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峨嵋酒家菜品圖片全家福多少錢
擴展閱讀
哪些圖片有高清大圖 2025-05-16 14:26:10
女人收紅包圖片 2025-05-16 14:25:28
詩歌ppt背景圖片 2025-05-16 14:25:20

峨嵋酒家菜品圖片全家福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07-06 00:31:26

⑴ 我想問一下廣州酒家菜餚菜價是多少

吃最差的東西也要700-800,如果稍微好一點,要1000多。

⑵ 峨嵋酒家的品牌形象

峨嵋酒家開業於1950年,是北京第一家經營川菜的老字型大小飯庄。現除主營川菜外還有部分粵菜及海鮮類菜。峨嵋酒家就餐環境典雅,三層樓式的建築結構2000平米,店前的外賣窗口專門出售峨嵋酒家的熟食;一樓大廳以散座為主,面向大眾消費,經營經濟實惠的川味菜餚,各種小吃、菜品在川味的基礎上守本創新,更加註重適合北方人的口味特點;二樓散座零星點綴在藤蔓、小池,秋籬之中,恬靜、宜人,二、三樓以特色雅間為主,以四川名勝命名,川風、川韻濃郁十足,經營精品川菜、粵菜,承辦中高檔宴會。
峨嵋酒家在北京久負盛名,一是它是北京第一家川菜館;二是有國寶級川菜大師伍玉聖在此主廚60年,他主創的「峨嵋派川菜」久譽京城,受到顧客追捧。
「峨嵋派川菜」的菜式主要特點是:根據四川當地傳統手法,結合北京人飲食習俗、口味需求而調整創新的川菜。菜式精細、雋詠,以味見長。名菜以黃燜魚翅、豆瓣大蝦、家常海參、大蒜燒鰻魚等為代表。家常味系列又以水煮、香辣等為著。峨嵋酒家最具代表意義的就是「宮保雞丁」,一菜名天下。

⑶ 哈爾濱鑫鵬酒家有什麼特色菜么十一二人的同學聚會大概消費多少呢

我們一般到那就是吃火鍋啊,10多個人吃火鍋不點貴的海鮮的話的話大約能消費500-600吧,他家還真不什麼很貴,而且都是小鍋。

⑷ 拿有宮保雞丁這道菜(不是宮爆雞丁),好像是29塊錢一份

你好!

哈哈,你的問題有意思,,,

一: 到底是「宮保雞丁」還是「宮爆雞丁」:

宮保雞丁就是「宮爆雞丁」! 是川菜系中的傳統名菜,
其實,「宮爆雞丁」這個名字是誤寫,正確的名字應該是」宮保雞丁"!

為什麼呢? 這道菜的來源跟清代的四川總督丁寶楨有關。他曾被授予「少保」(太子輔導者)的頭銜,「少保」也稱「宮保」。
相傳,丁寶楨在貴州時曾愛吃糍耙辣椒加花生仁炒雞丁。調任山東巡撫期間,其家廚在丁的指導下,用山東爆炒方法製成。調任四川任總督後,丁府烹制的炒雞丁更為考究,並常用此菜宴請賓客,因此被稱為「宮保雞丁」。

二: 正宗的「宮保雞丁」的做法:

材料:去骨雞胸肉:900公克,干紅辣椒:40公克,炸花生米:75公克

配料:花椒粒:2大匙,蔥:2根(切段),蛋白:1個,太白粉:2大匙,醬油:2大匙,米酒:1茶匙,蒜末:1/4茶匙,麻油:1茶匙,糖:半茶匙,白醋:1茶匙,色拉油:5杯,醬色:1茶匙,鹽:2茶匙,水澱粉:1大匙

做法:

1. 先用一個蛋白、鹽半茶匙及太白粉2大匙攪拌均勻,調成「腌料」備用。再用醬油1大匙、米酒1茶匙、太白粉水1大匙、糖1/2茶匙、鹽1/4茶匙、醬色及白醋1茶匙、麻油2大匙、蒜末1/2茶匙調拌均勻,調成「綜合調味料」。

2. 雞胸肉先切成約1公分的方塊狀碎丁。切好的雞丁用「腌料」攪拌均勻,腌漬半小時。雞丁腌好以後,燒熱5杯色拉油,先將雞丁倒入鍋內,用大火快炸半分鍾。

注意: 雞丁不要炸得太久,以免雞肉炸得太老。雞肉炸到變色之後,先撈出來瀝干油汁備用。 在鍋里留下約2大匙的油,燒熱後將切好的干辣椒下鍋,用小火炒香後,再放入花椒粒和蔥段一起爆香。爆香後把雞丁重新下鍋,用大火快炒片刻後,再倒入「綜合調味料」繼續快炒。

3. 最後加入花生米,炒拌幾下就可以起鍋了。

謝謝!!

