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近8成中國家長陪寫作業的承受力為全球父母均壓的3倍,你怎麼看
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們可謂絞盡腦汁,拼盡全力,卻還是輸在了孩子的作業上。作業問題不僅已經導致部分家庭親子關系惡化,還導致家庭教育模式「僵化」,限制了家庭教育能力的發揮。
據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平台「阿凡題」對線上近億注冊用戶和線下近百家實體店用戶的調研數據顯示:在中國,91.2%的家長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每天陪寫的家長高達78%。過去3年,我國中小學生日均寫作業時長由3.03小時降低為2.82小時。即便如此,今年的最新數據仍是全球水平的近3倍。同為亞洲國家,我國中小學生寫作業時長是日本的3.7倍,韓國的4.8倍,而與其他歐美國家相比,差距也比較明顯。其中,湖北黃岡和上海的學生日均寫作業時間最長,超過3個小時,排名全國第一。而這種超出常理的作業模式,也勢必會給孩子成長帶來諸多不利因素。
一是抹殺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需要激發和培養,循序漸進。過早過重在讓孩子承受越出能力范圍的事情,只能讓孩子疲於應付,時間一長,孩子對學習產生抵觸是可預見的,這也就是很多孩子成年後根本不願意摸書的原因,因為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這就如每年高考結束後孩子們撕掉書本的現象一樣,那是釋放啊。
二是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整天忙於作業,只會糾結對與錯,思維就會僵化,對外界事物就不敏感,進而缺少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好奇心,這就是很多父母感嘆現在的孩子越來越缺乏靈性的原因。靈性從哪裡來?要有熱情和相對輕松的環境情。整天忙於作業,承受來自家庭和學校壓力的孩子,怎麼可能有更多的靈性呢?
三是抑制孩子的發展潛力。過早的壓力會讓孩子對學習本能產生一種反感,正如成年人一樣,長期在一個枯躁的環境中工作都未必能夠承受,何況是孩子。過重的作業負擔其實在慢慢吞噬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對外界的了解,對知識本身所帶來價值的思考,而一個沒有思想和獨特見解的孩子,是很難有發展潛力的。
四是破壞孩子的交往能力。孩子的時間已經排得很滿,能夠與家人輕松交流,與同學、朋友共同參加體育活動,愉快交流的時間越來越少。而交流是需要環境和心境的,一個作業已經成為很多孩子最主要的生活方式。為什麼手機成為孩子最好的「夥伴」,除了網路的魅力,那是因為孩子已經沒有什麼可玩的呢?
而隨之帶來的是什麼呢?是父母在孩子學習上的焦慮,從前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家長的心是也是「鐵打的」,有的每天陪孩子寫作業的時間長達3個小時,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就拿每天8小時工作制來看,也佔到了差不多一半的時間。
教育是需要愛和耐心的,父母心態上的焦慮就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每天忙完工作,回家還要為孩子一個作業操心,這樣一種煩躁的心態,能搞好家庭教育嗎?而且當孩子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一個問題,學習和作業上,孩子其他的能力,例如家務能力、動手能力自然會減弱,不是家長不想培養,時間在哪裡?而孩子其他能力的弱化,家長在孩子學習問題上的選擇,就是讓孩子一直往學習上去拼,因為已經別無出路。
作業看似一個小問題,其實是對現有教育體制和教育模式的深層次拷問。現有的教育模式亟待改革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家庭教育的內涵已經被束縛到沒有多少作為的情況,家長本想利用家庭教育,讓孩子得到全方位的提高,過重的作業負擔,已經使家庭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很有限的補充。
怎麼破解這個問題呢,有人提出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我認為這只是方法問題,還是要從教育最根本的教育觀念和機制入手,逐步縮小區域教育差異,才能更好解決這個問題。
一是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現在的教育,培養的已經不是一個「人」,而是在打造一批「考試機器」。作業能夠解決什麼呢?教育應該教會什麼呢?一個只會應試的孩子將來能做什麼呢?真的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對待,引起足夠的重視。現在那麼多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除了供需矛盾外,那是因為有的孩子除了學習,已經失去了很多獨立生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就告訴我們: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才是人一生的「通行證」。
二是改革教育的評價機制。唯「成績論」、「排名論」,考量的是「升學率」,得到的是「分數」,失掉的是「能力」。不管是世界級的教育專家還是長期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都會提到一個問題,特別是孩子在小學階段,我們用什麼來衡量教育的優劣?我們倡導的教育應該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為重點,而以知識量的積累來比較教育的差異,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贏了「作業」,輸了「人生」。因為沒有一個家長希望培養出只會做作業的孩子,未來的世界需要更多的是作業之外的能力。
㈡ 一年級數學題 圖上有七頭豬 八隻兔 九隻猴 怎麼列式
一年級數學題 圖上有七頭豬 八隻兔 九隻猴
怎麼列式
7+8+9=24,
一共有24隻動物.
