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可食用野生芋頭葉子怎麼辨別
/鄉村瑣事
在山裡,什麼樣的野菜都可以試著去嘗試,有時候,路上有些不起眼的野菜卻可能是一味佳餚,但是也有時候,看著就和我們種植的蔬菜差不多,但實際上卻是害人的毒物!就像這個野生的芋頭一樣,它的作用也是相當的顯著的,看上去和普通的芋頭差不多,但實際上卻含有很大的毒性,而且這種野芋頭的繁殖能力很強,漫山遍野尤其是那些產年見不到光線的地方最適合這種野芋頭的生長了。
事實上,我們的家裡種植的芋頭和這個野芋頭還真是一家親,一眼看上去還真的看不出區別來,但是實際上,這個芋頭的每個地方都是暗藏殺機啊,全身的毒,尤其是我們經常吃的塊莖含有的毒性是最大的。如果在山裡裡面不慎吃了這個野芋頭就會導致口腔強烈的不舒服!
在我們家裡種植的芋頭,在吃的時候也要搞干凈,煮熟了以後才能吃,不然舌頭也會有麻麻的感覺,芋頭這個東西,不僅塊莖能夠吃,它的耿也能做菜吃,把它放在開水裡面燙後,曬幹了,就能做成腌菜。挺好吃的。
芋頭的塊莖是以邊上的那些小籽最好吃,最大的那塊叫「娘」,一般是最不好吃的,因為在做的時候很難入味。所以農民在做的時候,都會切成小塊。
芋頭吃上去粉粉的,口感很好,但是山上的野芋頭可要主要啦!畢竟不是所有的芋頭都能拿來當美食哦!
Ⅱ 在農村的小溪邊發現了很多野芋頭,這種東西能吃嗎
這些所謂的野生芋頭都是人為丟棄才自然生長的,比如說農村人在採收芋頭的時候,通常會把一些小的芋仔或者一些不太好的芋頭丟掉,這些被丟掉的小芋頭會被雨水流落在小溪裡面,
有些野生芋頭其實不能算是芋頭,只是樣子有點像而已,不能食用,有大毒,千萬別讓外行和小孩采來食用,但能做葯。如果誤服了少量的野芋頭會造成皮膚、口腔黏膜損傷,可以吃一些蛋清、麵糊、牛奶以及喝大量的薑糖水
Ⅲ 莖是紫色的葉是綠色的野芋
【出處】出自《本草經集注》
【拼音名】Yě Yù
【英文名】rhizome of Taro
【別名】老芋、野芋艿、野芋頭、紅芋荷、野芋荷、野山芋、土芝、麻芋子、石芋
【來源】
葯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野芋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locasia antiquorum Schott [Aum colocasia L.;C.esculentum(L.)Schott var. antipuorum (Schott)Hubbard et Rehd]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挖,鮮用或切片曬干。
【性味】味辛;性寒;大毒
【歸經】心;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主癰瘡腫毒;乳癰;頸淋巴結炎;痔瘡;疥癬;跌打損傷;蟲、蛇咬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磨汗塗。
【注意】本品有毒,禁生服,一般不作內服。《本草經集注》:根殺人,人不識而食之,垂死者,以土漿及糞汁飲之,得活。
Ⅳ 野芋荷是什麼有圖片嗎
野芋荷又名野芋、老芋、野芋艿、野芋頭、紅芋荷、野山芋、土芝、麻芋子、石芋