⑸ 北京老字型大小峨眉酒家的宮保雞丁好吃嗎

好吃啊。除了北京還有很多家宮保雞丁商家都不錯。

宮保雞丁是四川的傳統名菜。雞肉是主要的原料。特色菜是辣味加甜和辣。在四川,是高水平的,不只是我們中國人喜歡吃這道菜,外國人也很喜歡吃,吃完還贊不絕口,在國外,已成為中國食品的代名詞,外國人談論中國食品,宮保雞丁,在中國餐廳,最是宮保雞丁。

最後,雞大腿骨從雞大腿下刀,沿著雞骨頭切開。雞肉必須用腌料腌制才能有味。用小火炒花椒和干辣椒。雞丁用大火翻炒至80%熟,雞丁不會變干。不要同時煮調味料。與每一種調料充分攪拌,讓每一種調料的味道與雞丁充分混合,然後再加入下一種調料。炒菜前,在鍋里倒入3茶匙紅油。

⑹ 北京城都有哪些老字型大小

1、峨眉酒家

北京人下館子,去同和居必點三不沾,上鴻賓樓必點紅燒牛尾,來峨眉酒家為的就是那一盤「荔枝口」的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不算什麼小眾菜,隨便走進一家館子,翻開菜單准有它,而且一家一個味兒,但吃來吃去覺得還是峨眉酒家的最好吃,並且無人能及。

夾一塊雞丁,入口先甜後酸、略有椒香,咸鮮還稍帶點麻口。一盤宮保雞丁吃完,這時候往盤里看「只見紅油不見汁」,就說講究不講究吧!

人均:93元。

地址:北禮士路58號。

2、烤肉季

舊時,在京城專賣烤肉的有三大家,分別是「烤肉宛」、「烤肉季」和「烤肉王」。現在,只有烤肉宛和烤肉季還在經營,老輩兒嘴裡常提到的「南宛北季」。

烤肉季的的烤羊肉香嫩可口、不膻不柴、吃多了也不會覺得膩,尤其是用剛出爐的芝麻燒餅加上滿滿的肉,擎好吧您內。還有個小吃法,就是往裡放上點辣椒油,一口下去更香了。

但過節就不推薦您上烤肉季了,總店(什剎海店)和分店(鮮魚口)都在景點,咱就不上那挨擠去。您要真饞這口了,劉記炙子烤肉 、攬月齋、 烤肉劉、厚味居都不錯,可以嘗嘗。

人均:125元。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前海東沿14號。

3、柳泉居

「劉伶不比渴相如,豪飲惟求酒滿壺。去去且尋謀一醉,城西道有柳泉居。」柳泉居是咱北京著名的八大居之一。在很多越做越一般的老字型大小中,柳泉居全是一直保持著水準。

人均:123元。

地址:新街口南大街176號。

4、大地西餐廳

過去,沒幾個人去得起老莫,但大地西餐廳就不一樣,菜的種類不輸老莫,最重要的是價格還算優惠,小年輕約會都愛來這兒,說不好您爸媽就在大地約過會呢~您要趕飯點來大地,能看見不少上歲數的顧客,都是這里的老主顧。

來這兒,要不知道點什麼也別著急,往旁邊桌瞅瞅,幾乎桌桌都會點的罐燜牛肉和奶油烤雜拌,還有紅菜湯也別落下,每一道菜都是俄式風味與北京口味的完美結合。

人均:119元。

地址:西四南大街44號。

5、烤肉宛

老北京都知道上烤肉季吃烤羊肉,去烤肉宛吃烤牛肉。烤肉宛是咱北京最老經營烤肉的店,與又一順、鴻賓樓、民族宮清真餐廳並稱西城清真四傑。

吃過的人肯定記得那個味道,溢油盪香,不敢說現在烤肉宛的烤牛肉有多牛,但過去他家的牛肉鮮嫩程度能跟豆腐一決高下。薄片均勻的牛肉片,配以香油、醬油、蝦油、料酒、薑汁、白糖、味精、蔥絲、香菜等佐料,再往炙子上那麼一烤,鮮香四溢,任誰聞了那味道,都會走不動路。

人均:108元。

地址:南禮士路58號。

6、砂鍋居

都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天冷了就總想吃點熱的東西,這時候來砂鍋居吃上一個肥而不膩,湯純味厚,熱乎乎的砂鍋白肉。一口熱湯下肚,從胃暖到心,嘴裡還留著香。

人均:111元。

地址:西四(缸瓦市)南大街60號。

7、同春園

同春園八大春之一,松鼠鱖魚是他家最有名氣的菜品之一。「聞香下馬,知味停車」說的就是同春園這道菜。

他家的松鼠鱖魚火候焦嫩適度,汁芡甜酸適口,刀工錯落有致,上桌澆汁後吱吱做響,又因魚豎伏盤中,像只俯首緩行的松鼠,於是便有松鼠鱖魚這樣的名字。

人均:134元。

地址:新街口外大街甲14號。

8、馬凱餐廳

馬凱餐廳除了是家經營湖南風味菜餚的館子,還是裝著老一輩的青春記憶和小一輩的童年回憶的場所。聽家裡老一輩兒,那一年拿著剛發的工資來馬凱,沒怎麼點菜,就花了自己半個月的工資。

