疫情,從2月初開始了解,到四月底收入囊中 接近耗時三個月的時間,不過也正是如此,好事多磨,讓我也對1M 有了很多重新的認識,再次也感謝車主的割愛,入手價格就不多說了,車子很完美,14年至今無劃痕,無碰撞,無漏油,前任車主的吹毛求疵讓這台接近十年車齡的老車依然是巔峰狀態。 查驗了一下車輛,直接就過戶了 車型:1M 出廠:2011 上牌:2014 里程:49000 顏色:雪山白 內飾:標准M內飾
驗車小哥很專業,一眼就知道這是一台1M 驗車也就變得異常順利,沒有進入汽車之家對比圖環節
在武漢上牌如果驗車員認為你車涉嫌非法改裝,改色,他會要求你提供汽車之家你的車型的照片進行比對,之前GT3RS 和C63S editon 1 都受到過這樣的待遇
50選1 你選哪個。。
運氣還是湊合的
限量418台,花小幾十萬成為1of 418 更能和韓寒,李想等大神做車友或者前任車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美國和歐洲的二級市場溢價程度特別誇張,而在中國僅僅只是保值
E82 就目前而言,在MPOWER 整個車系來說都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 1在M前面,且出生既是巔峰 只有E82 才叫1M
碳纖維中網。 這讓我想起了現階段的大鼻孔設計以及 每台寶馬都配有M套件一般。畢竟現在這個年代,信仰不能賺錢,還是怎麼吸引怎麼來。
還是最喜歡這一代E82 E90 這一類的天使眼,可能是我老了。
原廠輪轂配置以及超越了E92 M3,後者僅只有18寸(標配)
M 的標志性葉子板上的 轉向燈
後換的RS 的純碳纖維SIDE SKIRT , 上半部分也是碳纖維,後期噴塗為白色
惡魔耳朵
原本就有些微微上翹的臀部再加上一個DUCK WING,更加性感
原廠WIDE BODY 的既視感啊。。。太美了
四齣排氣,聲浪嘛。 不大,不過還是很渾厚的,通俗一點來說,普通四缸車肯定是沒這個感覺的。。
N54 TWIN TURBO! 渦輪響應非常棒,加上原本有的3.0排量,按下M按鍵,你就不要擔心什麼渦輪遲滯和後端乏力的問題。 雖不說是完美,但是加速絲滑,細膩
避震塔頂的M罩。這是真的M power, M POWER 不僅僅只是動力,N54 就不是M POWER了?
更換的中冷管。 1M 的玩家應該都會換。 別問我如何知道的,M 群各個都是技師
後備箱還是挺大的,原廠也帶有液壓撐桿
和LC500 對比,車身高度還是過高了
中控台全景
更換的M SPORTS的 方向盤 帶 換擋提示燈以及小信息屏幕,主要顯示油溫水溫。畢竟1M這車在溫控上確實太爛了
我還是比較喜歡機械儀表
這儀表遮光板的翻毛皮在當年真的稱得上奢華,畢竟那會的寶馬真的不會內飾氛圍的營造上
當年的I DRIVE 顯示屏 內容清晰,反應速度也挺快的
更換的3D波棍頭和碳纖維內飾
自動空調和媒體控制 中間的翻毛皮紅色縫線也與儀表台遮光板遙相呼應
一鍵啟動 插入鑰匙才能按
更換的純碳纖維門板。。這個我肯定不拆了,還貼了膜 關鍵這產品嚴絲合縫,作為改裝品真的不是原廠差,實屬難得
座椅電動前後調節,方便後排進出
這么小的車,後排橫向空間空間其實還行,比我的LC500 這樣的大型GT跑車都要強些。只不過座椅舒適度和頭部空間那就不要太奢望了
翻毛皮點綴。這種設計讓我想到了法拉利的選配 哈哈哈
1M 不是完美的 可憐的手動變速器加上N54的雙渦輪,原廠感覺這套動力總成在那個年代叫大馬力後驅,現在只能叫觀賞型小跑車了,來一台原廠的S3 S4 分分鍾蹦的你懷疑人生 寶馬在那個歲月產出的M POWER 設計缺陷還是挺多的,產品優秀不代表有著現代車皮實耐操的素養,各種漏油,甭管,缺失點火,數不勝數。他現在確實不是一台去征服賽道,跑街的最佳選擇(雖然有很多人這么干,而且還幹得漂亮) 整體車身並非全鋁車身,車身重量過大,車身重心過高,由於產品定位的原因,原廠的冷卻系統,剎車系統非常一般