濕生草本。塊莖球形,有多數須根;匍匐莖常從塊莖基部外,伸,長或短,具小球莖。葉基生,葉柄肥厚,直立,長可達1.2m;葉片盾狀,卵狀,薄革質,表面略發亮,長達50cm以上,先端較尖,基部耳形,2裂,前裂片寬卵形,銳尖,後裂片卵形,鈍,全緣,呈波狀。花序柄比葉柄短;佛焰苞蒼黃色,長15-25cm,管部淡綠色,長圓形,為檐部長的1/2-1/5;檐部狹長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肉穗花序短於佛焰苞;雌花序與不育雄花序等長;能育雄花序和附屬器各長4-8cm;子房具極短的花柱。花期8月。
性味:味辛;性寒;大毒
歸經:心;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主癰瘡腫毒;乳癰;頸淋巴結炎;痔瘡;疥癬;跌打損傷;蟲、蛇咬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磨汗塗。
注意:本品有毒,禁生服,一般不作內服。《本草經集注》:根殺人,人不識而食之,垂死者,以土漿及糞汁飲之,得活。
Ⅳ 農村小溪里時常有很多野芋頭,那麼野芋頭能吃嗎
Ⅵ 農村的小河裡邊兒有很多的野芋頭,可以吃嗎
多是大棵青梗大葉片,到秋未見開花結著紅紅一苞籽粒,那個很毒,農村人都知道,許多人叫海野芋,先前我們這里很少,不知何時多了起來,仔細觀察了下,下面莖塊很大,計毒性大,人不敢食用)曬干,曾經有人在三年自然災害時食用過,可能是身體(營養缺乏)素質很差,食用過曬干熟的野芋梗。
Ⅶ 這種野芋頭可以吃嗎好吃嗎
芋頭本來就是有微毒的,就說家種的芋頭也是有微毒的,煮的時候半生半熟一般是不允許吃的。這野的芋頭可能是毒性要強多了,吃的時候還是要小心為妙。建議盡量不要吃。
Ⅷ 芋頭很多人都吃過,但山間常看到的野芋頭能吃嗎
芋頭很少是野生的,除非在這個地方種過。由於施肥和管理少,留下的老種子慢慢長成野生芋頭。雖然小,但是可以吃,很好吃。芋頭在外形上有點像土豆,但仔細看也不是特別像。一時半會兒,找不到類似的作物。特別是非常小的野生芋頭,體積非常小,從遠處看被認為是根。雖然沒有經歷過1958年的貧窮,但正如長輩們所說,我還是能隱約感受到上一代人對生活的認真態度,從來沒有浪費過每一種食物,包括這種野芋頭。這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態度,作為一個農村人,我深受這種生活習慣的影響。
相信很多人都吃過野芋頭,知道它做得不好。第一次吃野芋頭和莖的人一定要小心。將去皮的野生芋頭莖切成段,放入鍋中燒開水。將芋頭莖炒至89%成熟。事實上,芋頭和莖不僅好吃,而且營養價值高。記得把他們炒到這個程度,不然他們受不了。這一步至關重要。基本上一道好吃的菜已經吃完了。我仔細試過。其實這道菜做起來很簡單。做飯時,芋頭莖皮很癢。這道菜其實抄得很好,做的時候我嘗過。就算再煮,還是有點麻,嗓子不舒服,手也癢,不舒服。
Ⅸ 大野芋和滴水觀音的區別
大野芋
多年生常綠草本,根莖倒圓錐形,粗3-5(-9)厘米,長5-10厘米,直立。葉叢生,葉柄淡綠色,具白粉,長可達1.5米,下部1/2鞘狀,閉合;葉片長圓狀心形、卵狀心形,長可達1.3米,寬可達1米,有時更大,邊緣波狀,後裂片圓形,裂彎開展。
花序柄近圓柱形,常5-8枚並列於同一葉柄鞘內,先後抽出,長30-80厘米,粗1-2厘米,每一花序柄圍以1枚鱗葉;鱗葉膜質,披針形,漸尖,長與花序柄近相等,展平寬3厘米,背部有2條棱凸。
佛焰苞長12-24厘米:管部綠色,橢圓狀,長3-6厘米,粗1.5-2厘米,席捲;檐部長8-19厘米,粉白色,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基部兜狀,舟形展開,直徑2-3厘米,銳尖,直立。肉穗花序長9-20厘米,雌花序圓錐狀,奶黃色,基部斜截形;不育雄花序長圓錐狀,