這里的招牌菜有東安子雞,毛氏紅燒肉、鱖魚兩吃、響油鱔糊、麻醬糖餅.。重回地安門的馬凱漲了不少錢,有瓷笑稱都快吃不起了。

人均:131元。

地址:地安門外大街29號。

9、鴻賓樓

鴻賓樓是京城響當當的清真餐飲第一樓。紅燒牛尾、芫爆散丹,都是他家的招牌菜。雖說這紅燒牛尾貴了點,但上別地兒看看,還真沒幾家能達到鴻賓樓這水平的。

人均:156元。

地址:西城區展覽館路11號(百萬庄路口)。

10、又一順

在網上看到一句:「只有吃老字型大小的看家菜,才能咂摸出老北京的京味」每家老字型大小都有那麼幾道招牌菜。又一順作為是東來順飯庄的支派,承繼東來順風格,以涮羊肉為主,以炒菜為輔。但感覺這些年來這兒吃炒菜的人更多,醋溜木須、它似蜜、芫爆散丹。

人均:82元。

地址:德外黃寺大街西口28號。

⑺ 廣州酒家菜品價格

兩個人還吃乳豬?
廣州酒家不算便宜,但也還好,兩個人吃個飯,200-300元吧。

⑻ 開一家小飯店要多少錢

這個要看你在哪裡開店了。在如果租金高的話,打1萬每年加上裝修簡裝修5000之內,精裝修1萬5左右,餐具其實不要多少錢,3000就夠了,桌普通的5張1000元,椅子有10元一張就可以了,40張就不錯了,共400元,加上空調5000元,冰箱冰櫃2500元,辦證可以邊開邊辦1500元就可以了,流動資金如果有煙酒的話5000元就可以了,還有招牌100多--500左右玻璃門1000左右,共計3萬五左右,如果節約點可能更少的開支也能辦到,不要空調玻璃門20000就行了。

第一步:選店面

兩種地方是最好的選擇

一是公司寫字樓比較多的地方,二是居民居住密集的地方。選擇在公司寫字樓比較多的地方,可以保證中午生意。杭州的一些餐館經常出現中午空位太多、晚上卻不夠坐的情況。老餐飲很在意中午生意能不能做好。這樣可以保證一天的良性運行。在杭州城西商住區,大的酒店往往都開不好,做得好的都是一些特色小餐飲店。

選擇店面的渠道有很多種。可以通過媒體廣告、門店前的轉手廣告,也可以直接找新開發的房子,和房東談。還有一種方式是選擇好大致地段後,直接找上門和店面業主聯系,不管對方現在做什麼。這種方式雖然比較累,但是效果比較好。

可以利用店多隆市的效應

不要以為店多的地方就不宜進入。一條街上如果特色小飯店多了,會造成店多隆市的效應,生意反而比單槍匹馬更容易做。關鍵是在這么多的店之間,要和別的店做出差異來。

杭州市區的特色小飯店聚集地粗略搜索:(開業前的細致考察,對於一個飯店的成功會有很大的幫助。創業者最好根據自己的創業定位,到這些店一一考察。)

青芝塢麻辣一條街:最先是在浙大玉泉校區附近的玉古路出名的,拆遷後,麻辣館遷到附近的青芝塢,已經有十七八家麻辣館。

保亻叔路上的特色小飯店群:小飯店原來只有一兩家,生意比較冷清。自從2001年片兒川面館進入後,劉家香辣館、張大廚、大娘水餃、九百碗、漁家樂等特色店也先後進入,由於各自特色鮮明,這里反而成了熱鬧的餐飲一條街。

古墩路上文新路和文苑路之間的特色小飯店群:至少有十三家特色小飯店,既有面積五六百平方米大小的店,也有不到100平方米的店。菜館包括了桐廬家鄉菜、滿地樂雞味窩、一席地雞味窩、湘緣飯店、花溪王記、老陝面館、鄉村樓、榮記面館、綠穀人家、川中川、維妙軒等等。

新華路一帶:臻宇便當、桐山農家菜、臨記老廚、紹興農家菜等七八家特色小餐館,以做土菜見長,生意都還不錯。

華僑飯店背後:因為有菲樂酒家、大富豪酒家等做得很不錯的小飯店,這里是杭州廚師們安排自己胃口的常去地方。

中山北路上體育場路和鳳起路之間的小餐館群:有一品砂鍋、鴻順水餃、九百碗骨頭煲、溫州面館、蘭州拉麵等。

轉租店面要慎重

借轉租的時候賺取一部分轉租費,這幾乎是餐飲業內公開的秘密。所以,初入行的人在轉租別人店面時一定要小心。

轉租店面要注意一些陷阱:一是因為轉租方遇到道路拆遷工程,本身已經開不下去了,只想借轉租收回一些初期投入的。所以找店面時必須先向附近店家仔細打聽,最好是到規劃、房管或工商等部門詢問一下。如果一個地方即將拆遷,當地工商所一般會接到通知。第二,原先的餐館在排污、消防等問題上受到限制,已經被有關部門要求不能再開下去的,但是承租方並不知道內情,等到轉租費全都交了以後,卻發現這里根本不能開店。這種情況最多見於居民住宅樓下。第三,租下來後,對方卻提供不了房產證的,這種情況工商所也不會給營業執照。第四種情況是,對方把門店生意炒旺後就轉租,目的只在於賺取轉租的費用。杭州市區有個別餐飲老闆喜歡這樣操作。接手後,卻發現這家店已經走向衰退期了,再想做旺,難度已是非常大。

