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各國的貨幣圖片,硬幣圖案,面值是多少
人民幣紙幣】人民幣第一套人民幣是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陸續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是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陸續發行第三套人民幣是1962年4月20日--1974年1月5日陸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是1987年4月27日--1996年1月5日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是1999年10月1日--2004年7月31日陸續發行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並發行第一套人民幣,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統一發行人民幣是為迎接全國解放採取的一項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國民黨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通貨膨脹和中國近百年外幣、金銀幣在市場流通買賣的歷史,促進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在建國初期經濟恢復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一套人民幣於1955年5月15日起停止流通。
第二套人民幣於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同時收回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一套人民幣摺合比率為1:10000。第二套人民幣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個面額,其中1元券有2種,5元券有2種,1分、2分和5分券別有紙幣、硬幣2種。為便於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硬幣,與紙分幣等值流通。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別發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別對票面圖案、花紋進行了調整和更換。由於大面額鈔票技術要求很高,在當時情況下3、5、10元由蘇聯代印,該三種卷種於1964年5月15日起停止流通,其餘卷種於1998年12月31日起停止流通,其中紙分幣於2007年4月1日起停止流通。第二套人民幣設計主題思想明確,印製工藝技術先進,主輔幣結構合理,圖案顏色新穎。主景圖案集中體現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風貌,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的戰斗歷程和各族人民大團結的主題思想。在印製工藝上除了分幣外,其它券別全部採用膠凹套印,凹印版是以我國傳統的手工雕刻方法製作的,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其優點是版紋深、墨層厚,有較好的反假防偽功能。
第三套人民幣於1962年4月20日發行,共有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13種版別,其中1角券別有4種(包括1種硬幣),2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1966年和1967年,又先後兩次對1角紙幣進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滿版水印,調整背面顏色。第三套人民幣票面設計圖案比較集中地反映了當時中國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農輕重並舉的方針。在印製工藝上,第三套人民幣繼承和發揚了第二套人民幣的技術傳統、風格。製版過程中,精雕細刻,機器和傳統的手工相結合,使圖案、花紋線條精細;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穎、明快;票面紙幅較小,圖案美觀大方。這套人民幣是世界上最有社會主義特色和創新意識的貨幣,主題畫面緊扣生產力的提高,科技元素豐富。這套人民幣發行時值計劃經濟時代,貨幣發行被認為是直接關繫到全國經濟生活和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大事情。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要求對生產、流通、分配、消費都能有計劃地進行。因此,貨幣發行與物資分配,嚴格由中央(並非條條專政下的中國人民銀行)綜合平衡,全面安排。其堅持貨幣一元化,鞏固獨立自主、長期穩定的貨幣,成為世界上少有的穩定貨幣。第三套人民幣於2000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第三套人民幣自1962年發行至2000年退出使用,是現有人民幣中流通時間最長,也是我國首次完全獨立設計、印製的一套紙幣。該套紙幣退出流通8年來,市場沉澱充分,其中的「1角背綠券」已升值16萬倍,顯現出「鈔王」的王者之風。目前,第三套人民幣已具備了「退出流通」、「市場沉澱」、「鈔王領漲」3大快速升值的必備條件。這與當年由「萬元牧馬券」(目前市價60萬)領銜的第一套人民幣和由「大黑10」(目前市價近20萬)領銜的第二套人民幣大幅拉升前夕的歷史背景毫無二致。第三套人民幣目前市價並不高,為後市預留了極大的啟動空間紅一角——