㈢ 四四方方一塊田, 八個獅子做邊型。 八隻鴨子來洗澡, 一隻猴子來拜年。 (猜家長用具,句句迷語,共四個。
答案:
四四方方一塊田-----菜板
八個獅子做邊型-----櫃子
八隻鴨子來洗澡-----菜籃
一隻猴子來拜年-----菜刀
㈣ 在家庭教育裡面有八個禁區,你知道是什麼嗎
一、相互之間抱怨
孩子出了問題,夫妻之間相互之間抱怨,家長和老師中間相互之間抱怨,乃至抱怨孩子。一個爸爸愛媽媽,媽媽愛孩子,並沒有負面情緒的家中比任何東西都強。就拿考試成績不太好而言,就會有十分多的緣故,不必感覺他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每一個孩子基本不一樣。就拿英語而言,表層上看上去,上一樣的幼稚園,一樣的中小學,或許人家的孩子,從3歲剛開始就生話在雙語教學自然環境下呢?因此,方式 失效的情況下,就需要剖析是否方式 出了問題,而不是相互之間抱怨:他人的孩子都可以,你的孩子便是不努力、不聽話。文化教育孩子,懷著「我先更改了,孩子一定會改變。「的觀念去思索,你就會發現問題好解決了,自身可以操控局勢了。假如你覺得問題出在孩子的身上,你總是覺得氣憤和萬般無奈。
七、只問成績
家長最在意的是成績,我可以了解這個情緒。家長最頭痛的便是孩子不想上學。那麼大家是否要討論一下:為什麼孩子不想上學?怎麼才能讓孩子愛讀書?常常有家長資詢,我孩子不想上學該怎麼辦?我們要討論的是,怎樣激起學習動力。學習動力來自於:理想、興趣愛好、喜好、求知慾、被認同、被稱贊、滿足感、使命感這些。因此期待家長做好充電頭的人物角色。讓孩子有學習動力,學習培訓激情。充電頭如何當?怎能激發培訓主動性?很多教育專家和心理學專家發覺,大部分興趣愛好、喜好造成的因素是對某一事兒的滿足感,而成就感的出現來源於被毫無疑問、被賞析。
八、忽略情商教育
在成人的社會發展,我們都知道情商智商的必要性。工作上吃啞巴虧,許多情況下是由於頭腦忽然就斷路了。怎樣塑造孩子的情商智商?清華大學有一名全國高考狀元,高三時,下午從來沒有睡過午休,他運用午休時間作數學暑假作業,為了在下午自修時,同學們詢問他問題時,無須讓同學們等候。他不僅節約了朋友的時長,與此同時也提升了自個的學習效果,而且鍛練了演講口才,拓展了解題思路。實際上幫別人相當於幫自身。不僅要塑造孩子學習好,情商智商更好些。
㈤ 家長群里的奇葩,發錯圖片的是不是只算低段位
㈥ 家園共育家長怎麼寫
家園共育家長這樣寫:
1、要不斷學習育兒知識,掌握一些科學的育兒方法,是通過閱讀刊物或網上的家教文章,與同事朋友交流一下育兒心得等等方式,來學習一些家教知識,提高自身的育兒素質。
2、要通過孩子的表徵和講述了解幼兒園的情況。
3、要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一些活動。
4、要積極主動地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家長朋友們一定要積極主動地配合幼兒園的工作。這樣擴大了幼兒園的教育資源,豐富幼兒的教育活動。
5、要主動與教師溝通了解孩子的在園情況。
6、教育觀點應與教師一致。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主要是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能力培養、習慣養成等一些素質教育,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人生開端。
(6)八隻家長多少圖片擴展閱讀:
家園共育的意義:
讓家長明白自身的教育功用,認識到自己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大教育資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應讓家長認識到幼兒園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教師與家長在育兒方面既有共同目標,又承擔著各自不同的任務。
要向家長宣傳:幼兒是人生的奠基時期,是身體、智力迅速發展,性格、品德、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是進行教育的黃金時期。要使家長認清他們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不可替代的作用,應盡到自身應盡的責任。
㈦ 八年級家長會上對家長的要求
家長會上對家長的提出的幾點希望和要求
1、注重日常修養。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每位父母應該在自己孩子面前起到一個表率、模範的作用,因為自己的孩子會跟著父母模仿、學習。另外有句話叫5+2=0,學生在學校即使受到的教育再好,如果回到家後又受到父母相反的教育,那麼孩子的良好教育是無望的。
2、注重家庭教育的一致性。父母、或者是爺爺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爺等,在教育孩子的原則上都應該一致,否則會讓孩子左右為難,不知所措,最終只能按照對他「舒服」的教育傾斜,而這種「舒服」有可能就是溺愛。
3、教給孩子一些做人處事的技巧和方法。有些做人做事的大道理教師在學生面前講多了,部分學生會反感,但是如果站在家長的角度,能夠語重心長的與孩子聊聊這方面的事情,孩子會樂於接受的。即家長與教師應該形成教育合力,這樣的教育力量才是巨大的。
4、經常檢查作業,驗收孩子的作業質量和學習效果。由於走讀生每天要回家,晚上大量的時間是空白的,如果沒有父母監管的話,這樣的時間就全部被浪費了。
5、創設和睦、祥和與穩定的家庭氛圍。父母關系要融洽,只有父母關系好了,孩子的心裡才沒有壓力。而很多問題少年大部分都是由於父母的矛盾而引起的。
6、教育孩子要及時。當孩子出現不良習慣的端倪時就要及時去處理,不能等,不能拖,否則教育效果會大大折扣。
7、要多與教師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8、安全問題:教育孩子上學和放學的路上注意交通安全;周末外出時的安全;網路上的安全(信息);結交朋友的安全等。
總之,教育是一件偉業,而要教育好一個孩子,僅僅靠學校這一方面肯定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以及社會上的各界力量來幫忙。因為孩子既是
一個家庭的未來,也是祖國的未來!
㈧ 學生和家長一共只80人,植樹60棵,家長每人植四兩顆,同學三人執意顆問同學和家長各多少人
題目表達有的地方不清。應該 是:
學生和家長一共只80人,植樹60棵,家長每人植樹兩棵,同學三人植一棵,問學生和家長各多少人?
解法一、列算式:
學生有:(2×80-60)÷(2-1/3)=100÷5/3=60(人)
家長有:80-60=20(人)。
解法二、列方程:
設學生有x人,則家長有(80-x)人,
根據題意,得:
x/3+2(80-x)=60
x+6(80-x)=180
x+480-6x=180
-5x=-300
x=60
80-x=20
答:學生有60人,家長有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