如果一個店面在一個不長的時間里接二連三地被轉租,也必須非常小心。杭州餐飲界有句話:「做癱的飯店,風水不好」,主要是指那種已經多次轉手的店面,再想把它做好很困難。有時候,這一店面看上去符合地段好的許多特徵,但是一些隱性的弱點很難被看出。比如,它雖然位於市中心、車流量大,邊上商務樓也不少。但是,它可能存在停車不便、進出不便等問題,結果可能是生意怎麼也做不好。

第二步:產品定位

選好門面後,就要開始進行產品定位了。以開一家300平方米的特色飯店為例。

一種比較保險的做法是跟牢一個城市的美食流行大趨勢。比如三年前金華砂鍋十分流行,一家300多平方米的砂鍋店,一天可以做1萬元的生意。毛利可達到50%,凈利也有30%-35%。從去年開始,杭城餐飲川菜館的生意一片紅火。一些老闆看到這個消費市場,專做衢州、江山、龍游等省內地方特色的辣菜,比如文暉路口上有一家「衢州家鄉菜」,做的就是衢州的「三頭一掌」,既迎合眾多辣味愛好者,又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目前杭城特色小餐飲店比較流行的做法是,把浙江省內的地方菜直接引進來開店。比如金華砂鍋店、石浦海鮮店、桐廬菜館、東陽菜館、溫嶺酒家……這些特色小飯店所以比較受歡迎。有的乾脆以「土家菜」命名。一是因為目前杭州的外來人口很多,從省內各地來杭州的人尤其多,地方特色小飯店開出來後,首先可以吸引大批老鄉。比如位於體育場路51號的映山紅浙西風味餐館,主做龍游等地的浙西風味菜,老闆介紹,來自衢州、金華等地的家鄉客人佔了三分之二。古墩路上的綠穀人家也是許多在杭麗水人聚餐的地方。

如果做的是省外的特色餐飲,采購上有一定困難,難以做到原材料的完全正宗。而目前省內交通便捷,采購方便,很多浙江各地的風味小飯店連常見的蔬菜也是由當地運過來的。

有了定位,就可以確定店名和訂制菜單了。直接用特色主打菜或地名來定店名,簡單明了且效果明顯。比如「燒雞公」、「沸騰魚」、「桐廬家鄉菜」,或者直接以地名來定店名,這兩個效果都不錯。

第三步:裝修

在確定了店面和定位後,就可以進行裝修了。顧客的消費需求在上升,店面環境在餐館中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高,一個好的環境,有時候可以成為開店成敗的關鍵因素。三四年前,杭州一些大型餐館以平價和豪華的環境,一舉取勝。從去年底開始,杭州許多有特色的中小型餐館也開始在環境上大做文章。

店面環境如何,並不等於投入越多就越好,更多地在於設計。有時候,花不多的錢設計出一堵泥巴牆,來體現自己的土家菜定位,反倒很能吸引顧客。去年以來,杭州出現了一些高檔精緻裝修的小餐館,生意做得不錯,很大程度上是環境勝人一籌。

裝修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餐館的裝修和一般的家庭裝修不一樣,還會涉及到環保、消防等專業問題,裝修的過程中請到專業人士,最好在裝修開始前就能找到廚師長或有餐館管理經驗的人一起來負責,他們能提供很多建議。

第四步:招人

餐館開得好不好,人才也是關鍵一環。小餐館里的員工分兩塊,一是廚師,一是服務員,分別負責廚房出品和前廳服務。

300平方米的特色餐館,廚房的員工數量要看菜品的多少來定,一般十多個人就可以了,包括了掌勺、墩頭(配菜)、打荷(做雜活)、洗菜各種工種。但也有的廚房用了30個人,比如中山中路上的一家中式酒店,因為它的定位比較高檔,菜餚品種從中式的菜餚到各種西點都有,出品要求也很高,人員自然就需成倍增長了,但在這里,菜價卻會比普通餐館高出六七成。

找廚師的四種常見途徑:一是老闆直接點將。這種方式主要適用於面積很小的餐館。老闆到和自己定位差不多的餐館去吃,如果覺得菜餚比較好,想辦法直接在這個店裡挖人。點將的優點是:老闆可以了解每個廚師的技術,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價值。在杭州,小餐館的大廚師工資一般在3000元左右,一般廚師則在1000多元。