「路線錯誤」引發的升值風暴第三套人民幣中
B. 泰國錢幣什麼樣子
泰國錢幣什麼樣子
泰國錢幣部分圖片。
1、泰國錢幣由泰中央銀行泰國銀行發行。貨幣單位為泰銖。
2、紙幣幣種有5、10、20、50、60、100、500銖及50薩當等面額。
3、輔幣有5、10、25、50薩當及1、5、10銖鑄幣。
4、輔幣及進位為1銖等於100薩當。
5、目前流通的有5、10、20、50、100及500銖等六種面額的紙幣和5、10、25、50薩當及1、5銖六種鑄幣。
6、每種鑄幣的正面均鑄有泰王「普密蓬。阿杜德」頭像。
C. 各國的外幣的圖片上哪找怎麼認識
網路都可以找到。
外幣是「外國貨幣」的簡稱,是指本國貨幣以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它常用於企業因貿易、投資等經濟活動引起的對外結算業務中。外幣是指在一個官方的貨幣區域內所使用的一種其它貨幣或者利用一種其它貨幣所提出的付款要求。
法郎
D. 英鎊硬幣的圖片及面值
英鎊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為英鎊取的ISO 4217貨幣代碼為GBP (Great Britain Pound)。
英國硬幣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面值:
1p、2p(褐色小銅板)
5p、10p、20p、50p、(銀色硬幣)
1鎊、2鎊(略微發黃色的硬幣)
主要幣值的圖片如下圖:
(4)國外幣種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成立於1694年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發行。輔幣單位原為先令和便士,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1971年2月15日,英格蘭銀行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流通中的紙幣有5、10、20和50面額的英鎊,另有1、2、5、10、20、50新便士及1英鎊的鑄幣。
硬幣:一英鎊等於100新便士。所有硬幣正面皆為英國君主像,背面除鑄有幣值外,在不同行政區所鑄的硬幣鑄有不同的圖案,但不論硬幣於那個行政區鑄造,皆全國通用。
硬幣分為:半便士(於1985年停止流通)、1便士、2便士、5便士、10便士、20便士、50便士、1鎊(鑄造年限不同會有不同的背面印花,但正面君主頭像不變)、2鎊,克郎(紀念幣,最初面值25便士,自1990年改為5鎊,基本不流通)。
紙幣:英國紙幣分為:1鎊(僅蘇格蘭)、5鎊、10鎊、20鎊、50鎊和100鎊(僅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所有幣值的紙幣正面皆印有英國君主像、編號及幣值,不同幣值的紙幣印有不同的英國名人像。
參考資料:網路-英鎊
E. 美國硬幣圖片
美元硬幣圖片介紹
摘要:美元硬幣圖片介紹:美國流通硬幣共有1分、5分、10分、25分、半元、1元6種面額,美國歷史上曾有6位著名總統的頭像分別出現在這6種面額的硬幣上。
美國流通硬幣共有1分、5分、10分、25分、半元、1元6種面額,美國歷史上曾有6位著名總統的頭像分別出現在這6種面額的硬幣上。
1美分圖案是美國歷史上廣為人知的林肯總統側面頭像,是林肯誕辰100周年(1909年)開始發行的;
5美分圖案是為紀念美國第三任總統,即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傑斐遜離任回歸故居130周年(1938年)發行的;
10美分圖案是實施「羅斯福新政」的羅斯福總統逝世一周年(1946年)時發行的;
25美分是美國最常見的輔幣,是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誕辰200周年時(1932年)發行的。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是統一的總統象,而背面除了美國聯邦政府發行的25美分是一隻鷹以外,各州政府發行的硬幣上刻著本洲最具特色的事物.例如紐約洲硬幣背後是自由女神像;
半美元硬幣原為美國自由女神像,目前所常見的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肯尼迪的頭像,1963年,肯尼迪不幸遇刺身亡,為了紀念他,美國於1964年起改用肯尼迪頭像作半美元的圖案;
1美元硬幣有兩種圖案,一種是1961年發行的採用艾森豪威爾總統頭像圖案,由於此幣外徑太大(直徑38.1毫米,俗稱大美金1元),流通使用很不方便,因此,於1981年起重新發行小美金1元(直徑為26.5毫米,比半美元外徑還小些),圖案換成美國女權運動活動家蘇珊·安東尼的頭像。1999年11月18日在費城造幣廠首發了金黃色的美元1元硬幣(昵稱金色元golden dollar) 圖像為印第安婦女"薩卡加韋(Sacagawea)"背負襁褓中的幼子 "巴蒂斯特{Jean Baptiste}" .為了表彰美國原著民婦女及她們對美國的貢獻。