1M 是獨一無二的 中國僅僅發布418台,也僅僅只有E82的 1M 才能叫1M 這也是一台真正的M POWER,除了引擎以外的全部調教都有M部門操刀,所有的底盤,傳動,剎車系統雖然並非獨立研發,但絕非東拼西湊。很多時候不要當鍵盤俠,你開過135 或者335之後,再來開一下1M 他們的感受絕非相同,哪怕跟老大哥E92M3 相比,優秀的低扭也有著不同的性格而並非弱勢 最具原始的機械轉向助力,後驅,短軸距,手動擋,配重比,以及N54優秀的渦輪反應速度加在一塊等於駕駛樂趣 所以這是一台真正的駕駛者之車,是在駕駛過程當中取悅你的夥伴,當年我並不喜歡他,現在反而越來越喜歡了,雖然他老了,好在,我也老了。 我應該會長期持有,直到我買不起車位的那一刻吧,畢竟有些車,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
㈢ 堪稱「史上最大鼻孔」,全新寶馬4系實車曝光!
一個出色的品牌,身上總有出眾的設計,正如寶馬的「天使眼」和「雙腎格柵」。近些年,消費者對「大」的從未停止,從消費者出發,寶馬標志性的雙腎格柵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最新出的寶馬X7和新7系、3系等幾款新車型都採用了大型雙腎格柵,不過,從網上的大部分評論來看,部分消費者似乎還不是太能接受寶馬越來越大的「鼻孔」。
而回歸設計本身,此次全新寶馬4系實車的「大鼻孔」亮相,不少網友和筆者對於寶馬「大」的追求都有所不解,這次4系與眾不同的設計理念究竟是否是超前之作?還得交給時間來驗證。那對於寶馬越來越大的鼻孔,你們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
未來,雲堆汽車將持續關注全新寶馬4系的最新消息,歡迎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有沒有開寶馬車的圖片
你好,,,
去sous網路圖片,,,裡面you一大批,祝你好運
㈤ 求男生駕駛寶馬或賓士.奧迪的車內圖
還有很多你需要的話傳你郵箱這個最符合條件http://attach1.92wy.com/attachments/day_090501/20090501_.jpg這是另外一個小男人的
㈥ 重磅!全新一代寶馬4系實車圖泄露,大嘴格柵無誤!
作者:Bright
?目前,全新一代寶馬4系的量產實車圖曝光,2021款4系外觀已經定格,現有照片足以使人們對TA的外觀有所了解。
全新4系大嘴格柵高大兇猛!
小編知道你最想知道就是4系格柵的模樣,因為自Concept4首次亮相以來,大嘴格柵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現今可以下結論了,如下圖所示,下一代保安4系的格柵很大!非常大!
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2021款寶馬4系雙門轎跑車的正式發布會定於今年夏天晚些時候,但是與之密切相關的電動寶馬i4概念車將在3月初的日內瓦車展上展出。彼時i4將對車身的設計進行獨立解釋,i4也會為下一代4系的設計帶來更多細節。
寫在最後:
對於之前下一代寶馬4系的大嘴格柵的設計,終於塵埃落定,如此巨大的進氣格柵,或將會起到一個標新立異的奇效,因為小編個人認為,寶馬的設計師想讓轎跑車型獲得新生,給予4系轎跑與眾不同的外觀設計,那麼,下一代4系做到了,並且成功的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你覺得下一代寶馬4系的大嘴格柵如何?
請留言??評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俗話說,開寶馬坐賓士,寶馬的操作性到底好在哪裡
為什麼俗語說,坐賓士開寶馬呢?原來是這樣!
因此,從汽車動態體驗、乘車內部靜態環境外加駕駛員自身風格三方面來講,坐賓士更舒適。
㈧ 真馬親寶馬的一組圖片,其他的圖片
真馬親寶馬的其他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