在杭州,還有一個方式是通過杭州市飲食旅店業同業公會,這里可以提供免費的廚師介紹服務。公會也會對新開店的廚房需要多少人做簡單指導,咨詢電話:87216673、87216674。

另一種方式是承包給別人做。找到一個廚師長後,廚師長負責招人。300平方米的飯店,看菜餚品類多少、檔次定位如何,每個月給廚師長的承包費在1萬元至4萬元,這些錢用於開支廚房員工的工資。老闆會和廚師長簽訂一個合同,保證菜餚的出品、毛利率,同時還要保證主管部門的衛生檢查、消防檢查都要過關。這種方式,對老闆來說比較省心,只要管住一個廚師長就可以了。缺點在於:如果老闆沒有管好廚師長,一旦有一天和廚師長的合作結束了,廚房的全班人馬都得換,給整個餐館運行影響比較大。而且請個人來承包廚房,廚師長只有從廚房員工身上剋扣更多的工錢,才能使自己賺取更多的錢。

第四種方式是請餐飲管理公司來做。隨著杭州的餐飲市場日漸成熟,出現了一批專業的餐飲管理公司,像名人名家餐飲管理公司,不僅有自己投資的名人名家、中豪避風塘、片兒川等酒店,同時還給30多家大中小酒店輸出廚房管理。杭州寶善村餐飲管理公司,在經

營了自己的直營店後,也開始託管外面的餐飲店。這些公司的老闆大都是廚師長出身,對廚房管理有一套很好的經驗。餐飲管理公司一般都有自己投資的連鎖直營店,下面有一支比較穩定的廚師隊伍。請他們來管理廚房,表面上看起來和個人廚房承包差不多,所負的職責也差不多。好處在於:個人承包廚房給下面員工的工資隨意性較大,經常會有些變動,影響到廚師隊伍的穩定。公司化管理後,這一塊操作比較透明,管理公司經常會把一些新菜帶進來。

第五步:定製設備

廚房設備包括廚房三大件和小件物品:電器(主要是電冰箱)、爐灶、打荷台。資深廚師推薦的購買地點:杭州陶瓷品市場、秋濤路上的專業店。

小件物品主要指小五金:不銹鋼碗盆、砧板、鍋鏟等。購買地點在陶瓷品市場、專業店,如果想找更便宜的地方,可以到杭州的東站小商品市場、義烏小商品市場或永康市的小五金市場,同樣的東西,只要還價到位,這些地方的貨品價格能便宜三分之一還不止。

顧客用的碗筷:到陶瓷品市場和專業店去都可以。如果餐館定位較高,且以特色見長,可以定做和特色相配的碗筷。如果是排檔式的小餐館,為了盡量節約初期投入,有的人會買二手貨。一些大酒店經常會更換碗筷,這些更換下來的碗筷拿到一些小餐館,貨色仍然顯得不錯。有的店主會事先和這些酒店聯系好,只要花很低的價格就可以買下。

沒有做過餐飲行業的人,一般是在找到廚師長後,由廚師長負責指導設備采購。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市面上的廚房設備很多,有一些廚房設備看起來有用,實際卻沒多少用處,有經驗的廚師長最明白應該用什麼設備。

另外還有注意一點,有些店面,在造的時候就把廚房設備配套好了,這樣的設備並不是按照你要開的餐館來設計配備的,租用下來,往往是白付好多錢。

轉租過來的飯店,有時可以省卻這一購置程序,但很多情況下,真正運行起來時,會發現一些設備沒法用,所以也要請專業人士來看過才可以決定。否則只有把舊設備扔掉,白付一大筆轉租費。

如果想在購置三大件上更省錢,一個途徑是去杭州紹興路上的舊貨市場淘淘,這要看運氣,有時候這里有成套的廚房設備,有的是庫存品,也有一些是二手貨。另一種途徑是直接找到廚房設備廠家,目前有不少廚房設備廠家在賣新貨的同時,還回收一些酒店的舊設備,通過他們買這些二手貨,比買全新的設備要節約三分之二的錢。

第六步:原料采購

小店開出來後,采購這環是老闆抓得最牢的,在很多小餐館,老闆兼任采購員、收銀員,也就管牢了錢的一出一進。即使自己不能親任,也要找一個親信做這兩項工作才對。

飲料、調料:

方式一:自己去食品市場、超市購買。選擇自由度比較大,因為現款結算,有時候可以挑選到一些比較便宜的價格。

方式二:直接讓專業公司承包,這種做法最為普遍。所有的飲料和調料都由一家公司承包供應,負責隨時送貨。老闆們看中這種方式的一個最主要原因是可以掛賬,一般行業內的做法是供貨後一至兩個月後結一次賬。專業公司還有一定的銷售返利,這要看銷售量的不同。如果加上銷售返利,采購成本不會比去市場和超市貴。返利的比例,少則是銷售額的5%,高則可達12%,這要看你自己去和供貨商談了。有的餐館不接受返利,而是向供應商要進場費,業內一些人士認為這種做法弊端比較多,供應商和餐館之間的利益不能捆在一起,合作不會像返利銷售那樣緊密。