F. 50元外幣圖片大全
這是白俄羅斯2000年發行的50盧布紙幣。紙幣正面是白俄羅斯的布列斯特要塞,背面是布列斯特英雄要塞紀念館星形入口。
目前白俄羅斯盧布與人民幣無直接兌換率,所以是換不了錢的。不過有收藏價值,全新一張白俄羅斯50盧布在郵幣交易市場上價值6元人民幣左右。
G. 美元的紙幣圖片
美元紙幣正面主景圖案為人物頭像,主色調為黑色。背面主景圖案為建築,主色調為綠色,但不同版別的顏色少有差異,如1934年版背面為深綠色,1950年版背面為草綠色,1963年版背面均為墨綠色。上面的簽名是財政部長的簽名,不同發行年代是不同的財政部長。
小頭版美元 大頭版美元 紙幣樣式 1美元券(1993)正面是首任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肖像,背景主景是美國國璽(The Great Seal of the United States)。
2美元券(1976)正面是第3任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1743-1826)肖像,斯圖亞特(G.C.Stuart)原作。背面是傑弗遜故居(1976年以前版)、獨立宣言簽字會場(1976年以後版)。
5美元券(1995、1999)正面是廢除美國奴隸制的第16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肖像。背面是位於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
10美元券(1999)正面是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1755-1804)肖像。背面是美國財政部大樓。
20美元券(1995、1996、2004)正面是第7屆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1767-1845)肖像。背面是白宮,美國總統府。
50美元券(1990、1996)正面是第18屆總統尤利斯.格蘭特(Ulysses Simpson Grant,1822-1885)肖像。背面是美國國會大廈。
100美元券(1988、1996)正面不是總統,而是著名科學家,政治家,金融家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肖像,因為他曾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起草著名的《獨立宣言》。背面是費城獨立紀念堂。
500美元券正面是有「繁榮總統」的美名,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萊(Willim Mckinley,1843-1901)肖像。背面是面額小寫「500」字飾,字體大小不一。
1,000美元正面是第22和24任美國總統,唯一分開任兩屆的總統,內戰後第一個當選總統的民主黨人克利夫蘭(Cleveland,1827-1908)肖像。背面是美國國名及大寫「One Thousand」字飾。
5,000美元正面是「美國憲法之父」、第四任總統麥迪遜(Madison,1751-1836)肖像。背面是面額小寫「5000」字飾。
10,000美元正面是美國財政部長薩蒙·P·蔡斯(Salmon Portland Chase,1808-1873)肖像 。背面是面額小寫「10000」字飾。
100,000美元金元券是美國財政部印刷局印製的最高面額鈔票,投入流通總量為42,000張,僅在聯邦儲備銀行內部只用於官方轉帳。正面是美國總統「學術地位最高」的,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之最傑出的六位總統之一的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1856-1924)肖像。背面是半塊金幣等紋飾。
在美國發行的各種美元幣種中,聯邦儲備券系列包括500、1,000、5,000、10,000美元面值,金幣券包括1,000、10,000和100,000美元面值。其他幣種沒有面額超過100美元的大額紙幣。
1933年3月9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總統令,終止了金幣券的流通,將其不論面額全部收回。至1940年,金幣券回收完畢。1946年以後美國不再發行新的大面額紙幣,至1969年,所有面額在100美元以上的大面額紙幣全部退出流通。
紙幣由來
美元紙幣是採用棉纖維和麻製成的。棉纖維長使紙張不易斷裂,吸墨好、不易掉色。麻纖維結實堅韌,使紙張挺括,經久流通不起毛,對水、油及一些化學物質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美元紙張中沒有添加增白劑,呈本白色,在紫光燈下不反光。自1880年起,美鈔紙張內夾有紅藍纖維絲,這種纖維絲是在造紙時摻入紙漿的。因此,纖維絲有的夾在紙中,有的浮於表面,用針尖可以把纖維絲挑出來。1928年以前,紅蘭纖維絲分布在鈔票的正中,由上至下狹長的一條。1928年及以後各版,纖維絲漫布全版。1990年起,美元紙張中(人像左側)加入了一條被稱為「邁拉」的聚酯類高分子物質製成的安全線,安全線上有美元符號及面額數字,迎光透視清晰可見。美元正面油墨為黑色稍深,略帶灰色,背面為綠色。1934年以後各版,油墨中添加了磁物質,具有磁性真美鈔採用熒光油墨和磁性油墨等專用油墨特製,故美鈔正面右側的綠色徽記和綠色號碼,在白紙上用力擦拭後,紙上能留下「綠痕」。1996年以後發行的部分美元會隨光線角度不同而顯示一會黑一會綠。美元的主要圖案是雕刻凹版印刷,庫印及連號等為凸印。1990年版以後,下面肖像窗周圍加有縮微文字。