長3-4.5厘米,下部粗1-2厘米;能育雄花序長5-14厘米,雄花稜柱狀,長4毫米,雄蕊4,葯室長圓柱形。附屬器極短小,錐狀,長1-5毫米。漿果圓柱形,長5毫米,種子多數,紡錘形,有多條明顯的縱棱。花期4-6月,果9月成熟。
滴水觀音
多年生直立草本,植株高達2米,地下有肉質根莖,葉柄長,有寬葉鞘,葉大型,盾狀闊箭形,聚生莖頂,端尖,邊緣微波,主脈明顯。
地上莖粗壯,有時高達2-3米,全株最高可達5米。匍匐根狀莖粗5-8厘米,圓柱形,有節,常生不定芽條。葉多數螺旋狀排列;葉柄粗大,長可達1.5米、下部1/2具鞘,基部連鞘寬5-10厘米;葉片革質,表面稍光亮,綠色,背較淡,極寬,箭狀卵形,邊緣淺波狀,長50-90厘米,寬40-80厘米,前裂片寬卵形,先滴水觀音圖片薈萃端漸尖,長寬幾相等,
後裂片半卵形;長約為前裂片的1/3,基部聯合較短,彎缺圓形,後基脈互呈直角或銳角;前裂片Ⅰ級側脈6-10對,略寬。花序柄2-3 叢生,圓柱形,各被以長50厘米,寬約8厘米的苞葉(鱗葉),後者披針形,綠色;花序柄長(12-)50-60厘米,淡綠色。
佛焰苞管部席捲成長圓狀卵形或卵形,白綠色,長3-5厘米,粗4厘米;檐部白綠色、黃綠色,後變白色,舟狀,長圓形,先端稍突尖,略下彎,長(10-)20-30厘米,展開寬(4 -)5-8厘米。
(9)野芋頭的圖片大全集擴展閱讀:
大野芋(學名:Colocasia gigantea),是天南星科、芋屬的植物。分布於馬來半島、中南半島及中國大陸的四川、雲南、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生長於海拔100米至7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石灰岩地區、溝谷地帶、林下濕地或石縫中。
滴水觀音(原名海芋或姑婆芋),學名:Alocasia macrorrhizos,天南星科海芋屬,又名佛手蓮等,台灣地區稱姑婆芋,原產南美洲,為熱帶和亞熱帶常見觀賞植物,俗稱痕芋頭、狼毒(廣東)、野芋頭、山芋頭、大根芋、大蟲芋、天芋、天蒙等,作為觀賞植物時則稱其為滴水觀音。
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有葯用價值,球莖和葉可以葯用,其葉汁入口會中毒,根莖有毒。在空氣溫暖潮濕、土壤水分充足的條件下,便會從葉尖端或葉邊緣向下滴水,而且開的花像觀音,因此稱之為滴水觀音。花語是志同道合、誠意、有意思、內蘊清秀。
滴水觀音莖內的白色汁液有毒,誤碰或誤食其汁液,就會引起咽部和口部的不適,嚴重的還會窒息,導致心臟麻痹死亡。
皮膚接觸它的汁液會發生瘙癢或強烈刺激,眼睛接觸汁液可引起嚴重的結膜炎,甚至失明,故應盡量減少接觸滴水觀音,有小孩的家庭最好不要種植。但是滴水觀音並不屬於致癌植物。
滴水觀音喜溫暖濕潤及稍有遮陰的環境,但花期要陽光充足,否則佛焰苞帶綠色,影響品質。須保證每天3-5小時光照,不然葉柄會伸長影響觀賞價值。 滴水觀音耐寒力不強,10月中旬要移入溫室。夏季需要在遮陰情況下,經常噴水降溫保濕。
滴水觀音喜濕潤、肥沃土壤,即常說的"大肥大水",生長期間要多澆水。追肥可用腐熟的豆餅水等液肥與化肥(復合肥或磷酸二銨)輪換施用,每隔2周追施一次。追施液肥時,切忌肥水澆入葉鞘內以免腐爛。
硫酸亞鐵的使用 在盆栽滴水觀音中,追施硫酸亞鐵能使滴水觀音葉片變大、變厚、變綠,平滑有光澤,葉柄不易伸長,從而保證葉片美觀。同時能促進花蕾形成,延長花期。具體方法是:將硫酸亞鐵稀釋成2%的溶液,每隔1個月澆施一次,每次要澆透。