服務員很樂意接受專業公司的配送,因為她們可以得到開瓶費,工商部門規定收取開瓶費是商業賄賂。四五個營業員的小餐館,如果生意好,一個服務員每月的開瓶費可以收到七八百元。一些大飯店的服務員不能自己收取開瓶費,但在這樣的小飯店裡,老闆都會把開瓶費直接讓服務員自己去領取,目的在於激勵服務員的工作熱情。

菜餚原料:

冰凍的蝦仁、魚等水產品,如果要選擇品質好的水產品,可以去大型超市,比如麥德龍、好又多等。鮮活水產品采購大都去近江農副產品市場和農都水產品市場。對於小店來說,每天的蔬菜消耗量不大,店主會直接到就近的農貿市場進貨。時間做久了,攤主比較固定,可以讓供貨方送貨上門。一些店主圖的是和固定攤主做生意,送貨上門,可以掛賬。但是老闆們最好經常親自去市場,一來是為了補貨,二來也是看看市場上的新原料,了解價格。

適用於排檔式的小餐館的采購小竅門:在市場落市的時候去采購,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統貨拿下一些菜,拿回去進行整理一番,仍然是一堆好原料。

原料采購得好不好,價格是否便宜,對一個餐館的運營非常關鍵。具備專業知識非常重要,有些老闆一開始不懂原料好壞區別,帶個廚師做助手很有必要。特別是海鮮的采購,經驗非常重要。比如,同樣的基圍蝦,不同的人去買,每公斤價格可能相差一二十元。在行的人能看出來這些基圍蝦買回去還能養幾天。很多餐館的采購老手采購海鮮時,會購買一小部分接近生命尾聲的海鮮,因為這樣的海鮮價格比正常的價格低三分之二甚至更多。買回去後作為促銷品,用很便宜的價格賣給顧客,結果往往是皆大歡喜,這也算是一個經營訣竅。

杭州的各種風味特色飯店其實很多,怎麼樣做得地道?大家都開始在原料上打開競爭,不僅看誰的做法正宗,更關鍵的是看原料是否正宗。做得好的店,大部分原料直接從當地進貨,這在一些專做浙江各地風味的餐館內尤其多見,不僅因為交通方便,而且,這樣的采購成本比在杭州采購還便宜!每天原料用量不是很大的小飯店不妨參照下面一位老闆的做法。

在映山紅浙西風味餐館,李老闆這樣算了一筆賬:除了一些生薑、豬肉、普通調味品從杭州采購外,店裡的原料從蘿卜、萵筍、白菜、蔥、大蒜、菠菜、青菜、毛芋等普通的蔬菜都是從當地農村購買的。這些菜都是土肥種出來的菜,本味濃,品質可以保證。直接向農家購買至少要比在杭州便宜近三分之一。比如青菜,這幾天的采購價是每公斤1元至1.2元,杭州市場上起碼2元以上。萵筍每公斤1.4至1.6元,杭州的菜場現在賣每公斤2.4元。店裡做的野菜也都是向農家收購來的,而這些菜的收購價更便宜,蕨菜每公斤1元,地衣每公斤1元,如果在杭州采購,蕨菜至少得2元多,地衣3元1公斤。據李老闆介紹,這些菜每兩天從老家送一次,由早上7點40分的來杭客車捎過來,一般一次兩大編織袋,一袋付10元的交通費,有一人專門負責采購。即使加上交通費用和采購員的工資費用,每個月原料采購成本能節約3000多元。店內賣的龍游特產阿四發糕,也是由家裡父母親做的,所以成本比較低,一個發糕平均能賺3.5元,平均一個月能賣出3500個,其中一半是外賣。

開店審批手續

以上所說的幾大步驟僅僅是經營上的基本操作步驟,必須記住的是,在這些操作過程中,向職能部門的審批手續是同時進行的!而且,一些審批手續最好提前申請、咨詢,這樣才不會在開店的時候走冤枉路、花冤枉錢。

申請開餐館需要前置審批,即在工商部門拿到營業執照前,必須先得到衛生許可證和環保部門的排污許可證。

以個體工商戶開一家小餐館為例,具體程序是這樣的:先拿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到當地工商所登記名稱,記住這只是登記一個名稱,還沒到申領工商營業執照的時候。因為在領取工商執照之前,必須先到轄區內的環保部門和衛生監督所申領排污許可證和衛生許可證。

排污許可證的申領:先到轄區環保局辦證處申請,受理後,工作人員會上門去檢查指導。領取排污許可證的兩個必須條件是:樓上不能有居民住宅;污水要能納入市政污水管道。上門檢查的工作人員會根據營業面積的大小來決定裝何種抽油煙機。自己買了家用的抽油煙機或者環保沒有認可過的抽油煙機都不行。辦證處的工作人員提醒:在決定租下一個店面或是裝修之前,最好向環保部門咨詢一下。比如,有的店主在開店裝修時,排煙口或廚房的窗口正好對准了後面的住戶,即使管理部門一時不知,後面的居民還是會去投訴,最後往往得再花錢調整。