庫印
美鈔下面印有國庫印記,聯邦准備券的庫印印在右邊。其他券類的庫印,1928年的在左邊,1934年版起一律改印在右邊。
早期庫印為圓形,外圍有四十個齒,每個齒粗細大小均勻,圓內一圈有拉丁文字「THESAUR AMER SEPTENT SIGIL」,圓的中心是一個盾牌,盾牌被一個倒V字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為一個天平,周圍分布有32個圓點,倒V字內有13顆五角星,下半部分為一把鑰匙,鑰匙孔為一個「T」字形,周圍有17個圓點,整個盾牌內有49個圓點。自1969年版起,庫印進一步簡化,文字改為英文「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1789」(財政部,1789),盾牌外圍的花紋取消,上半部是22個圓點,下半部是17個圓點,共39個圓點。1928年和1934年版是大庫印,直徑為20毫米,1935年版及以後各版一律改為小庫印,直徑為16毫米,圖案和文字不變。庫印的顏色有綠、藍、黃、紅、棕五種,按券類而不同。庫印的上方是首都的地名「WASHINGTON,D.C.」 。 各聯邦銀行及對應城市、代碼、字母城市 代碼 字母 波士頓(Boston) 1 A 紐約(New York) 2 B 費城(Philadelphia) 3 C 克利夫蘭(Cleveland) 4 D 里士滿(Richmond) 5 E 亞特蘭大(Atlanta) 6 F 芝加哥(Chicago) 7 G 聖路易斯(St. Louis) 8 H 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 9 I 堪薩斯城(Kansas City) 10 J 達拉斯(Dallas) 11 K 舊金山(San Francisco) 12 L 四開號
1963年版及以後各版美元是在一張大紙上印三十二張鈔票,但字母只是26個,不夠用,於是把一張大紙先劃為四開,每開印八張 ,並使用八個檢查字母(A-H),表示每張鈔票在某一開的位置。四開再按1-4編號,稱四開號,用小字印在左上角檢查字母的右下角。例如C2表示此票在印製時是在第2開的第三個位置。
版號
在美鈔正面右下角檢查字母的右邊,或在檢查字母的下邊,印有很小的數字,這是正面版號。背面右下面,或在右中的數字,是背面版號。
由一或兩個開頭字母加上8個數字和一個末尾字母組成。法律規定每一個號碼只能出現一次,因此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有時就印製將連號的末尾改成星號(稱作星標(Start Nots))的美元來彌補暫時的貨幣短缺。印有星標的美元於其他任何同一券種的美鈔之間都沒有區別。 簡介
美國流通硬幣共有1分、5分、10分、25分、半元、1元6種面額,美國歷史上曾有6位著名總統的頭像分別出現在這6種面額的硬幣上。1美分圖案是美國歷史上廣為人知的林肯總統側面頭像,是林肯誕辰100周年(1909年)開始發行的;5美分圖案是為紀念美國第三任總統,即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傑斐遜離任回歸故居130周年(1938年)發行的;10美分圖案是實施「羅斯福新政」的羅斯福總統逝世一周年(1946年)時發行的;25美分是美國最常見的輔幣,是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誕辰200周年時(1932年)發行的.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正面是統一的總統象,而背面除了美國聯邦政府發行的25美分是一隻鷹以外,各州政府發行的硬幣上刻著本洲最具特色的事物.例如紐約洲硬幣背後是自由女神像;半美元硬幣原為美國自由女神像,目前所常見的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肯尼迪的頭像,1963年,肯尼迪不幸遇刺身亡,為了紀念他,美國於1964年起改用肯尼迪頭像作半美元的圖案;1美元硬幣有兩種圖案,一種是1971年發行的採用艾森豪威爾總統頭像圖案,由於此幣外徑太大(直徑38.1毫米,俗稱大美金1元),流通使用很不方便,因此,於1981年起重新發行小美金1元(直徑為26.5毫米,比半美元外徑還小些),圖案換成美國女權運動活動家蘇珊·安東尼的頭像。1999年11月18日在費城造幣廠首發了金黃色的美元1元硬幣(昵稱金色元golden dollar) 圖像為印第安婦女薩卡加韋(Sacagawea)背負襁褓中的幼子 巴蒂斯特{Jean Baptiste} .為了表彰美國原著民婦女及她們對美國的貢獻.
現流通硬幣幣樣
左圖為正面 右圖為反面 暗記
在美元硬幣上不那麼顯著的地方有一些用來表明其身份的暗記。在正面人的下方,會有一個大寫字母來表示它是由哪家鑄幣廠製造的。其含義如下:
P弗拉德爾菲亞鑄幣廠(也就是費城造幣廠)(PHILADELPHIA MINT)
D 丹弗造鑄廠(DENVER MINT)
S舊金山鑄幣廠(SAN FRANCISCO MINT)
W 西點造鑄廠(WEST POINT MINT)
通常所說的P版、D版美元等也就是不同鑄幣廠的版本,它們可能會在細節上有微小的出入。
H. 1000的幣種都是那個國家帶圖片有
1、日元
日元發行中的紙幣有1000、2000、5000、10000日元四種,硬幣有1、5、10、50、100、500日元六種面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