衛生許可證的申領:找到轄區內的衛生監督所申請受理,接著要讓餐館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接受食品衛生知識培訓。在檢查和培訓合格的前提下,主要看以下幾方面:一是衛生設施是否完備,主要指消毒、清洗設施;二是加工場所和營業場所面積比例是否達到。不同地段的餐館,比例要求會不一樣,事先咨詢還是必要的。

工商營業執照:拿到這兩個證後,就可以憑這兩個證及相應的房屋租賃證明、身份證,去工商所申請領取工商營業執照了。

按照規定,在開業之前,還需要向消防部門進行消防申批,這需要在裝修的時候就向所在轄區申請。

稅務登記: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要向當地稅務局申請領取地稅稅務登記號。帶上營業執照的副本及復印件,還有經營者的身份證。個體工商戶開的小餐館,要交5%的營業稅。另外需交城建稅、教育附加稅,稅額是營業稅的11%,還有一部分其他的稅額,所佔份額非常小。

菜餚利潤分析

每個店都會給自己定一個菜餚毛利,毛利高低看定位,在製作菜單時,就應該對毛利有一個基本的控制方向了。

一個店裡,每個菜的毛利都不一樣,有的菜可能根本沒有利潤,只是為了招徠客人,而有的菜的利潤卻可能非常高。目前在杭州,幾百平方米的小餐館綜合毛利大多達到40%至50%。店開出後,得有一套好的財務管理,每天最好要有一個財務報表,以便跟蹤了解每天的毛利變化,及時調整菜餚價格和別的措施。

下面是一位小老闆給本欄目寫的定價經驗:大小飯店都有的「錢江肉絲」這道菜,你得便宜且實料;老少都明白的「糖排」,你千萬不要比旁邊的同行貴一分;那種看菜名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不太常見的菜,你可以把毛利提高;有獨門配方,只有你的廚師一人會燒的特色菜,你可以把價格再往上翻。總之,錯落有致,印刷(或書寫)漂亮的菜單是開張前的大事。至於顧客買單的時候,你給不給打折扣,就看你什麼時候對什麼顧客,臨時決定就是了。小店開張時期,讓利促銷還是很有必要。

上面說的當然是一位經營者的經驗之談。也有的人認為,特色招牌菜往往就是主打菜,主打菜不能定位太高,價位要定得便宜,這要看你自己的想法了。

家常菜的毛利率是最高的,特別是蔬菜類,因為它的單位成本和零售價格都低,1元錢的原料成本,賣出10元,客人也不會有意見。比如說,現在流行土菜,一個「肉絲炒蕨菜」,原料成本只需要1元,在杭州的一些小飯店裡,零售價普遍定在10-15元。一個毛毛菜炒芋艿,定價8-12元,原料成本只需2元左右。

主做家常菜有個缺點:營業額做不高,最後得到的凈利不多。所以,很多餐館老闆在菜單里都會推出一些檔次較高的,價位在二三十元以上的菜,比如特色煲類、海鮮類。

中等檔次的餐館海鮮毛利可以做到50%至80%。一般來說,常見的海鮮,價格高不上去,比如龍蝦,別人賣98元/斤,你賣120元,顧客馬上就不接受了。稀有的海鮮,價格打得很高,仍然會有不少顧客會接受。曾經有一個老闆進了一整條小鯊魚,開始時,整條放在大堂海鮮池,標了38元/斤的價格,結果沒一個顧客來點。經營者想了個辦法,把鯊魚去頭去尾,切成一塊一塊賣,標價抬高到98元,結果很快就賣完了。這里可以總結出一個消費心理:稀有的東西,賣得太便宜,反而讓人懷疑東西的真假;一條大魚,整條地放著,也會使一些人不敢下手,因為顧客這時候不能確認自己點了後,切下的部位是不是最好的,分塊出賣,更合理。

經營者經驗之談

老闆一人打三份工

一家180平方米的特色土菜館,餐位120個。餐館位置離武林廣場兩站路程。

初期投入:轉讓費8萬元、裝潢費(包括購置廚房設備、餐桌餐椅和碗筷等用具)15.3萬元、房租10萬元,總投入23.3萬元。

生意狀況:每天平均上座率在八成。去年每天營業額3580元,所以一年下來,不僅收回成本,而且有所盈餘。今年生意有所下降,一至三月份,每天平均營業額約3200元,人均消費30元左右。小店每天運轉保本費用為2200元。

老闆自評:一個小店能經營成這樣,靠的是精打細算。每天堅守在這個小餐館,采購員、收銀員、餐廳經理都是自己扛著的。有很多瑣碎的事情,比如廚房裡的菜餚原料有沒有被浪費,自己得盯著點。客人吃完後,什麼菜剩下最多,都得自己親歷觀察,以便及時作出調整。服務過程中,客人的要求各種各樣,服務員如果經驗不足,引起顧客的不愉快,下一次的生意就不一定有了,自己出面來辦,讓利打折立馬決定,顧客覺得老闆爽快,下次肯定還會想著再來。

八大要素一個都不能少

杭州寶善村餐飲管理公司總經理劉建巨認為,要使一個餐館成功地運轉起來,八大要素一個都不能少:地段、定位、價格、環境、服務、廣告、營銷、財務控制。其中的服務是指綜合服務,包括了提供怎麼樣的菜餚服務,不僅要講究菜餚本身的質量,還要藉助菜餚本身來向顧客提供一種文化內涵等等。

從杭州的餐飲消費來看,兩三個人出外就餐的情況越來越多,一些環境好、菜餚好的特色小餐館特別受這個消費群的青睞。開餐館絕不是端出幾個好吃的菜就可以了,要從各個細部都做得非常人性化,這樣才會讓顧客真正感到舒服,覺得進到這個店裡是一種享受。比如老闆在試菜時,就不能只吃一口來定這個菜的好壞,因為顧客在餐桌前坐很長時間,老闆要注意到這道菜到冷的時候是不是會讓客人覺得很不好吃?一桌菜吃好後,如果送的水果不太好,就會壞了前面所有的好印象。又比如,裝修時,桌子訂好了,覺得很好看、椅子試著坐坐也很舒服,可是顧客坐下來吃飯時,卻還是覺得坐得不舒服。為什麼?因為桌椅之間的高度搭配不合理,顧客時間坐長了,就會覺得累。這些細節,哪怕在一個很小的餐館也有很多。開店就要多站在顧客的角度想想。

最近慎入餐飲行業

由於杭州出現非典疫情,杭州餐飲業正在遭遇一次嚴峻的考驗。小餐館日營業額從平時的1萬元降至3000元、從原來的2000元降至400元……餐飲生意普遍慘淡。

許多餐飲界人士擔心,即使疫情控制以後,仍有可能帶來慣性作用,生意未必能馬上恢復至原先。如果一家新開店一開始生意就不好,會涉及到資金周轉不過來、人員工作熱情不高、菜餚質量無法保證等諸多問題,再想正常運轉,往往很難。選擇在一個合適的時機開業還是很有必要的。

⑼ 去峨眉酒家點什麼特色菜

嘻嘻團有很多

⑽ 峨眉酒家餐券怎麼買

可以在美團上購買。
峨嵋酒家是北京川菜老字型大小,創建於1950年,主理廚政的伍鈺盛大師畢生精於川菜,來北京之前,輾轉上海、香港、澳門,專侍名人政要,聲譽顯著。在峨嵋酒家主廚40餘年,創立了自成一家的「峨嵋派川菜」,使峨嵋酒家成為獨具特色的川菜名店。峨嵋酒家作為北京第一家川菜老字型大小,已經走過了50多個年頭。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遷,人們飲食觀念的不斷變化,峨嵋酒家保持傳統菜餚的同時,加快了菜式更新換代的速度。時尚、新品紛彩迭出。其獨樹一幟的「峨嵋派川」。
峨嵋酒家當年別看門臉不大,可卻常是「客大」。峨嵋酒家最榮耀的事是,1950年峨嵋酒家承辦了為抗美援朝將士慶功的功臣宴。在伍大師的主理下,峨嵋酒家連續幾天辦盛宴慰問功臣。峨嵋酒家在伍鈺盛這位「資深大廚」的主理下,漸漸在北京聲譽鵲起。1960年5月正值峨嵋酒家開業10年,梅蘭芳在一次盛宴後,似意猶未盡,便提筆賦詩相贈:「峨嵋靈秀落杯盞,醉飽人人意未闌。應時識清培育廣,良庖能事也千般。」梅大師通過寫杯盤酒盞里賽過峨嵋山雋秀的美饌佳餚和人們美食後仍覺未盡意的感受,盛贊峨嵋酒家的美饌和廚藝。梅先生對峨嵋酒家的川菜捧愛有加。其實,梅先生早年在上海對伍大師的菜就有耳聞,峨嵋酒家1950年開業後梅先生更是投入了關注並成為伍老忠實的食客和「名票」。上世紀50年代中期,峨嵋酒家在西城太平橋大街的一間小門臉經營,梅蘭芳就隔三差五的到此點食伍師傅的菜。當時吃完了還裝盒往家帶。那時峨嵋門臉小,餐廳條件也簡陋。伍師傅總覺得心裡有點什麼「對不住」。一次梅先生的幾句話讓伍老多少解了點尷尬:我是來吃菜的,又不是吃桌子、凳子。後來,被梅先生稱譽的「峨嵋派川菜」自此更聲譽大振。其實,不僅梅蘭芳,許多名人都光顧過峨嵋酒家。郭沫若、老舍、趙朴初、馬連良、齊白石等都是他那裡的常客。並以「人品菜品皆奇絕」來評價伍老和峨嵋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